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12岁时首次面见祖父康熙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12岁时首次面见祖父康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乾隆12岁时首次面见祖父康熙
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那么清朝的皇帝们,在圆明园里是怎样生活的呢?
祖孙三代赏牡丹
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曾经5次走进圆明园。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的雍正帝胤G的皇子花园。
康熙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69岁的康熙帝、45岁的雍正帝和12岁的乾隆帝这前后祖孙三代皇帝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会,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相会。现在看来,这次游园应当是雍正帝精心安排的。康熙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就在圆明园里专门建了一个牡丹台,然后请父皇来观赏。当康熙帝兴致正浓的时候,在花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
康熙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这些孙子,绝大多数连爷爷的面都没见过,乾隆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据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敏和聪慧,后来还当面夸奖乾隆帝的母亲能生这么个好儿子,是“有福之人”。就这样,康熙帝破例将弘历接到身边养育,先是跟随住在畅春园,后来又带着去了避暑山庄,前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直到这年冬天康熙帝病死在畅春园。
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乾隆帝登基之后,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
紫禁城没有圆明园好
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摆脱了紫禁城高墙的封闭、夏季的燥热和格状建筑的单调。正因如此,圆明园就成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这五朝皇帝长年居住生活的地方,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逃往热河,园子被英法侵略军烧毁为止。正像乾隆帝诗句所说:“紫禁围红墙,未若园居良。”
皇帝们通常是在正月元宵节前,就从紫禁城搬到圆明园来。皇太后、皇后妃嫔、皇子公主等家属,也随着搬进园子。入冬后,皇帝全家再由圆明园搬回皇宫大内。每年这样两次浩浩荡荡的大迁居,当时称为“大搬家”。
雍正帝登基后,按照清代礼制的要求,在宫内为父守孝27个月之后,便于雍正三年(1725)八月,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正式进驻圆明园,此后每年都到圆明园长时间居住,最少185天,最多247天,直到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驾崩于圆明园。在这11年里,雍正帝累计去圆明园47次,居住2314天,每年平均210天,差不多有2/3的时间是在圆明园度过的。
岛上寝宫皇家书院
圆明园与紫禁城一样,也是前朝后寝。圆明园内的寝宫主要集中在九州清晏景区一带,位于皇帝处理朝政的正大光明殿正北,前朝与后宫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帝后寝宫在一个岛上,前后都是湖水,左右设有横跨溪流的小桥4座。
九州清晏殿是皇帝的主要寝宫,相当于紫禁城的养心殿。从雍正初年开始,在殿内就设有火炕取暖的卧室,分别叫东、西暖阁。档案文献记载,乾隆时期,每当冬天来临,圆明园内皇帝后妃的寝宫总共要安设取暖火炉324个。
道光时,在九州清晏殿的西头接了3间套殿。咸丰帝喜欢住这个套殿。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时,为防止大臣专权,特地交给慈安太后一枚“御赏”印章,交给5岁的小皇帝一枚“同道堂”印章,要求朝廷谕旨必须加盖这两个印章才能生效。慈禧太后是小皇帝的生母,那枚“同道堂”印章便由她控制了。后来,慈禧太后等最终发动政变,实现垂帘听政。
皇帝住在圆明园期间,皇子们也跟着一起到园子里来读书。在清朝,皇子称为阿哥,阿哥们的书房称为“上书房”(道光以前也作“尚书房”)。圆明园的上书房,在前朝区东侧福园门内的洞天深处,与皇家画院如意馆一墙之隔,由南北相连的两个小岛组成,雍正帝亲笔书写的“斯文在兹”等4块匾额挂在殿堂之上。
皇子虚龄6岁正式入学,授课师傅由皇帝钦点。上课时间从清晨5点钟一直到下午两点半,才放学吃饭。下午的课程是军事训练。练武场所叫山高水长,也是别有一番寓意。根据档案记载,皇子学习一年只放5天假,只有大年初一、端午、中秋、皇帝生日万寿节和自己的生日这5天可以放松一下。
园内差役和拖家带口的护卫军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最鼎盛的时候,园子里的差役达到2000人。这其中,有管理园内事务的官员,有太监、宫女,还有做工的匠役、种田的农夫、养蚕的蚕户,以及喇嘛、道士等。
圆明园内的太监最多时达到620名。他们主要负责皇帝后妃的起居生活,其中有一种技勇太监负有警卫任务,在平时还要练习长枪、腰刀和弓箭。正是这些技勇太监,在后来侵略者闯进圆明园时,拿起手里落后的武器,进行了一番顽强的抵抗,总算为国人争了一口气。
再说说园子里的匠役。乾隆五十二年(1787)规定,圆明园匠役定额是667名,嘉庆十年(1805)增至908名。他们的职责分得很细:703名园户,负责园内卫生;54名花匠,负责园内花圃养护和花卉摆放;54名闸军,负责进出水闸门的启动和关闭;还有3名水手,长年在园内看管皇帝的游船――凤翔艇。园内大小船只,在乾隆十年时是184只,主要由太监经管。
从雍正二年开始,圆明园就设置了专门的护军营,由八旗护军营和内务府三旗护军营组成。圆明园护军营人数最多时达到6847名,配备官马最多时3244匹。围绕着圆明园,总共设置了133处哨所。
在圆明园周围,为护军建起了8所大型营房。清代八旗制度是兵民合一的,不仅是军队组织,也是户籍组织。每个营的最高官员――营总有房子12间,以下依次递减,但普通士兵也给3间房子,妻儿老小都住在一起。这种拖家带口的警卫部队战斗力不高,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护军营的武器装备,主要是长枪、弓箭、腰刀等,能发射铅丸的鸟枪,就算是“军中利器”了。
此外,园子外围还有一支绿营,是由九门提督直接统领。他们在圆明园四周的土山、树林、桥梁以及偏僻小巷,昼夜巡逻。可是,这看似森严的拱卫,实际却是涣散软弱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向圆明园时,竟像进入无人之地,实在可悲。
作者简介
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研究馆员,《历史档案》杂志总编辑,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主要著作有《清朝十大科场案》、《帝王与佛教》等14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康熙赋予曹雪芹祖父什么政治任务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从小一块儿长大,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曹寅比康熙小4岁,做过康熙伴读,16岁时入宫为御前侍卫。据说康熙亲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鳌拜,就有曹寅在内。
曹寅实职是管理江宁(今南京)织造,负责经办宫廷和官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很多时候,皇上要用钱,就向曹寅要。康熙六次南巡,排场甚大,曹寅接待过四次。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还称曹寅为“康熙的密探”——传递只供皇帝一人专看的密折。织造官负有监视地方官员的使命,可以随时向皇帝密奏地方官员的动态。
胡适先生谈到过,比如南京的督、抚要进京向皇帝述职了,织造官就先以快递向皇上报告,此人动身那天下了大雨。皇上在和督、抚们谈话时,只需随意问一句:“你动身 那天雨下得大吗?”督、抚们就会吓出汗来。
康熙非常重视他赋予曹寅等人这项特殊的政治任务,也害怕他们因密奏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康熙给曹寅密折上的批语里时常有“小心。小心”这样的话。这项在曹寅和康熙之间的秘密传送活动,一直进行了20年。
康熙也把曹寅看成是“家人”。由于种种原因,曹寅在江宁织造的职位上年年亏空,两江总督噶礼曾请求公开弹劾曹寅,但康熙没有批准,还私下告诫曹寅设法补上亏空。曹寅后来感受风寒转而成疟,密奏康熙讨药。康熙赠药,限快马九日赶到,并详细写上用药方法,一连四个“万嘱”,也算一片真心,可惜曹寅最终不治而亡。
相关参考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从小一块儿长大,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曹寅比康熙小4岁,做过康熙伴读,16岁时入宫为御前侍卫。据说康熙亲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鳌拜,就有曹寅在内。曹寅实职是管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58―1712年)和康熙从小一块儿长大,曹家是皇室的家奴。曹寅比康熙小4岁,做过康熙伴读,16岁时入宫为御前侍卫。据说康熙亲政后利用一批小孩子智擒鳌拜,就有曹寅在内。曹寅实职是管
康熙首次见到弘历,便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
传言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
据说康熙正在为立嗣问题大伤脑筋之时,武英殿修书总裁方苞给康熙的奏折里面有一句话说:“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之后正好有一次弘历(乾隆)的父亲雍亲王(雍正)对康熙皇帝说:“您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
乾隆听说他可能是秦桧后代,面见这位状元时发难,他七字解决危机
秦桧,这个人可以说是历史上拥有坏名声最盛的人。在元代时期,他早已去世多年的墓都常常被人欺辱,更是被人称为是「”遗臭冢”。到了明代的时候,就更加不用说了,人们会在秦桧的目前种树,然后将其再从中劈开,算作
康熙晚年众皇子为了争皇位,手足残杀,最终立了雍正为皇位继承人。对此,不少人觉得奇怪,毕竟康熙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对雍正的任何欣赏,所以在雍正坐上皇位之后,也一度被以为是改了遗诏,但后世的专家已证实
康熙帝选中乾隆帝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乾隆帝是在自己12岁那年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他自然不知这一见将会完完全全地改变他乃至整个王朝的命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跟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
康熙功绩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他身上有三种血统:满族(父亲、祖父)、蒙古族(祖母)、汉族(母亲),所以他接受了三种文化的熏陶。康熙自8岁登基,14岁铲除鳌拜开始亲政,他被称为千古一帝,他
少年乾隆的cosplay像对于皇子皇孙而言,木兰围场是康熙皇帝亲自设立的素质拓展训练营,是一个教育子孙、贵胄的野外课堂。十几岁的少年弘历,即日后的乾隆皇帝,就是在这里崭露头角获得其祖父康熙垂青的。今天
“宫门献鱼”原是一道民间菜肴,名称为“腹花鱼”,是用鲜活鳜鱼为主料烹制而成的。相传,清代康熙皇帝在1670年巡视江南察访民情,在暗访宫门岭时首次品尝到此菜。宫门岭这个地方山势险要,岭下有个宽约丈余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