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字狱

Posted 文字狱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文字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代文字狱

2、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戴震简介 戴震是怎么死的?

清代文字狱

  清代文字狱 清代文字狱泛滥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看,叫“乾坤反覆,中原陆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在以儒家文化为正宗的汉族知识分子中间有着相当激烈的民族敌忾情绪。大规模、有组织的抗清武装斗争结束之后,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暴动结合起来,使满族统治不得安宁。雍正皇帝曾说:“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宗姓臣服于后代者甚多,从未有如本朝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清代的文字狱,是在其政权基本稳定以后,随着统治者对思想文化领域控制的加强而产生的,它始于康熙,发展于雍正,到乾隆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时期,不仅文字狱定罪的范围超过了康熙、雍正时期,而且案件数量也增至康雍两朝合计次数的数倍。特别是乾隆查缴禁书期间,各类文字狱层出不穷,数量急增。 清代文字狱之多,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李自成推翻明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来清统一中国,可谓渔人得利。清朝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来看,这叫做“乾坤反覆,中原陆沉”,千百年来形成的华夏正统思想,是清朝统治者不能用武力夺得的。汉族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反清意识,大量地反映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各种著述里,遐迩流传、影响深远。这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威胁,使他们坐卧不安。雍正帝说过:“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宗姓臣服于后代者其多、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朱姓,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为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清代统治者对汉族反清思想防范惟恐不严,打击惟恐不力,到乾隆时更发展到了病态的猜忌和恐惧,必欲彻底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节而后快。民族矛盾、民族斗争又同满州贵族与汉族地主阶级非当权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同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压迫的阶级斗争互相交织,彼此激荡,尤以清初表现最为激烈。

从顺治到乾隆可统计到的约160起文字狱中,大部分案件或有反清的性质,或以蓄意罗织的反清罪状而成狱,清楚地表明清代文字狱的特殊历史背景是民族矛盾、民族斗争的持续存在。 清朝统治者在对各族上层分子进行笼络利诱的同时,还努力加强文化思想上的统治。统治者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积极进行思想诱导。为此收罗一些理学家,纂修《性理精义》等书,颁行天下,企图将理学中的“忠”、“孝”思想加以推广,以此束缚人们的思想,麻痹人民的斗志。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思想言行,则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对一切文字著述,只要清朝统治者认为触犯了君权,或者有碍于自己的统治,便被视为“狂吠”、“异端”、“悖逆”,必兴起大狱,置之重典,往往一案株连数百人。 1663年(康熙二年),发生了整个清代文字狱灾上一件罕见的大案——庄廷龙明史狱。庄廷龙家是浙江湖州有名的富户。他本人双目皆盲,不很通晓史事,但他想起“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很受鼓舞。也想学左丘明搞一部传世的史作。于是他出钱购买了明末年间朱国祯写的一部未完成的《明史》,又招集了当地有志于纂修前明历史的人才,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仍然信捧南明的正统。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地位。书中还提到明末建州女真与明朝关系,这是清朝统治者极为忌讳的事。这部《明史》刊刻后,被一个因贪赃而撤职的知县吴之荣看到,便买了一本去恐吓庄廷龙的父亲——此时庄廷龙已死——却被顶了回来,这是因为庄廷龙的父亲已买通了官府,有恃无恐。吴之荣一气之下,告到了北京。清廷自然十分重视,严加究办。庄廷龙依照大逆律被剖棺戮尸,庄氏全族和为此书写序、校对以及买书、刻字、卖书、印刷的共70余人被杀,还有几百人充军边疆。 1728年(雍正六年),湖南士人曾静、张熙策动手握兵权的四川总督岳钟琪谋反而引发的吕留良案。成为雍正在位期间第一大案,吕留良是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浙江石门人。他所写的许多诗文和日记中,有大量激烈的夷夏之防等言论。他在评选科举考试的墨卷时,发挥了儒家“夷夏之防”的思想,阐发民族大义,自然具有反抗清朝民族压迫的一面,但他不把“夷狄”当人类看待,甚至视同禽兽,也未能摆脱大汉族主义的错误立场。在评选时文时,吕留良主张首先要分清是“华”还是“夷”,然后才能讲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华夷之分,大过于君臣之伦”。曾静读了吕留良评选的时文,由“夷夏之防”推出了清朝入主中原是“夷狄盗窃天位”,并导致了反清的实际行动。吕留良早死,曾静与弟子张熙,因受其思想影响,列举了雍正帝九条罪状,劝岳飞后裔四川总督岳钟琪反清,结果岳钟琪密报朝廷,将吕留良的家属、师徒,以及其他与此有关的人员一律治罪。死者戮尸,活者斩首,受牵连者或杀或流,或发配为奴,轻者也被杖责。清廷并于第二年九月,将吕、严、曾、沈所著之书及其言论和历次所下谕旨勒为《大义觉迷录》一书,颁行天下。以示警戒。并让曾静、张熙亲自到东南各省学府宣讲,当众认错,以消弥东南各省文人的反清情绪。 到乾隆中期,形成了一个文字狱高潮。

1750年,出现了轰动一时的伪造孙嘉淦奏稿案。孙嘉淦历任左都御史、吏部和刑部尚书及直隶总督、湖广总督等中央、地方要职,以敢于直言极谏著称,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声望。7月,江西千总卢鲁生与守备刘时达合谋,编造了一个指责乾隆帝错误的奏稿,假托是孙嘉淦写的。卢、刘的意图是借此耸动人心,制造舆论,以制止乾隆帝的首次南巡。到1751年6月,假奏稿流传到云南时被乾隆帝发现,由此顺藤摸瓜,辗转根究,开始了在全国范围的追查伪稿作者的活动,结果全国18直省,都在暗中流传,甚至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也牵涉其中。尤以湖广、江西最多。到1753年2月,乾隆帝感到再追查下去弊多利少,下令将卢鲁生、刘时达处死,停止追查伪稿,草率结案。 乾隆帝接受了伪稿案的教训,决心大力强化对思想意识的控制。于是在全国雷厉风行开展查办禁书运动。所查禁书范围之广、年代之长,是历史上少见的。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到48年在短短的7年中,见于记载的文字狱多达五十几起。这是清代文字狱,乃至中国古代文字狱的空前高峰。 乾隆四十二年,江西新昌举人王锡侯注改《康熙字典》,因对乾隆帝的名字“弘历”二字没有分析颂扬,就被定为“大逆”之罪。巡抚海成奏请将王锡侯革去举人功名,乾隆认为从罚太轻,指责海成包庇罪犯,拟斩监候,布政、按察诸使都被革职。四十三年,东台县令告发本地举人徐述夔所作诗句中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到清都”等句。乾隆帝认为其诗有“兴明朝,去清朝”之意,下令戮述夔及其子怀祖之尸,并将其孙解京正法,诗集销毁,当地藩司陶易等连坐置重典。为徐诗作序的已死礼部尚书沈德潜,也被戮尸。 由于文字狱过于严酷,许多文人“以文为戒”,生怕一不小心触犯忌讳,所以诗不敢作,文不敢写,即使写出来,都言不由衷,辞不达意,晦涩难懂。乾隆时御史曹一士曾上疏说“比年以来,小人……往往挟持睚眦之怨,借影响之词,攻诘诗书,指摘文字。有习见事生风,多方穷鞫,或至波累师生、牵连亲故,破家亡命”。这便是当时的恐怖现实。 清代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这种文字狱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历史进入18世纪,西方各国已经先后挣脱封建制度的锁链,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都在迅猛发展。而我们,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仍然顽固地紧闭着与西方交流的大门,而且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利用文字狱的极端手段,消除异端,禁锢思想,统制言论,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地、人为地造成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的形成。

  文字狱的危害:(1)给思想文化、士人风气带来恶劣影响。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读书作文动辄得祸,文人学士只好泯灭思想,丢掉气节,或者死抱八股程式,背诵孔孟程朱的教诲以求科举入仕;或者远离敏感的学术领域,远离现实,把全部精力用于训诂、考据的故纸堆中,史称乾嘉之学。(2)文字狱败坏了官场风气。清朝官员大多数是科举入仕。作为文人,他们有可能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作为官僚,他们又是文字狱的制造者或帮凶。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自触文网,身死家破;另一方面不愿因为贯彻皇上谕旨不力,不能严究文字之责而获罪。于是他们只有向着谨小慎微、没有节操的方向发展。

清代语言文字学家戴震简介 戴震是怎么死的?


  公元1723年,在一片雷声震天之中,清脆的婴啼穿破雷声,在一个非常普通的行商家庭响起。这个婴儿,便是戴震。戴震为什么会被取名为“震”,大家应该都心里有数了。

  戴家祖上在唐朝曾经做过大官,后来到了戴震的曾祖和祖父时,家族开始衰落,再没有出过当官的。到了他父亲这一代,戴震的父亲戴弁更是成为一位卖布的行商,在江西一带经营着小本生意。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十分低,诸多行业中排在末尾,比靠天吃饭的农民更加不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己为了生计行商,却并不想自己的后代也是如此。所以戴震自幼就被自己的父亲送往私塾读书,而他也十分争气,很有读书的天分。

  据史料记载,戴震小的时候过目成诵,十岁的时候就能读书数千言不休。甚至还曾经反问老师,将老师给难住了。今日流传的“戴震难师”的故事,说的就是此事!

  他十八岁的时候跟随经商的父亲来到江苏南丰,幕后又到福建邵武读书,师从程询、江永,学问大进。二十二岁的时候著《筹算》,二十四岁成《考工记图注》,三十三岁完成《勾股割圜记》、《周髀北极璇玑四游解》,声名很显。

  三十三岁的时候,也就是乾隆二十年,戴震“避仇入都”。因为状告豪绅侵占自己的祖父,反被其用银钱贿赂县令,勾结一起致罪。为了脱身避难,最终仓促逃往京城。因为离开的匆忙,钱财衣物都未曾带齐,只在歙县会馆寓居,饭食都难以为继。

  虽然这段日子生活艰苦,但也是戴震一生中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在寓居北京期间,他与纪昀(纪晓岚)、钱大昕等著名学者相交,不仅学识大有长进,并且还在朋友的帮助下,将《勾股割圜记》和《考工记图注》刊印,大获成功,名震京城。

  留在京城期间,他受吏部尚书王安国聘请,教授王安国子王念孙读书。王念孙与戴震的另一位学生段玉裁后来在训诂学和经学等领域获得很高的成就,成为戴震最著名的两个学生。在京城的生活一直持续到王安国去世,乾隆二十二年王安国离世之后,戴震才离开京城南下。

  戴震在当时的声名很高,但是有一点一直都是他的遗憾,那就是科举。在当时科举入仕,是许多读书人的最终梦想。特别是戴震这种早有声名的,进士及第更是他的迫切愿望。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戴震却在科举一途上屡屡受挫。

  戴震二十九岁的时候才考中秀才,四十岁的时候考中举人,此后六次进京参加会试,六次落第。如此坎坷的科举道路对于普通的读书人而言都是十分难以接受的事实,更何况众望所归、久负盛名的戴震。不用想也知道,对于科举戴震承担有多么大的压力。

  在他第六次科举落第之后,因为其声名,乾隆帝开恩,恩准他与录取的贡士一同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仍从事四库全书的编纂。

  戴震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都交给了四库馆,在这里他潜心做学问,先后著成多本著作。除了著书之外,馆中藏书大部分都经过了他的考订。可以这样说,在当时的四库馆中,凡是天文、算法、地理、文字声韵等各方面的书,都经过了他的手进行考订,精心研究。

  乾隆四十二年,戴震在北京崇文门西范氏颖园去世,用他的弟子段玉裁的话说“谓先生鞠躬尽瘁,死于官事可也”。算是因公殉职。

相关参考

清朝时期的文字 中国清代满文的出现及演变

我国清朝时期重要的的文件都是由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书写的,这与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满、蒙通婚是清王朝历来的规矩,而藏、回地处边陲,最重要的是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在民间,老百性依然沿袭了明朝时期

清朝文字狱的特点

清代文字狱是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压迫,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加强文化控制而想出来的文化高压政策。也是中国历史上至今为止,独一无二的恐怖制度。清代大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好的压迫和镇压对他们有害的知识分子

清代皇权与士人的互动 怎样造就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顶峰

引言:当我们提起清代的学术,总会想起教科书上对于清代文化刻板的描写,认为文字狱下的清代学术特别死板。但清代学术除了满族统治者的作用,还有士人自身的反作用。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下其中的关系吧!一、文化环

古代文字狱,为何在清朝达到顶峰

严酷的文字狱。朱元璋给人扒皮做成标本那个事儿,就属于文字狱。从中国历史上看,文字狱在清朝是达到了顶峰。古代文字狱,以清代为最甚。清代的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人的反抗。大清是异族入主中原,所以它比较害怕

清朝的文字狱有多厉害

很多人都不了解文字狱是怎么样的,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纵观历史,文字狱基本上每朝每代都有,而清代的文字狱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地步。据统计,清代发生的文字狱案件保守估计在200起左右,基本上贯穿

清朝文字狱的后果,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是什么

清朝文字狱的特点是什么?1、从兴起目的看,清朝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而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造成的,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2、从持续时间看,清代文字狱贯穿整

文字狱主要目的,

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根本目的是要在思想文化上树立君主专制和满洲贵族统治的绝对权威清代文字狱是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产物,其目的是要树立满洲贵族统治和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上绝对权威.这种

清初文字狱,鸡变鸭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元代以来,江浙一带即是举国称誉的人间乐园,可是到了清代,这江南美地竟成了文字祸的重灾区,时常出现人头落地、鲜血飞溅的惨象。就因为“这地方是人文渊薮,舆论的发纵指示所在

清朝乾隆发动文字狱最多

  文字狱历朝皆有,例如,中国史学家顾颉刚形容清朝文字狱在二百多年间基本上没间断:“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

清朝时期文字狱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

相信大家对清朝文字狱的相关历史一定不陌生,简言之,也叫清代文字狱。清朝文字狱给当时不少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造成了不少困扰,许多人冤死在自己无意之中写下的文字。而且清朝文字狱随着中原局势的稳定,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