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的那些糗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地欣赏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咸丰皇帝的那些糗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咸丰皇帝的那些糗事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咸丰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皇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咸丰皇帝从继位开始,一连串的麻烦事便接踵而来,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确实做得比较“糗”,让咸丰皇帝的面子也确实下不来。
咸丰皇帝
一、镇压太平天国,焦头烂额
咸丰皇帝好不容易在老师杜受田的指导下,当上了这个皇帝,可是上天也许要捉弄他,咸丰刚刚继位,就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名,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事。《清史稿》记载:六月癸亥,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事。八月丁卯,洪秀全窜修仁、荔浦。九月丙申,以广西贼势蔓延。所有这些,身在北京的咸丰皇帝一无所知,广西当地官员腐败一片,全部报喜不报忧。
当盖子捂不住,告急的奏章雪花一般的飘来的时候,咸丰皇帝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清史稿》记载:八月甲申,诏曰:“各省纠众滋事,重案层见叠出,该地方官所司何事?即如河南捻匪结党成群,甚至扰及邻省,横行劫掠,自应合力捕治,净绝根株。若封疆大吏玩纵於前,复讳饰於后,以致酿成钜患,朕必将该督抚从重治罪。凛之!”咸丰想调广东的两广总督徐广缙带兵进剿,结果那边天地会闹的他走不开,调林则徐去进剿,林则徐病死在路上。最后选出来一个前两江总督李星沅和前曹运总督周天爵去广西,结果这两个人还不和。
在整个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早期,情报极其不准确,搞不清楚起义的领导人是谁,叫什么名字,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真假混杂的消息,搞得咸丰皇帝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咸丰皇帝在1850年10月——1851年5月陆续从贵州、云南、四川等周边省份调兵13600人进入广西围剿。打仗如此耗资,咸丰皇帝和自己抠门的老子道光不一样,真是舍得花钱,先让湖南拿了10万两,接下来户部直接拨款20万两,到1851年4月26日,一共拿出160万两,甚至自己从皇室私房钱,内务府里面直接调款100万两送广西。
咸丰以为这么多兵,这么多钱总该可以摆平广西叛乱吧,结果恰恰相反,前敌指挥钦差大臣李星沅、广西巡抚周天爵、广西提督向荣,三个人不和,三个人三条心,咸丰的彼此制衡之术变成了内部的窝里斗,太平军反而逐步做大。这种情况下傻子都看得出来前敌领导班子必须调整,咸丰派出了一个顶尖人物,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管理户部事务的塞尚阿。咸丰皇帝在赛尚阿临行之前还搞了一个特别的送行仪式,赐给了他一个遏必隆神锋必胜刀,但是后人发现,这位老臣虽然手下猛将如云,但是走的时候很不自信,居然对着同僚辞别的时候落泪。
太平军这边在赛尚阿来了之后进一步展开军事行动,1851年9月25日第一次拿下一座城市永安,在这里建制封王。封建迷信带来巨大的战斗力,太平军战士宁死不屈,被俘了也至死不移,搞得赛尚阿也大为不解。太平军里面有一位军事天才,文化水平不高,据说不怎么识字东王杨秀清,他做的《行军总要》被视为中国近代最优秀的兵书之一。咸丰这边很着急,前方将士要什么给什么,光银子就拨发了一千万两,但是始终不见捷报,皇帝甚至自己放下架子问到底造反的首领什么人?得到的回答还是含混不清。
永安打了半年,最终太平军成功突围,赛尚阿自知罪孽深重,抓了一名太平天国的冒牌货洪大全,自称洪秀全的兄弟,号称天德王,赛尚阿拿着这个冒牌货去北京献俘,咸丰皇帝也觉得这个人不对劲,但是为了鼓舞士气,还是以“首逆”的罪名直接凌迟了。但是借着这个冒牌货,咸丰皇帝总算搞清楚了太平天国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与封号,而这距离金田起义已经过去了484天。
太平军后面逐步转入战略进攻,底层被启发的民众如同潮水般爆发,大清王朝深层次社会矛盾激化出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入湖北省会武昌,这是他们占领的第一座省会,此后杨秀清以超凡的组织才能,把涣散的民众组织成50万大军,水陆并进,顺江而下攻打南京。
清王朝在两湖战场一败涂地,咸丰皇帝大规模进行人事调整,封了三个钦差,三路进剿,结果向荣和太平军交手过三年,打了滑头张,不惹怒太平军,但是也适当接触打给咸丰皇帝看,钦差琦善的战法一路就是跟着太平军移动监视,如同远距离护送;最酷的是钦差陆建瀛,带着5000人马卡住九江、老鼠峡等地形险要的地方赢顶着气势如虹的50万大军。陆建瀛自己躲在三十里外观战,一看打不过,拔腿就跑,这一跑开了一个恶例,长江两岸的清军纷纷效法,闻风而逃,整个南京迅速成为风前之烛。咸丰皇帝大怒,直接下旨捉拿陆建瀛,抄家,但是已经没有用了,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入南京,陆建瀛等人都被太平军杀死。南京失陷,让北京的咸丰皇帝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流泪了·······
咸丰皇帝的悲伤是显而易见的,他承认自己用人不当,光等林则徐就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结果林则徐还病死在路上,其他的指挥官,连续用人失误,他该罢免的罢免,该处死的处死,自己前方要钱,他都忍了下来,第一时间拨款,调集了全国精兵,甚至东北关外老家的精兵都进来,还是仗打得一塌糊涂,自己不可谓不勤政,前方军情批复,从不怠慢,除此以外找不到有什么问题,但是他哪里看到自从乾隆末年到他,半个多世纪积累的政治腐败与社会矛盾总体性的喷发,官员爱财,不为朝廷效力,大难临头不求当官,向湖北巡抚龚裕居然主动称病,请求开缺,把罢官当成赏赐。国家、官场糜烂到这个地步,咸丰皇帝两次下《罪己诏》,这也是皇帝能用的最后一招,但是然后呢?难道大清的命运就亡在他这一代了吗?一直到临死之前,咸丰皇帝也没有看到太平天国被剿灭的报告。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咸丰皇帝束手无策,只能痛心疾首。用人不当,指挥失利,导致太平天国运动越闹越凶。
太平天国起义
二、抗击英法入侵,竟然溜了
正在咸丰皇帝镇压太平天国之时,英、法等国再次染指中国。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廷提出修约等要求,遭到咸丰皇帝拒绝。 故而导致英、法两国于咸丰六年(1856年)再次对清廷宣战,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攻占广州,但被击退。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英法联军以及英、法、美、俄四国公使抵达天津大沽口外,要求所谓“修约”。咸丰皇帝谕令直隶总督谭廷襄“以夷制夷”,对俄示好,对美设法羁縻,对法进行劝诱,对英国则严词质问。谭廷襄奉旨行事,但是没有成功。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皇帝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条约样本奏上,咸丰皇帝十分愤怒,但是不得不由批准。列强不满足于《天津条约》规定的权利,蓄意重新挑起战争。咸丰皇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咸丰九年(1859年),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英法侵略军被击败。咸丰帝见大沽口获胜,尽毁《天津条约》。而后,英法调兵遣将,准备新的侵略。 咸丰十年(1860年)春,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六月,向大沽口进攻,咸丰帝谕旨:“天下根本,不在海口,而在京师。”七月,英法联军进攻北塘,咸丰帝和战不定,痛失歼敌的良机。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大沽再次沦陷。八月一日,英法两国舰队又一次抵达天津外海。法国也派出舰船40余艘,陆军6700人,而僧格林沁部署在大沽的守军总共只有10000人。为了避免纠缠,联军干脆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岸。僧格林沁为保存实力,下令南岸守军撤往通州。次日,英国舰队安然驶入白河。英法联军攻占天津,随即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往通州与英、法议和。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在通州八里桥之战击败清军后,进攻北京,史称“庚申虏变”。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以“木兰秋狝”为名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命恭亲王奕訢留京议和。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作为一个国家的皇帝,在国家最需要你的时候,却逃之夭夭,是没担当的表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才是一个君王应有的表现,这一点明崇祯皇帝就做得很到位,死也不会投降,死也不迁都,坚持到最后一个。咸丰皇帝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弃城逃跑,没有丝毫抵抗。就凭这一点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人唾骂!
火烧圆明园
三、临终托孤大臣,所托非人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十六日,咸丰帝在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咸丰帝下谕:“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又谕:“皇长子载淳现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以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顾命八大臣”。载垣等请咸丰帝朱笔亲写,以昭郑重。而咸丰帝此时已经病重,不能握管,遂命廷臣承写朱谕。十七日清晨,咸丰帝病逝。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其后葬于清东陵定陵。咸丰帝病死之后,其生前安排的政治局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其子载淳年幼,载淳的生母那拉氏力图取得最高统治权力。她与慈安太后和奕訢相勾结,拉拢握有兵权的胜保等人。于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1861年11月2日),将载垣、端华、肃顺等革职拿问。十月初一日(11月3日),又接连发出上谕,授恭亲王奕訢为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宗人府宗令,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右侍郎宝鋆、户部左侍郎文祥在军机大臣上行走,鸿胪寺少卿曹毓英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随后,慈禧太后等迅速捕杀了载垣、端华、肃顺,其余五大臣革职治罪,将载垣等人拟定的 皇帝年号“祺祥”改为“同治”。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临了临了,没有安排好身后事,结果让后宫干政。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毫无政治远见,对于钩弋夫人的典故,他未必不知,但又优柔寡断,最后让大臣们也跟着遭了秧,可悲可气可叹!
垂帘听政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皇帝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而且有四大不良癖好:贪美色、贪丝竹、贪美酒、贪鸦片,他不是一位明智而坚强的领导者,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还有入侵中国的西方列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不了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只能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 咸丰做了十一年的皇帝,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也同时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也是经常说的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本来不是当皇帝的料,非要投机取巧当皇帝,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 还不如“笑看人生几多愁,闲云野鹤心自由; 烦恼赋予落花去,松傲青山水自流; 人生百年何其短,超然物外为圣贤; 拂袖南山采雏菊,放歌扁舟钓浮鱼!”
清朝历史上恭亲王奕䜣与咸丰皇帝的那些明争暗斗
导读:
恭王府西路的褒光室,最能体现奕D与其皇兄咸丰微妙的关系。匾额是咸丰帝临幸时御题的,暗含告诫:作为皇弟要韬光养晦。奕D特意撰写《葆光室铭》,以示虚心接受指教。道光帝晚年时为选择接班人的问题而伤脑筋,颇费踌躇:“欲付大,犹未决,令校猎南苑,诸皇子皆从,恭亲王奕D获禽最多。文(咸丰)未发一矢,问之,对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宣宗大悦,曰:此真帝者之言!”[清史稿・杜受田]以聚猎比武的方式来辨别儿子们之高下,本无可厚非。只不过作为裁判的父亲,暗自拟定的是另一种比赛规划:并非比枪法、比武力、比战利品,而是比人心之善恶。因此,猎物颇丰的恭王奕D反而落选了,怀抱着一杆道具般的空枪的咸丰却脱颖而出。
据传道光曾考问这两位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出了一道题目:何为治国之本?在赵大力著《恭亲王奕D》一书里,奕D回答:“当然是国富民强,只有发展经济大业,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社稷才能安定,大清国才能稳定。” 而咸丰则回答:“治国之本惟仁孝,贤德最为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若不恩济于民,抚育百姓,取信于民,则人心所向难以驾驭,若人心不轨,则难图大业。”两人说得都不错,但各有偏重。我以为奕D的态度更务实一些。
十个手指不可能一样长。奕D与咸丰虽为兄弟,却具有不同个性,从南苑校猎各自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咸丰偏重于仁其实是个庸人,奕D倾向于勇(倒是可造之才)。一山不容二虎,咸丰上台以后,奕D只好低眉顺眼地跑跑龙套,以免把新帝比下去了。即使这样,咸丰对其仍加以提防与排挤。杨义先生曾将这哥俩比作萁豆相煎的曹丕与曹植,可见奕D日子是很难熬的:“曹植借诗泄愤,成为旷世诗伯。恭亲王却把诗情倾注于林苑,使他的花园成为砖瓦木石堆叠成的沉默的诗了。”这位有经韬伟略而无法施展的王爷,在空旷的花园里采菊、饮酒,也一样备感压抑吧?
奕D的硬骨头,后来体现在敢与慈禧太后相对抗。慈禧有一宠臣,欲从紫禁城正门出去办事,门官不允许,称其违背祖训(此门是皇帝本人进出的御道),双方就争吵起来。慈禧偏袒自己的走狗,要奕D和刑部处死一点不给面子的门官。奕D严词拒绝。慈禧很下不来台:“你算老几?敢顶撞我?”奕D不服软:“我是恭亲王。”慈禧威胁:“我撤了你的王爵!”奕D不惧:“你撤得了我王爷的称号,可改不了我是先皇六儿子的身份!”言下之意是你算老几,反过来把慈禧给难住了。看来奕D的本性是不畏权贵的耿直之人,傲气十足。
奕D病逝第二天,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携御前、军机、内务府大臣们在褒光室办理了一整天公务。议定恭亲王奕D的后事与待遇。
相关参考
导读:恭王府西路的褒光室,最能体现奕D与其皇兄咸丰微妙的关系。匾额是咸丰帝临幸时御题的,暗含告诫:作为皇弟要韬光养晦。奕D特意撰写《葆光室铭》,以示虚心接受指教。道光帝晚年时为选择接班人的问题而伤脑筋
司馬遷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因為替李陵將軍辯護,而得罪漢武帝,處以腐刑(亦稱宮刑)。司馬遷立志創作“史家之絕唱”的《史記》,忍受肉體、精神上的雙重屈辱,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的創作,共一
咸丰皇帝 曾国藩 崇祯皇帝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简介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
咸丰皇帝一生介绍详细的咸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十一年。 清文宗:咸丰皇帝--奕詝 道光皇帝第四子,满族。道光病死后继位。在位11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直隶定陵(今河北省
咸丰皇帝虽然并不是中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但是他却是中国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据史料记载,他并没有很好地珍惜和合理的利用皇帝的实权,咸丰皇帝在面对处在为难之中的国家时,他也没有给予挽救的措施,所以人们会认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
咸丰皇帝上面一个皇帝的是什么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是
电视剧《大太监》中出现了四个宫廷女人,分别是慈禧、慈安和婉太嫔,他们都是咸丰皇帝的妃子、皇后。那么咸丰皇帝的皇后是谁?咸丰皇帝有几个妃子? 咸丰皇帝的妃子有几位? 咸丰皇帝有记载的后妃共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