张之洞为人处世的三不争

Posted 为人处世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之洞为人处世的三不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张之洞为人处世的三不争

2、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为人处世的三不争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等。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办新式教育,办实业,练新军,抵外辱。毛泽东曾评价他“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遗嘱中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此三不争,可谓对人性了解至深。俗人所最在乎,乃是利益。为小利即仅仅计较,何况大利?有奶便是娘、见利忘义者,更不在少数。文士又不同,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视金钱如粪土,却对面子非常在意、对名气非常在意。你不尊重他、不给他面子、不给他名气,他便恼了。无谓之人即是非之人,善是非者,人在家中好端端地坐着,他也能找上门去,与人争斗一番。凡有志之士,贤达之人,决不会与庸俗之人计较那蝇头小利,也不会与那些“无足观”的无聊文人们争虚名,更不会去和社会上的市侩无赖们斗嘴怄气。这不争的内核是不争于此必争于彼。张之洞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功勋昭着,他在匡正时弊、以工兴国、坚持民族大义、反对卖国投降等大事大举上,不仅慨当以慷,义无反顾,还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义胆刚烈去实现利国利民的宏图。正由于此,他才以豁达的浩然之气和高山仰止的君子风范,不与那些人争名争利,以宽容之心,铸恢宏之道,这是很让人垂敬的呵!看到身边的一些人,胸无大志,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让区区小饵和是是非非的市井红尘,遮蔽了双目,堵塞了情智,到头来只能是碌碌无为而一事无成。

  此三类人,各有各的特点,或者说各有各的弱点。避开他们的弱点,不与其相争,自然便能够少了很多俗事打扰,少了很多烦恼,落得耳根清净,心灵宁静;有时间、有精力,做很多正事。然而,身居高位却洁身自好如此般者,何其少也!要想避开此三类烦恼,何其难也!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倡导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展期间,他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后世抗日电视剧中,“汉阳造”这个称呼不是经常出现吗,说的就是产自张之洞军工厂的武器。

  除了倡导洋务运动之外,张之洞也是维新变法的支持者之一。在大部分大臣都反对维新变法之时,张之洞却大加赞同,为变法提供许多便利,希望通过变法国家富强。

  教育上,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自强学堂为武汉大学前身。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发展到今天,就是南京大学。同时还有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广雅书院等,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

  军事上,参与抗击法国和镇压国内起义的战斗。八国联军侵华,大沽炮台失守,与上海各领事议定“东南互保”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听闻清政府有意将台湾划给日本,以保全自身。张之洞当即上书建言,直言台湾割让,百弊而无一利,希望清政府能慎重考虑。他甚至还提出了应对方法,主旨在于借强国之力。

  清朝衰弱,不能与日本匹敌,可以暂时将台湾租界给英国,允许英国开采台湾矿石十年,这样英国必然动心,派军舰保护台湾。

  尽管他多次上书劝阻,但最终台湾还是被划给日本,导致到如今为止,也是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张之洞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聪慧的他十三岁就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

  不到十四岁考中秀才,虽然后来的科举之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下来,但最后还是成功入仕。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人俭朴,无私为公,批改公文经常从黑夜到白日。

  1909年,张之洞重病在床。他为四朝老臣,对大清有赫赫功绩,尽管摄政王载沣与他政见不合,仍然亲自前往探望。

  这位即将离世的老臣,临死之前也念念不忘天下安危。他向载沣建议,如今国家动荡,一定要注意安抚民心。但是载沣却说,自己有兵在不用怕。

  张之洞对此十分失望,但也不好再说,此后再未说一句话。临终闭眼,哀叹:“国运尽矣!”最终抱着遗憾离世,清政府为其上谥号“文襄”。

  据说张之洞一生清廉为国,临死之前还是朋友们帮助才凑齐安葬费,才让他安心下葬,也不知是真是假!
 

相关参考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张之洞简介,图为张之洞生活照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

晚清大臣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有多少个儿子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是晚晴时期的人物,一生政绩颇丰,兴办新式教育,发展军工及重工业,为整个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现在武大,华农等多所高校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学校的前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张

张之洞简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

张之洞简介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张之洞生平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

俗语“手有三不插,钱有三不借,傻有三不犯”,人到中年早点明白此道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涌现出了多少璀璨文明,它们充实着人们的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带去了无限的欢乐,而在民间,有一被称为“老人言”的俗语,成为了一代代人为人处世的箴言。它们来自于先辈们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间竟连升四级

 张之洞如何征服慈禧,一夜之间竟连升四级?  通过推翻东乡惨案、力阻崇厚卖国、扳回午门冤案这一系列重大事件,慈禧越来越看好张之洞,她始终没有放弃破格提拔张之洞的想法。随着张之洞的表现越来越出

张之洞中计

  晚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入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这一待便是一年。  张之洞生性旷达,在京城赋闲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便经常带着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

张之洞购石缸

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入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到这一待便是一年。张之洞生性旷达,在京城赋闲无所事事,闷得发慌,便经常带着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又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张之洞堂兄张之万简介 张之万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二人都是洋务运动领袖,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大自身,使得清朝国力有所回升都做出重大的贡献。  往日在认识二人之时,除了政治上的关系,没有人将他们想

香帅张之洞从如何从翰林文臣蜕变成封疆重臣

...机又是怎么回事?而伊犁危机又和当时无人知晓的小官吏张之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历史上出现了好几位伊犁事件的功臣,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过于张之洞,而张之洞本人也是因为这场危机而被人们熟知,继而大放异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