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

Posted 总督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

2、清朝重文轻武 但这个职位的武官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清代全部的文官与武官的名称?

清朝的官制

一、中央官制

1.不设宰相,但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的宰相。清设大学士四人,协办大学士二人。

2.雍正后别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定制为六人,但忌满六人。领班由亲贵大臣担任,领军机大臣满二人,汉二人(南北各一人)。

3.设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设满汉尚书各一人,满汉左右侍郎各一人。(满缺左侍郎、满缺右侍郎、汉缺左侍郎、汉缺右侍郎)尚书与侍郎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各人皆可单独上奏,以互相牵制。

二、地方官制

1. 总督、巡抚在明代为中央临时派任的差遣官,在清代则为常设官。巡抚下辖一省,总督则辖二至三省。

2. 清代总督有︰直隶(河北)总督、两江(江南江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漕运总督。(山东山西河南不设总督)

3. 总督下有巡抚,惟督抚间并无直接隶属关系,督抚皆可单独上奏,且可互劾。

4. 各省有布政使一人,司行政,又称藩司。(江苏有二布政史) 有提刑按察使一人,司刑名按劾,又称皋司。

5. 省下有道,布政史下为分守道,按察使下为分巡道。

6. 道下为府,长官为知府。

7.府下有县,长官为知县。清朝官衔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从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六品承德郎儒林郎七品文林郎征仕郎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九品登佐郎登佐郎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正从一品建威将军振威将军二品武显将军武功将军三品武义都尉武寅都尉四品昭武都尉宣武都尉五品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六品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七品武络骑尉武络佐骑尉八品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九品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


清朝重文轻武 但这个职位的武官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清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一旦统治稳定下来,照样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

在清朝的权力体系里,文官的话语权明显高于武官。武官见了文官,自动先矮2级,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曾国藩在创建湘军后,哪怕已经手握兵权,但仍然对督抚一类的文官梦寐以求。朝廷没有满足要求,他还一度赌气离开湘军回家。后来,朝廷任命他为两江总督,他才高高兴兴把湘军开进天京。

不过,清朝也有一个职位的武官,不受重文轻武的影响,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这个职位叫领侍卫内大臣,官级为正一品。

按照清朝官制,正一品的武官职位有两个。一是领侍卫内大臣,二是掌銮仪卫事大臣。由于掌銮仪卫事大臣位高权轻,实际上仅仅是皇帝出行仪仗队的负责人,同等级别的文官,如殿阁大学士,并不怕他。所以,真正可以蔑视所有文官的只能是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一共有6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各2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是八旗里的上三旗,地位相当尊贵。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镶白旗、镶蓝旗等下五旗的人,几乎没有机会担任领侍卫内大臣。

领侍卫内大臣的工作职责非常重要。他们负责掌管由上三旗子弟组成的侍卫亲军、翊卫扈从,为皇帝提供警卫,保障皇帝的绝对安全。紫禁城很大,需要的侍卫很多。御前侍卫、、蓝翎侍卫、宗室侍卫、侍卫亲军加起来足有2000多人。领侍卫内大臣相当于统领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

鉴于工作职责的重要性,领侍卫内大臣一般由皇帝信任的亲贵大臣担任。鳌拜、明珠、傅恒、和珅、阿桂、福康安、僧格林沁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我们熟知的恭亲王奕訢,在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就曾经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毫无疑问,这些人在朝廷里都属于横着走的角色,目空一切,除了皇帝谁都不放在眼里。

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善于骑射,入宫后从御前行走、、御前大臣一路升迁至领侍卫内大臣。僧格林沁自视甚高,桀骜不驯。

1862年,僧格林沁奉命外出领兵,在山东、河南一带进剿捻军。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正常情况下,再尊贵的京官,到了地方上都会尽量低调,给地方封疆大吏几分面子。可是,僧格林沁照样端起架子。地方上的官员,按照礼仪前来拜见他时,他规定总督、巡抚以下的官员一律不设座位,统统站着说话,搞得地方官员狼狈不堪。

1863年,山东调来了一个新的按察使,叫丁宝桢。丁宝桢走马上任,理应前来参见僧格林沁。丁宝桢知道僧格林沁的臭脾气,提前给他送去一封名帖,在名帖里清清楚楚地说:如果设置座位,我就来;如果不设置座位,我就不来。

僧格林沁收到名帖后,哈哈大笑,当天,僧格林沁不但特意给丁宝桢设置了座位,还亲自迎接他,优厚有加。

对,这个牛人就是后来斩了安德海(慈禧太后跟前大红人)脑袋的丁宝桢。

【参考资料:《清史稿》《皇朝通典》等】

相关参考

清朝的武官怎么分阶级的?

清朝的武官怎么分阶级的?怎样才能成为武官?清朝职官的外褂,在胸背正中各缀有一块『补子』,所以也叫做补服,是清代主要的官服之一。补子能用以表征官职的品级差别,根据清会典的规定,文官补子为禽纹方形补;武官

清朝重文轻武 但这个职位的武官可以蔑视所有文官

清朝虽然是“马上得天下”,但一旦统治稳定下来,照样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在清朝的权力体系里,文官的话语权明显高于武官。武官见了文官,自动先矮2级,一点脾气都没有。所以,曾国藩在创建湘军后,哪怕已经手握兵

清朝官制,要怎么区分品级与大小以及官服(包含帽子)?

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从 一品光禄大

清代朝珠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它是显示身份

对于战争,为何文官总是显的很勇猛,而武官相比就略怂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争爆发之初,「”微分几何之父”加斯帕尔·蒙日登上雅各宾俱乐部的讲坛,慷慨激昂地宣布要将两个爱女许给战场上最先受伤的两个士兵,他要看到一众贵族人头落地才能解恨。但实际上,蒙日是个非常文

水镜先生司马徽与司马懿他们是什么关系?

...马这一武官,后代也有沿用。但此后的一些司马却可以是文官(说明商、周之后也有文官称“司马”的)。据史籍《通志·氏

清代文官官服补子大全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补

古代武官官职从一品到九品是怎么排列的

1、正一品:天策上将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

清代文官有一种行政奖励叫 ”议叙”,它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前两日有位徽州地区的读者在评论区提出了一个问题,说他们老家祠堂里有个牌匾,上面写着「”汪氏儒学教谕加三级”,这个「”加三级”是什么意思?因为没有具体说是哪一个朝代,就以清代为时代背景来回答这一问题。​

清代四品官的实际情况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据艾永明所著《清朝文官制度》一书中,对清朝文官中重要职官的品级列表作了归纳,其中提到:  清朝文官四品主要职官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