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对中国的贡献:废除中国1200多年的制度,维护女性权

Posted 慈禧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太后对中国的贡献:废除中国1200多年的制度,维护女性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慈禧太后对中国的贡献:废除中国1200多年的制度,维护女性权

2、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竟然如此儿戏,连状元都是这样选出来的

慈禧太后对中国的贡献:废除中国1200多年的制度,维护女性权

慈禧太后对中国的贡献:废除中国1200多年的制度,维护女性权

  有些历史人物年深日久,已定型为一种符号。如诸葛亮,我们一提起他,就想到足智多谋鞠躬尽瘁。说到慈禧,很多人会联想到她做了那么多错事,冷酷、愚昧、专制、奢侈。只顾个人开心,不管国家命运。甚至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以致甲午海战一败涂地。这里就说说慈禧做过的好事吧。其实慈禧一生也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要一概否认掉。

  民间有个说法“腊月八,杀娃娃”,其实就是腊月初八那天要给小女孩缠足,硬生生把双脚缠起来,形成‘三寸金莲’。其过程,要在发育时期,用长帛用力缠绕,因为太疼了,哭天抢地的就像杀娃娃一样。当然也有人说是腊月八这天是给女孩子打耳洞。

  1905年,慈禧太后颁布一条禁令使得全中国女性的裹足被解放,虽然慈禧对维新派的政治运动都是持打压态度的,但是在维新派提倡的解除裹足上却是大力支持的。

  禁令颁布后,全国各地官吏纷纷响应号召,在解除裹足这项事业上面取得了颇为乐观的成效,但是中国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承并不是慈禧一人能够改变的,知道民国建立,汉人裹足的传统才渐渐的消失。

  至于慈禧为什么要废除缠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有一年,慈禧在接见外国公使时,其中的一个随团夫人看见中国的妇女都用一双婴儿脚走路,感到十分的好奇。在欧洲,从来没有听说过妇女裹脚的,在看到裹脚之后的真面目后,这位夫人对慈禧说了一句话:你们中国女人虽然漂亮,但是一双脚实在是太丑了,丑得不敢看!“

  事实上,放足也是一种痛苦,因为缠足已经扭曲了脚部骨头和筋络,放足是吃二遍苦,遭二茬罪。1927年出版的《妇女杂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缠足女子桂英嫁给了留学生丈夫,思想先进的丈夫以救世主的口吻要求她放足,桂英要为了丈夫做一个时髦的妇人,顺从了丈夫,但放足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一度痛得要死。

 

  但总的来说,慈禧太后的这一做法维护了女性的权利,那一时期很多新型女性开始涌现出来。没想到慈禧在晚年的时候总算干了一件好事,破除了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至少也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竟然如此儿戏,连状元都是这样选出来的

中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没有了。从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阶层慢慢消失之后,中国历史的贵族就跟着消失了。这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的出现。事实上正是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科举制让每个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上升通道,不可能在出现四世三公的家族垄断情况。魏征丞相的儿子不可能再当丞相,张居正的儿子也没可能再当首辅。> >而西方没有科举制,平民百姓没有上升通道,贵族永远是贵族,即使窝囊废也拥有土地、人口,封王拜爵。平民老百姓要想成为贵族,大概只有娶贵族的儿女,但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于是最行之有效的上升通道便是打仗,建功立业,这也是造成今天欧洲小国星罗密布的重要原因。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不安分份子”发动战争,哪怕打下屁股大一块地盘,赶紧当国王,兄弟们也跟着当公爵、侯爵、伯爵……这样不就成为贵族了!>即使我们后来万般批评科举制度,却不得不承认一点的是,在古代中国再没有比科举制更公平、更合理的人才选拔方式了。就像现在,我们一边骂高考,又一边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最公平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科举考试房>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100%正确完美无瑕的,科举制亦是如此。当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优点将消失殆尽,缺点会完全暴露出来,并且扩大。>当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这时候的科举制确实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它甚至已经禁锢到社会的发展。清政府没有魄力,一直拖到1904年日俄战争那年才正式废除了科举制。如果在鸦片战争之后就迅速废除科举制,才有新式的人才选拔机制,或许中国将是另一番风貌。>1904年就是清朝的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也是至隋唐以来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这是一次非常具有历史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一次考试。>虽然当时中国已经有很多新式学堂,清政府也会从这些新式学堂中选拔人才,但科举考试依然很重要,毕竟上千年来已深入人心。>清廷对这最后一届科举考试也很重视,由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御笔钦点状元。这本来是该光绪皇帝做的事,不过你懂的,光绪皇帝正被软禁在瀛台。> >官员将科考前十名进士的卷子拿给慈禧太后,钦点状元。慈禧文化水平不高,她当然不会看文章写的怎么样,她钦点状元的标准是看名字,看谁的名字顺眼就点谁。>这下子可苦了一名姓朱的考生,慈禧一看姓朱怎么行,会不会是朱明王朝后裔,会不会反清复明?慈禧脑子里迅速掠过这些念头之后,立马就pass掉了。>再看有名考生是广东籍人士,慈禧更是火冒三丈,她生平最恨康有为、孙中山这俩广东人。于是这位广东籍考生遭到“连坐”,也被pass掉了。>后来,慈禧太后终于看中一个顺眼的名字——刘春霖,春天的甘霖,中国正是困难时期如大旱一般,需要这“春天的甘霖”。慈禧大笔一挥,就他了!> >刘春霖>就这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这一最重要的决定,被慈禧如此儿戏的一笔所终结。>好在这位刘春霖也还不错,博学多才,对古文学、史学造诣颇深(能进前十的进士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后来在民国政府也当过大官。伪满洲国成立时,伪满总理郑孝胥邀请刘春霖去当官,被他严正拒绝,说绝不能当汉奸。>你会发现,那时候读四书五经的“老古董”们基本是不当汉奸的,当汉奸的都是那些读新学、留过洋的人,这倒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这是为什么呢?

相关参考

慈安怎么不废了慈禧,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

慈禧权力大,为什么不废除慈安太后,自己一人当太后实际上,慈安和慈禧还是有嫡庶之分,慈禧都要敬慈安3分,慈安是名正言顺当上的皇太后,而慈禧是母凭子贵,沾了儿子的光才当了皇太后。而且慈安不是一个笨而且缺乏

隆裕太后为中华民国做出贡献 死后新中国为她下半旗

慈禧太后执掌朝政大权,被后人谩骂“牝鸡司晨”;隆裕太后执掌朝政大权,却是世人心中的好太后。隆裕太后死的那天,为她降半旗的除了满清,还有列强。在男尊女卑思想盛行的当时,这可是无比隆重的悼念。隆裕生前究竟

清末废除科举制度何以波澜不惊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可谓是历史悠久,而清朝的科举依旧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对士人思想的防范。客观的说,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一定历史优越性的,但随着时

辛酉政变 慈禧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

辛酉之变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之后,开启了慈禧40多年的垂帘听政制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那么慈禧的这次政变是怎么成功的呢?辛酉政变是哪一年,顾名思义,是辛酉年即1861年咸丰病死的那一年。辛...

刘春霖的子孙后人现状,刘春霖当年状元卷图片

  中国的科举制度沿袭千年,头名状元可谓风光无限,光宗耀祖,迎接的排场特别壮大。清朝末年,出生于河北的刘春霖参加科举考试,被慈禧太后选中后,殿试夺魁,但是第二年清政府就解散了,科举制度也被废除了,所以

慈禧太后到底長怎樣

清朝后期,掌握大权多年的慈禧太后,流传许多真真假假的奇闻轶事。这位中国史上难得的女性掌权者,究竟实际上长什么样子?始终让人好奇。近日,中国就有文章讨论到,大家对于慈禧的印象,多半是晚期的「老太婆貌」,

曾经三拒日伪军之“邀”

导读:刘春霖,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状元后,第二年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他便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被称为末代状元。慈禧太后钦点的末代状

贡献了两个好制度的坏朝代

中国经济史一向多谈宏观大势,少讲细微数据,钱穆则对数据尤为注重。在钱穆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土地是国家命门,土地经济也是经济的主体。以三国时期为例,屯田失败的国家,最终被屯田成功的国家灭亡了。他还

清代教育与科举制度废除探析

 清代教育与科举制度废除探析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历经1

朱元璋嗜权如命,废除宰相制,让后世陷入危机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伏诛后,朱皇帝下诏「”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至此中国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一切权力归皇帝。朱元璋为何要废除宰相制?废除宰相制后对他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