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清皇朝中仅次于和的贪官了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也许就是那么一颗不甘服输的心带着我奋斗下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大清皇朝中仅次于和的贪官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是大清皇朝中仅次于和的贪官了
他是大清仅次于和的贪官。
因为住着和的宅子,人们都管他叫庆氏公司总经理。
他把钱都存在了国外银行,竟然是中国第一个裸官。
他就是爱新觉罗·奕。
大清最后一任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奕(1838年3月24日—1917年1月29日),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满洲镶蓝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长子。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三月二十四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奕出生于北京,过继庆郡王绵为嗣子,初封辅国将军,后晋爵贝子、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任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他受命与李鸿章于次年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宣统三年(1911年),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奕任内阁总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复出,奕让出首相职位改任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津。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病死,时年79岁。追谥曰密,子载振袭爵。
卖官鬻爵,明码标价
说庆亲王没本事还真有点冤枉,至少他的理财水平出类拔萃。清朝中央政府官员工资并不高,要想理财,先要解决无财可理的问题。对此,监察机关直指庆亲王细大不捐,即大钱不怕多,小钱不嫌少。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好得很。
中层干部段芝贵送上白银10万两,立马买到了黑龙江代理巡抚。这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的老宅,社会上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
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稍早,简·爱小姐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年薪3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了;达尔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不过2000英镑。
庆亲王理财很有天赋,也有超前意识。虽然外国银行已经进入中国,但是八国联军侵华硝烟未散,人们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大家耻于与外国人打交道,更愿意到中国人的银行或钱庄存钱。庆亲王却格外青睐外资银行,特别是英资汇丰银行,民族金融机构里没有他一厘钱。要是迟生一百年,庆亲王肯定是个家小在外、见首不见尾的裸官。
他把麻将成功引入了清宫!
庆亲王奕工作能力很差,名声也不太好,官运却好得出奇。
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负责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最后升到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但是庆亲王业余时间更忙,主要是吃饭、打牌、投资。
请客和吃请是他每天必修课,主题多是庆贺生日。当时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庆亲王不是在主办宴会,就是在出席宴会的路上,然后就是打麻将。为了讨老佛爷喜欢,他竟然把麻将牌引入宫中,手把手地将搓麻技艺推广到人,从宫女到太监,无不乐此不疲。当时大清正是内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对麻将引进工作十分满意。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庆亲王不时让他的一个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工作人员来两圈。这位女士每次进宫陪打,随身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亲王因此不断得到提拔重用。
有人实在看不下去,郑重提出批评意见。慈禧耐心地做人家思想工作:他啥水平我能不知道吗?但是看来看去,还是他贴心。
起用袁世凯,葬送大清王朝
宣统三年(1911年),清廷裁撤军机处,奕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同年十月,武昌起义后,他竭力主张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不久,袁世凯被起用,入京代他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改任弼德院总裁。
民国元年(1912年)一月十七日,清廷第一次御前会议,奕、溥伦主张自行退位,宣布共和,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结果。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仍无结果。会后,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亲王府邸,围攻奕,但奕不改主意。
二月十二日,宣统帝退位后,家人劝奕前往天津避难,奕执意不肯。亲家孙宝琦与长子载振强起奕,绑架至轿车,天未亮即出正阳门,赶头班火车奔赴天津。车发北京,奕如释重负,卧塌而眠。至天津,奕饮食如故。在天津小住一段时日后,听闻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革命风潮已经平息,劫难已过,奕终究舍不得北京的一片家业,遂再回北京。一进庆王府,但见满目狼藉,犹如抄家一般。
民国六年(1917年)一月二十九日,奕病死于天津租界,时年七十九岁。内务府大臣初拟谥哲,按谥号解,知人曰哲。溥仪不同意,亲选四字,让内务府选择,为谬、丑、幽、厉。溥仪之父载沣闻此,终觉同为宗室,有所不忍,劝溥仪网开一面。溥仪仍不肯。后在亲贵力争之下,才赐谥密字,
密者,追悔前过之意。 当时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颁令,允许其子载振世袭和硕庆亲王的爵衔。
嘉庆帝是如何在十五日内铲除大贪官和的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他极力限制嘉庆培植、任用自己的人。嘉庆即位后,他的老师时任广东巡抚的朱进颂册,本来很正常,和却在乾隆面前告了朱一状,大加指摘,乾隆未予理睬。
不久,乾隆准备召朱回京,升任大学士,和感到这是对自己的极大威胁。当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时,和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向乾隆告嘉庆的状,诬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这一次,乾隆生气了,问身旁的军机大臣董诰:这在法律上属于什么行为?幸亏董诰跪谏:圣主无过言,乾隆才作罢。但是,朱内召升用一事终于寝命未发,而且和随即又找了个借口鼓动乾隆把已任两广总督的朱降调为安徽巡抚。后来,朱先后升授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本应回京供职,但和始终不简放新任安徽巡抚,使朱只得继续署任,不能交卸。同时,和又将其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嘉庆整理诗稿,实则监视嘉庆的言行。
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活着,就动不了和,而且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于己不利,所以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实际上就是容忍和继续专权,只把和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动声色。当有人向他说和不好时,他反而批评说,我正要依靠和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要反对他呢?甚至有事要奏明乾隆,嘉庆也有意托和代奏,表示对和充分信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试探,嘉庆终于将和麻痹了。
嘉庆二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顺理成章地成了领班军机大臣。这时,大学士王杰因看不惯和已称病告退,董诰丁忧回了老家,和在军机处说一不二,可以任意呼风唤雨了。加之,乾隆日益老迈,记忆力下降,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和出纳帝命,口衔天宪,颐指气使,为所欲为,封擅甚于前日,人皆侧目,莫敢谁何。
但是,盛极而衰,和的好运已经到头了。一进入嘉庆朝,和就接二连三地遭受家庭的不幸。嘉庆元年七月,被和视若掌上明珠的次子才两岁就夭折了。一个月后,其情同手足的弟弟和琳在贵州军营染受瘴气身亡,使和如失臂膀,打击很大。次年,和又添新痛,他唯一的孙子又夭折了。到了嘉庆三年二月,结发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和虽姬妾如云,但与冯氏感情很深,他曾写下多首诗悼念亡妻,其中有今日我哭伊,他年谁送我之句。斯言如谶,在连续三年家中死去四个亲人后,和本人的死期也不远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嘉庆已经无所顾忌了。但是,嘉庆没有马上对和动手,当天还任命和与睿亲王淳颖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不过,也就在同一天,嘉庆在悲痛忙乱之中仍不忘传旨召他的老师朱即速回京,就已经发出信号了。
初四日,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当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种种不法情状,这可能是经嘉庆特别授意的。
初八日,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
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并通报各省督抚,命其讨论定罪,也就是要他们都表个态。嘉庆在上谕中处处谴责和获罪于先皇乾隆,那么在大丧期间处置这位先皇的宠臣也就名正言顺了。
正月十六日,直隶总督胡季堂议覆奏折首先上达,折中称和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嘉庆御批: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实际上,就是以此折定下了基调。同时,嘉庆又发布了一道上谕,重申和的二十大罪状,并有所补充。
正月十八日(1799年2月22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福长安照朋党拟斩,请即行正法。嘉庆表示,和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国体起见,于万无可贷之中引入议亲议贵之条,免其肆市,加恩赐令自尽。福长安改为斩监候,但要让他在牢房里跪视和自尽。就这样,刚刚亲政的嘉庆,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和这位盘踞庙堂数十年的先朝宠臣收拾掉了。
首恶既除,嘉庆马上收兵。除和的亲信伊江阿、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嘉庆下令对其余由和保举升迁或曾对和贿赂奉迎者均不予追究株连,免兴大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处决和以后,各地督抚议覆的奏折才陆续到达。这些督抚大员不论平日与和关系亲疏,都知道和已难逃一死,因此除两广总督吉庆、云南巡抚江兰稍涉含混外,其余都称和罪大恶极,应立正典刑。嘉庆在对这些奏折的御批中多次表白自己处置和乃迫不得已,朕不得已之苦衷,天下臣民当共知耳,此事实不容已。知我非我,自有公论。其中,在江西巡抚张诚基奏折上的批示最为明白不过:朕若不除和,天下人只知有和,不知有朕。嘉庆感到,和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就只有毫不留情地铲除他。
但是,和贪名太甚,后世谈论更多的则是他的财富。那么,和的家产到底有多少呢?对此传说不一。有人说其抄没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此说影响最大,甚至被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清稗类钞》竟称籍没家产,至八百兆有奇,即八亿两以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每年也只有七千万两左右,和再贪,也不可能在二十余年里聚敛到相当于全国十几年财政收入总和的财富。
根据现存档案统计,和被抄家时,除抄没的各处住宅、花园外,共抄出各色银三百余万两(折合库平银二百八十三万余两),金三万二千余两,各处土地一千余顷即十余万亩,各处收租房屋一千余间,当铺、银号多处,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其家产总值约近一千万两。这与上谕所讲基本吻合,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嘉庆指示不必过于株连搜求,但也不可能有多少遗漏。
和能够长期把持朝政,权倾中外,千方百计地聚敛起巨额家产,富甲天下,靠的是乾隆非同寻常的恩宠。一旦失去了乾隆这一靠山和寄主,不可一世的和也就成了断了线的风筝。当和待罪狱中,对着窗外元宵之夜的明月,曾感悔赋诗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但到底是谁误了他呢?
据说和性格诙谐,爱开玩笑,不料最终他和自己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其绝命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一场梦而已。
相关参考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当然也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J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
和后人:八旗子弟曾是清朝的贵族,但随着清朝被推翻,八旗子弟们昔日的荣华富贵也烟消云散。《国际在线》记者遍寻八旗子弟后人,撰文《记者探访八旗子弟后代:和后人黑龙江当农民》,讲述这些名门望族后人们的现代生
和有几个老婆?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恐怕人们想到的就是和。的确,和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说起和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一百六十八集有关和的电视连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通观王刚所扮
虽然是万乘之尊,可命运还是公平地惩治了他的放浪行为,他死时几乎全身溃烂,恶臭远播,人人敬而远之,他空洞而绝望的眼中满含眼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他的死是大清皇朝一段羞于启齿的疮疤,也
前些天小编写了一篇名为《大明皇室秘档!朱元璋后世子孙取名“潜”规则》的文章,文中详细介绍了朱元璋对20几个儿子以及子孙后代的命名原则。之后有读者向我反映,要求介绍一些清朝皇室的命名原则,所以小编今天特
嘉庆四年乾隆病重,药石无效,正月初三驾崩于养心殿。乾隆一死,和的噩运马上来到。正月初四,嘉庆皇帝就下令免去和所有职务。正月初八,和被拘捕、抄家。正月十五,向世人宣布和的二十条罪状,三天后,嘉庆皇帝下诏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但和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那么,权倾天下的和,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说清和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自此大清入关以来267年的统治到此结束,而自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就在当晚,袁世凯剪掉了脑后的辫子,由大清权臣变成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武昌起义
腐败问题是古往今来都令最高同志者们为之头痛的事,“铁血”反腐皇帝朱元璋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反而越反腐越腐败。到康熙皇帝时吸取之前的种种教训,政尚宽仁,采取培养清官、树立榜样的做法,但雍正一继位,清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