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妃浅谈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绝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自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四妃浅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康熙四妃浅谈
康熙四妃浅谈
康熙四妃小结
通常意义上的康熙四妃,指康熙二十年腊月册封,且由于均生育了年长的皇子而直到康熙末年一直在后宫拥有较为崇高的地位的四位妃嫔。
在三位皇后薨世后,康熙再也没有立皇后,据说他是觉的自己命太硬了,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从此,后宫事物有荣惠德宜四妃共同主持,一直到康熙年代结束,四妃全部是康熙早年进宫的,基本上陪他经历了,康熙初年的智擒敖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一系列的大事,又都活到了康熙驾崩之后,虽然碍于朝廷制度,四个人在康熙活着的时候,最高位份都是妃,并没再升,但据史料,四人都是康熙知己知心的人,都有很深的感情,康熙对她们每个人都很信任和看重,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
依照册封顺序为: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
(命大学士李霨、持节进封惠嫔纳喇氏、为惠妃)
(命尚书吴正治、持节进封宜嫔郭罗洛氏、为宜妃)(册文同惠妃)
(命侍郎额星格、持节进封德嫔乌雅氏、为德妃)
(命侍郎杨正中、持节进封荣嫔马佳氏、为荣妃)(册文同德妃)
康熙四妃——惠妃
简介:惠妃(?—1732年)纳喇氏(亦称纳兰氏、那拉氏),郎中索尔和女,康熙帝妃嫔。纳喇氏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皇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胤禔。康熙十六年八月册纳喇氏为惠嫔, 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雍正年间曾奉养于廉亲王府(廉亲王胤祀生母位分较低,故一直由惠妃抚养),后廉亲王获罪,再度回到宫中。雍正十年四月初七日卒。
《永宪录》等史书记载说,惠妃叶赫纳喇氏是明珠的妹妹,纳兰容若的姑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实际情况是惠妃之父为郎中索尔和,明珠之父是牛录额真(汉名佐领)尼雅哈,尽管他们都是金台石之后,但不是兄妹关系。明珠与索尔和是同一个祖父(金台石),为堂兄弟,也就是说惠妃实际上是和纳兰容若一个辈分。明珠一度权倾朝野,后因为胤禔谋夺太子之位而遭康熙的不满,最终被抄家。其子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词人,其词集《饮水词》独步清代词坛。 纳兰也作那拉,惠妃也可以称作是姓那拉氏,是叶赫部族的那拉氏(叶赫那拉氏),与乌拉那拉氏有所不同。
惠妃,早时深受汉儒影响习礼偏学,秉慧中淑。除鳌拜后明珠容若父子登上政治舞台,纳兰一族兴盛已始。此时庶妃纳喇氏诞下皇长子中宫即后诞下皇子,立长立嫡一时有了皇太子名分之争。此时的纳喇氏柔泽大气,秉性初纯。康熙十三年后,孝昭皇后主后宫之事,惠妃荣妃等在宫中资历归望有了较大提升,成为朝中几大不可小视的后宫牵制。康熙十六年册惠嫔,沉淀了韶华如初的光芒,沉淀了宫中生活磨练的印记,悉心与坚韧,抚育着皇长子,同康熙历经长达八年的三藩平乱。二十年大封后宫,册以妃位居四妃之首,同荣妃以太后旨协助贵妃处理六宫诸事。明珠亦进一步巩固了在朝中的地位,一时间风声鹊起。
PS;宫殿:推断居住在钟粹宫,雍正年间出宫在廉亲王府就养
入宫:推断大约是在康熙四年或七年,经选秀女入宫。
死亡:卒于雍正十年四月初七。年约八十岁。
生育:康熙九年,生第三子承庆,二岁殇;
康熙十一年,生第五子胤褆(按序齿为皇长子),原封直郡王胤褆。
——尼雅哈——明珠——纳兰性德(容若)
与明珠父子的关系考:金台石:
——德尔格勒——索尔和——惠妃
金台石其人:叶赫部首领贝勒,孝慈高皇后之兄,清太宗皇太极之母舅。1619年8月,清太祖努尔哈赤亲统大军征讨叶赫,叶赫兵败,金台石宁死不降,自焚于指挥台
女真族(满族的前身)在公元1559年时有为四大部落:建州部,完颜部,长白山部,扈伦部。扈伦部包括哈达,辉发,叶赫,乌拉四部,亦称海西女真。叶赫部是扈伦部四部中最强大的一部,叶赫铁骑威赫一时。与叶赫部落的一战,是努尔哈赤完成一统女真各部的最后一战。
明珠其人: 纳兰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字端范,正黄旗满洲人,家族虽为清之望族叶赫那拉氏(亦作纳兰氏),却几乎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明珠也仅仅从其父继承到侍卫名而已,从此靠其双手打下一片天地。明珠之岳父乃多尔衮同母哥哥英亲王阿济格,此人战功无数,但狂妄自大,自多尔衮死后继续无法无天,顺治为除此大患,将其与已得亲王爵的三子赐死,得公爵位的二子削爵,其余人一律扁为庶民。明珠与其女的婚姻,非但没有给他丝毫好处,还给他的前途带来了那么一些黑暗。但纳兰明珠始终是个璀璨的明珠,黑暗终究是掩盖不住光芒的。
他在三藩做大时,毫不顾及自身,毅然上书议撤三藩,为收复台湾更以身入虎口,为抗击外敌,深入敌区,作为一位文官,是不易的,做为臣子,是尽忠的。而其能力还不仅仅在此。 纳兰明珠初任云麾使,二任郎中,三任内务府总管,四任弘文院学士,五任加一级,六任刑部尚书,七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八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九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十任经筵讲官、兵部尚书、佐领,十一任经筵讲官、吏部尚书、佐领,十二任加一级,十三任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佐领、加一级,十四任今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佐领、加一级,而后更赐三眼花翎,在“相位”二十载,其能力可见一斑。
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曾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13年,“掌仪天下之政”,在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都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但同时,明珠作为封建权臣,也在利用着皇帝的宠信,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打击异己,最终因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
纳兰容若其人: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代表作:《饮水词》。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例如,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康熙四妃——宜妃
简介:
宜妃郭络罗氏,佐领三官保之女。康熙十三年入宫,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丙寅(公元1677年9月18日[2])册封宜嫔,圣祖甚爱之。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乙丑(公元1680年1月5日)生皇五子恒亲王胤祺,二十年 十二月二十日已亥(1682年1月28日)晋封宜妃。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丙寅 (1683年10月17日)生皇九子胤禟,二十四年生皇十一子胤禌。康熙帝死时,宜妃正生病,帝诏以四人抬软榻,亲至丧所看视。可见宜妃生前还是很得康熙宠爱的,在宫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雍正十一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宜妃薨(1733年),享年70岁以上。干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关于佐领一职:
正四品武官名。佐领,牛录章京的汉译。战时领兵官,平时为行政官,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其职多为世袭,也是社会与军事组职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300人为1牛录,作为基本的户口军事编制单位,牛录额真1人管理,始正式成为官名。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牛录章京,入关后,改为汉称佐领,正四品。皇太极时每佐领壮丁约略200人;唐熙时百三四十人;嘉庆时,则以150人为率但也不一定,普通军队的佐领地位就像上述那样,但直属宫廷里的特殊部门里的佐领,地位和权力比普通军队里的佐领大得多。因此宜妃之父为驻防盛京(沈阳)的正四品武职。
与八福晋郭络罗氏的关系:
近来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宜妃与八阿哥胤祀的嫡福晋郭络罗氏为姑侄关系的说法。笔者认为宜妃郭洛罗氏是盛京内务府掌关防佐领三官保之女,满洲镶黄旗人。而胤祀的福晋,为和硕额驸明尚之女,亲王岳乐之外孙女,父姓郭络罗氏。岳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之子,是正蓝旗人。旗籍不同,即便是亲戚,最多也只能算是个远房同宗。当然旗籍是不断变化的,同宗不同旗也是很有可能的,不能以这个以偏概全,所以真相如何还是有待考察
PS:宫殿:居住在翊坤宫,雍正年间出宫在恒亲王府就养
入宫:推断大约是在康熙十三年,经选秀女入宫。
生育:康熙十八年,生第十三子胤祺,即皇五子,封恒亲王
康熙廿二年,生第十七子胤禟,即皇九子,原封固山贝子
康熙廿四年,生第二十子胤禌,即皇十一子,十二岁殇
有记载宜妃十分受康熙帝的宠爱,并且为人颇傲,因此觉得宜妃就应该像《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邓婕所扮演的宜妃一样,干脆爽利,快人快语,且又不乏心计。也许正是由于宜妃爽快的性格才使其获得康熙格外的宠爱吧。
康熙四妃——德妃
简介:
德妃乌雅氏,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满洲正黄旗人,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初入宫侍康熙帝,于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帝。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册为德嫔,时年二十岁。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封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禵。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晋为皇太后。诸臣为皇太后上徽号,她执意不允。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二十三日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孝恭仁皇后崩,终年六十四岁。
乌雅氏的出身:
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 孝恭仁皇生前最高封号即德妃。 出身微寒,比康熙帝小6岁,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
乌雅氏原是隶满洲镶蓝旗包衣,官书上只提其属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却绝口不提乌雅氏的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其本是内务府包衣,出身微贱的事实。雍正也一再宣称乌(吴)雅氏乃“本朝旧族,创世名家” ,这样说,或许是母家地位的卑微,对于雍正而言,是一种隐痛,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他必须神话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⑸;亦或许是他为了缓和母子间紧张的关系,而故意作出的姿态。而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包衣(奴隶)之后,却能得到康熙如此宠爱,能够为身为55个孩子的父亲的康熙大帝,生育三子三女,的确不一般。
乌雅氏的非同寻常:
乌雅氏是一个不一般的女人,尽管出身不高,却是博尽了康熙的宠爱。乌雅氏一生共育有子女六人,是康熙一朝中拥有子女最多者,尽管与荣妃同数,但是荣妃成年的子女只有两人(按照大婚来计算),即皇三子胤祉和固伦荣宪公主。而乌雅氏却有三人,即皇四子胤禛、固伦温宪公主、皇十四子胤祯,其中六阿哥胤祚六岁忘,皇十二女十二岁亡,这与荣妃早殇的孩子皆死于襁褓之中是极为不同的。
乌雅氏有两个成年的儿子,恰恰又全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四子胤禛顺利登基为帝,十四子胤祯(为什么这两个儿子的名字音相同)被封为大将军王,远征西北,风光无限,在康熙末年十分受到皇帝的重视,是最有实力角逐皇位的人,甚至有传言康熙本传位于此子的,却因胤禛使了计策而与皇位失之交臂。姑且不论事实如何,乌雅氏的这两个儿子,一子成功登基,一子险些登基,皆是皇位的热门人选,作为他们的母亲,乌雅氏不被关注也是不可能的。
而德妃不寻常的地方又不仅限于她的儿子们。众所周知,康熙四妃中唯有德妃的资历最浅,然而她却能迅速的后来居上,在后宫站位脚跟。大家都知道,康熙封妃封嫔喜欢一批批的来,例如,而德妃却在康熙十八年单独封嫔,并在康熙二十二年与比她早封嫔的惠、宜、荣等人一同封妃,并且 在孝懿仁皇后去世后掌管六宫,由宜妃作为辅助,可见德妃的确有她的过人之处。德妃生育十二女的时候已是27岁,而生育胤禵的时候已是29岁“高龄”,这个可以说是破了康熙朝后妃生育年龄的记录。因为她们基本过了25岁就可以让位后来人了,而唯有德妃,这样特殊,在接近她自己的而立之年再次生育,也再一次证明了康熙对德妃宠爱与其他宫妃的不同。乌雅氏安享圣宠十余年,可见她的与众不同。
母子不和
由于生育胤禛的时候乌雅氏没有身份,甚至连嫔也不是,她就更没资格抚育皇子,于是胤禛,也许是刚刚出生不久的胤禛,就被送到了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怀中,也许是由此,她们母子之间有些疏远。这是乌雅氏当年位卑人低的痛楚,是她一辈子不愿提及的魔靥,自此她对于胤禛便心存芥蒂。当时的佟佳氏以皇贵妃之尊,掌管后宫,是圣祖康熙皇帝的贤内助,亦是诸位皇子之嫡母,她的尊贵一定让年幼的雍正产生一种依属感和安全感,出于生存的本能他必定会竭尽全力地去讨养母的好,以期获得她的欢心,久而久之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则难免“沦为”一个懂得如何察言观色、趋炎附势的“势利眼儿”,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态度想来也会由于养母的存在和在宫廷之中生存立足的需要以及祖宗的成法,而不敢过分亲近。胤禛甚至很有可能在有意或无意中表现出自己为皇贵妃所养育的自豪、高傲的情绪,生母德妃看在眼里心中定然很不畅快,久而久之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便会蒙上一层阴影,结也越结越死了。而德妃也不是只有胤禛一个孩子,她还有幼子胤祯(即允禵,雍正即位后为避讳,所以改名允禵),大家都知道为父母者基本都是疼爱小儿子的,这让雍正更加不平衡。更何况雍正克制己欲,为人冷淡,不如十四一样嘴甜讨喜,这些都令她们母子间关系更加冷漠。康熙末年九龙夺嫡,胤禛胜出即位后,德妃作为雍正生母,不肯移居太后居住的宫殿,不肯接受太后的徽号,并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摆明了不承认雍正的皇位,这无疑使得母子之间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胤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虽然六岁即殇,史料很少,但从他的名字中,我们同样能得到些信息。观千古帝王家事,皇子出生便以这个“祚”字话事的也就两个,又同出于满清。其一为顺治帝第四子,时为皇贵妃董鄂氏所出,董鄂妃,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吧。顺治能娶自己兄弟的媳妇,不顾汉家的伦理纲常,不怕被冠以乱伦的帽子,足见他有多爱她。这孩子刚一出生就被封为和硕祚亲王,明明是第四个儿子,顺治却当着孝庄皇太后和诸宫人的面称这个孩子是“朕之第一子也”,也算开了清朝皇子一出生便为皇储的先例,但这位祚亲王出生三月即夭,孝庄以国祚担命为由迫使顺治改了这个死孩子的号,入陵谥为荣亲王。其二就是康熙帝的第六子胤祚,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所出。读〈康熙起居注册〉的时候就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便是这位千古一帝在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以“自朕承嗣大统、胤祚家国以来……”为开头。足可见“胤祚”是一个词,也不单单是一个皇子的名字,同样类似顺治第四子和硕祚亲王,有以国祚托付此子的念头在里面。顺治大抵是爱乌及乌,毕竟董鄂妃的事迹地球人都知道,但我想说的是康熙和德妃乌雅氏的关系。德妃乌雅氏先后给这位千古一帝生过六个孩子,三男三女。时因皇贵妃佟佳氏无所出,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出生不满十天便由乌雅氏名下转为佟佳氏养子,所以说皇六子胤祚才真正算是康熙和德妃的第一子。关于德妃这三个儿子,各个都不简单啊!老四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老六虽然六岁上便夭折了,但他的名字都叫胤祚了,若是不死,将来也必是个人物,剩下的十四也不一般,大名鼎鼎的大将军王!为什么德妃的三个儿子都这么出色?我想这是大家应该思考的地方!因为这个女人不简单啊!她极有可能是康熙这位千古一帝非常宠爱的女子,如果不是,康熙也不会学他爹顺治对董鄂的态度,在皇六子出生的时候便给儿子冠上一个祚字!祚即国祚,这在封建时代连想都不用想,给人交代的信息就是这个儿子必是储君。也就是说,如果胤祚没有夭折,他便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不然他名字里的这个祚字也白叫了,康熙的心思也白用了!
固伦温宪公主——唯一嫁给满人的公主
温宪公主是康熙众多女儿中唯一嫁给满人的公主,自幼是被孝惠章皇后(即太后)抚养长大的,不仅深得祖母疼爱,亦颇受父皇宠爱。
在《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预备猪鹅鸡等数目清单》中,(选自《康熙朝满文朱批》感谢稽古论坛!)在对公主的供应中,四公主恪靖和六公主纯悫都只得猪肉四斤,(时间是康熙三十六年,其他公主更小得的也更少了),而五公主温宪得猪肉五斤不说,还要多加“鹅半只、鸡一只”,可见康熙对她的与众不同•••如果说仅凭这一件小事就得出康熙十分疼爱温宪公主的结论,那未免不足服人心。但是由此亦可见,康熙对于这个女儿,一定是很呵护的。
自小,温宪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温宪也很聪明,后来温宪公主的祭文上说:“尔公主秀出紫微,祥开银汉,爰从襁褓即育慈闱。爱每笃于兴居,日无违于左右。弱龄受教,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行每谐于箴史。谓诞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龄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亲之恋”
女性册文和祭文上用聪慧之类词的很少,很难得。貌似见过的除了温宪公主,也就和硕和惠公主了(雍正养女)。温宪十八岁受封和硕温宪公主,嫁给的是当时有“佟半朝”之称的佟佳氏家族的,舜安颜,原任銮仪使叶克书之子。因为嫁给了树大根深的佟家,所以她的公主府(嫁后住处)在京城。康熙这些出嫁的女儿中有六人嫁到蒙古或西藏,从此是没有什么机会再见到父皇和母亲的了,相比之下,温宪无疑是幸运的了,她留在了京城,依旧能够承欢父母膝下,这也许正是因为康熙和孝惠皇太后对温宪的不舍和疼爱。而剩下没有远嫁蒙古的两个公主中另一个公主和硕悫靖公主是嫁给了汉人孙承运,悫靖的母亲袁氏就是一个汉人,她的婚姻我觉得也可看做满汉间的一种联姻,毕竟康熙作为守江山的满人皇帝要处理好满汉间的关系。并且,孙承运也不过袭的区区一等男,而舜安颜好歹还会有一等公的爵位可袭。何况,佟氏不仅仅是满人,是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人,实际上舜安颜也是康熙皇帝的侄子。(康熙与孝懿是表兄妹),还嫁在京城,不仅不仅仅是太后抚养的原因,亦有康熙对于温宪的疼爱。因此温宪的婚姻不会像姐姐妹妹那样有什么政治成分在里面。然而不幸的是,温宪出嫁仅仅两年之后,康熙帝侍奉皇太后往热河行宫避暑。皇太后带着出嫁的温宪公主同往,结果半路上老太太没事,温宪公主却中暑倒下了。时年20岁。
PS:宫殿:居住在永和宫
入宫:采选入宫为宫女
生育: 康熙十七年,生皇十一子,即四阿哥胤禛,清世宗雍正皇帝。
康熙十九年,生皇十四子,即六阿哥胤祚,六岁殇。
康熙二十一年,生皇七女。六月生,八月即夭。
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追封)。
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十二岁殇。
康熙二十七年,生皇二十三子,即十四阿哥胤祯。恂勤郡王 。
总觉得德妃应该是个外表温婉和顺,恭谨守礼(从她的封号就能看出),实际却不乏心计的人(若不是聪明女人怎么可能在后宫立足,怎么可能保护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执掌后宫诸事?)
康熙四妃——荣妃
简介:
荣妃,马佳氏,为员外郎盖山之女,待年宫中。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 康熙六年(康熙帝当时只十四岁),生皇长子承瑞,十年生皇子赛音察浑,十二年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十三年生皇子长华,十四年生皇子长生,十六年二月生皇三子多罗诚隐郡王胤祉。十六年八月被封为荣嫔,二十年十二月晋荣妃。除诚隐郡王胤祉以及固伦荣宪公主外,其余均早殇,不列入齿序。雍正年间,奉养于诚亲王府内,雍正五年三月初六逝世。
马佳氏在康熙六年到十六年这段期间,应该是非常受宠的,尤其是康熙十二至十六年,每年都诞育皇子皇女。康熙前十个皇子中有五个都是马佳氏所出,其地位可见一斑。马佳氏在十六年以前一直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的册封(当然除了赫舍里外任何人都没有得到),在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大封后宫中被封为七嫔之一,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和贵妃佟氏,而且在七嫔的排位中位列第四,高于惠嫔纳喇氏、宜嫔郭络罗氏和僖嫔赫舍里氏。但在二十年册妃的时候排位下降了,成为了四妃的最后一个,甚至被十八年才册嫔的乌雅氏反超,大概在这段时间内受宠程度开始下嫁,后宫开始成为孝懿、德妃和宜妃的天下。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由侍郎马喇,持节册封为荣嫔。
康熙二十年腊月二十,由侍郎杨正中,持节由荣嫔,晋封为荣妃。
荣妃于雍正五年丁未闰三月初六日薨,十二月初四日奉安于景陵妃园寝。
总觉得这个女人命运有点不好,她也曾得到过帝王的宠爱,在后宫的地位不容小觑,她是皇长子的生母,亦是康熙一朝中但与子女最多的妃嫔,倘若这些孩子都能够存活,或许对于荣妃的一生会有重大改变。奈何天不从人愿,荣妃共生有五子一女,而其中却只有皇子胤祉,皇女固伦荣宪公主长大成人。 历经痛失四子的荣妃,使她养成了平淡无欲的性格,看透宫禁事变,淡定从容地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平静安详的度过了六十多年的漫长光阴。
PS:宫殿:推断居住在延禧宫,雍正年间出宫在诚亲王府就养
入宫:大约是在康熙四年与仁孝皇后一同入宫或更早,也有可能是早年入宫的宫女女官。
死亡:卒于雍正五年润三月初六。
生育:康熙六年(康熙帝当时十三岁),生皇长子承瑞。幼殇。时年3岁
十年生皇子赛音察浑。幼殇。时年1岁
十二年生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56岁。
十三年生皇子长华。幼殇。本日
十四年生皇子长生。幼殇。时年2岁
十六年二月生皇三子多罗诚郡王胤祉(诚隐亲王)
固伦荣宪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
我们都知道,“固伦”的封号是嫡出之女才可以册封的,然而荣宪却以妃嫔之女而得到固伦的封号,可见康熙帝对她的喜爱。
荣宪公主齿序第三,但皇长女和皇次女均已早夭,她实际上算是康熙的长女,可因为纯禧公主(康熙养女)的缘故,人们按齿序称她为“二公主”。康熙二十四年,十三岁的二公主便被父亲册封为了“和硕公主”,成为这一代公主中第一个得到正式册封的人。
康熙儿女众多,却又为何究偏爱这个女儿呢?
康熙四十八年,康熙重病,一度曾难以起身自理。公主闻得皇父患病,日夜不停赶回京都,衣带不解地照顾皇父饮食睡眠,亲自料理煎汤熬药,早晚问安,关心备至。在公主殁后,墓志铭上专门记载此事,“圣躬不豫,公主视膳问安,晨昏不辍,四十余晨未尝少懈怠。”皇上病愈之后,对公主降旨褒奖说,“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实为最。”于是将荣宪公主由和硕公主晋固伦公主。
荣宪公主和额附乌尔衮在巴林右旗王府所在地大板修建康熙行宫。行宫仿照京都四合院的格局,建的优美壮观富丽堂皇。康熙皇上驻跸此处,不由叹道。“好一座建筑!不过这得多少银两?我的闺女,皇父从不许奢耗。”公主道:“皇父听禀,建此行宫并非女儿奢侈堕落,孩儿知晓皇父近年多次离京北巡,皆因北方不靖,沙俄入侵我大清国土,叛逆扰我疆境不宁。巴林本事军事要塞,女儿再次兴建行宫,一来迎接皇父到来,二来与地方永结友好,显示我蒙古心向朝廷,众呼万岁。至于修建的银两,皇父知道婆祖母固伦淑慧公主遗有四门台吉,公主之族,人口繁衍,十变成百,百变成千—— 这些银两都是众人凑集而来;再说砖瓦当地烧制,材料就地取材,工匠是我出嫁时带来……”
皇上听了龙心大悦,道。“皇儿远在千里之外还替皇父想着社稷大事,我黄金家族可谓永盛不衰矣。取笔来,我要为儿题写匾额。”遂写下“金枝衍庆”四个大字。此匾一直保存在行宫。
可见公主不但为人至诚至孝,在大事上也绝不含糊。
雍正六年四月十二日,五十六岁的荣宪公主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觉得荣妃应该是个温柔静默,平淡无争的女人吧
历史秘闻 急求关于《旅游文化浅议》的论文
谈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创新
内容摘要:旅游文化营销是发展我国旅游事业,获得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通过解析旅游市场的文化需求、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与旅游营销的关系,分析了旅游文化的营销运作基础;然后从文化包装与产品设计、文化传播与广告促销、文化体验与旅游品牌等方面探讨了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模式。
关键词:旅游文化营销 运作模式
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基础
旅游市场的文化需求与旅游营销。
旅游购买是一种精神消费,是对旅游产品中文化含量的认同。
文化消费对消费主体也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内在的素质差异,必然会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层次,这就要求旅游文化营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呈现出层次性,阶梯状展示不同文化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旅游文化营销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能力:消费者的认识能力可通过自我的文化修养、知识和经验识别旅游产品所传递的文化价值取向,如果旅游消费者“看不懂”、“听不明”、“瞧不惯”、“赏不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文化,则旅游文化营销行为无异于起不到营销的效果;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即文化消费者必须能够有更高的可支配收入来支付文化对旅游产品的增值部分,毕竟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需要资金的回收来完成。
旅游产品的文化特征与旅游营销。
旅游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提供物,从营销角度对旅游产品进行划分,其可以分为核心产品、实际产品和外延产品。
文化作为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对于实现消费者的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产品中精神性享受成分越高,越是能提升消费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感知度。
而旅游产品各要素中的物质形式,则是消费者满足的重要基础。
如果说人们的自然需要为开发新旅游产品提供了自然基础的话,那么满足社会文化需要的要求则为新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社会基础。
与自然基础相比,旅游产品开发的社会基础领域更为广阔。
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生活理想、生活个性、名人名物、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文化怀旧、文化向往和文化缺陷等方面。
旅游文化营销的运作
(一)文化包装与产品设计
文化包装策略是指在旅游产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以文化为主导,使旅游目的地的包装具有较强的文化感染力,蕴涵丰富的文化观念,以满足旅游者的某种心理需求。
在包装时,要把文化融入其中,使产品本身注入一种民族的、现代的、健康的文化意识,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突出其附加价值,让旅游目的地成为文化的载体。
旅游产品文化营销是文化营销的核心,具体表现为设计、造型、生产、包装、使用等方面。
旅游景点的文化包装是文化营销的基础,从命名、设计到设施的选择、空间的布局等方面都应充分考虑营销文化渗透。
要根据目标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和企业营销策略,使旅游产品的文化包装体现出自身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或是异国他乡文化风采。
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创新发展融合时代文化风貌,巧妙地利用文化差异增添旅游产品的魅力。
(二)文化传播与广告促销
营销传播作为传播的一种,在经济领域有不同层次的多种表现。
文化营销传播是营销传播在方式上的现代化体现,它是以系统整合的文化行为为手段达到营销目的的营销传播。
文化营销传播是传播文化的系统行为,其评估标准是游客满意度。
文化营销传播要通过文化广告和文化促销的方式来实现。
文化广告制作的第一步是确定文化广告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符合先前指定的有关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决策。
文化广告关键是令人振奋、明确、直截了当,它应该强调对客户的重要旅游产品特征,语气统一,强调旅游产品或服务及公司的名称,清楚地指出目标市场,并且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
文化促销包括各种短期性的刺激工具,用以刺激客户较迅速和大量地购买某一特定的旅游产品或服务。
文化促销主要是吸引那些品牌忠诚度不高的客户,因为他们寻找的是低价或赠奖。
在运用文化促销时,必须确定目标、选择工具、制定方案、实施和控制方案,并对结果进行评估。
(三)文化体验与旅游品牌
体验旅游是以体验为主要诉求目标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通过活动和感受产生比较大、比较深、比较强烈的心理印象。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阅历的旅游者,其心理追求差异较大,需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在不同层面和水准上,向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体验旅游项目。
体验旅游是旅游品牌的重要建设部分。
在建设旅游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和充盈其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旅游品牌就是一个将文化精致而充分的展示过程;在旅游品牌的塑造过程中,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旅游品牌更有内涵;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
因此,当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时,旅游品牌文化正好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
未来的企业竞争是旅游品牌的竞争,更是旅游品牌文化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
2.程艳.旅游文化营销运作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相关参考
二袁投公孙康,曹操利用二袁与公孙康之间的矛盾而隔岸观火,不久便等来了公孙康送来二袁的人头。当对方内部矛盾显现时,宜坐观其变,甚至促其恶化。待形势有利于我方时顺时而动,一举而成。>> 一、曹操隔岸
袁熙(?-207年),字显奕,《后汉书》作显雍,东汉末年人物,袁绍次子。袁谭之弟,袁尚之兄,袁绍打败公孙瓒后,令袁熙为幽州刺史。曹操平定河北之时,他与弟弟袁尚逃往辽东太守公孙康帐下,却被公孙康杀死,二
顺治在痛失董鄂妃那年患天花,不久之后就驾崩了。驾崩之前,王熙大学时奉命来到顺治床边写遗诏。按王熙自己话说“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这遗诏是非常靠谱的,都是顺治确认过才写的。不过里面有一段话
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在袁绍死后争权相攻,被曹操各个击破。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谭被杀,袁尚与二兄袁熙逃亡辽西乌丸。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定乌丸,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袁绍共
无声的德育,有声的教育------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浅谈我们著名音乐家洗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曾有以下的回忆,我写自以为比较成功的作品《风》的时候,正是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住在巴黎一间七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
历史上真正的康熙怎么死的?与九子夺嫡有关吗? 康熙怎么死的?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
...十年,由康熙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又为雍亲王胤禛生下了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年的五月初十,年氏又生下了皇九子福沛。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年氏首次...
...十年,由康熙帝指婚为当时的雍亲王胤禛为侧福晋,并于四年后为胤禛生下一个女儿。在之后又为雍亲王胤禛生下了第七子福宜和第八子福惠。雍正即位当年的五月初十,年氏又生下了皇九子福沛。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年氏首次...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