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Posted 欧阳修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是政敌击败欧阳修的杀手锏 利用超级风流绯闻
大宋王朝到了宋仁宗时代,已有了不少积弊,譬如,冗官冗员开始显现,贫富差距开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改革受到了打击,他自己被贬饶州(今江西上饶)。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这一下,王拱辰和欧阳修变成了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又被召回京城,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担任右正言、知制诰。此时,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正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改革直接触及到宗室、贵戚、权臣们的既得利益,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揭露保守派的卑劣用心,被保守派恨之入骨。恰在此时,欧阳修又有所谓的超级风流绯闻传出,保守派利用绯闻,将欧阳修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超级风流绯闻呢?原来,欧阳修有个妹妹嫁给张龟正为续室,没几年,张龟正病死,留下前妻所生的女儿张氏与欧阳氏一起生活。数年后,欧阳修将张氏嫁与族人。由此,欧阳修与妹妹的走动也多了起来。不久,他妹妹终于没有守住贞节,和一个家奴私通并怀孕了。此事被张氏发觉,担心家产日后被继母所生孩子分割,于是张氏将继母欧阳氏告到开封府,请求府尹大人查清继母所怀是谁的野种,借此将继母逐出家门。
开封府尹叫杨日严,属保守派旧党,曾经因为经济问题被欧阳修弹劾过。如今,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杨日严多次逼迫欧阳氏承认是与欧阳修私通怀孕的。可怜的女人,既羞于承认与家奴通奸,也不忍加害无辜的兄长,只有自寻死路了。
杨日严不肯罢休,在副宰相贾昌朝等的授意下,他和另一谏官联起手来,四处点火,硬是把这盆脏水泼到了欧阳修身上。并请求朝廷立即把正在河北路担任都转运使的欧阳修拿回京城严加审问。欧阳修的连襟王拱辰,当时正担任着御史中丞(相当于最高检查院检查长),因为与欧阳修分属两个不同的政治阵营,因此明知欧阳修是被人诬陷的,也不闻不问。这样一来,贾昌朝、杨日严等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因为超级风流关乎社会风化和朝廷脸面,宋仁宗只得下旨,命欧阳修即刻回京接受审查。在宋朝,这种由皇帝亲自批转的案件叫“诏狱”,性质相当严重。为了彻底查清案情,仁宗亲自委派三司户部判官(相当于国资委主管法规的负责人)苏安世和宦官王昭明负责审理此案。苏世安认真核查了所有案卷,并调查取证后,发现欧阳修是被人诬陷的。他守住了做人的底线,判定欧阳修无罪,并明确指出欧阳修是受诬的。权臣们极为恼怒,很快将苏安世贬到泰州监酒税,王昭明也被贬为寿春县监酒税。
贾昌朝等人仍不甘心,派人查抄了欧阳氏的家,在其家的衣柜里发现了一张欧阳修向妹子借款的借条,以此为借口,认定欧阳修早有谋取其妹财产的动机。不由分说,一闷棍将欧阳修打到滁州担任太守。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
欧阳修因超级风流绯闻遭受无端诬陷的事情说明,做名人千万别惹上绯闻,哪怕是假绯闻。
欧阳修被贬出京城,意味着庆历党争,以保守派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此后的数年里,朝廷中一直是保守派章得象、陈执中、贾昌朝等人执掌大权,直到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改革派代表富弼重新回到中央,局面才渐渐有了些好转。
欧阳修为什么会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
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又说吕公著“心乐闲退,淡于世事,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问及中国有学行之士,欧阳修第一个提到的是吕公著。
说到和司马光的矛盾,当时也是显而易见的。仁宗皇帝没有子嗣,将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过继为子,赐名曙,这就是英宗。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大家议见不统一,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认为应该称父亲,而司马光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这就是有名的“濮议”。
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和欧阳修之间有过激烈的交锋,可是欧阳修照样推荐司马光,治平四年(1067),英宗崩,神宗继位,欧阳修又向新皇帝力荐司马光,盛称他“德性淳正,学术通明……臣忝在政府,详知其事,不敢不奏。”此便是昔贤之用心,以公平心待人。
不仅对吕夷简、司马光是这样,对王安石也是如此。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从小喜好读书,天赋极高,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之才。写文章不加思索,动笔如飞,见过他文章的人,莫不交口称赞,服其精妙。王安石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年方弱冠即以天下为已任,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他的朋友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拿去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大为赞叹,四处宣扬王安石才华出众。王安石早从曾巩那里听过欧阳修对他的好评,但直到嘉佑初年才登门拜访。
欧阳修对他的姗姗来迟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广座之中。后又有《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这位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以李白、韩愈期许,实在难能可贵。有了文坛领袖的推崇,王安石很快便名满天下。不仅如此,欧阳修还在朝廷力荐当今可为宰相者三人,王安石便为其中一位。王安石任相时,欧阳修撰文表示祝贺。后来王安石执意变法,欧阳修虽然是反对者之一,但二人终生诗文赠答,书信往来,维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欧阳修死后,在众多的祭奠文章中,感情最深、写得最好的,还算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
可见天下事,只要不存私心,掌握权力的,一旦把公事放在第一位,想到的不是车子、票子、婊子,做的自然是公允之事,如果趁机收受别人的钱财,看重别人后面的权势,而不是德能勤绩,自然肯定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比起古人,我们做得更好,只要肯用心。
相关参考
...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
欧阳修自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被贬出京后,在地方上辗转了十来年,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被召回京时,“仁宗恻然,怪公鬓发之白,问公在外几年,今年几何,恩意甚至。”(见《欧阳文忠公年谱》)随即任命他为判吏部流内铨(相...
欧阳修自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被贬出京后,在地方上辗转了十来年,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被召回京时,“仁宗恻然,怪公鬓发之白,问公在外几年,今年几何,恩意甚至。”(见《欧阳文忠公年谱》)随即任命他为判吏部流内铨(相...
袁世凯轶事:利用”PS“合成照片扳倒政敌岑春煊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PS技术本是现代的
阖闾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亲自率领吴军,联合唐、蔡两个诸侯国的军队,一起伐楚,从淮水流域一路向前,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攻克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楚国行将灭亡。随后,楚国忠臣申包胥入秦乞师,
风流大儒,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唐宋八大家”了,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与曾巩。尽管他们都是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文章诗集流传千古。但是从现在可以找到他们的资料来分析的话,他们
...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南怀瑾、葛剑雄等。古人有云,一臣...
...往今来争议最大的宰相,他被司马光称为奸臣之尤,也被欧阳修骂作没有廉耻,当代文史大家范文澜对其亦颇有微词。但不贪污受贿、不乘人之危搞女人的冯道,也从不乏力挺者,如苏东坡、南怀瑾、葛剑雄等。古人有云,一臣...
说起皇帝的情感生活,大都以绯闻、传说居多。实际上皇帝也是凡人,也有婚姻,也得娶老婆,也要经营家庭。比如乾隆皇帝,虽然素以风流著称,但是对他来说,真正最重要的几个女人,还得说那几位跟他举办过婚礼的合法妻
唐朝末年战火四起,因为唐僖宗时期,朝廷只顾着争斗权力,导致民间百姓生活困苦却没有人理睬。后来黄巢利用此次机会号召百姓起兵造反,因此黄巢大军快速地壮大起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唐僖宗出逃京都了。而各地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