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爱骂曾国藩:有时连骂数日听者只得逃跑
Posted 左宗棠
篇首语:知识可羡,胜于财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左宗棠爱骂曾国藩:有时连骂数日听者只得逃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左宗棠爱骂曾国藩:有时连骂数日听者只得逃跑
本文:《兰州晚报》2014年9月25日第B07版,作者:清民志微,原题:《曾国藩牛还是我牛》
除了进士,左宗棠还喜欢骂曾国藩。国藩生前,已知宗棠“朝夕诟詈鄙人”,然而自觉“拙于口而钝于辩”,即欲回骂,“终亦处于不胜之势”,只能“以不诟不詈不见不闻不生不灭之法处之”,求个清静。国藩逝世,宗棠撰联表彰,虽谓“自愧不如元辅”,实则不能忘情,没过多久又接着骂了。
宗棠骂国藩,不择时,亦不择地。
有时在家里骂。一日,被家庭教师范赓听到。这位老师性情诚挚,语言质直,听到东家骂得太不堪,实在忍不住了,站起身,严肃地说,您与曾公之间的矛盾,谁对谁错,鄙人不敢评论,但是说他“挟私”,这话我可不爱听(“则吾不愿闻”)。虽未见过曾公,然而他的谋国之忠,有口能说,难道天下人都是佞人?以此,“不敢附会”,还请老板自重。
有时在军营骂。宗棠“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而部将大多出身“老湘营”,曾国藩是他们的老领导。这些人固然不敢当面得罪大帅,可也不愿违心去说曾文正公的坏话,于是,只能在这个尴尬的场合强忍着恶心,心中默念:“大帅自不快于曾公,斯已耳,何必朝夕对我辈絮?吾耳中已生茧矣。”
有时连骂数日。在两江总督任上,恩人潘世恩之子曾讳求见,本要请示地方公事,孰料“甫寒◇数言”,宗棠就大谈自己在西北的功绩,“刺刺不休,令人无可插口”。好不容易表功完毕,曾讳正拟“插口”,宗棠手一挥,说别,然后开始骂曾国藩。时已衰老,不能长久对客,副官不等骂完,“即举茶杯置左相手中,并唱送客”。公事还得继续,次日,曾讳又去了。宗棠心情不错,办了一桌酒,与他边喝边聊。曾讳想,这总能“乘间言事”了,孰料宗棠惦记昨日骂人“语尚未畅”,“乃甫入座,即骂文正”,一直骂到散席。过了几天,曾讳贾勇来辞行,想抓住最后的机会,孰料一见面,仍是骂曾国藩,骂完,不待“插口”,又讲西北功绩,结语则用来骂李鸿章与沈◇桢。(按,二人地位略逊于曾国藩,都是宗棠的老搭档。)还没骂完,副官担心大帅的身体,“复唱送客”,曾讳赶紧趁着宾主道别那一刻,强行“插口”,“一陈公事”,才说了几句,宗棠兴致又起,“复连类及西陲事”。曾讳一听,头都要炸了,“不得已,疾趋而出”。
宗棠素以诸葛亮自况,而看他对国藩的态度,却似终生抱憾于“既生喻何生亮”,亦可悲。
左宗棠为何看不起曾国藩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官场恩怨
左宗棠、曾国藩是晚清咸同时期一代豪杰,都为同治中兴立下不朽功勋,此二人与彭玉麟并称大清三杰,又与胡林翼、彭玉麟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还与李鸿章共称为曾左李。左宗棠、曾国藩二人共事十余年,交情甚厚,曾国藩对左宗棠还多有提携与相助之恩。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后,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往来,令世人为之惋惜。清末李伯元所著《南亭笔记》中对二人绝交经过有所记述。曾左二人的全集、年谱、传记中,也流露了两人由知己到交恶的原委。
左宗棠生性颖悟,5岁时就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甚感兴趣。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中第。但好运也就此结束了,此后的6年中,他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左宗棠是有大志的人,他并没有在京试的失意中走向人生的沉沦,也没有像有些落第文人那样从此寄情山水了此一生,尽管他的诗文才华出众。他决定不再参加会试,何必像范进一样在考试路上耗尽大好年华?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农夫没世,寻找新的报国途径。正如他后来所说,读书当为经世之学,科名特进身阶耳。
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早在1830年,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时,贺长龄即以国士见待。二十三岁结婚时,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写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1837年的春天,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让他怦然心动: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这副对联,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敬仰和欢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
陶澍看了对联后很开心,他接下来走进县公馆,只见迎面是一幅山水画,上有两句小诗: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其意即醴陵县那傲然屹立的山峰,皆是仰载陶公一腔凛然正气而生。小小醴陵,居然有自己的知己!陶澍无法不激动。这位60多岁的封疆大吏,当即提出要见见这诗文作者。
作者正是左宗棠,时任渌江书院山长。陶澍决定推迟归期,与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彻夜长谈,共议时政。左宗棠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拜陶澍为师,毕生仿效。陶公爱才,欣然应允。于是,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陶澍还以封疆大吏之尊,提出与左家结秦晋之好,将年仅五岁的惟一儿子陶桄,许配给左宗棠为婿,表明他对左宗棠才学与人品的器重。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十分器重,1849年,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要见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宗棠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后来左宗棠征战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绘制的新疆地图。此番会见临别时,林则徐还写了一副对联相赠左宗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联遂成千古绝唱。林则徐临终前还命次子聪彝代写遗书,向咸丰皇帝一再推荐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相关参考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官场恩怨左宗棠、曾国藩是晚清咸同时期一代豪杰,都为同治中兴立下不朽功勋,此二人与彭玉麟并称大清三杰,又与胡林翼、彭玉麟并称大清中兴四大名臣,还与李鸿章共称为曾左李。左宗棠、曾国藩二人共
曾国藩对左宗棠以兄相称曾左二人为湖南同乡,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原籍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僚,因公务而书信往来不绝,交情日厚。曾国藩后来因率湘军镇压太平军,地位
左宗棠和曾国藩的关系长年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对于他们从交情甚笃走向恩断义绝,很多人也曾很好奇,曾深入的研究过其中的隐秘,两人的交恶可以说是晚清历史上颇有意思一幕,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左宗棠和曾国藩...
曾国藩与左宗棠,都是晚清决策层大佬。在那时,他们有如一对最佳拍档,一起匡扶满清,一主文治,一重武功,尽心尽力,相得益彰,也是以同列“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与曾国藩他们二人,出身、经历啥的,都极相似。他
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左宗棠墓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文丨止水斋曾左墓葬在长沙,此事表面上看似跟风水选址有关,其实有其内
左宗棠还是布衣的时候,曾国藩就已经声名显赫,身居高位了。虽然两人都是湖南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曾国藩还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帮助和提携了左宗棠。但是两人在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上,却是越走越远,最终交恶。>左
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左宗棠墓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文丨止水斋曾左墓葬在长沙,此事表面上看似跟风水选址有关,其实有其内
核心提示:有人认为:曾国藩与左宗棠闹别扭是暗中默契唱双簧,左宗棠以塞防为急,李鸿章以海防为先,两人意见不合,势同水火,也是故伎重施。汉族重臣功高震主,要免遭满清皇室的猜忌,就必须将屡试不爽的障眼法用好
左宗棠墓为什么遭破坏,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
曾国藩和左宗棠墓为何在长沙而不在各自原籍?曾国藩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桐溪寺后伏龙山上左宗棠墓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文丨止水斋曾左墓葬在长沙,此事表面上看似跟风水选址有关,其实有其内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关系:左两人都以“刚强”闻名。左宗棠的刚是竣烈严厉、锋芒毕露之刚,他曾自谓:“丈夫事业,非刚莫济”。而曾国藩的刚虽然是外柔内刚,但强度丝毫也不逊于左氏。他说自己:“素有忿很不顾气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