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官帮补字误使中状元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常识是我所知道的最高的通情达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考官帮补字误使中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考官帮补字误使中状元

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及书法的珍贵老照片

考官帮补字误使中状元

“不得在试室内随意走动、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大声喧哗”,如今不管是什么层次的考试,都把以上几条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至于说事关前途的中考、高考、 考研、考公务员,更是要严肃考场纪律。科举取士时代,考试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考场纪律之严可想而知。因为科场舞弊丢了官帽的达官贵人不在少数,更有掉了 脑袋的。但在严格的纪律下,考场内也有着不少让今人意想不到的“宽松”之处。

徐一士曾记,其兄佛光绪三 十年(1904年)在开封会试,考到第二场,突然听到有人连声大喊“了不得”,原来这位老兄是瘾君子,却忘了带烟膏。大家都很仗义,帮忙问遍同一个号的考 生,只有两三个和他有共同嗜好的,带的也不多,每人分出一点,还是不够;而且犯瘾者是高干子弟,平时抽的都是高档货,大家凑出来的,他还看不上眼。于是又 有人提议,干脆请这一号的号官(管理员)来想想办法。号官听了欣然允诺,不知从哪里弄了二两上等货来。犯瘾的老兄当然道谢不已。号官也热心巴结:但愿今科 高中,将来多多照应。

考场上可串门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是考第二场,有同号的两位还讨论起了头一场的题目,一位号军(负责在考场内服役)曾是科场常客,听他们谈得上瘾,也积极参与进来,还说得头头是道。这就好比有人在考数学时,对起了语文科的答案,连工作人员都扯了进来。李鸿章是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的进士,进考场后突然得了疟疾,手都在哆嗦,哪里还能提笔答卷?考到一半,同号的宜兴举子徐家杰去他的考舍“串门”,李鸿章叹 息这一科是没戏了。徐家杰就问他,你做了几篇文字了?李说誊清了一篇,还有两篇草稿是做完了,但没力修改誊写了。徐说不怕,我帮你誊了交上去试试。没 想到,李居然中了。以二甲三十六名入翰林,后来一路高升、位极人臣。徐家杰那科也中了,不过一辈子只当个县令。

李对徐一直感恩戴德。徐家杰次子徐致靖后来官居内阁侍读学士,受其子湖南学政徐仁铸之托,上书举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力主维新变法。戊戌政变后,慈禧拟定七人“斩立决”,头一个就是徐致靖,差点成为“戊戌七君子”。李鸿章竭力援救,觉得自己不便出面,特地拜托荣禄在慈禧面前说情,徐致靖才被改判“无期”,捡回了一条命。

南通张謇是清末甲午(光绪二十年,1894年)恩科状元,中举之前,曾跟随淮军将领吴长庆平定朝鲜大院君之变,名气很大。但早年科场运气不佳,乡试 被刷了五次,会试也被刷了四次。光绪十八年(1892年)会试主考是翁同,一心想让张謇中会元。会试试卷要经过抄手誊写,看不出字迹来,只能靠“暗中摸 索”。翁同公然嘱咐所有考官,只要是江苏的卷子,一定要认真评阅,把张謇的试卷给找出来。不过考官们还是走宝了,拿到一份江苏的卷子,里面有句话是“历 箕子之封”,传说箕子被周武王封于朝鲜,张謇是到过朝鲜的,以为就是了,没想到发榜一看,是常州刘可毅,张謇的卷子却被刷掉了。

居然误中会元

这还不是头一次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会试,主考潘祖荫也是一心要让张謇中会元,结果中的是无锡孙叔和;光绪十六年(1890年)会试,又是 阴差阳错,会元是无锡陶世风。为了一个张謇,江苏的举子接连拿下三科的会元,三位被“误中”的,算是有幸。也有不幸的。刘可毅的大名在题名录里被写成“刘 可杀”(“”与“毅”形近),后被义和团处死。

会试主考官满场找名士卷子,足见“一篇文章定终身”之说不可信。至于说金殿对策、钦点状元,由于不誊录,人和卷子很容易对上号,更不是看谁的文章写得好。除非皇帝另有想法,很大程度上要看试卷到了谁的手里。殿试读卷大臣八人,他们推荐的前十本试卷里,一般谁的座次靠前,谁推荐的人也排在前面。甲午恩科(1894年)的殿试读卷大臣由张之万领衔,翁同 排第四(翁的日记说他排第三),翁却力荐张謇为状元,翁某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另有三位大臣也附和他的意见,张之万也没办法,只好让他推荐的人屈居探花。

按照殿试的规矩,对策完毕,交给收卷官送给读卷大臣看。张謇殿试时,漏了一个字没补,就交卷出去了。收卷官黄某和他是旧相识,扫了一眼,哎哟,漏字 了,就替他补上了。卷中有一句中有“恩”字,按规定要另起一行抬两格,张謇只抬了一格,黄某在“恩”字上面加了个“圣”字,就搞掂了。黄某知道翁同一向 器重张謇,补完后直接送到翁的手里。另一位收卷官和榜眼尹铭绶、探花郑沅有交情,郑的卷子交给了张之万,尹的卷子交给了读卷大臣中排名第二的麟书。如果不 是翁力挺张謇,状元理应是郑沅。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及书法的珍贵老照片

这位大清朝的最后一个状元便是刘春霖,说来很有意思,据说他的这个状元是意外得来的,本来呢,他被主考官选定为第二名,第一名是来自广东的朱汝珍,在主考官把最后的名单呈请给当时最高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审阅的时候,一句话改变了历史。慈禧问道:今年这状元郎是哪里人士?大臣回:是广东人士朱汝珍。慈禧怒道:怎么又是广东人?(这个时候慈禧的脑海中出现了几位乱臣贼子的名字-孙中山,洪秀全,康有为,这些人全是广东人)。而且其名字还有“珍”字,顿感非常不悦,(因为慈禧刚刚亲自下令处死了后宫最不安分的儿媳妇珍妃)。尔后问道:这第二名是何人?大臣回:是直隶人刘春霖。听罢回答,慈禧两眼放光,说到:此人名字甚好,“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直隶地处京畿,如果这位举子中第,对大清朝岂不是犹如一场春雨,这是大吉之兆。接着慈禧拿起笔来,便圈定了刘春霖为状元。 >咱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咱们大清朝最后的这位状元的才华确实实至名归,他极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而且能力也是出众, 但他最为出名的事迹当属流传至今的一个事儿《宁作华丐,不当汉奸》,在民国时期,他是民国非常倚重的官员之一,比如他曾经在徐世昌担任总统的时期,就曾经代表民国政府到山东孔庙进行典礼主祭,但是随着北洋镇府的腐败,使他顿感愤慨。尔后他毅然提出辞职做一个桃花源人,虽然他不担任政府任何职位了,但始终对于国家的前途极为关心,当小日本的狼子野心暴露进行了全面的侵华后,他愤慨至极,怒而作诗《六十自述》,其中一句“忧国忍能看彩戏,为传雪已兆丰年”。显露了他的家国情怀。 最高潮是事件便是在1934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其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前来说服刘春霖,想让他担任“教育部长”的职位,刘春霖听罢断然不受。尔后日军又占领了华北,北京沦陷,这个时候当时和刘春霖为同科进士的王揖唐又上门说服,想着借用这位大清朝状元郎的威名让他担任伪政权的北京市长。刘随即慷慨陈词《宁作华丐,不当汉奸》,果断拒绝!结果惨被抄家,后来日伪政权在社会舆论的谴责下,才允许刘春霖回家并且返还了部分抄走的物品。刘春霖这种读书人的骨气是在让人钦佩不已。。。1944年刘春霖逝世,享年七十有三,他的这种气节也感染了很多人,在他的葬礼上,自发前来悼念的人始终络绎不绝。

相关参考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

嘉庆皇帝难状元

  灯吹吹灭,炉吹吹旺!龙颜不悦,状元难当……  清嘉庆年间,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出了个有才华的年轻人,叫蒋立镛。这年科考,蒋立镛由于文才出众,主考官将他的试卷拟评为一等甲科,送上了金銮殿,请皇上

状元就是他了

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丁显是福建建阳人,少年聪颖,作文援笔立成。洪武十七年(

明代耐人寻味的“高考”舞弊案 主考官惨遭凌迟

明洪武三十年春闱会试,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白信韬从全国几百名举人中点出宋琮等52人为所录进士,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52人竟全是南方人。接着殿试状元陈安也是南方人。北方举子一片哗然,极为不满。认为刘三

古代书生的名字与状元有什么关系

自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历经唐宋直到明清,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是封建社会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是在科举历史上,有些人“金榜题名”做状元,并不是因为成绩特别优异,而只是因为皇帝或主考官特别看中了他们的名字;

王维为考取状元不惜假扮伶人

导读:唐代的“高考”试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但不“弥封”,相反,考官们还会根据他们的推荐人递上来的“行卷”,与“高考”试卷相对照,来检验考生的“综合素质”,决定是不是录取该考生。著名诗人王维就曾因“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细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

凭借实力金榜题名的状元,却被皇帝处死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安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事情还得从明朝洪武三十年说起,这年二月正是丁丑科会试,明太祖朱元璋挑选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人为主考官,最终有五十一人被“录取”。到三月份殿试时,

打架夺第一大饼改命运 北宋状元趣事

...成文。那怎么给这些天下才俊排出名次呢?开宝八年,主考官向宋太祖汇报,本科状元人选有两位,看试卷难分轩轾,请皇帝最后裁度。宋太祖接过试卷,仔细阅读,沉吟许久,宋太

打架夺第一大饼改命运 北宋状元趣事

...成文。那怎么给这些天下才俊排出名次呢?开宝八年,主考官向宋太祖汇报,本科状元人选有两位,看试卷难分轩轾,请皇帝最后裁度。宋太祖接过试卷,仔细阅读,沉吟许久,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