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等人的现代“西游记”
Posted 赫尔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寅恪等人的现代“西游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陈寅恪等人的现代“西游记”
1969年陈寅恪与夫人死于中山大学,次年台湾即举行了追思会,主持者俞大维正是陈寅恪的表弟兼同学。十年后,陈寅恪文集由蒋天枢整理出版。八十年代初,余英时读到《柳如是别传》与《陈寅恪诗集》,在《明报》开始探讨陈寅恪晚年心境。柳斯奋受胡乔木委托,化身为“冯衣北”在《明报月刊》上与余英时商榷。余英时后将此时的文章结集为《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后者也将两人商榷的文章合为《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八十年代末,中山大学也曾举办过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论文集,但似乎并没有产生广泛的影响。真正让公众了解到陈寅恪的是九五年十二月出版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部书通过调查中山大学的档案与知情人的口述,编织了一部民国知识分子的挽歌。这部书中哀婉的文笔与煽情的语言,使人们对于陈寅恪产生了无比的同情。本站网书店趁机再版了《陈寅恪文集》,诱发了新世纪人们对于陈寅恪的热情。公共媒体以谈论陈寅恪为时尚,致使易中天专门就此撰文《劝君莫谈陈寅恪》,对媒体热炒陈寅恪加以针砭。
从学术界走向公众,陈寅恪不再仅仅是一名中古史学者,更加成为一名倡导“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公共知识分子,人们对于他的热情也从读其文集转向关于他的周边及八卦。既有出版界的炒作,又有传媒的宣传,对于陈寅恪来说,未尝是一件幸事。在鱼龙混杂的出版中,依然会有陈寅恪研究的作品问世,最早有汪荣祖的《陈寅恪评传》、蒋天枢的《陈寅恪编年纪事辑》,近些年出版的卞僧慧的《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胡文辉的《陈寅恪诗笺释》,以及手边这本《在西方发现陈寅恪》。这些书从各个方面,对于陈寅恪的平生、诗文进行了探讨,对于深入了解陈寅恪有很大的帮助。
从读余英时的《论士衡史》关于陈寅恪的论述,阅读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到阅读陈寅恪文集,掐指算来已经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中,陈寅恪的形象逐渐分裂为倡导“独立精神,自由意志”的公共知识分子和笃守书斋的学者形象,前者广为媒体传唱,后者则为学者们不断梳理出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陈寅恪身上的光环也逐渐淡去。那么,陈寅恪对于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通过跟随他游学的步伐慢慢了解。
陈寅恪的西游记
如果说玄奘西游,带回了中印两国交流的美谈的话,那么陈寅恪及同时代留学运动,对于中国带来的究竟是什么呢?从晚清曾国藩李鸿章洋务运动开始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其中著者有严复、辜鸿铭等学者,他们不仅带回了军事技术,更带回了现代政治学说。这些学说对于晚清政治变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了新一代的留学生,在借助美国庚子返款,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能够到新大陆游历。在这其中就包括了陈寅恪这一代学者。陈怀宇根据他们在海外留学的档案记录,跟随陈寅恪求学的步履,重新考察了二十世纪初欧美高校学术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留学生们产生的影响。因此,他的目的就不仅在于对陈寅恪个人学术的评论,更试图“将其背后生产的历史文化背景揭示出来”。
“寅恪作古已四十余年矣,其生平行事涉及亚、欧、美三大洲,一生学术兴趣与取径亦颇多转移,欲从中条理出所谓单一之系统,虽有可能,但并无必要。因此本书也不预先设立一个有条理的整体框架,这样每一章亦不必削足适履放入一特定框架之中。”(导论005)
既然,陈怀宇不准备将陈寅恪作为整本书的传主,而是以其游历作为线索,考察二十世纪欧美学术界的境况,那么就不可能将其学术视为单一的系统,而是根据陈寅恪自身的经历与交往,随时进行考察与反思,因此这本书从整体上看是缺乏整体系统的。具体的章节,也不过是对于陈寅恪具体交游和学术关怀的探讨而已。
再取佛经
陈寅恪早期研究的重心在于中印佛教的比勘,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版本的佛经,来探讨中印文化交流的实况。这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来自于清代学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欧洲汉学的传统。因此,尽管陈寅恪留学欧美,但是其关注研究的重点则仍然在东方——中国。这让他既与晚清的严复、辜鸿铭不同,也与后来的胡适、冯友兰有很大的差异。那么,陈寅恪到西方取的是什么经呢?
“在他看来,伯希和学术有两大特色,一是娴熟使用各种东方语言,这是法国汉学奠基人雷慕萨留下的传统;二是批判地辨别史料。”(第二章 ,恪与德国早期学术联系新证,77)
这里虽然是陈寅恪评论伯希和的学术路径,但是不妨看作他对于西方学术研究方法的总结,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陈寅恪所接受的学术训练的传统。我们回过头来看陈寅恪的研究思路,也许会有很多启发。
“寅恪正是从印欧比较语言学(文字、音韵、训诂之学问)入经学(佛教文献学)再入史学(佛教文化史),只不过他以现代的“小学”入现代“比较校勘学”,而进入现代史学,所以从提出问题假说,到论证问题,提出解释,更显得视野宏阔、论证严密。当时能做出很高成就的学者都是能将吾国传统之旧学和西洋传人之新学衔接起来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者,王国维如此,寅恪也是如此。”(第三章东方学、西学与历史学: 陈寅恪的学术世界,113)
这里陈怀宇描述陈寅恪学术的路径,不妨可以与伯希和相对比,所谓印欧比较语言学或者现代“小学”,都是指能够娴熟使用各种东方语言。至于所谓的现代史学即是指批判地辨别史料。可以说,陈寅恪从欧洲学习的正是伯希和所倡导的法国“汉学”范式。在这个范式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伯希和与陈寅恪并没有接受现代社会科学的训练,即没有从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于历史进行诠释。因此,陈怀宇将伯希和的“汉学”与清代学术传统进行比附是不错的,但是将其作为现代史学则不免张冠李戴。
取经的另一面
陈寅恪在欧洲取回了汉学传统之外,还接受了德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并不为人所知。陈怀宇独具慧眼,比较了德国赫尔德与陈寅恪的史学。这个见解是独到的,但是陈怀宇并没有将其中的底蕴挖掘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中国史研究缺乏对于西方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德国文化所特有的传统。陈怀宇曾对国内赫尔德研究加以评述,认为国内缺乏相关的研究。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发现,他并不熟悉国内西学研究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德国浪漫主义的研究。仅举一例,八五年刘小枫在北大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中,就曾经对于德国浪漫主义进行过介绍与评述,其中就有关于赫尔德的内容。另外,伯林的《反潮流》和施特劳斯的《自然权利与历史》国内均已翻译,其中都有关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评述。但是在陈怀宇的综述中并没有看到,这样就影响到他对于赫尔德及其所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史学的理解。
赫尔德倡导的浪漫主义史学,其实是面对英法启蒙运动产生的反动,后者高扬理性和文明价值,试图以此来改造世界。赫尔德则根据卢梭浪漫主义观念,提出了相对文化观念,理性与文明观念指向的是物质文明,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这一观念继续发展出相对史观,即不同时代与不同民族均具备高度的文化,却不一定拥有高度的文明。他这种比较文化观通过对于希腊和德语的赞颂来完成,在二十世纪影响到了文化人类学。在这里,我们不妨追问这与中国研究何干?
“他(陈寅恪)仍主张学术乃与民族文化之存亡紧密相连,毕竟如他所说,中国学者乃传统文化所化之人,发扬学术,乃可保存民族文化传统,这又与标榜纯粹客观之欧洲近代东方学者之志业区别开来。寅恪先生在其学术论著行文之中,可见其此种微妙心理。一方面他极力主张客观问学;另一方面,他在写作形式和风格上刻意追求传统特色。他对域外学者在中国史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有一方面欣赏借鉴,一方面却有民族自尊上的不甘心。”(导论10)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陈寅恪深受德国文化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她接受了法国汉学中理性主义的传统,但是在文化观念中,则不免透露出接受德国文化观的影响。即区分文明与文化,前者可以通过理性来研究,而后者则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特征,试图将客观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这就是赫尔德影响下产生的比较文化观的影响了。可以说,德国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在哲学上力图阐释的德国文化特征的心态,也影响到了陈寅恪将其运用到中国文化的探讨上来。
汉学征服中国
翻开二十世纪学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占据舞台中央的恰恰是陈寅恪以及同时代的海外留学生们,他们开创了民国学术史的新篇章。这种欣羡促使当下的我们继续派遣留学生“群趋东邻受国史”,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虽然,胡适对此曾有《非留学篇》,提出留学的目的就在于终止留学这种行为。但是,我们看到直至今日留学运动方兴未艾,这对于百年前的留学生来说不啻是一个讽刺——他们并没有终结留学,反而成为了现代留学生的榜样。这些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在海外究竟学了什么内容呢?陈怀宇通过陈寅恪研究,向我们展现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留学生的一个背影。
“有些中国学生后来学成回国,与寅恪齐名。1919年在哈佛学习人文的学生包括陈寅恪、俞大维、林语堂、张歆海、顾泰来、吴宓、汤用彤、韦卓民、洪深九人,这九人均是学有所成的知名人物;而这之前有1918年毕业的赵元任,之后有1920年入学的李济,这真是一个“天才成群地来”的时代。”(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44)
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纷纷成为国内学术界的领袖,成为各个高校的校长,成为引领时代风气者。
“前述九人之中只有寅恪未拿学位,俞大维、张歆海两人分别拿到哲学和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其他人则拿到硕士学位。其中九人之中张歆海、汤用彤、韦卓民三人后来分别担任过光华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华中大学校长。林语堂1954年曾被新加坡聘为南洋大学首任校长,但未赴任。”(第一章 陈寅恪留学哈佛史事钩沉及其相关问题,44)
似乎可以说,这些这些留学海外的中国学者,不仅仅在学术上对国家的现代性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暗示国内的学子,只有通过洋科举才能真正飞黄腾达。这种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尽管这些留学的学者尝试用在海外学习到的文化观念来论证自身文化的价值,但是却无法改变国人对于洋学术的崇拜。这就好像对于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无法改变传媒对于陈寅恪形象的塑造一样。那么,在西方取回了“汉学”与“文化史观”的陈寅恪,真的将理性和文化自信带给国人了吗?我想,陈怀宇这部著作并没有带给我们答案,或者依然再重复着陈寅恪及其同时代留学生的悲剧。人们所期盼的陈寅恪,不过是一个神话,而事实上陈寅恪更像是一部悲剧,现代留学生们依然代代上演。
l历史学家
1.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开贞,我国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主张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是中国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者,造就了一个唯物史观的中国古代文化体系。
范文澜(1893—1969),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著有《文心雕龙讲疏》《中国通史简编》《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等,带有党性政治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著名史学研究家,在《诗经》《尚书》以及史前史阶段颇有研究,曾发表论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汉代学术史略》、《王肃的五帝说及其对于郑玄的感生说与六天说的扫除工作》、《三统说的演变》、《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夏史三论》、《九州之戎与戎禹》、《鲧禹的传说》等篇。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钱穆 (1895~1990)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江苏省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代表作有《先秦诸于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和《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等。是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儒家人文主义史学家的代表,他从历史的人文性和人文科学认识的独特性对历史认识问题作了阐述。钱穆力图把传统史家从事考据所揭示的个别事实的真实构成一个前后连贯、有因有果的时间序列,力求从时间上把历史综合为一个发展的整体,着眼于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统一性上去考察。
傅斯年(1896——1950)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聊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性命古训辨证》《古代中国与民族》《古代文学史》发表论文百余篇,主要有:《夷夏东西说》、《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的社会的缘故》、《评秦汉统一之由来和战国人对于世界之想象》等。“史学本是史料学”是傅氏史学思想的最基本点,应建设绝对客观的历史学。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著名历史学家。著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先秦、秦汉部分,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吕振羽(1900—1980),湖南邵阳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简明中国通史》、《中国民族简史》等,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雷海宗 (1902~1962)字伯伦,河北省永清县人。中国历史学家,著有《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等。雷海宗认为真正的史学不是繁琐的考证或事实的堆砌,于事实之外须求道理,要以哲学的眼光,对历史作深刻透彻的了解。
侯外庐(1903—1987),山西平遥人,著名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合著,五卷)等,着重对历史做整体研究,在思想史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唯物史观派的代表人物。
吴晗(1909~1969) 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省义乌人。 中国历史学家,著有《历史的镜子》、《史实与人物》、《朱元璋传》、《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明代之农民》等文,颇受当时史界名流青睐,带有实用史学的观念。
黄仁宇(1918——2000)美籍华裔,祖籍湖南长沙,《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放宽历史的眼界》《十九世纪明代之财政与税收》。他的“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从而高瞻远瞩地考察中国历史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
2.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学家
1、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3、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4、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今属山东省)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著名的历史学家
古代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记》班彪(3年~54年),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固(32年~92年),《汉书》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范晔(398年~445年),《后汉书》刘知几(661年~721年),《史通》杜佑(735年~812年),《通典》司马光(1019年~1086年),《资治通鉴》郑樵(1104年~1162年),《通志》洪迈(1123年~1202年),《容斋随笔》周去非(1135年~1189年),《岭外代答》赵汝适(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诸蕃志》马端临(1254年~1324年),《文献通考》汪大渊(1311年~ 1350年),《岛夷志略》李贽 (1527~1602),《史纲评要》张燮(1574年~1640年),《东西洋考》顾炎武(1613年~1682年) 《日知录》、《肇域志》王夫之(1619年~1692年) 读通鉴论王鸣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赵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记》钱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异》章学诚(1738年~1801年),《文史通义》近现代王韬(1828~1897年),《法国志略》、《普法战纪》、《法兰西志》、《美利坚志》、《日本通中国考》、《琉球朝贡考》、《法越交兵记》、《西古史》、《西事凡》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王国维(1877年~1927年)柳诒徵(1880年~1956年) 《国史要义》陈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通鉴胡注表微》顾颉刚(1893年~1980年),《古史辨》,“层累地造就古史”学说提出者陶希圣(1899~1988),《八十自序》《中国社会现象拾零》黄现璠(1899年~1982年)《广西壮族简史》《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壮族通史》冯承钧(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景教碑考》陈寅恪(1890年~1969年) 《柳如是别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胡适(1891年~1962年)郭沫若(1892年~1978年)吕思勉(1884年-1957年),钱穆之师。
著作《白话本国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钱穆(1895年~1990年),《国史大纲》傅斯年(1896年~1950年)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国史纲》《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张荫麟(1906年~1942年)劳干(1907年~2003年)谭其骧(1911年~1992年),《中国历史地图集(8卷)》全汉升(1912年~2001年)吴晗 (1909年~1969年)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华人黎东方(1907年9月15日—1998年12月30日)《中国史之研究》、《中国上古史八论》、《西洋通史序论》、《中华民国简》,长篇自传《平凡的我》,以及他所独创的“细说体”系列史书《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等,还有大量英文著作和译著。
陈兼(1952年—),《中国走向朝鲜战争之路》、《剑桥冷战史·中国卷》、《毛泽东的中国与冷战》黄仁宇(1918年——2000年),《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叶文心(1948年—)《上海百年风华》徐中约(1923年—2005年)《中国近代史》、《中国进入国际社会的外交,1858—1888年》何炳棣(1917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杨联升(1914年—1990年),《国史探微》、《论学谈诗二十年:胡适杨联升往来书札》许达然(1940年—)、《十八和十九世纪台湾社会史论》、《台湾人民起事和历史发展,1683-1894》王国斌(R· Bin Wang),《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唐德刚(1920年-2009年),《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晚清七十年》、《袁氏当国》外国古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历史》,历史之父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波利比奥斯(Polybius)(前200年—前118年),以《历史》(又译为《通史》、《罗马史》)一书留名传世。古罗马,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前44年),《高卢战记》和《内战记》罗马,李维(Livy)(前59年—17年),《罗马史》古希腊,普鲁塔克(Plutarch)(46年?—120年?),《希腊罗马名人传》罗马,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年?—117年?),《编年史》英国,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罗马帝国衰亡史》德国,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德国,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德国,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战争艺术史》英国,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语民族史》法国,费夫尔(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法国,布洛赫(Marc Blo。
4.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有谁
古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前484年?—前425年?),《历史》,历史之父 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前460年?—前40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罗马,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年—前44年),《高卢战记》和《内战记》 罗马,李维(Livy)(前59年—17年),《罗马史》 古希腊,普鲁塔克(Plutarch)(46年?—120年?),《希腊罗马名人传》 罗马,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55年?—117年?),《编年史》 英国,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年—1794年),《罗马帝国衰亡史》 德国,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 德国,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年—1895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德国,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战争艺术史》 英国,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965年),《英语民族史》 法国,费夫尔(Lucien Febvre)(1878年—1956年),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 法国,布洛赫(Marc Bloch)(1886年—1944年),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 英国,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1975年),《历史研究》 法国,布劳岱尔(Fernand Braudel)(1902年—1985年),年鉴学派第二代学者,《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美国,费正清(John K. Fairbank)(1907年—1991年) 德国,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美国,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全球通史》。
相关参考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的治史讲究精深,思路上偏好往深度走,好坐实史事,好循点点滴滴的蛛丝马迹做细
1.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哪些陈寅恪(1860——1969)江苏义宁(今修水县)人,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代表作是《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师徒4人的结局分别是什么结局:取唐三藏把佛经送回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孙悟
西游记二郎神战孙悟空电视剧,老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哪一集孙悟空大
一个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人穿越到现代,二郎神、孙悟空登人爱玩斗战神,那个片叫什么《我的西游》,讲孙悟空和二郎神来到现代费振翔版西游记二郎神在那几出现过?(越多越好)浙版西游记即费振翔版西游记第六集!仅仅
1.方腊出生年月(?—1121)起义时间: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简单评价:北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歙州(今安徽歙县)农民方腊(方十三)为反抗繁重的赋役压迫,在睦州青溪县(
本文摘自《民国原来是这样》,金满楼著,现代出版社出版1913年3月20日晚十点,宋教仁在黄兴、于右任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沪宁火车站准备北上组阁。就在众人走到检票处的时候,斜刺里突然蹿出一条黑影,只听“砰
引才案例:秦昭王五跪得范睢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范睢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睢,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但范睢支支
《西游记》中大部分的妖怪都是由动物变成的,例如虎妖、象妖、鸟妖、牛妖、猪妖等,但为什么就是没有猫妖呢?猫妖在古代还流下了不少的传说故事,《西游记》作为一部长篇魔神小说,没有加入猫妖给人的感觉还是挺奇怪
宋朝,给人的印象就是「”积贫积弱”,「”孱弱”就是宋朝的代名词,真实的宋朝就是如此吗?陈寅恪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那么,文化之外,宋朝其它方面又是怎样的呢?宋朝国土宋朝是在五代以来
龙在我国的传说当中一直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生物。根据史料记载,古代有专门的豢龙氏,也就是所谓的养龙人。不过到了现代,人们分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生物,那是因为用古代不同的图腾所平凑起来的。而且也没有人真正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