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出家偈

Posted 皇帝

篇首语:真正有光的人,压的时间越久,深度越深,绽放的光芒才可以灿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顺治皇帝出家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顺治皇帝出家偈

2、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皇帝出家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

  《顺治皇帝出家偈 》

  清世祖顺治皇帝,清朝入关后第一位君主,六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宿根深厚,天资聪颖,大至治国安邦,小至诗文书法等世间法卓有成就。

  1、向道勇猛  尊师重法

  顺治十几岁的时候就善根萌发,于万机之暇探访善知识,随喜各道场。二十余岁的时候就惊觉世间无常,皈心佛教。他虚怀好学,念切生死,在座右大书“莫到老来方觉道,孤坟尽是少年人”。其向道之勇猛,为一般人所不及。他曾以开国大帝之尊,先后延请憨璞聪和尚,玄水杲、玉琳通秀(玉琳国师)、天童道文诸师入京说法,每次相见握手温颜,情逾师友。玉琳禅师上堂说法:“帝必躬行礼请,亲临听法;下座后,复亲至西苑万善殿禅师住处谢法。”

  除了大型法会,清世祖和皇太后时常就参禅问题请师开示。

  帝问:“日对万机,还参得禅吗?”师曰:“若会得,日对万机即是禅、即是道”。“从何处入门?”“即向开口动念处会,穿衣吃饭处会。”又问:“悟道之人,随所去来,不被物转——是否?”答:“百花丛里过,一叶不沾衣。”

  一日皇太后坐禅参话头,境界现前,师开示:“皆是幻相,不可认为真也!切莫随它所转,所谓佛魔到来,一齐剿绝。”又问:“思善思恶时如何?”答:“不思善不思恶,要一切处参,第一要动里参,动中得力,静中愈胜。”“于忙时,不可厌忙;于有事时,不可怕事;事忙须耐烦理事。”“若动中不善用心,静中必然悠悠忽忽,动静两失矣”。顺治帝在明师的指拨下,“因马蹶而知解顿忘,闻雨声而得大自在”,也是其宿世因缘也。

  顺治皇帝崇敬三宝之心时常流露于语言之间。有一次他评论崇祯皇帝极聪明,但却不信佛法,将宫中历年所尊崇的佛菩萨像,命人用麻绳、铁索拽而出,其亵渎神明如此,若我朝于三宝决不敢有轻忽也。

  2、于民仁爱 于己自律

  清世祖夙具善根,又经儒、佛思想熏习,颇具仁爱之心。当地听说民间重男轻女,时淹女婴,是因为百姓贫穷,难办嫁资时,即传敕“婚嫁不受礼聘”,“溺婴获罪”,有效地改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顺治自幼极节俭、极朴素。“衣服要侍从请浣,否则终年不换”。帝指青袍和履对师曰:“出见群臣,不好意思,服此妆个体面;若在宫中则布鞋布袜矣;就是这靴子也不穿。”又举腰带曰:“此带亦系了五年”,“师细看,已破损”。所以禅师就赞叹:“我皇惜福,大禹也只便如此啊!”

  3、身为帝皇常怀出世思想

  顺治时萌出思想。他自己讲,“朕前生的确是僧,今生每常到寺,则低回不能去”。又说:“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放不下,朕于财宝固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觉风云聚散,没甚关情。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顺治十五年,玉琳禅师到京,听说自己的弟子森道座为帝剃发,就命众人集薪烧森,帝知道后,才答应蓄发。帝写了《赞僧诗》。该诗是其向往出家生活的写照,恳切感人,诗曰: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身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宿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搭如来三等衣。

  金乌玉兔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干坤一局棋。

  禹开九州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黄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

  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扩展阅读

  关于顺治皇帝驾崩之说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迷,《清世祖实录》记载中只有短短的十一个字:“丁巳,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即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夜里子时,深宫里传出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

  关于顺治的出家问题,向来传说颇多,顺治之死目前至少有四种说法: 一是因董鄂妃病死悲痛过度出家五台山;二是死于天花;三是征战厦门被郑成功炮击而死;四是说这他出家去五台山后被他的儿子康熙皇帝派人杀掉了。

  除此之外,近来又流传着第五种顺治之死的新版本,就是CCTV《走遍中国》的一期节目,说在河南民权县的白云寺发现了顺治皇帝可能在这里出家的迹象。比如,一位叫醒迟的长老有一张穿袈裟坐龙椅的画像、寺里有一些有龙图案的琉璃瓦、和康熙皇帝御赐的一块石碑。第一件物品的疑点在龙椅上。一个普通的和尚为什么要坐龙椅?顺治皇帝曾有法名,叫“行痴”。“行痴”和“醒迟”读音相近,这仅仅只是巧合?

  而作为皇帝的象征,龙的图案在封建社会是禁止私刻私画的,除非是皇室或者是和皇室有关的场合,普通的寺院当然也没有这方面的特权,也在禁止的范围之列。可白云寺为什么能有这些特殊的琉璃瓦呢?这两件东西的疑点已经相当大,可最后一件带来的疑点更大。这块石碑上有4个字,上“当”下“堂”右“常”左“赏”。可以读作“当堂常赏”,也可以读作“常赏当堂”。这块石碑的含义,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解释:写成繁体字时,这4个字的上方都是一个和尚的“尚”字。把“尚”字放在上面,说明康熙皇帝对和尚很敬重。“当堂”的意思是父母,只有父母才能称为“当堂”,其他人是不能这样称呼的。康熙皇帝熟读儒家理论,深谙其思想,不可能连这都不知道。至于常赏这一有悖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则可以这块碑利于康熙四十九年来推测。这位叫醒迟的高僧原来在五台山出家,后随佛定高僧来到白云寺。在白云寺一直到康熙四十九年圆寂,终年73岁。

 

  康熙皇帝的用意就是说感谢白云寺的僧人长期以来对他父亲的照顾,要经常赏赐。加上近来发现了一块刻于康熙三十七年的石碑。虽然石碑上依然没有关于顺治皇帝在此出家的直接证据,但石碑上却可有许多朝廷大员的名字。一座寺庙怎么会吸引这么多大人物的注意呢?虽然这一切也仅仅只是推测,并不是确凿的证据,但也很耐人寻味。民权县的学者认为,顺治皇帝出家的事情是清朝的大忌,不可能记载于正史。这也使得这桩三百多年历史疑案依然没有解开。但如果要说顺治皇帝是不是出家了,白云寺的事情也许更有说服力。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皇帝不做了,去当和尚,这件事听起来的确很新鲜,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历史记载中,顺治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还确有其事。

据记载,顺治帝信奉佛教已久。

据考证,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月初八日(1651年12月20日),地点是今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的景忠山。那次出行,顺治帝不仅更加深入地认识了佛教,还把作一名高僧当成了人生的信仰和追求。

在皇宫的佛法参禅活动中,顺治帝的精神得到了寄托和极大的充实,于是,在兴奋欢喜之下,顺治帝赐憨璞聪和尚为“明觉禅师”封号。憨璞聪和尚见顺治帝对佛教如此痴迷和虔诚,就向其推荐了玉林琇、木陈忞等另外几名高僧,其中,玉林琇和尚在日后被尊为顺治帝本师。

顺治十六年(1659),顺治帝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佛的那颗仰慕已久的心,于是就请玉林琇和尚为自己起法名。

玉林琇和尚哪里敢做这种天下大不敬的事情?但这时候的顺治帝决心已下,固执地坚持,不仅声称这种做法是自愿的,而且还提出“要用些丑点的字眼”。 玉林琇和尚被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得遵旨,写了10余个字,供顺治帝选择。顺治帝选择了“痴”字,顺治帝的法名被称为“行痴”,法号“痴道人”。

顺治帝信奉佛教如此痴迷,是有历史根源的,那是他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是生活环境和心理、身体的需要。由此看来,顺治帝最终剃光头出家受戒,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顺治十七年(1660),对顺治帝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一个爱妃死了,顺治帝就哭死闹活地要陪伴而去,他的生母孝庄皇后也劝说无效;他最尊敬的保姆也来奉劝,依旧无济于事。结果,整个皇宫被闹了个底朝天。

对于这样一个胡搅蛮缠的皇帝,又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孝庄皇后实在没有了办法,只好派很多人昼夜看守他,不让他自杀。

或许是佛教的心法发挥了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之后,顺治帝也渐渐地冷静了下来。但看破了红尘的顺治帝,在心里下定了决心: 披缁山林,孑身修道,不再与俗人相混,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同年十月中旬,顺治帝终于把茆溪森和尚请进了西苑(今中南海),逼他为自己剃度,在万善殿履行了净发仪式,算是初步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和尚。

相关参考

顺治出家,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

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说顺治皇帝出家哪个寺庙。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病逝于承乾宫,福临陷入了痛苦之中,而政治上的苦闷也困扰着他。这时只有佛法使他还有所寄托,所以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皇帝不做了,去当和尚,这件事听起来的确很新鲜,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在历史记载中,顺治帝出家当和尚这件事,还确有其事。据记载,顺治帝信奉佛教已久。据考证,最早记录顺治帝接触和尚的时间,是顺治八年十一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顺治,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幼年继位,受尽权臣多尔衮的欺凌,也有传闻说顺治出家做了和尚,那么顺治的结局到底是什么呢?顺治皇帝出家之谜崇德八年(1643年)八

顺治皇帝为情出家的谎言

顺治皇帝出家原因:顺治皇帝为情出家的谎言,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情,甚至在董鄂妃病逝之后竟弃社稷安危于不顾而毅然出家的举动,更使那些奢望爱情能天长地久的女子艳羡。但是多少玩家又知道顺治皇帝为情出家的

顺治皇帝出家孰真孰假

最近,央视纪录片频道真相栏目播出三集《古刹谜踪》,探寻顺治皇帝出家之谜。片中介绍了中科院李林忠教授发现了康熙御题“當常赏堂”隐文的秘密,由此揭开了猜测300多年顺治出家的谜底。李林忠教授2010年初李

揭秘清朝顺治皇帝是否在五台山出家

  脱了龙袍换袈裟,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大清皇帝出家的传说,但是是否真的在五台山看破红尘出家那就要让我们从资料来解答了。>  关于“顺治出家”之说,最早见之于清初有“诗史”之称的吴梅村之《清凉寺赞佛诗》

清朝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在第二位皇帝短短的一生中,他一共娶了19个妻妾,差不多是每年一个,但是最讨他欢心的,只有董鄂妃一人。>  在顺治眼里,董鄂妃就是他的心。虽然两人不曾有过任何誓言,但是,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的确能感天

福临是哪个皇帝 顺治皇帝福临真的出家了吗

福临是哪个皇帝福临的全名叫爱新觉罗・福临,或许这是一个让人觉得陌生的名字,但是福临其实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个皇帝,并且这个皇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福临是哪个皇帝呢?顺治福临是哪个皇帝福临的全名叫爱新

顺治为什么要出家呢

顺治为什么要出家呢?董鄂妃是如何进宫的?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他其实是一个挺励精图治的帝王,但是他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与妃子董鄂妃的爱情故事

董鄂妃去世之后,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顺治的母亲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所以种种历史和家庭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顺治,就和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聪,顺治是皇上,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