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Posted 总督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着现在的省、市、县三个级别。我们先来说一下总督,总督是指管辖一省或者多省的民政,军事的长官,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其中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比较特殊,是管理具体某一项事务的官员。
总督一般为正二品,但是如果加兵部尚书,或者加都察院右都御史,那么就是从一品了,因为六部尚书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就是从一品的。那么哪些人会是正一品呢,就是三殿三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就是正一品的,而六个大学士就是我们俗称的宰相了。
另外值得一说的,九门提督也叫步军统领也是从一品,隆科多担任的就是步军统领。那我们继续来讲巡抚。巡抚也叫抚台,主管着一省的军政与民政,一般为从二品,总督是要比巡抚大的,巡抚一般也兼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个相代于古代的御史中丞,所以巡抚有时候也被叫中丞。
巡抚有两个属官,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和按察使,而承宣布政使简称为布政使,俗称为藩台,主管民政,一般为从二品,按察使俗称为臬台,主管刑名,一般为正三品。那道台又是什么呢?
道台是在省与府之间的官员,专管某一种具体的政务,比如粮道,负责管粮食的,河道,专门管河流的,还有茶马道,盐道,驿传道,管辖的范围不一,有的是管一省的,有的是管几个府的,开始官阶不定,乾隆十八年一概定为正四品。
知府就是府的最高行政长官了,一般为从四品。提督是武官名,全称叫做提督军务总兵官,是各省绿营最高的军事长官,从一品,下面有正二品的总兵,从二品的副将,正三品的参将,正五品的千户。
总督,巡抚,提督都可以称之为封疆大吏。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评论,我们共同讨论。
封疆大吏不是正式的官名,只清代对最高级别地方官的俗称,一般指巡抚、总督。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几类:
①东北地区是满清的根据地,三省分设将军,负责军政民政。在光绪年间才改革设立东三省总督。
②在蒙古地区,也是另外制度,又分为内属蒙古、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等不同
③其他各“行省”,沿用明代的概念,并不明确叫“省”,而仅以地名称呼。
各行省的最高行政官员,简称巡抚。如浙江巡抚的正式官衔为:巡抚浙江等处地方 提督军务 节制水陆各镇 兼理粮饷。其下有布政使、按察使,分别管理民政和司法。这三位是省领导班子。
省之下分设:府、州、县。
府就是今天的副省级市及省会、经济发达的规模较大的市。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类似于一般地级市和县级市。县是最基层政府。
一般情况,府辖若干县或散州,直隶州辖县,散州无下辖。知府、知州、知县就是其对应的行政一把手。“知”来自于宋代,以一般中央官衔派负责地方,称“知某某州事”。
在省与府直隶州之间,还有一层职能级别,称道。又分为守道和巡道,分别隶属于布政使和按察使。具体负责某项职能,如粮道、河道等。类似于今天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某几个厅的厅长。
清代在二或三省设一总督,统辖军民。有的省份不设巡抚,由总督兼任。如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总督相当于刚建国实行的大行政区的书记。
提督是一省绿营兵部队的负责人,其下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也有专业兵种的提督,如水师提督。有的省份以巡抚兼任提督。提督相当于大军区副司令兼省军区司令,负责野战部队。
除绿营兵外,全国各军事要地又有八旗兵驻防,设驻防将军,并不受总督管辖。相反如果驻防将军与总督同城,一起给皇帝写报告时,将军排在前面。
知府。是宋代知某府事的简称。清代的知府,是地方政府中府一级的长官,略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地区、盟或州的一把手。
道台。道台是道员的别称。道台起源于明代,明时,省一级设布政司和按察司,但由于一省地方广大,常常派出布政使的佐官比如左右参政和参议,分驻省内不同地区,叫做分守道,管理钱谷;按察使也派出佐官比如副使、佥事,分驻省内不同地区,叫做分巡道,管理刑名。此外,还有一些因事而设的,如四川盐茶道。分守道或分巡道的长官,就称为道员,也叫道台,他们向省级的布政使和按察使负责,是省与府之间的长官,同时还负有监察地方官员的职责。清承明制并作了一些修改,把原本是临时性差遣的道台,改为固定的实官,并大多还兼兵备道。所以,道台就成了省内几个州府的最高长官,相当于在今天的同一个省内的几个地级市之上再设一个机构。
提督。提督是一省的高级武官,节制全省的武装力量,下设镇、协、营、汛等单位。在沿海和沿江地区,还设有水师提督,专事掌管水军。
总督。地方最高长官,管理一省或数省,并且综理军民要政。略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各大区,如西南局、中南局的最高首长。此外,还设有专门事项的总督,如漕运总督,河道总督。
巡抚。一省的最高长官,也是综理军民要政。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总督管理数省,但他并不是巡抚的上级,二者是平行的。
上面的总督,巡抚,因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相当于古代诸侯,故而称为封疆大吏。有时候,也把提督以及将军、都统等高级地方官都统称为封疆大吏,它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并不具有严格的规范。
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清朝封疆大吏有哪些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哪又有何表现呢?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吧。首先,得明确清朝何种官职可称为之「 ”封疆大吏”?答案是总督、巡抚等省一级的最高文职官员,其权力大,地位显赫。最后,何谓死于太平军之手?被气死、被杀死、被逼自杀、因作战不力被皇帝杀死等,都属此类。在此,笔者就带大伙来看看清朝究竟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又是如何死。欢迎点评。 01.两江总督李星沅(1797年—1851年),湖南湘阴人,与左宗棠是老乡。洪、杨闹革命,林则徐奉命前来两广督师剿灭,可中途病逝,李星沅暂时顶替。此时,八旗、绿营两支正规军不堪一击,一触即溃;向荣、周天爵等前线将领又不听指挥,彼此矛盾重重。如此,太平军屡次轻易突破清军防线,李星沅非常恼火。1851年4月,距离金田起义才3个月,李星沅因战败羞愧,旧病复发,急火攻心,死于军中,是第一位被气死的封疆大吏。 02.湖北巡抚常大淳(1792年—1853年),湖南衡阳人,清末湖南四大藏书家之首,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后裔。1852年12月,罗大纲、林凤祥、李开芳、唐正才等率军猛攻武昌,常大淳率千余绿营兵拼死抵抗。次年1月,武昌被攻破,常大淳与妻子刘氏、儿子常集松、儿媳马氏、孙女常淑英等举家自杀殉国。 03.两江总督陆建瀛(1792年—1853年),湖北沔阳人,道光年间进士。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昌杀向南京,陆建瀛率2000兵马前去拦截,可压根不敢战斗,只会一路向东撤,直到进入南京。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陆建瀛因运输「 ”银子”而错失跑路机会,当场被砍死。 04.湖广总督吴文镕(1792年—1854年),江苏仪征人,中兴名臣曾国藩座师(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1854年1月,韦俊等率西征军进入湖北,兵锋直逼黄州,准备直取武昌,席卷两湖。此时,湖北巡抚崇纶(满人)看不惯吴文镕,说他畏惧敌军,不敢与之交战,还上奏咸丰皇帝弹劾。没办法,总督吴文镕只能带2000新招募的兵勇前往黄州堵截,结果兵勇一触即溃,吴文镕只能投水自尽。(顺带说下,清朝督抚同城时,矛盾一般都很大;崇纶是满人,吴文镕只能忍着) 05.安徽巡抚江忠源(1812年—1854年),湖南新宁人,湘军鼻祖,率先编练并带「 ”湘勇”出省作战,若不是因意气用事而死,估计就没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兴名臣什么事了。1852年6月,江忠源在全州蓑衣渡设伏,击毙南王七千岁冯云山,改变了太平天国权力格局。1854年1月,任安徽巡抚(湘军第一位得到督抚职务者),前往庐州(安徽临时省会)镇守,抵御太平天国西征军。可惜,庐州兵力太少,江忠源又不愿意撤退;庐州被攻破后,江忠源投水自尽。 06.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不详——1856年),满洲上三旗之一镶黄旗人,咸丰宠臣,1854年出任江苏巡抚。担任巡抚后,首先联合欧洲列强血腥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并想方设法了解欧美情况,以便于日后「 ”抵御外夷”,算是开明人士。1856年初,帮办「 ”江南大营”军务,自己率数万绿营兵屯驻九华山扎营,与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多次进行交战。5月,秦日纲等攻破九华山大营,吉尔杭阿深感羞愧,开枪自杀。 07.浙江巡抚王有龄(1810年—1861年),福建侯官人,与民族英雄林则徐是老乡。1861年10月,忠王李秀成派大军猛攻浙江省会杭州,巡抚王有龄率2000兵马拼力死守,压力很大。为此,他书信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领袖,希望他们发兵增援,解救杭州。此时,曾国藩是两江总督,节制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四省军务,有责任救援杭州。不过,曾国藩想建立「 ”湘系王国”,在江南安插湘系亲信,于是拖延发兵,见死不救。杭州陷落,王有龄以身殉国;李秀成佩服其勇气、节气,为其厚殓并遣清兵(已投降)五百护送棺木回乡。如此说来,王有龄死于队友之手,是曾国藩借刀杀人。 08.两江总督何桂清(1816年—1862年),云南昆明人,1857年出任两江总督,节制「 ”江南大营”,继续围攻天京。1860年春,李秀成、陈玉成、杨辅清、李世贤等采取「 ”围魏救赵”之计,攻破「 ”江南大营”,而后一路东征,攻破常州。此时,何桂清在常州,但没能做到有效抵抗,便直接逃往上海避难。1862年,何桂清被逮捕,押往北京审问。何桂清在朝廷之人脉还是很可以,17位高级官员为他求情免死,皇帝也打算放他一马。可是,湘军首领曾国藩表示不满,直接上奏:「 ”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意思是说,封疆大吏就应该一身殉国(学习曾国藩假装跳水也行),岂能放弃城池,独自逃走呢?迫于湘系集团之压力,朝廷处死何桂清。 从上述可知,李星沅、常大淳、陆建瀛、江忠源、吴文镕、吉尔杭阿、王有龄、何桂清等八位督抚级别的封疆大吏都是直接或间接死于太平军之手,这对清王朝之大打击相当大。除了这八位,还有哪些封疆大吏是死于太平军之手吗?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文献:《太平天国军事史》、《太平天国战争全史》相关参考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都能出现巡抚、总督等官职。例如直隶总督、江苏提督、山东巡抚等等,这些官职都属于封疆大吏。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大家都是巡抚,但山东巡抚却比其他省份的巡抚高了半级。其他省份的巡抚,很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哪又有何表现呢?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吧。首先,得明确清朝何种官职可称为之「”封疆大吏”?答案是总督、巡抚等省一级的最高文职官员,其权力大,地位显
在清朝提督属于是从一品大员,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一般是各省绿营最高长官,是一省的最高武官,可以称之为封疆大吏。巡抚则是主管一省的军政和民政,可以说是一省的最高长官,巡抚为从二品,如果加兵部侍郎衔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对于清朝来说,疆域非常辽阔,所以设立了总督、提督、巡抚等进行管理。在反映清朝时期的古装电视剧中,总督、提督
清朝“提督”是个怎么样的官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对清朝的一些官职不会陌生,尤其是在皇帝手下做事的一些大臣,还有各地的封疆大吏,都是经常“出镜”的人物。比如说总督在清
晚清留下影像的官员很多,他们有身份有地位,也有钱拍照,还有些参与洋务运动的官员,很喜欢拍照。本文选取的10名高官中,你看谁最威风霸气? 汉口道台何维健。1874年,汉口道台何维健戴着眼镜,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职权相近总督如何统领巡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要谈清代的官员关系,我们首先要弄清他们的品级。根据清代九品十八级的官制来看,提督、总督、巡抚三者当中,提督的实际品级最高
1911年10月9日,“开缺两广总督”岑春煊夜宿武昌。是夜,武昌城中枪声大作,岑春煊“安卧如故”。次日晨,岑春煊遣人买舟渡江,再乘轮返回沪上,“沿途阅报,知民军已举黎元洪出任都督,革命由此告成矣”。岑
导读: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
张之洞(1873-1909)历官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1907年内召为军机大臣。“政治家”的生涯,应该是他的本分。不过,利用封疆大吏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影响力,张之洞周围聚集了一批晚清乃至民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