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中国人到底有多愚昧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晚清的中国人到底有多愚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晚清的中国人到底有多愚昧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内有太平天国兴风作浪,国外有西方列强虎狼环饲。
连绵的内外战争加剧了中西文明的碰撞,此时中国人面对洞开的国门,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西方文明,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事美兄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搜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54737.jpg)
太平军还没到北京,京城就炸开了锅,各种传言四起,很多传言竟都是出自宫中,比如宫内太监、宫女普遍相信这样一个谣言,太平起义军都是纸人变的。
太平军将士是剪出来的纸人,平时放在盒子里,遇到清军时,只要往盒子里吹口气,纸人就会变成刀枪不入的神勇战士。这些战士不吃不喝,也没有任何装备,打完仗后,再吹口气,又重新回到盒子里。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14742.jpg)
传者惊恐,闻者色变,太平军还没到北京,恐慌的情绪已经蔓延整个京城。
一些外国传教士则大为不解,如此滑稽的谣言为何中国人深信不疑。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60719.jpg)
有外国人则认为,这正是当年纸人变太平军的谣言给慈禧洗了脑。
1870年代,中外交流频繁。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开通电报业务,遭到清廷的严词拒绝。有反对派上奏说,电缆中的铜线危害甚大,四处铺设电缆势必影响地气,地脉,损坏坟墓,惊扰祖先,家与国都将不得安宁。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39491.jpg)
民间传说,铺设电缆,架设电线杆,是专门吸地气,摄取死人魂魄,供洋人吸食,还会像吸大烟一样上瘾。
洋人发现清政府与中国百姓的工作实难做通,就强行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架设海底电缆。电缆在在长江口登陆,陆地上架设电线杆,虽然也遭到了部分百姓的抵制,但毕竟上海百姓的开放意识比较强,谣言并没多少人相信。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85786.jpg)
那股新鲜劲不亚于现代人开始用手机、qq,通讯的便利逐渐打消了人们心中的种种疑虑,原来那些荒诞的谣言也就没有了市场。
其实,当时修建铁路的遭遇与电报很类似,电报要铺电缆,铁路要铺铁轨,还要跑火车,按说铁轨还不像电缆那么神秘,只是一个轨道而已。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33422.jpg)
尤其是那种蒸汽式的火车头,似冒烟的怪物,国人见了无不惊恐,1865年,英国人在北京宣武门修建了仅仅500米长的一段铁路,主要是想试探一下中国人的反应程度。
没想到,京城谣言四起,说什么洋鬼子那有一种每天会冒烟、会怒吼、会跑的怪物,估计还会吃人,顿时,京城人心不稳,步兵统领闻讯,不顾英国阻挠,强行将铁路拆除。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85148.jpg)
人们谣传,照相这个东西会摄人魂魄,照了相,人就像没魂的行尸走肉一样,因为外交需要,恭亲王被迫要拍照。恭亲王惊恐不已,在多次劝说后,恭亲王才忐忑不安地坐到镜头前。
后来,清廷直接禁止照相机进入紫禁城。因为宫内传言,别看当时拍照没事,只要被摄了魂魄后,以后几十年都不得安生,或得怪病,或遭遇不测等。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30176.jpg)
慈禧大怒,将这些照片全部销毁,至于后来慈禧本人也拍了不少照片,那都是慈禧装模作样给别人看的。
以上几个例子看似荒唐可笑,但在当时则是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关乎国家与民族的生存,关乎社会的稳定。
或可说晚清的国人愚昧,因为同等时代下,现代文明在西方已经非常普及,而在中国却还是闻所未闻之事。
![](https://www.cha138.com/zb_users/upload/2018/08/20180827213958153537719822322.jpg)
历史人物 逼儿子杀媳妇 晚清恶妇慈禧太后到底有多狠毒
公元1872年,原本那个6岁继承皇考咸丰皇帝皇位的小载淳已经长成了一个17岁的大小伙,而皇帝到了这个年龄,婚事便没法再拖下去,于是就在这一年,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为同治皇帝选秀成婚,到了最后关头,满族状元崇绮之女阿鲁特氏和时任刑部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成为了争夺皇后之位的最有力人选。
其中,正宫皇太后慈安认为阿鲁特氏端庄有礼,希望立她为皇后,而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则更喜欢富察氏,希望自己的儿子选富察氏为皇后;于是最终的选择权落到了同治皇帝手中,因为同治皇帝与嫡母慈安的关系很好,便没有顾及生母慈禧太后的感受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而富察氏仅仅被册封为慧妃。自此,便埋下了今后婆媳关系不和的种子。
婚后,同治皇帝与皇后阿鲁特氏感情很好,而慈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处处找阿鲁特氏的麻烦,甚至告诫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不要天天跟阿鲁特氏在一起,应该多去慧妃那里,更有甚者她
命令儿子不许再跟阿鲁特氏同房。到最后,同治皇帝感觉到自己连宠爱自己喜欢女人的自由都没有,便索性哪都不去,一个人独自居住。
慈禧见到同治皇帝谁那里都不去,便认为是阿鲁特氏从中挑拨,便更加迁怒于阿鲁特氏。有一次慈禧和阿鲁特氏一起看戏,当出现一出亲热戏的时候,阿鲁特氏便把头扭过去不看这段,慈禧在一旁很不高兴,指责阿鲁特氏假正经,谁知阿鲁特氏性格刚烈,用言语顶撞了自己的婆婆慈禧太后,两人关系更加恶化。
好景不长,同治大婚亲政后仅仅一年时间,就一病不起,阿鲁特氏心疼丈夫想去照顾他,却又怕慈禧迁怒于她,就一直没能近前照顾皇帝,但是有一次她悄悄跑去照顾同治皇帝,二人见面后正在互诉衷肠的时候,被慈禧听到,便一把将阿鲁特氏从同治皇帝的床前拉出去,还不时毒打辱骂她,病床上的同治皇帝想救自己的皇后却有心无力,最后急火攻心,昏死过去,慈禧见状才罢手饶了阿鲁特氏。
不久后的1874年农历腊月,同治皇帝在养心殿病逝,终年19岁,就在同治皇帝死后,阿鲁特氏的处境更加艰难,面对婆婆慈禧太后,她知道自己没有好日子过,于是在同治皇帝去世后的75天,也撒手人寰,终年21岁。
目前有关阿鲁特氏的死因还没有完全确定,一种说是吞金而死,一种说是绝食而死,还有两种说法是说她吞鸦片或者毒药而死。不管怎么说,同治皇帝和阿鲁特氏的死的的确确是一个悲剧,也是两个不幸的年轻人悲凉人生的惨淡结局。
相关参考
自1840年第一鸦片战争晚清政府给洋大人跪了之后,割地赔款便一发不可收拾,那么,清政府到底赔了洋大人多少白银?这些白银的实际价值又有多少呢?让小编带大家来算一算吧。清政府历次赔款一览表时间条约赔款其他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如最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体大工程十卷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如最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体大工程十卷...
过去一般著述谈到义和团,都视为晚清社会上“反洋教”斗争形成的最高潮。但从辛亥时起,一直有人认为庚子拳民的“奉旨造反”是另有主因的。近年来这种声音逐渐成了主流。例如最近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集体大工程十卷...
原标题:东北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历史研习社>回复书单给你50份良心书单作者:张文木,来源:《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1期>9月28日的《新闻联播》,用了25分钟的篇幅来介绍报道东北,这在《新闻联播》
在晚清三杰中,曾国藩会做人,左宗棠会做事,李鸿章会做官,是许多人共同的看法。那么,李鸿章到底有多会做官呢?李鸿章曾经说过一句话:「”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这
中国十大禁书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最具神秘色彩的十部屡遭禁毁的小说,这十部小说既大名鼎鼎,又讳莫如深,既精彩恣肆,又良莠不齐,正补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之遗,属“民间珍品”之林。《国色天香》明·万历年间禁 遭
说起慈禧,大家都对其痛恨不已,痛恨其统治时期自大愚昧,痛恨其奢侈无度,痛恨其卖国求荣。可以说中国近代史的大部分屈辱她都有着相当大的责任,身为晚清的掌权者,生前却大量的敛财,死后带入棺材。然而苍天绕过谁
很多人都说中国现在落后西方欧美国家几十年,摆在中国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是,在一千年前,中国又何尝不超过欧美国家几十年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千年前,西方与中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一千多年前的夜晚,也就是大
明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无论是在造船、医学、化学、农业、数学、以及天文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在造船业上中国当时能够造出最长147米、宽60米的巨轮,可容纳1000名船员,比哥伦布发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