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遭正统理学家“讥议”

Posted 理学

篇首语: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遭正统理学家“讥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曾国藩遭正统理学家“讥议”

2、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遭正统理学家“讥议”

曾国藩遭正统理学家“讥议”

  曾国藩治学尽管受唐鉴影响很大,但并不像唐鉴那样独宗程朱,而是学习周敦颐、张载、欧阳修,韩愈甚至司马迁,并尊奉孔、孟、周、张为儒学正统,将程朱理学和许郑汉学一概归之于不无偏颇的支流旁系。

  汉学致使太平天国迸发?

  到了晚年,曾国藩连理学究竟有多大实践效果也产生了置疑。有一次,他与赵烈文谈到春秋以来人心不正,淫乱成风,“纳人心使日就规模亦宋儒之功”时,反问说:“古人再醮为常事,今并有未嫁守节者,然桑濮之风亦不停,论其好坏何如?”赵说:“互有长短。”曾笑着说:“允哉,断狱也。”意思是,赵的评判是公允的。由此可见,在曾国藩的心目中,宋代以来理学在所谓“正人心”方面并没有大家所揄扬的那种奇特效果。

  有时,曾国藩甚至对理学和理学家表现出激烈的反感和讨厌心情。同治六年冬,曾国藩连遭言官弹劾,不得不辞去钦差大臣职务,脱离剿捻战场。他对其时的理学和理学家进行了强烈抨击,曾国藩在给老友郭嵩焘的复信中表示出自个历来就不是一个“谈性理者”,倒像是一位“性理之说”的受害者或一向反对者。假如不是同治八年《劝学篇示直隶土子》那篇鼓吹“为学之术”“莫急于义理之学”的创作,很可能被人误以为他早已同理学各奔前程了。

  程朱学派不仅视词章之学为雕虫小技,对汉学的攻击也不遗余力,有人甚至将太平天国革命迸发的缘由归之于汉学。曾国藩以为这都是门户之见,应该加以摒弃。他建议对儒学各派兼取各家之长,义理、词章、考据、经济四者不行缺一。他在给刘蓉的信中表达自个的见地和志趣说,“于汉宋二家构讼之端,皆不能偏袒以附一哄;于诸儒崇道贬文之说,尤不敢相同而苟随”。吾“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这些话基本上反映了曾国藩的治学建议。

  关于经济之学,曾国藩也非常重视。其时通常专家多视经济之学为当官术,不把他当成一门学识。所以,姚鼐、唐鉴都以为学识只要义理、考据、词章三门。曾国藩则把经济之学列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他在《劝学篇示直隶土子》一文中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词章,曰经济。经济者在孔门为政事之科,前代仪式政书及当代掌故皆是也。”

  老庄思维免除清廷疑忌

  事实上,曾国藩对“经济之学”也确实下过一番苦时间。他大概从道光二十九年担任礼部侍郎前后起,终身中始终孜孜不倦地研究“经济之学”,并从中汲取了历代统治阶级丰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经历,从而处理了一连串的社会实践问题,为其在政治生计中获得某些成功,供给了重要条件。

  曾国藩不仅对儒学各科建议兼取各家之长,并且对诸子百家也采取兼收并用的政策。咸丰十一年他在日记中写道:“立身之道,以禹墨之节俭兼老庄之虚静,庶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又说:“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诣。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节俭,齐民能如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行弃也。”

  曾国藩在其终身的活动中,从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中吸收了不少思维用于行政和待人接物。例如,他在湖南举办团练时,就汲取刑名家重法治乱世的思维,作为严酷镇压农民群众抵挡活动的理论根据;他在统治阶级中遭到排挤时,就汲取老庄清静无为的思维自动“推让少量权力”,以免除清政府的疑忌。成果,他在这两件事上都到达预期的意图。不然,湖南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广西,使他无立足之地,更难以获得今后的成功,即便把太平天国革命镇压下去,他也未必能“保全终点”,这对他来说可谓收获颇丰。

 

  因为以上这些特色,曾国藩常常遭到一些正统理学家的“讥议”。清朝末年有位专家在一封信中评论道:“湘乡(指曾国藩)训诂、经济、词章皆可永存,独于理学则徒以其名而附之,非真有镜于唐镜海、倭艮峰、吴竹如之所讲论者,其终身所得,‘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耳。”又说:“儒者学孔孟程朱之道,当独守孔孟程朱,不用以混合儒墨并包兼容为大也。”“湘乡讥程朱为隘,吾正病其未脱乡愿之见耳。”明显,这位独尊程朱的道学先生是不供认曾国藩为理学家的。这当然反映了程朱学派的门户之见,而同时也反映出曾国藩的治学特色。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简介: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曾国藩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光绪五年(1879年),也就是曾国藩死后7年,传忠书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鸿章编校的《曾文正公家书》。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曾国藩曾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曾国藩生平简介:

1833年(道光十三年)23岁 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十四年)24岁 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交往。

1835年(道光十五年)25岁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十六年)26岁 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十八年)28岁 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十九年)29岁 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二十年)30岁 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31岁 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32岁 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33岁 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34岁 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35岁 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36岁 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夏秋间,养病城南报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37岁 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11月,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38岁 3月,子纪鸿生。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三十二目辑成《曾氏家训》。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39岁 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三十年)40岁 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7月,兼吏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 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二年)42岁 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三年)43岁 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四年)44岁 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五年)45岁 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曾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六年)46岁 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曾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七年)47岁 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相关参考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

曾国藩为何被那么多人所推崇?

   207年前的今天,1811年11月26日,晚清重臣曾国藩出生。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

​清朝名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这一长串的名号,就是现在曾国藩的官方评价。但我们很难通过这些名号,去了解一个真实存在了62年的曾国藩。因为难免太过空洞。所以,我们把时间调拨到曾

曾国藩经典语录,成年人必须懂得的道理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个少见的大人物,其政

摘录曾国藩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谥“文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忠于清室镇压太平天国暴乱又饱受争议。以下摘录其最著名

曾国藩曾有机会当皇帝为何多次拒绝手下劝谏?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

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四大名臣”,谥“文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忠于清室镇压太平天国暴乱又饱受争议。以下摘录其最著名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计谋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干事之道。第一戒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计谋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干事之道。第一戒

比清军统帅小20岁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是怎么三次打败曾国藩的

曾国藩vs石达开01曾国藩,1811年出生,初名子城,号涤生。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有名的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普通的耕读之家,自幼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