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Posted 官员

篇首语: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2、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我们从一个清朝官员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里发现,处理公事的部分其实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时间会消耗在私事应酬的漫长程式里。

平常我们读史,读的都是“大历史”,好像那些英雄都是不拘小节只干大事的超人。他们总是显得与众不同,不免让人想象其起居生活肯定漂浮在日常圈子之外,到底是啥模样更不是我们这些小民能够知晓的。随便举个例子,如果你问道: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清朝官员会如当今的白领那样坐班吗?他因公因私的作息时间分际应该划在哪里?恐怕很难有人能马上回答上来。因为,作息时间就像条波澜不惊的枯燥流线,琐碎常态般地流淌不息,却很难寻出什么意义。可是有人却偏不这样看,名史家杨联先生曾写过一篇短文《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他的看法是,作息有根本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工作和游憩时间的比率,是他在社会中所取所予的一个指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杨先生发现,中国古代王朝越到后期官员享受的假日就越少,如唐代到元代十天就有一次休假,到明清却完全取消了。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公务员处理的事务越来越烦剧,繁文缛节不断增加,二是皇帝权力高度集中,自己都忙得够呛,还能轻易放过手下的这些官员吗?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皇帝上朝时间之早令人惊讶,一般都在早上五点到六点,如果上朝时间延至七八点举行就被以为相当晚了。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颐和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清朝皇帝相当忠实地遵守早朝的时间,说明这是个严谨恪守规矩的王朝。最近我读到曾在詹事府做事的官员恽毓鼎的日记,其中的一些记载也验证了这个判断。只是日记里对上朝时间之早的描述更加让人不可思议,如1896年2月的一天,光绪皇帝要见官员,恽毓鼎必须四点钟就到景运门朝房等候,七点钟在乾清宫引见。3月初的日记则说某次上朝要三点钟出门,因为道路泥泞,抵达东安门时天已黎明,光绪帝先到中和殿看祝版,所谓看版就是提前看一些官员写的文件,然后再召见官员。也就是说,从家里赶到上朝地点,中间可能要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然后还要在朝房等候许久,如果遇到冬季雪天,道路泥泞,在车中颠沛不止,加之缺乏取暖设备,还容易染上寒气,导致身体不适。怪不得恽毓鼎有一次见到光绪帝就感叹“天颜清减,深以为忧,竟无人敢以摄养之说为圣明告者”。言外之意,皇上脸色不好看都是让上朝过早给闹的,这声叹息颇似感同身受。如果是赶去颐和园上朝,就要起的更早。有一次给慈禧祝寿,恽毓鼎一点半钟起床,先到东宫门外詹事府帐篷歇息一阵,再向颐和园进发,此时的颐和园内灯火通明,光彩如昼,也验证了寿礼应是在黎明前后举行的。 日记中还有一条记载先农坛祭祀仪式,祭礼需用灯笼做前导,也许天还刚蒙蒙亮,周围景物朦胧难辨。等钟声鸣响,因为是要仿照农夫行观耕礼,皇帝穿着便服出现,官员自然也要脱掉朝服跟着行礼。随后有两个戴着蓑笠的人进来举行授鞭和耕具的仪式,数位朝臣牵着牛扶着犁,带着种籽和盛水容器跟进,皇帝挥着鞭子装模作样地尾随在后。扮演农夫的人摇着彩旗唱着田歌,权充导演,往返来回推犁四次之后,皇帝踏上观耕台,看着王公九卿学着皇帝的样子扶犁来回走动九次,才算行礼完毕。 在上朝和会客路途中由于时间充裕,官员可以在车中选读一些书籍,恽毓鼎就读过诸如《困学记闻》之类的经典笔记,他平常还兼悬壶行医,在车中阅读的书目也包括《难经疏证》《脉学辑要》这类医书,有时两天就可看完一本,可见在马车颠簸中阅读的时间不算短。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汉朝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厚禄制”,也就是说官员工资待遇非常高,特别是到宋朝时达到顶峰。然而,从元朝开始推行“薄俸制”,特别是在明朝时期尤为明显。洪武四年,朱元璋首次制定各级官员的工资标准,之后又进行了两次调整,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将各级官员的俸禄定为“永制”。那么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呢?>首先,咱们先进行一个对比,将汉唐宋与明朝进行比较。明朝最高的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是 87石,最低的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5石;而汉朝最高的官员月俸是350斛,最低的是16斛(1斛等于1石);唐朝官员的禄米比明朝低一些,但是官员是有土地收入,因此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是108石,外加9800钱,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15石,外加1300钱。> >宋朝官员的俸禄最高,也最复杂,比如说官职最高的宰相、枢密使,光俸钱每月就可以达到300贯,还不包括其他的收入。所谓一贯指的是一千钱,按照明朝的官方标准一贯相当于一两白银,或者一石粮食。明朝的俸禄很低,甚至不如五代十国的北汉政权,“(明朝)宰相月俸犹不能半此(北汉宰相俸禄)”。>由于明朝这种薄俸制,导致明朝官场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比如洪武初年,朱元璋设立通政司,专门负责收受、检查内外奏章、申诉文书的机构,并任命曾秉正为通政使。按照明朝的官制,通政使是正三品官员,而且是皇帝的耳目,位高权重。几年后,为人耿直的曾秉正得罪了皇帝,被罢官回乡。> >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居家回乡还是需要一笔路费的,但没想到曾秉正居然拿不出这笔钱!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曾秉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为了筹措路费,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卖掉了,“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将曾秉正处以宫刑。>还有一个例子,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他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高官。1587年,海瑞病死后,副手佥都御史王用汲前来吊唁,发现海瑞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棺材都买不起。王用汲深受感动,和同事凑钱,“醵金为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市舶司副使罗伦,家里十分贫苦,来客人时,妻子要去邻居家借米;广西道御史刘准的工资太低,养不起妻儿,于是向同事、上司们借钱借米,后来刘准病死,家里根本还不起;还比如山西巡抚秦铉为封疆大吏,自己的妻儿老小居然经常吃不饱。在明朝,清官大多是这样情况。>那么明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两点,其一,朱元璋制定的工资标准有问题,除了太低外,它的构成还有问题。正一品官员名义上年薪是1044石,但实际上为米12石、银215两5钱1分2厘、钞7128贯。其二,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白银的涌入,以及明朝滥发宝钞,导致官员手中的俸禄贬值。>参考资料:1.《明史》;2.《宋史》;3.《汉书》;3.《旧唐书》;4.《大明会典》

相关参考

在清朝做一个官员到底有多累

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颐和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清朝皇帝相当忠实地遵守早朝的时间,说明这是个严谨恪守规矩的王朝。最近我读到曾在詹事府做事的官员恽毓鼎的日记,其中的一些记载验证了这

清朝官员们帽子上的红缨,并非用于装饰,到底有什么讲究

经常看清朝影视剧的朋友们,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清朝官员的帽子非常特别。与之前一系列王朝的帽子相比,清朝的官员非常的鹤立鸡群。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有不同质量的顶子,此外还有著名的花翎,例如双眼花翎、三眼花翎

清朝“文字狱”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上,文字狱案件比比皆是,金朝的翰林学士张钧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文字狱受害者,因为一场天灾为金熙宗起草“深自贬损”的诏书,被萧肄诬陷而被劈开嘴巴剁成肉酱。然而从规模以及残酷性上来说说,清朝尤其厉害。甚至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陆逊是吴国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一个著名将领,智勇双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国

做唐玄宗的儿子到底有多危险

唐玄宗在唐朝历代皇帝中子嗣最多,多达三十人。但是唐玄宗通过数次宫廷政变才取得皇位,对于潜在的皇位继承者,唐玄宗一直猜忌提防。所以,做玄宗的儿子也成为一种「”高危职业”。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照。玄宗

清朝八旗的旗主权势有多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何清朝时期旗人出身的官员升迁后,最怕见到旗主?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这个官员的职位有多大,但是在八旗内部,其政治地位依然要低于旗主,甚至在名

袁世凯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说到袁世凯,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重新复辟做皇帝。今天要讲一下袁世凯在清廷时的权力。他到底有多大势力,被清廷罢免北洋军阀还会听他的话。袁世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

李鸿章、左宗棠都得不到的谥号 ”文正”在清朝到底有多牛

古人不管是皇帝,还是文臣武将,不管活着的时候多么呼风唤雨,死后大多会获得一个谥号,谥号就是对他一生功过的综合评价。皇帝的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三种。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这样的带:「”庄、武

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

我們在看清宮戲的時候,可以看到電視劇里面的古代非常輝煌,還很好看,古香古色的,生活水平看起來還過得去,但事實上卻和電視劇里面的相反,電視劇多少有點虛假的,那么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呢?這是來自英國攝影師拍

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

我們在看清宮戲的時候,可以看到電視劇里面的古代非常輝煌,還很好看,古香古色的,生活水平看起來還過得去,但事實上卻和電視劇里面的相反,電視劇多少有點虛假的,那么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呢?這是來自英國攝影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