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治家黄遵宪简介,黄遵宪是怎么成为一个教育家的
Posted 政治家
篇首语:与其积攒满箱子的金银,不如积攒满肚子的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政治家黄遵宪简介,黄遵宪是怎么成为一个教育家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朝政治家黄遵宪简介,黄遵宪是怎么成为一个教育家的
黄遵宪简介
要介绍的这位伟人就是黄遵宪,黄遵宪简介:黄遵宪是晚清时期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教育家,其同时在外交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也就是今天的梅州市。黄遵宪的父亲曾经是一个举人,他们家族的实力很是强大,是当地的大商人家族。家族多年来一直从事典当行业,在当地有些名气。出生于这样的一个大家族,这意味着黄遵宪从小就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黄遵宪雕像
黄遵宪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其在26岁的时候成为了贡生。按照当时的规定,黄遵宪在第二年春天来到北京参加乡试。在当时,黄遵宪的父亲正好担任户部官员,但是黄遵宪的父亲的工资并不是很高,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黄遵宪和父亲过着很清贫的生活。但是就是在这个时期,黄遵宪结识了很多的重要朋友。在1876年的时候,在父亲的帮助下,黄遵宪在烟台地区和李鸿章等人相识。
在1877年的时候,黄遵宪的朋友成为驻日公使,其推荐黄遵宪成为了驻日参赞。在日本的时候,黄遵宪一直都在努力研究日本的法律,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日本国志》记录下来了。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黄遵宪的简介中多了一个身份——外交家。黄遵宪就此开始了自己的外交生涯。之后,黄遵宪又放弃了外交的梦想,开始为救国而奔走变法。但是最终变法失败,黄遵宪回到自己的家乡。老年时期的黄遵宪依旧没有放弃救国的梦想。在黄遵宪简历的最后,他的身份又发生了改变,他变成了一个教育家,他希望将救国的梦想遗传给下一代。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黄遵宪
黄遵宪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名。“黄遵宪”这个名字虽然在现代并不熟悉,但是却也无法抹除他的历史功绩,这位被称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的男人,绝对是一位才华高显之辈。
政治上,黄遵宪科举取士,中举人之后便开始进入官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湖南按察使。
外交上,黄遵宪曾经多次出使外国,担当中国驻外大臣。他中举人的第二年,就被任命为驻日本大臣,出使日本。后来又调任驻美大臣,担任旧金山总领事。后来经薛福成的推荐,成为驻英国大臣,与薛福成一道出使英国。最后为新加坡总领事,任中国驻新加坡大臣。
黄遵宪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是在出使他国中渡过的。在担任外交大臣的时候,他全力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保证海外华侨的根本利益,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外交官。
说他是教育家,是因为他在戊戌变法之后,罢职归乡。回到家乡之后,一边在宣传变革思想,另一边也在兴修学校,培养人才,造福乡里。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
相比于外交家。教育家、政治家这样的称号,黄遵宪诗人的称号则更为响亮。黄遵宪接受正统儒家教育长大,后来更是通过科举之路进入官场的,吟诗作赋自然不在话下。黄遵宪本人所留下的诗词,绝大部分都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遭受外国侵略的忧患愤怒。
黄遵宪生长在清末混乱,遭受列国侵略的时代。作为密切接触中国官场与外国政府的他,对于中国正在遭受的灾难有着更深的体会。同样的,当时又是中国新思想蓬发的时代,所以黄遵宪的诗词更倾向于国家层面,以及新派思想和事务的“新派诗”。
黄遵宪的诗词,真实而刻骨的表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以及对国家正在遭受的痛苦的心痛。另一方面,他的诗词也忠实记录和反映了那个特殊时期,发生在中国的许多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这些诗词,不仅使后世人能够更近的接触到黄遵宪本人的内心,同时也是后世人研究中国近代非常好的历史资料。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黄遵宪写下了《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台湾行》、《渡辽将军歌》等诗词。这些诗词,表现了作者反对帝国主义,希望保卫国家的思想。其中颂扬抗战,抨击投降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尤为突出。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记录黄遵宪在出使各国之时,所见到各国风光。如在日本写的《樱花歌》、法国的《登巴黎铁塔》、伦敦的《伦敦大雾行》等。
《樱花歌》
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
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
花光照海影如潮,游侠聚作萃渊薮。
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欢虞朝复暮。
《夜起》(作于维新变法失败后)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相关参考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
黄遵宪故居虽然黄遵宪已经离世上百年时间了,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舞台上表现出不凡人格魅力的外交家还是很引人关注的,每一年都有很多人都游览黄遵宪故居。大家之所以会去黄遵宪曾经居住的地方游览,主要还是想要知道
黄遵宪纪念馆 黄遵宪出生于晚清时期,新旧交换的时代,他是晚清时期的见证人,第一个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人。黄遵宪故居和黄遵宪纪念馆在什么地方呢? 黄遵宪故居 虽然黄遵宪已经离世上百年时间了,但是
黄遵宪不赞成中国实行美国式民主,读《人境庐诗草》,我们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诗中云:>> 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少作无赖贼,曾闻盗人牛。>> 人闻挟某妓,好作狭邪游。聚赌叶子戏,巧术妙窃钩。>
一、《时务报》《新民丛报》各代表了哪个时代(历史事件)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以变法图存
管仲简介:管仲(前719-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道家、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
胡宗宪(?—1565年),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绩溪)人,明朝名将。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任知县,三十三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当时倭寇大肆攻掠沿海州县,严嵩党羽、工部侍郎赵文华奉派督察沿海军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武术家、国学大师。 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南怀瑾生前著作
王贵和张宪是岳飞的左膀右臂,是岳飞最重要的副手。但是,在秦桧、张俊等人冤枉岳飞的冤案中,张宪和岳飞一同被处死,而王贵则安然无恙地活着。不仅如此,虽然岳飞被冤杀后,王贵立刻辞官回家,但是后来,秦桧、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