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Posted 贝勒

篇首语:树怕烂根,人怕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2、历史上的多尔衮怎么死的

摄政王多尔衮是怎么死的

多尔衮,生于公元1612年,去世于公元1650年,享年38岁,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全名为爱新觉罗·多尔衮,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大妃阿巴亥第二子。天命十一年被封贝勒,天聪二年因征讨蒙古察哈尔部有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从此获得战功无数,从贝勒做到和硕睿亲王,再到皇太极死后的摄政王、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在皇太极死后,拥立皇九子福临继位,并一路与明军作战,最终带领清朝大军战胜明军,入主中原。

这样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大将,在清军入关后,更是权势大涨,其位已可比顺治帝。那么这位将军为什么仅仅活到38岁就死去了呢?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现在许多编剧在编写剧本时,完全不参考史实,想当然的凭自己的想法乱写。以至于在许多电视剧上,多尔衮时这样死的。他领兵打仗和敌人战斗时,不幸战死。多尔衮死时38岁,那个时候清王朝在关内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可以说是无大仗可打。有的最多也就是一些明朝的残余势力,这些势力基本很弱小。随便派个将领去就可以了,哪儿用的着多尔衮这么一个大将,还是摄政王去上阵杀敌啊。再有人说,多尔衮时被顺治母子两暗杀死的,这个脑洞很大,但是不是真的,暂不评说。

对于多尔衮的死,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多尔衮前往古北口外打猎,不幸掉落下马,严重跌伤。后来处理伤口的时候,也极为草率,只用了石灰涂抹伤口,救治不得要领,因此后来伤势突然加重,不治身亡。对于多尔衮时如何死的,史书上就只有这寥寥几句,现在许多学者对多尔衮的死因,认为是病死的,分析出来有以下几点:

多尔衮身体不好,体弱多病。豪格就曾经诅咒他说,多尔衮是个有病无福之人。多尔衮素患风疾,随着时间流逝,病情俞重。有时候下地跪拜常常会头昏目眩,所以顺治帝特别恩准他免于跪拜。多尔衮自己也说他因为松山之战披坚执锐、劳心焦思留下了病根。

感情因素。多尔衮的弟弟年仅36岁就出天花而死,几位嫂嫂弟妹也相继赴死,这对体弱多病的多尔衮来说,负担很大,留下了精神创伤,以致郁郁不得终,病情加重。

纵欲过度,伤了元气。史书上的多尔衮是个极好女色之人,他不仅强抢了豪格的福晋进府,还多次纳朝鲜女子为妾。本来身体就不好,又娶了那么多老婆,自然极为伤身。

多尔衮常年压制着顺治帝,顺治帝自然打心底里不喜欢这位皇父摄政王。因此多尔衮死后,虽然被追赠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但这是暂时之举。果然没多久,一群被多尔衮压制狠了的大臣就上书阐述多尔衮的各种恶迹。顺治帝要的就是这个,因此毫不犹豫的,立马就下令躲其封号,更甚者还掘坟鞭尸。

《鞑靼战纪》中记载说:顺治帝福临命令毁掉阿玛王(多尔衮)华丽的陵墓,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以多尔衮为中心的政治集团也迅速瓦解,短短两个月,多尔衮就从最高荣誉的殿堂,跌入尘埃,人生转变不可谓不快。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这是比较公正的做法,多尔衮拥立幼主,一手打下大清在中原的基业,他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多尔衮怎么死的

  多尔衮是怎么死的?关于清朝多尔衮的死因还是要从多尔衮与顺治小皇帝的结怨谈起。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为什么会恶化?这似乎是历史的趋势,历史有那个摄政王是有好下场的,似乎没有。多尔衮也是一样的。

  多尔衮是怎么样的人?

  多尔衮何许人也,他能跟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周公相比吗?堂堂周公摄政,让周成王憋得三个月不说一句话,不敢说话,不敢出家门,生怕人家误会他要篡权,要怎么样。多尔衮熟读汉家的书,他会不清楚吗?他太清楚自己作为摄政王将来的下场会是什么。他要避免这种下场出现,他要改变历史对于摄政王的结局。所以,他对于顺治小皇帝做的,是仁至义尽。他也非常清楚,一旦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的话,那给孝庄皇太后带来的结局将会是什么,他太清楚,万历小皇帝是如何对付张居正的?

  多尔衮——历史网

  根据《明史》记载,万历小皇帝十岁继位,由于皇太后极为信任张居正,所以把所有的大权交给张居正。张居正对于十岁的万历小皇帝的教育,从知识层面上,是全面、系统的,从管理层面上,是管教严格的。但是,正是他的全面、系统、严格的管教,造成了小皇帝的叛逆心理。十年以后,张居正一死,万历小皇帝马上不顾自己母亲的一切教诲,立即扒坟掘墓,锉骨扬灰,这就是他对于张居正的报复。不仅如此,拒绝上朝,拒绝批改文件,拒绝一切,没有他,没有张居正教育的这个高徒,明朝恐怕还不致于灭亡得那么快。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多尔衮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规定从孝庄皇太后开始,严格执行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从孝庄皇太后开始,一直到慈禧太后之前,清朝所有的后宫都很好地坚持了这个制度。只要一当皇帝,只要你的孩子一当皇帝,你就离你的孩子远远的。所有妃子养的孩子,都得领到皇后那儿去教育。皇后的孩子皇后不能教育,离开你的母亲,断绝你们之间的往来。你对他没有感情,没有太多的感情,所以到最后你爱不起来他,也恨不起来他,因为这是规矩。这就是我们讲顺治他经常见不到孝庄皇太后,当了皇帝倒见不着太后。

  第二,在对于顺治小皇帝的教育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办法。什么叫顺其自然呢?这里的顺其自然,是指第一,在学习满汉两种语言的问题上,先学哪个,后学哪个?还是两个并重?谁留的作业多?是满文师傅留的作业多,还是汉文师傅留的作业多,重点学习哪个?多尔衮自己不是教育家,他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给顺治小皇帝做一个简单的决策。他还在关外,就给五岁的顺治小皇帝请了五个师傅,三个满人,两个汉人,五个人进行教育。既然我不能拿主意,那就顺着小孩的便吧,小孩爱学什么学什么,那您说您要是顺治小皇帝的话,您是满洲人,您肯定先学满文,然后您再学汉文。小孩谁不喜欢玩儿啊,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肯定先学骑马、射箭。所以他就开始学习这些。

  入关以后,他又继续对顺治小皇帝进行教育,又派了新的师傅。结果,小皇上不满意。顺治皇帝在成人以后,经常埋怨人家多尔衮,说我的叔叔摄政王,就怕我学习好,不给我派师傅,天天让我玩儿。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您想一想,顺治小皇帝的父亲,临终的遗言是什么?不能放弃满人的传统,一定要学会骑马射箭。甭说顺治,您看康熙、雍正、乾隆,哪个不是马上皇帝,哪个在马上“弱”过?这是人家的传统,你必须要学会骑射,你不能忘记祖宗的教诲。所以顺治皇帝,骑马射箭好,这是祖宗教育的结果。多尔衮自己拿不定主意,他也只能按照他的哥哥皇太极的说法去做。

  所以,正史上不论是《清史稿》也好,《清世祖实录》上也好,都有大量的关于顺治皇帝如何不满意多尔衮对其教育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一家之言,都是出自顺治小皇帝的嘴。他埋怨多尔衮,不让我学汉语,你看我现在的汉语,当了皇上以后,汉族大臣跟我说话我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我听懂了我不会说,我不知道怎么交流,都怨你。其实您想,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学外文,然后就当着皇上,学了外文还要跟属下交流,对任何人来说也会成问题。所以,史书上关于多尔衮缺乏对顺治小皇帝教育,疏于管理,说多尔衮刻意怕他学习,怕他怎么样,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第二,在治国方针的问题上,多尔衮要求顺治小皇帝随他临朝听政。也就是说,边玩儿边学,我上朝管理政事,你跟旁边瞧着,你爱瞧就瞧,也不管你,在这种不知不觉中,边玩儿边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耳濡目染就让他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的臣民。他一边玩儿一边就得看,这个人怎么回事?干嘛这样说,那人干嘛那样说?这个人是什么脸色,那个人什么眼神?他是采取这种办法来对他进行国家政事的教育。

  第三,对于长幼关系和君臣关系上,多尔衮做得很不好。多尔衮这个人号称睿亲王,可能他太把这个顺治帝当成一个小孩了,他就忘了,这个小孩是皇上。他觉得这不就是我侄儿,我又没儿子,我对他教育教育理所应当,说说,训训,他就不明白,他是满人,他那个汉文师傅,您记得他有汉文师傅,他会对皇上进行教育啊,您生下来就是皇上,谁都得给您跪着,谁跟您说话都得自称是奴才,都得是这么着那么着,他这个汉文师傅会拿汉人这套理论教育他,别什么摄政王啊,他就应该给您跪着,他对您说话就不能大声,大声就是错的。

  顺治小皇帝就逐渐地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我是皇上,我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们都得老老实实,我叔叔怎么着,摄政王怎么着,我不应该怕他,他应该怕我,他实际上就接受了这种教育。

  紧接着还有,这个师傅他会偷着教育,您看在我们汉人这儿,哥哥死了,弟弟娶嫂子这个事是丢人现眼的事,这出去怎么见人呢?

  这样,顺治小皇帝开始对多尔衮有不满意的地方,多尔衮和小皇上之间矛盾产生了。有的人会说,您这个是猜的吧,您的考证我看都是分析,找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他们之间确实产生矛盾了。

  这太多了,《清实录》里面到处都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年,京城流行瘟疫,你说那个时候中国人怕什么瘟疫?天花!死的人太多了,不死也落个麻子,那个时候中国人麻子有多少?谁能治,谁也没有办法治,面对着天花,只能是束手无策。就在某一年,小皇上也在北京,京城流行天花。当时多尔衮可急坏了,刚刚听说这件事,冲进宫中把小皇上抢出来,带着七八十个人,策马狂奔,跑到关外,他知道,那儿冷,那儿没有天花。他就带着小皇帝离开了京城,小皇上也不知道实际情况,非常害怕,这么几岁小孩,让马给夹着,他不害怕才怪。过了十多年后,多尔衮都死了好些年了,他回忆起那年的情景还恨恨地说,什么人啊,几十个人就把我带走了,沿途之上,到处都是土匪,我吃吃不上,喝喝不好,也没人保卫我,策马狂奔,这不是要杀我是什么?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来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罪名真是想有就有。

相关参考

顺治恨多尔衮 为什么还想过修葺多尔衮墓园

提到顺治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各种秘密,如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与董鄂妃的爱情,他与母亲孝庄之间的亲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顺治与皇父摄政王之间的爱恨情仇。顺治真的那么恨多尔衮吗?传言中的顺治想要修葺多尔衮墓

为何还想过修葺多尔衮墓园? 顺治皇帝那么恨多尔衮

...他与母亲孝庄之间的亲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顺治与皇父摄政王之间的爱恨情仇。顺治真的那么恨多尔衮吗?传言中的顺治想要修葺多尔衮墓园是真的吗?在说起顺治帝与多尔衮的关系时往往都会带入期母亲孝庄太后,但多尔衮...

大清王朝皇帝都是怎么死的

自清军入关,多尔衮摄政,定都北京到清朝灭亡。大多数皇帝早夭,使人们引起各种猜测,众说不一,那么,这些皇帝究竟死于什么原因呢?福临帝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紫禁城的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从此清王朝统治中

大清帝国顺治皇帝朝摄政王多尔衮悲情家事

导读: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摄政王多尔衮曾被开除“族籍” 至乾隆年间才恢复

只要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宫廷当中最激烈的斗争并非如穿越小说描述的那样是后宫嫔妃们的争宠,真正激烈的宫廷争斗还是关于皇权的归处,而且多数发生在兄弟、叔侄等血亲之间,与争宠相比,争斗也更为血腥和暴力

顺治去世前,本想传位于安亲王,而一个外国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主意

清朝入关前一年,皇太极去世,由于死的太突然,没有来得及留下皇位继承人的遗诏。在孝庄的努力下,手握大权的多尔衮辅佐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继位,也就是之后的顺治皇帝。由于顺治年幼,多尔衮就成了摄政王,与孝庄一

多尔衮到底爱不爱孝庄

多尔衮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从皇叔摄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摄政王,这就出来一个流言,即孝庄下嫁多尔衮。南明小朝廷的诗人张煌言,挥笔写下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首

孝庄太后和多尔衮之间到底有没有真感情?

多尔衮的地位从“皇叔摄政王”一直升到“皇父摄政王”,这就出来一个流言,即“孝庄下嫁多尔衮”。南明小朝廷的诗人张煌言,挥笔写下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清朝宫廷四大奇案

一、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之妃、世祖福临的生母,卒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谥为孝庄文皇后;摄政王即指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孝庄文皇后系多尔衮之兄嫂,弟妻兄嫂,按照

清朝太后下嫁摄政王是否属实

太后下嫁!?说起孝庄的事迹,无论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记载和传说,被历史的尘埃遮盖,她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也显得扑朔迷离起来,比如她是否与多尔衮相恋于青梅竹马,她是否曾经乳名叫“玉儿”,她是否在尊为太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