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一大昏君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一大昏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清朝皇帝并没有昏君, 为何清朝还会灭亡? 主要有两个因素
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一大昏君
清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一大昏君
很多历学家把康熙皇帝称赞为一代圣君,居然还给了个“千古一帝”的头衔,但深入一研究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从康熙执政61年所干的重大事件来看,整个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昏君,就来历数一下这位康熙爷的六大罪状:
一、逼反三藩,造成八年内战
三藩的问题完全可以和平解决,吴三桂只想保住自己云南王的地位,并无意造反,而且吴三桂的长子在北京做人质,如果造反无异于逼死儿子,然而康熙年轻气盛,不顾群臣的反对,冒然撤藩,撤藩无异于让吴三桂等人交出权柄,撤藩后的吴三桂无权无势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这不等于逼吴三桂等人造反吗?吴三桂起兵时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起兵后六年就死了。如果拖个五、六年,即使他不死,但已经极为衰老,也就造不动反了。吴三桂造反刚开始是节节取胜,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但由于吴三桂求子心切,急于和满清讲和,在战略上犯了大错,在占领湖南后就没有进兵长江急速北征,给了满清以难得的喘息机会,使清廷从容地调动十路兵马将三藩各各击破,否则,这场战争的结果会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总之,康熙处理吴三桂时,在策略上犯了极大的错误,他虽然成功镇压了三藩叛乱,但付了沉重的代价,吴三桂间的战争,不但可以避免,而且从清政府的利益而言是应尽力避免的。拖下去,就年龄而言,优势尽在康熙这一边。但是,本来可以避免的战争,却打了八年,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对国家的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二、卖国求安,签定尼布楚条约
十七世纪的沙俄是个很落后的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人口,资源以及军队都在欧洲,在亚洲的领土上不仅人烟稀少,而且没有一支像模像样的军队,入侵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的俄军只有几百人,而且是以土匪为主的军队,而满清稍加动员就发动了上万正规军抵达前线反击俄军,所以沙俄两次入侵的军队都很轻易的被打败了,正是我强敌弱的局面,然而结果呢?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尼布楚条约》翻开世界历史,战胜国向战败国割地求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尼布楚条约开中国以土地换和平的先河,该条约不仅主动放弃了从额尔古纳河到贝加尔湖的中华领土,而且帮沙俄政府确立了对西伯利亚的合法占领。西伯利亚及其以南以东本来都是蒙元时期的中国领土,满人跟蒙古人结盟定鼎中原,所以那些地区在清朝时期虽然未经治理,但依然属于中国。尼布楚条约之前中国曾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为广阔的国家,之后这一地位就无偿地赠送给俄罗斯了。尼布楚条约是在战胜的情况下出让土地的,战胜尚且卖国,没有战胜乃至失败后自然就更加有理由卖国。此后的满清统治者一再割地求荣,其实都是他们的康熙祖宗给立的榜样,
三、为平定台湾而禁海迁界
台湾问题在当时完全可以和平解决,台湾郑氏已经表示愿意臣服清朝,只是要保存汉族习俗,不愿剃发,不上岸而已,而康熙却硬是要台湾满族化,不惜动用武力,结果见武力不好解决,就采了既损人又损己的烂招:禁海迁界,这一策略是是消极保守的,单纯立足于陆地,忽视了在海上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没有构成对台湾的海陆联合封锁。因而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更何况其陆上封锁也并不彻底,连康熙也承认,经济封锁实施多年,“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大陆物资出海渠道事实上一直就没有彻底切断。禁海迁界沉重打击了沿海经济,阻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清政府禁海迁界政策给予东南沿海地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品生产以沉重打击,窒息了我国曾一度比较发达的海外贸易,对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从而也严重阻隔了这些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濒海地区有良田万顷,土地肥沃,生产技术先进,已日益形成集约化生产。但迁界令一下,沿海30——50里地带转眼变为废墟,据史料记载,仅福建、广东两省废弃的田园耕地就达575万余亩。我国海上贸易在明代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由于利润丰厚,明末沿海地区出现了 “穷洋竟同闹市”的兴旺局面。清政府实行海禁特别是迁界政策后,不仅私人海上贸易被阻塞,就连福建官府直接控制的市舶贸易也一度完全停顿;不仅对外贸易中断20年之久,而且国内各港口间的贸易也陷入了一片萧条,惜日频繁出海的巨型商船,闲泊朽败于断港荒岸之间。海内外贸易的长期停滞,缩小了国内外的销售市场,直接影响到沿海各省农业手工业的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伤及沿海的资本主义萌芽。同时海运业也遭到摧残,无数船主破产,船工失业,海运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亦因此而夭折。其次,禁海迁界使沿海百姓背井离乡,失去生计,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的利益。沿海百姓世代居住其地,以种田、捕雨、经商为业。清政府实施禁海迁界,又无妥善安置措施,使百姓流离失业,如同生机勃勃的草木突然被拔离故土,忍受烈日的曝晒,因道路颠沛或无法谋生,冻饿而死者以十万记。还有数十万流民因生计所迫,渡海赴台,反壮大了郑氏集团的实力。一些边海居民甚至铤而走险。或冒死偷运大陆货物卖给郑氏集团,或相聚为“盗”,走上武装反抗清政府的道路。禁海迁界使清政府赋税收入减少,使内地百姓负担加重。由于大片土地抛荒,捕雨晒盐业停顿,海上贸易中断,使清政府的财政税收也因此减少。据史料记载,实施海禁迁界后,仅田赋一项,福建省每年就减少税收计白银20余万两,广东则高达30余万两。如果考虑到盐税、鱼税、商税等方面的减额,再加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各省的数字,清政府每年在赋税方面的损失是相当大的。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由于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禁海迁界又造成巨额税收损失,对本已十分困难的财政状况无异于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采取了责令界内末迁居民摊赔的办法来弥补部分缺额,这样又加重了内地人民的经济负担。
四、治国无方,导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
康熙统治中国61年,其中亲政50余年,除去三藩之乱的内战时期,亲政的和平时期有45年,如果能休奍生息,整顿吏治,发展生产,那么清朝在康熙一朝完全能成就盛世的局面,西汉的“文景之治”用了39年,唐朝的“贞观之治”用了23年,明朝的“洪武之治”用了30年,这些王朝都在不足40年时间里创造了空前盛世的局面,政治清明,国库充裕,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康熙一朝是什么样局面呢?几乎年年饥荒,民不聊生,国库空虚,无官不贪,上到王公大臣,下到九品芝麻官几乎没一个清官,仅两位重臣明珠,索额图所贪污钱财远超号称明朝最大贪官的宰相严嵩数十倍,而康熙却几十年来对他们的行为视而不见,由贪污导致的考场舞弊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雍正皇帝即位后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多至数十万”。如此看来,则堂堂大清帝国,竟是一空架子。外面看强盛无比,内里却空空如也, 底层的老百姓自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李卫当官》就以戏说的方式深刻的描写了康熙末年官场的腐败;
五、重满抑汉,实行极端的民族政策,
清朝是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汉族人口占到了95%以上,满族人口不足2%,是明君都应该知道,只有采取宽柔的民族,重用汉人,不断的促进民族的融合才能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然而康熙一朝在处理满汉问题上出现了三大错误,严重的激化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1)禁止满汉通婚,导致满汉民族之间无法融合;
(2)禁示汉人进入关外,清朝把关外地区称为满族人的“龙兴之地”, 康熙七年推行封禁政策,以致造成东北地区大量的无人区。致使关外地广人稀,防务空虚,良田荒废,经济停止不前,结果19世纪中叶,沙俄不废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防务空虚的海参威以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维护满族人的种种特权,满清一朝,满人是绝对的一等公民,汉人是不折不扣的二等公民,吃皇粮者满人占了大半,满人贵族的子孙往往不学无术,沦为纨绔子弟,满人的整体素质也大为下降,大多数的政务和军事活动最后还是要依赖汉人,譬如康熙平三藩、雍正征青海,最后都是依靠汉人才得以成功;而那些满族子弟早已沦为老爷兵,靠边站了。更要命的是,这种趋势到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成天遛狗斗鸡,出入戏院茶楼,咸丰朝的重臣肃顺曾说,“满人大多是浑蛋多”,在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主要体现在官员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设立双尚书侍郎,满汉各一,以满为主,这种制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出现过为了巩固政权,清廷也尽可能地吸纳汉族士人参政,但一些重要的职位如军机大臣,特别是首席军机大臣,一般只能由满人担任;而各地的总督、巡抚也大多为满人。由此,满人往往在朝廷和地方上占据重要职位,地位远较汉人要显赫。康熙朝执掌军政大权的重臣如索额图,明珠,佟国维等几乎全都是满人;
六、封关锁国,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西方一个世纪
中国除清朝的历代王朝在军事,科技领域上从不输于西方列强,即使是明朝末年也不例外,葡萄牙,荷兰曾多次向中国沿海扩张,均被明朝军队挫败,明朝灭亡后,郑成功率领明朝水师的残余部队大破强大的荷兰舰队收复了台湾,然而清朝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堪一击,清朝水师竟然连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候的水平都没达到,究其原因在于康熙在位期间封关锁国所致,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接触西方科技的人之一,而且还把好多西方的科技项目当成了自己的玩具。但当他玩着这些玩具正高兴的时候,西方已经大步地走向了工业化社会,他的帝国呢,还陷在“你耕田来,我织布”田园牧歌里出不来。错失了进入工业化和西方各国平起平座的大好时机。 康熙并不是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这种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的。比如,1682年康熙巡视辽东,夜间宿营时,“他拿出来几年前给他制作的小型星座图表,依据星的位置说出时刻来。这样,他便在其周围的贵人面前,能夸示自己的学问而得意”。又如,1691年8月21日,召见张诚向他学习使用天文环,康熙“虽然弄得满头大汗,还是对这个仪器的全部用法进行了实习。他对天文环及半圆仪的准确程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康熙对天文学的兴趣和造诣,也许可以说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绝无仅有, 虽然康熙明白西方世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他曾模仿外国科学院建立了蒙养斋算学馆,在1685年设置4关。但到了1727年,因为害怕汉人内外联合造反,又走回头路,重新建立海禁。之后一百多年,他的继承人萧规曹随,闭关自守,错过了汲取西洋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大好机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保住手中的权力,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是康熙统治失败的关键。
康熙执政期间犯下六大罪状,决定了清朝的腐败,没落,为19世纪列强瓜分中国埋下祸根。像这样的皇帝也配称得上“千古一帝”!清朝其它皇帝没有一个可以达到康熙爷昏庸的水平,连慈禧太后都比他强,至少人家还懂得重用汉人,大搞洋务运动,清朝第一大昏君的皇帝非康熙莫属!
清朝皇帝并没有昏君, 为何清朝还会灭亡? 主要有两个因素
清朝皇帝虽不能说是各个勤政,但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清朝的皇帝还是比较靠谱的。康熙千古一帝、雍正活活累死、乾隆虽说好玩,但总归是个作为的皇帝,嘉庆碌碌无为,一生最大功绩就是灭和珅,道光一生节俭,但没做皇帝的天分。咸丰勤政,而且敢于革新,但当时外有列强,内太平天国起义,时运不济。
清朝灭亡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是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卓识。因此清朝的异类皇帝,在勤政都是徒劳无益的,所以说,清朝落得如此下场。没有与外界沟通盲目自大,导致了清朝的武器装备,都没有秦朝的,强弓硬弩厉害。
其次是科技落后
作为最高统冶者必须具有驾驭国内外各种矛盾的战略能力和卓越的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国家一流的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非常重要。治理国家的实质是能科学有效地处理国内外各种矛盾,化解各种危机。清朝灭亡是因为清朝统治阶级没有清醒地认识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大趋势和科技进步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落后是导致清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而导致科技落后则是社会制度落后的体现。
相关参考
“昏君眼里皆奸佞”意思是说只有昏君才易受奸臣摆布,而奸臣也还有在昏君手里才易弄权得势。乾隆在历史上应该算是一个明君了,但在乾隆执政时却出了一个天下第一大贪官和。更令人叫绝的是,和还成了乾隆的第一大
清朝皇帝虽不能说是各个勤政,但在中国所有的朝代中清朝的皇帝还是比较靠谱的。康熙千古一帝、雍正活活累死、乾隆虽说好玩,但总归是个作为的皇帝,嘉庆碌碌无为,一生最大功绩就是灭和珅,道光一生节俭,但没做皇帝
清朝大名鼎鼎的攝政王多爾袞,是皇太極的弟弟。他繼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統一全國的遺願,輔佐年幼的順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開國的第一大功臣。在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就扶持皇太極與孝莊的兒子登上了皇位,更是
因文字狱培养出了大清朝史上的第一大贪官 在乾隆皇帝执政期间,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渐渐的伸向大清王朝,当时的清朝虽然有开通港口和外商进行贸易,但是许多的外国商人与中国奸商勾结干一些违法牟利的事,于是
还不知道:清朝有没有昏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有没有昏君?这个问题是靠自己所站的角度上说话的。有的人就认为清朝全都是圣明的皇帝,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君,是中国历史上治理国
明朝和清朝的皇帝的说法,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明朝有很多昏君,但是清朝却很少有昏君,这种说法大家经常都可以看到。支持这种说法的,那便是明朝确实有很多奇葩皇帝。向比如有木匠皇
一直以来,清朝的皇帝们为何都勤勤恳恳,励精图治。原因是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怕汉人造反,又怕大臣夺权,什么都要自己亲力亲为。所以有人说,清朝虽有庸君但无昏君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为什么说清朝有庸君无昏
清朝康熙皇帝的简介?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清圣祖,年号康熙,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蒙古人称康熙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西藏尊称为“文
清朝是滿族的朝代,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由滿人統治的朝代。清朝早期為了保持血統純正,還有專門禁止滿漢通婚的規定,尤其是皇室更是重視。不過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今天要說的這位就是清朝第一個漢人皇后。這位皇后就是孝
清朝近300年的历史,11个皇帝,其中不乏明君圣主。毕竟,大部分人都觉得,清朝是一个没有昏君的时代。康熙可谓是幼年登基的众多皇帝中的一个传奇。他8岁登基,11岁成亲,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