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满朝文武称奴才

Posted 奴才

篇首语: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为何满朝文武称奴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为何满朝文武称奴才

2、明朝官场为何会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说法

清朝为何满朝文武称奴才

明清时,奴仆常被称为奴才。清人梁章钜《称谓录》有别解,释为奴仆之所能,即奴仆的能耐。奴才一词,本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句骂人话,意为无用之人,只配为奴,故又写作驽才。今人骂某某人奴气重、是走狗,常称之为奴才。鲁迅先生一生憎恶奴气,屡屡说到中国人的奴性重,他在小说《阿Q正传》中,就对当时国民性中的奴性作了某些揭示。图为《阿Q正传》的日文版书影。

奴才一词,虽含鄙意,却在清朝典章制度上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清朝规定,给皇帝上奏章,如果是满臣,便要自称奴才;如果是汉臣,则要自称臣。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是冒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帝做出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这个规定,目的就是不让汉臣称奴才,为此,宁肯让满臣迁就汉臣也称臣。

清朝皇帝何以要在奏章上做出上面这些规定呢?本来,满族统治者是一向严求汉族人与自己保持一致的。他们强迫汉人剃头发,易衣冠,搞得血雨腥风,都是为了让汉人归化于自己,臣服于自己,但惟独不肯让汉人也与自己一样称奴才。这是为什么呢?鲁迅先生的杂文《隔膜》里有一段话,实际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满洲人自己,就严分着主奴,大臣奏事,必称‘奴才’,而汉人却称‘臣’就好。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锡以佳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数等。

满洲人入关前,大体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虽然占据了中原,但奴隶制的胎记并未完全退去,严分着主奴,就是一个明显的表现。即使到了晚清,满洲人内部仍保持着很浓厚的奴隶制习气。坐观老人《清代野记》记云:每有旗主,贫无聊赖,执贱役以糊口,或为御者,或为丧车杠夫,或为掮肩者。若途遇其奴,高车驷马,翎顶辉煌者,必喝其名,使下车代其役,奴则再三请安,解腰缠以贿之,求免焉。故旗奴之富贵者,甚畏见其贫主也。这就叫严分着主奴。严分着主奴的习惯反映到典章制度上,便是满臣奏事时要自称奴才。满臣自称奴才,不仅表示自己是皇帝的臣子,更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家奴;而汉臣则没有满洲人传统的主奴关系,所以也就只有臣子的身份,也就不能称奴才。正因为这个原因,马人龙奏事时自称了奴才,便被认为是冒称。

奴才与臣这两个称谓,谁尊谁卑,以今人的眼光,无疑是奴才低于臣。但这种判断,与清朝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奴才一称,从表面看,似不如臣字体面、尊严,实则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正如赵太爷骂阿Q:你也配!汉臣称臣,并不是皇帝为了照顾汉臣的面子,特地优待,锡以佳名,而是为了与奴才一称相区别,以显示汉臣的地位低于满臣。俗谚云:打是疼,骂是爱,清朝皇帝让满臣自称奴才,实际是骂中之爱;反之,不让汉人称奴才,则是因为缺少这份爱。

在实行奏章称谓制度的过程中,也出现过特殊的情况:即有汉臣虽然称了臣,却遭到皇帝的申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满臣西宁、达翎阿与汉臣周元理,联名上奏搜捕蝗孽一折,二满臣皆自称奴才,周元理自称臣,按理说,这是符合规定的;但乾隆皇帝却怀疑周元理称臣是不屑随西宁同称,有意立异,是不服当奴才。实际上,周元理哪敢作如此想?他巴不得能自称奴才呢!没想到却受到乾隆帝的猜疑。乾隆帝在这件事上,大约是玩弄了韩非子所说的恃术不恃信的诡道。规矩本来是自家定的,但他却出尔反尔,责备臣下,完全不讲信用。恃术不恃信,本是中国历代皇帝驾驭臣下的一个宝诀,乾隆皇帝对此显然运用娴熟。

鲁迅先生一生憎恶奴气,屡屡说到中国人的奴性重。他又常说,中国人做了满洲皇帝二百多年的奴隶。中国人的奴性之养成,固然与封建专制制度有关,但是否与皇帝特别喜欢奴才有些关系呢?清朝大概是由于自己的奴隶制基因,尤其喜欢奴才。清朝奏章上的奴才的特殊地位,就是皇帝特别喜欢奴才的一个证明。

明朝官场为何会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说法

明代中期的官场上有一句话,上半句是 “满朝文武半江西”,至于下半句则流传下来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小小长垣七尚书”,还有人说是 “小县不大四尚书”。总之,都是形容一地一县官员的“高产”。那么,此话究竟是怎么来的?背后又反映了什么历史状况? 严嵩 >明朝前期,在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和文物朝臣的共同努力下,明朝政治秩序稳定,社会运转良好,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也一度出现了“仁宣致治”的良好局面。但是英宗执政后,尤其是其在位前期纵容宦官、好大喜功,明代政局进入一个趋于堕落的腐化期。之后承继大统的皇帝们大多平庸,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特别是到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这位道教皇帝终日沉迷于斋醮,荒政怠政。在此契机之下,善于钻营的江西籍内阁首辅严嵩获得嘉靖皇帝的信任,打击异己,安插党羽,把持朝政。其子严世蕃也仰仗自己的聪颖与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连后来成为穆宗的裕王也要被迫贿赂严家。 >严嵩走到政治权力中心的一大原因,就和他的籍贯有关。严嵩本人是江西分宜人,前任内阁首辅夏言是江西贵溪人,两人同出一省,加之严嵩对夏言很是尊敬,夏言也就对自己的这位江西老乡颇有照顾。 >夏言 >这里需要做一个必要的解释,中国隋唐时期科举制诞生并走向成熟后,科举成为官员最主要的选拔途径。科举是考试选拔,所以在某些程度上削弱了血缘政治和地缘关系——如九品中正制——带来的种种弊端。但人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总是出于安全感等种种原因而需要“抱团取暖”。当血缘不再在政治领域起主导作用时,人们总会寻求另一种归属来予以替代。这时,地缘关系就成了重要的维系纽带。早在宋代朝堂,就有了北人、南人争斗的先例。明代时地缘造就的官员圈子也屡见史料,一直到明末还有所谓东林党与浙党、齐党、昆党斗争的事件,由此可见地缘关系的影响之大。严嵩得势后网罗党羽,贪敛无数,欺上瞒下,一个以江西籍为纽带的政治松散联盟隐约可见。 >江西省地图 >一天,严嵩和一些江西籍官员在朝堂上大夸其中说:“满朝文武半江西”,时任工部尚书的郭朝宾笑着说道:“小县不大四尚书。”据说严嵩听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这里提到的“四尚书”指的又是什么呢?即当时的兵部尚书路迎、吏部尚书吴岳、户部尚书王杲、工部尚书郭朝宾,这四人都是汶上籍人士。郭朝宾的言下之意很可能是说只有汶上籍四大尚书团结一致,扶正驱斜,能够与严嵩集团相抗衡。 >参考资料: >张廷玉等:《明史》 >张兆运:《汶上四尚书》 >曹国庆:《严嵩与嘉靖间江西籍阁臣》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施祺 郁花

相关参考

清朝的文武百官为何都自称为奴才

清代官员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今天人们对此似乎难以理解,但在清代,却是情理中之事。奴才一词,亦作“奴财”,“驽才”,在中国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

明朝官场为何会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说法

明代中期的官场上有一句话,上半句是“满朝文武半江西”,至于下半句则流传下来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小小长垣七尚书”,还有人说是“小县不大四尚书”。总之,都是形容一地一县官员的“高产”。那么,此话究竟是

此太监怒怼慈禧太后,最后被斩首示众,死前的一句话让满朝文武羞愧

清朝末年,中国封建历史进入了最为黑暗的阶段。清廷统治积弊丛生,腐朽没落之趋势已经积重难返,方方面面都显露出亡国之象。屋漏偏逢连夜雨,清朝没落的同时,他们一向看不上眼的西方各国,却蓬勃兴起,经济实力与军

慈禧死前留下三道遗诏,让满朝文武哭笑不得,后世人唾骂不已

晚清的慈禧,能让人说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好事没干几件,坏事干了一箩筐,但没办法,谁让清朝的皇帝懦弱又无能,让慈禧这个权力欲很重的女人钻了空子,自古以来,权利是很多男人穷极一生的追求,因为,只要手中有了

在乾隆面前为何纪晓岚称臣,而和珅却称奴才?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的朋友们,也许会有一个疑问,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为什么纪晓岚称自己为“臣”,而和珅却称“奴才”。这有什么不一样吗?其实关于这个称呼,还真的不一样,甚至在皇帝的眼中,“奴才”...

奴才文化 揭秘清朝哪些官员可以自称“奴才”

奴才文化:消融满汉之说出,于是有请满汉臣工一律称臣,不称奴才者。奴才二字何自出?陶宗仪《辍耕录》以为始于郭令公“子仪诸子皆奴才”一语,非也。骂人奴才盖北俗,中原无是语也。有之,自晋始。晋世五胡人中国,

为什么清朝时候汉官从”臣“沦为”奴才“ ”奴才“的来源

  奴才  清代最初仅满臣对皇帝自称“奴才”,汉官仍袭旧制自称“臣”;然至乾隆朝,在“消融满汉”的政治正确的大命题下,汉官最终亦不得不屈从于大势,与满臣一般自称“奴才”;而提议满汉臣工一律称“臣”的提

揭秘纪晓岚在皇帝面前是自称臣还是“奴才”?

众所周知,清朝处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峰期,当时的满清还带有许多“奴隶社会”的特征,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明朝转入带有“奴隶社会”特征的清朝,是历史的退步,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当时,清朝宫廷里的仆人都自称...

揭秘纪晓岚在皇帝面前是自称臣还是“奴才”?

众所周知,清朝处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高峰期,当时的满清还带有许多“奴隶社会”的特征,中国从“封建社会”的明朝转入带有“奴隶社会”特征的清朝,是历史的退步,是一个历史的偶然。当时,清朝宫廷里的仆人都自称...

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满朝文武破衣烂衫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道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典型代表的皇帝,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道光皇帝。当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正是这位皇帝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道光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