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防止宦官干政,出台了哪些措施

Posted 太监

篇首语: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为何防止宦官干政,出台了哪些措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为何防止宦官干政,出台了哪些措施

2、历史人物 明朝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为何却被其子孙束之高阁?

清朝为何防止宦官干政,出台了哪些措施

  乾隆初年,奏事太监为秦、赵、高三姓。奏事太监是和朝廷政务发生关系的主要群体,乾隆皇帝这么做,是为了自儆,时刻牢记秦朝太监赵高指鹿为马,揽权乱政的教训。乾隆皇帝待太监极严,之后凡是可能参预奏事或者沾染政务的太监,事先都强令改姓为王。「王」姓普遍,太监改个大众姓氏,让其他人分不清此「王太监」和彼「王太监」到底谁是谁?「宵小无由勾结也。」(徐珂《清稗类钞?阉寺类》)

  宦官干政问题,是古代政治的一大顽疾。历朝历代都严防死守,但真正杜绝此患的朝代绝少。秦朝、汉朝、唐朝、明朝等朝代,都出现了严重的太监干政问题,阉宦揽权,掏空了政体。相比而言,清朝的太监恶政轻之又轻,皇帝把身边的太监管得相当好。

  「今宫中使令,无太监不可,故使之耳。朕岂肯以权假次辈。」这是圣祖康熙对太监的定位。他认为,太监「不可假以威权,事发即杀之耳」。这也是清朝历代皇帝「高度重视」的共识。但是,只有「高度重视」,没有具体措施,事情是打不成目标的。所以,制度建设必须跟上。

  历代宦官揽权,都有制度保障。明代太监气焰嚣张,就得益于制度:一是太监秉笔,帮皇帝在公文上批红;一是太监掌握东厂、西厂,监督百官;还有一项是太监外出监军、监税、监矿。汉唐允许太监出任中央和地方官职,甚至领兵打仗,封侯拜将,更是导致太监乱政。如此一来,皇帝主子反过来要看太监奴才的脸色,成了「儿皇帝」。

  清朝吸取历史教训,早早就树起了禁止太监干政的铁牌。太监不得担任外朝官职,不得插手政务。顺治皇帝严令,太监品级不能高过四品,「不许擅出皇城」,「职事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结交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字置买田屋」。顺治十二年六月,顺治专门铸立铁牌,强调太监「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劣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这铁牌,被很多戏曲和传说演绎为「严禁太监干政」「太监私出宫门一步者,斩」的金牌。清朝「恪守祖制」,这块牌子就成了后人不敢逾越的祖制。

  除了大原则,清朝还设计了实施细则,最主要的就是内务府制度。内务府主管宫廷事务,是如今清宫戏的「常客」,在戏里从上到下一溜儿的太监。这是歪曲史实。内务府是清朝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总管大臣、郎中、主事等官员和书吏,都是正常的男人,属于文官序列。内务府下辖十几个司局,还有诸多的派出机构。管理太监事务只是它的一项职权而已。内务府仪掌司下设敬事房,管理太监。敬事房全部由太监组成,是内务府下属的司局级衙门;首领太监是正四品,也相当于府道和司局的长官级别。清宫戏以小代大、以偏概全,把敬事房误作了「内务府」。

  与太监有关的另一个内务府部门慎刑司,也是清宫戏中常见的衙门。在戏里,太监、宫女犯了错,就给拉到慎刑司挨打。该司的确是负责惩治太监、宫女的衙门,但长官是正常的文官,而不是太监。该司的司法权非常有限,只限于笞刑、杖刑,徒刑以上就要移咨刑部。因此,刑部拥有插手太监事务的合法权力。在理论上,朝臣可以将犯错的太监「先斩后奏」。大臣们可以通过刑部与慎刑司的渠道,把看不顺眼的太监直接拉出来杀掉。不过,清朝大臣没有这么实践过。宫廷内部就是万般反对也没用,因为这是朝臣的合法权力。相比明朝太监动辄就把朝臣往死里整,清朝有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可是,太监接触政务不可能完全杜绝,毕竟皇帝需要太监在宫廷和朝廷之间上传下达。彻底斩断太监与政务的联系,难不成皇帝要事必躬亲,自己跑腿送文件?防范森严如清朝者,也不得不保留了太监传递公文、处理档案。为防太监趁机舞弊干政,清朝设内外两个奏事处。内奏事处由太监组成,在宫门口接转公文;外奏事处由中央各部院选拔的文官组成。一般公文,统一由外奏事处收纳、整理后,再交内奏事处传递给皇帝。只有军机处奏折和高级官员的密奏,才直接交给内奏事处,直接传递。内外奏事处其实可以合并,之所以同时存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太监的权力。此外,为了防止奏事处太监反过来羁绊内务府,清朝规定,内务府奏事,一律由外奏事处转交。

历史人物 明朝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为何却被其子孙束之高阁?

明太祖朱元璋,有鉴於历史上的宦官干政的危害。故特地制定了一块铁牌,上刻“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十余个大字。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君主,其制定的规定,那就是祖制了。通常来说,一朝的祖制,都是要被其子孙奉为圭臬的,而绝不是能轻易废弃的。

然而,令人玩味的是到了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篡位当了皇帝后。朱元璋的这条“宦官不得干政”的祖制,就被束之高阁了。朱棣就特别地信任宦官,令人闻而色变的“东厂”就成立於朱棣在位期间。众所周知的“郑和下西洋”,如此事关国家威仪的大事,也被朱棣交给了宦官郑和。明朝中后期又出现了“西厂”、“内厂”等,明朝的大太监也频出,如王振、汪直、刘瑾、冯保、魏忠贤等都权倾一时。

那为何明朝“宦官不得干政”的祖制,执行不下去呢? 一则,朱元璋是开国君主,其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对宦官的依赖就没有那么大。二则,明初,百废待兴,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相对来说,也都较为简单,所以,相对来说,国家也便於管理。而明朝中后期,社会结构变得复杂,皇帝也就越来越离不开宦官。

明朝虽重用宦官,大太监也频出,却跟汉唐时期的宦官干政有着显著的区别。汉唐时期的宦官干政,皇帝完全沦为傀儡、被太监们所操控,甚至肆意废杀皇帝也不足为奇。而明朝的大太监,无论是刘瑾也好,还是魏忠贤也好,当皇帝抛弃他们的时候,却无任何反扑挣扎的能力。所以,那些说明朝是“太监”是如何如何地权势熏天,也并不确切。

明朝的太监,其实跟满清的“包衣奴才”是一样的,其本身就是皇权的一部分。满清统治者最信任的就是自家的\\\\\\\\\\\\\'\\\\\\\\\\\\\'包衣奴才”,例如曹雪芹家,就是满清的包衣,被派到江南,任江宁织造,暗地里替满清刺探民情。宦官也是一样,是皇帝的身边人,当然最受皇帝的信任。其实,就相当於皇帝的“眼”、皇帝的“脚”,被派到各地去做监军、去收税等等。

明清的皇权都得到空前的加强,而宦官是依附於皇权的,离开皇权,其啥也不是。如清末的大太监李莲英,连李鸿章都要向其行贿、献媚。但如果慈禧一死的话,谁还会买李莲英的账?李莲英不过是慈禧身体的一部分而已。明朝的宦官也是一样,宦官是代表皇权的,没有了天启皇帝朱由校,九千岁的魏忠贤还能算啥?宦官作恶的本质也即是皇权过大的自身之恶。

相关参考

宦官郑众干政,为何没被人唾骂,反而造就一代帝王

导语:宦官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他要直接服务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起居,所以深得皇帝宠幸。所以宦官专权和干政,成为中国历史上时常发生的事情。并且自古以来宦官专权,大多祸国殃民,被世人所唾弃。特别

前车之鉴 清朝防止宦官专权的独特手段揭秘

在中国历史上阉宦最为严重的当属东汉和唐朝,尤其是唐朝,到了唐朝后期,这些宦官已经可以任意废立最为最高统治者的大唐皇帝,唐朝的亲王看到他们甚至要站在路边行礼,天可汗的子孙竟然沦落到这步田地。明朝的宦官是

安德海为何被杀

  安德海为何被杀?丁宝桢为何敢对安德海下手?  宦官乱政之事古来有之,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吸取明朝宦官专政,党争严重致使国力衰退的教训,对于太监不得干政有了更多的规定。  顺治帝十年颁布诏书,这道诏书

明朝权宦干政盛行,为什么清朝没出现这种情况

东汉末年的十常侍,欺主年幼,把持朝政,染指皇权,甚至有了废立君主的实力,他们的胡作非为是导致天下动乱、群雄起义的重要原因;唐朝自玄宗起,宦官可做高官、可拥兵权,埋下了亡国的祸根;明朝则是太监干政的巅峰

揭秘明清朝为何严禁地方官娶当地女人做老婆

说到反腐败,这不仅现代最大的难题,而且也是古代最大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大概都出台各种规定,防止各级官员陷入腐败泥潭。纵观历朝历代的反腐败的招数,大都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反腐败的招数多。朱元

清朝为何出台官员只可骑马禁止乘坐轿子的规定

导读:康熙二十七年,曾下令将一名坐轿开赴作战前线的武职官员免职。雍正四年九月,出台了武职官员不准坐轿的规定:“近闻副参游守等官,竟有坐轿并不乘马者,习赡养惰,莫此为甚,且身为武臣而以乘马为劳,与职守大

清朝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慈溪为何还能垂帘听政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慈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封建社会时期,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地位十分卑贱,大家都听过一句古话: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女性在古代的地位。宋朝以后,受

宦官專權,外戚干政,兩者為何會在東漢朝廷輪番上演

所謂「宦官」,顧名思義,就是封建時期統治階層的內侍「家奴」,至於「外戚」,則是帝王的「母族」或者「妻族」。那麼宦官專權以及外戚干政的意思就很明顯了,就是這兩者的實際權力逾越皇權,脫離了封建「皇權」的制

皇帝为了防止工匠与妃子私通会采取什么措施?

  在古代有些时候有些人成了妃子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那就是守活寡,所以也挺惨的,但是在皇帝这边也肯定不会让你这些妃子有什么其他的不妥的行为啊,所以为了防止这个工匠和妃子私通皇帝会选择怎

明朝的征戰四方,清朝的端茶倒水

大明宦官之流宦官專權導致皇權衰落的事情在各朝各代都存在。明朝時期的宦官專政更是達到了頂峰,甚至還出現了宦官征戰的現象,同時皇權高度集中的朝代——清朝,卻不曾出現宦官干政的局面。兩者同為一種官職,差距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