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监的酱缸为何引发各国外交使者抗议
Posted 太监
篇首语:我认为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太监的酱缸为何引发各国外交使者抗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美国使团意见颇大,俄使为此向清朝抗议,清廷上下为何十分满意
清朝太监的酱缸为何引发各国外交使者抗议
太监的酱缸动不得 被阉割了进宫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学名叫宦官。贬则叫阉人、阉竖,中性的叫寺人,褒则为貂珰、常侍、黄门。到了明代,则变成太监。因为宦官的组织是十三监,皇帝经常用若辈外出做监督人员,监军、矿监和税监。明代的太监,尤其是司礼监和司马监的太监,权倾朝野,有时能当朝廷的大半个家,所以,又被尊为公公。到了民间,则讹传成老公,跟当今妻子或者准妻子对其男人的称呼一样。不管称呼他们什么,历朝历代,这些缺零件的男性,其实是最靠近权力中心的人。 有清一朝,鉴于明亡之教训,皇帝时刻警惕着,太监的气焰一直都起不来。但是到了晚清,太后当家,用得着太监的地方多了,明里暗里,行情看涨。东西看涨,价高,而人的行情涨了,行动的自由度就大。一向规规矩矩的太监们,在宫里的一亩三分地上,悄然放纵起来。宫里没有厕所,原来太监们大小便,都用自己房里的便桶,但外面干活,每方便一次就得走回住处,多有劳累,不知怎么一来,宫里的旮旯处,就成了小便池,连庄严的太和殿两侧,也随处散落太监们的大小便。反正皇帝没事不会去那里,后妃也去不了,大典每年不过一次,到时候清理一下也就得了。 随地大小便还是小事,更大的事是跟朝臣勾勾搭搭,明显的权力操作倒也没证据,但把太后的动静暗中递出去,却是常有的事儿。事先得知消息的大臣,再上朝议事,就特别称旨,合太后的意。借此,太后身边的太监,无论安德海还是李莲英,都获得了朝臣特别的尊崇还有大把的银子。居于大小便和传递消息之间的,是从事经济活动。 第一项是开买卖,紫禁城西北一带,布满了太监开的买卖,饭店、茶馆、烟馆和赌局。不纳税,也没人管,生意兴隆,干得钱。 第二项是出卖皇帝和后妃们吃剩的饭菜。按制度,皇帝和太后,吃与不吃,每顿饭一百零八品,其余的人也是几十种菜。就是真吃,也吃不了,更何况这种顶着满汉全席招牌的菜都不大好吃,有资格吃的,都不怎么吃,吃自己的小厨房。每天的菜,大批地剩下,太监们就弄出来卖,借以牟利。外面的人,吃到宫里的菜,多少是一种荣耀,所以,生意很好。 第三项,是做酱。满人家祭,用萨满教的规矩,在堂子里搞,不用三牲用饽饽做祭品,所谓的饽饽,就是今天所说的各色糕点,祭祀完了,就分给参与祭祀王公贵族吃,但是,这些人谁稀罕吃这些东西,都剩下了。太监们就用这些饽饽做酱,由于饽饽材料很好,做出来的酱十分好吃,进宫的官员们,都喜欢买了拿回家,太监们卖酱的生意也很好。 开买卖和卖剩菜也就罢了,牵扯不多。可做酱这件事,兹事体大。之所以大,是因为做酱的酱缸,都放在南书房的廊下。南书房是康熙皇帝的书房,在此跟亲信的翰林词臣吟诗作赋,议论时政,那年月,翰林被选入南书房行走,视为殊荣,算是皇帝的近臣,日后的出息特别好。雍正上台,政务中心转移到了军机处,逐渐,南书房就成了空房子,光绪后期,连名目也给取消了。 房间被太监们废物利用,变成了酱房。晚清时节,中国的北京来了洋人使节,而且按国际惯例,使节们是要定期见皇帝的。洋人使节见皇帝,总不能从紫禁城外进来直接带到皇帝身边去,得有个暂时歇脚的地方,一个个传召。这个地方,就选了南书房。不幸的是,做酱是要发酵的,而且发酵要发到一定程度酱才做好。所以酱缸,是有味道的,那味道比旧式的中国厕所强点,但有限。冬天还好,夏天坐在南书房里,就像是坐在了茅厕门口,妙味无穷。 洋人被熏得不行,就向总理衙门以及后来的外务部抗议。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涉外官员不断地跟军机大臣商议,是不是挪动一下酱缸,换个地方,可就是没有结果,因为没人敢得罪太监。光绪初年,西太后身边的太监,外出给太后的妹子送礼,没有腰牌,护军出来拦了一拦,而得罪了太监,差点丢了脑袋的事,大家都记忆犹新。当年的事,如果没有一个张之洞,特别会说话,上书给护军说项,护军的脑袋肯定保不住(最后给发配了)。那还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事,此事关系太监的口袋,可是非同小可,挡人财路,等于灭人家口,谁肯或者敢得罪这个人呢? 话说回来,反正使节见皇帝,本是洋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动了刀兵争来的“权利”,断不可能因为鼻子不受用,就不见了。所以,洋人抗议归抗议,酱缸散味归散味,跟洋人打交道的官员,尽管拖,搪塞,踢皮球。一直到清朝灭亡,太监的酱缸都安然无恙。 当然,中国在外国人眼里的印象,可能会因此而很不好。但是,我们的官员有补偿的办法,每次觐见,都给洋人准备果酒,借以弥补洋人的味熏之苦。他们不知道,这样一来,中国反而更让人家看不起了。连个酱缸都革不掉的国家,还能有什么出息呢?他们不知道,在中国,别的好说,凡是涉及酱缸这种事情,多半是革不掉的。美国使团意见颇大,俄使为此向清朝抗议,清廷上下为何十分满意
1859年7月8日,美国公使华若翰与直隶总督恒福在北塘首次会晤。美方见清方仅为其准备了车马,不肯乘骑,称有自携绿呢轿、蓝呢轿各一顶,向清方索要轿夫16名。由于咸丰帝禁止外国使节坐轿,恒福派同知博多宏武、候补知州曹大绶告诉美方,“此间海口偏僻,并无轿夫,现自总督起,文武各员均系乘马。”美使闻此,方乘马至北塘馆舍与恒福会见。次日,美方翻译卫三畏与清方博多宏武、曹大绶会面。美方再次提出坐轿,清方答以“各国到京,向不乘轿”;美方宣称“各国均系属国”,美国当有不同;清方再答以“俄罗斯在京,皆系坐车,并不乘轿,该国(美国)与俄国事同一律,似亦未便两歧”。美方由此始允进京乘车而不坐轿。对于这一重大的外交“胜利”,总督恒福连忙向咸丰帝报告。7月20日,美国公使华若翰率随员等29人(其中10人为华人,为美方的翻译、抄写、厨师、仆役),从北塘登岸乘车至北仓,然后乘船经北运河至通州,再次换车,27日到达北京行馆。 美方翻译卫三畏 >咸丰帝画像 >北塘码头今景 >华若翰的使命有二:一是递交国书,二是互换和约。美方提出向皇帝亲交国书,清方要求觐见皇帝须行跪拜礼,而美方只同意用西方礼节入觐。最后清方告诉华若翰:国书可在嘉兴寺公馆由桂良接受;因条约中并无进京换约之规定,条约可在天津或上海互换。华若翰为此照会桂良,对不能将国书亲递皇帝表示遗憾,“今但能将国书交付大皇帝简命大臣,亦足复命。” 8月10日,桂良代表咸丰帝接受了美国国书。11日,华若翰离开北京。16日,华若翰与直隶总督恒福在北塘互换《中美天津条约》。 >华若翰在北京共住了16天,顺天府给军机处的报告称:“均属安静”。美国使团对其馆舍、供应,没有提出意见,但对他们的行动限制,意见颇大。没有减震装置的马车,使他们感到不适。在北京的俄国人被劝阻不要与美国人相会,激起俄使为此向清朝抗议。而美国人与俄国人事实上也没有机会相会。 >此次美国公使进京,咸丰帝与朝廷高官们均为满意。原先莫名的紧张与种种猜测,事后都轻松地化作一口气,缓缓地吐了出去。此种公使入京的模式,并不破坏“天朝”体制,是他们可以接受的。而战败的英、法公使不肯进京换约的表现,也一时使咸丰帝感到敌手的气馁,僧格林沁在大沽口的胜利,又使他感到志扬。8月1日,他旨命两江总督兼办理各国事务钦差大臣何桂清,尽毁中英、中法《天津条约》,英、法将来只能按《中美天津条约》的模式另订新约,而且只能在上海换约!咸丰帝发现,在《中美天津条约》中,没有公使驻京,没有长江通商,也没有内地游历。 >广东人民出版社委托宣传 ( 茅海建:《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 ( 编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硕士研究生 谢敏 )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相关参考
由于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各国,这也导致了被之后西方列强吊打的局面。早在乾隆时期,当时英国就遣使者带来了许多先进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送给乾隆皇帝。令人意外的是,乾隆不仅没有认识
琉球使者为何要给清朝太后服丧?琉球使者有什么目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874年底,清朝同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当时的两宫皇太后,也就是慈安与慈禧,选定了醇亲王的儿子继承帝位,也就是光绪皇帝。
1982年底至1987年春,我在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担任礼宾官。很多人以为大使馆礼宾官的工作很简单,无非上下左右传递个信息、做些礼宾安排和接待方面的琐事,但其实要真正把礼宾工作做好,并不是很容易。外交
古代外交史上最灰暗的一页,太后带头哄笑四国使者,结局如何收场
无论是国与国,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要以礼相待,出言不逊或是讽刺嘲笑别人都可能会遭到别人以牙还牙报复。国家之间的交往更是注重基本的礼仪,不仅是友好国家要以诚相待,就是那些敌对国家的使者来访,不管乐意不
太监是我国古代社会中颇为特殊的一群体。因为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太监专权的事例频频发生。所以,很多君主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太监管理制度,而要说成效最好的,当属清朝的太监制度。那么,清朝太监制度为何能有效
建武十五年十一月,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在朝野传开:刚刚就任大司徒(丞相)不到一年的欧阳歙,被光武帝刘秀下狱!罪名是「”度田不实”。所谓「”度田”,就是刘秀在建武十五年六月,进行的全国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在
清朝的太监们为何无法专擅朝政?我国历史上的太监很多,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多都是那些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之辈。从赵高到李辅国,从刘瑾到魏忠贤,可以说凡是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太监们,没有一个不是才智过人之辈
日本有一个叫桑原鹭藏(1870~1931)的人,大正十二年(1923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大阪的报纸上,题目是《中国的宦官》。他说:“独我国自隋唐以来广泛采用中国的制度文物,但惟有宦官制度不拿来,这不能不说实在是...
日本有一个叫桑原鹭藏(1870~1931)的人,大正十二年(1923年)写了一篇80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大阪的报纸上,题目是《中国的宦官》。他说:“独我国自隋唐以来广泛采用中国的制度文物,但惟有宦官制度不拿来,这不能不说实在是...
五卅惨案当时,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残酷的盘剥,工人们深受其害,于是举起了抗议的旗帜,之后,学生、教师纷纷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在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这场惨案最终引发了全国性的群众运动热潮。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