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遇刺,赵秉钧辞职
Posted 国会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教仁遇刺,赵秉钧辞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宋教仁遇刺,赵秉钧辞职
导读: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车站出发,欲北上进京。当晚10时许,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到月台为宋教仁送行。当宋教仁一只脚跨进车门时,突然一名穿黑呢绒军衣的男子拔出手枪。据现场目击者回忆,突于宋君背后闪出一人,出手枪连发三出。第一出中宋君右肋,斜入腹部;第二出向黄克强身边掠过;第三出从吴君颂华胯下而过,幸未伤人。凶手趁乱逃走。黄、于等人七手八脚将宋教仁送到附近医院。
不惧孙大炮 唯怕宋渔夫
据史学家陶菊隐描述,当时北京政坛有句俗语:袁世凯不惧孙大炮,唯怕宋渔夫也。孙大炮,说的是孙中山;宋渔夫,指的就是宋教仁(宋教仁,号渔夫)。
孙中山或许是个理想主义者,北京会谈跟袁世凯信口开河说他要去修20万里的铁路。在具有丰富行政和建设经验的袁世凯看来,这种胡吹海夸很好对付,就委任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让他去忙活自己的事;但对于宋教仁这种议会迷,袁世凯就头大了。袁世凯曾私下对赵秉钧和杨度等人说:我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害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用的位置上。
对这种人,袁世凯只能采取拉拢的手段。袁世凯先是送给宋教仁一本支票簿,好意说要替国民党解决政治经费问题,但被宋教仁婉言退回。后来袁世凯又许诺宋教仁当内阁总理,宋教仁一笑置之。
对于软硬不吃的宋渔夫,袁世凯异常恼火。
当时的民国政坛处于民主共和的井喷期,只要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喜欢组个党,弄个议员出来,不然你就不好意思出门跟别人打招呼。据着名历史学家张玉法查证,当时一度有三百多个党派。
在众多党派里,除同盟会外,主要有共和、民主、统一三个较大的政党。宋教仁组织国民党后,声威大震。宋教仁得意地说:自斯而后,民国政党,唯我独大,共和党虽横,其能与我争乎?
为了对付宋教仁,袁世凯把梁启超请回国。在这位老牌宪政专家的建议和主持下,共和、民主、统一三党合并成进步党。但由于梁启超保皇党的影子还没有完全淡下去,不便公然担任政党领袖,就把共和元勋黎元洪请出来当理事长,党内事务实际掌握在梁启超和汤化龙手里。
按照《国会组织法》的规定,未来的正式国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参议院共有274名,由各省选出一定数额的议员,六年一任,两年一选,每次选三分之一,以保持所谓新陈代谢;众议员按80万人口选举一名,三年一选,共596名。这种国会基本上借鉴了美国模式,参众两院共有议员800多人,因此媒体戏称为八百罗汉。
1913年1月,国会正式选举开始。尽管进步党方面有梁启超操盘,但宋教仁的实战能力似乎更胜一筹。2月,国民党在各个选区凯歌高奏,两院大选揭晓,国民党独得392席,而进步党只拿下了223席。国民党组阁已经稳操胜券。
当时的宋教仁不过三十岁,已经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的党魁,其气势之高,一时无两。
宋教仁喋血上海车站
1913年年初,宋教仁从老家桃源动身,经长沙、武汉沿江东下,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视察党务,当时,国民党在选战中接连获胜,凯歌频传。宋教仁在各地演讲中批评时局,抨击袁世凯和赵秉钧自掘坟墓,自取灭亡,并说出我们再起来革命的话。在南京的演讲言辞更加激烈,把袁说得一无是处。
当时有人提醒宋教仁,再这样公开抨击下去,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但宋教仁若无其事地笑笑:无妨,吾此行统一全局,调和南北,正正堂堂,何足畏惧?他一直沉浸在民国带来的虚幻共和民主氛围中,甚至还吟诗海门潮正涌,我欲挽强弓,对未来组阁充满希望。
国民党赢得国会多数席位后,袁世凯立刻电邀宋教仁进京共商国是。
3月20日,宋教仁从上海车站出发,欲北上进京。当晚10时许,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到月台为宋教仁送行。当宋教仁一只脚跨进车门时,突然一名穿黑呢绒军衣的男子拔出手枪。据现场目击者回忆,突于宋君背后闪出一人,出手枪连发三出。第一出中宋君右肋,斜入腹部;第二出向黄克强身边掠过;第三出从吴君颂华胯下而过,幸未伤人。凶手趁乱逃走。黄、于等人七手八脚将宋教仁送到附近医院。
在医院,主治医生发现子弹头有毒——这说明行刺者非置宋教仁于死地不可。宋教仁从昏迷中醒来,挣扎着说:这次我北上的目的,是要竭力调和南北意见,以便集中全国力量一致对外。但我不能活下去了,你们快拿纸笔来代我写遗电。
黄兴匆忙取来纸笔,记录下来宋教仁临终前要给袁世凯发的遗电:北京袁大总统鉴:窃思仁自受教以来,即束身自爱,虽寡过之未获,从未结怨于私人……今国本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哀言,尚祈鉴纳。
因伤势严重,流血过多,23日凌晨,抢救无效,国民党教父宋教仁与世长辞。
宋教仁遇刺后,国民党总部立刻通电全国。25日,孙中山从东京赶回上海,亲笔撰写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袁世凯即发布命令,严厉缉拿凶手。
民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桩震动全国的政治血案,仅两天之后就有了眉目。
赵秉钧涉嫌拒不到庭
23日,一个自称古董商人的河南人王阿发到英法租界巡捕房报案,说:10天前,我到一个叫应桂馨的人家里兜售古董。应桂馨拿出一张照片,让我去杀照片上的人,并许诺给我1000元作为报酬。我没有答应,我看了报纸上宋教仁的照片,那就是应桂馨让我去杀的人。
巡捕房随即出动,在一个妓女家中将应桂馨抓住。第二天,在应桂馨家中将刺杀宋教仁的凶手武士英擒获,并从应桂馨家中搜出其与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来往的密电本及函电多份。
因为嫌犯是英法租界巡捕房派人抓获的,所以国内舆论强烈要求将此案移交中国司法当局审理。几经交涉,4月16日,英法租界将应桂馨和武士英两人移交上海地方检察厅看管。
经查明,武士英其年22岁,山西人,曾在云南当兵,历任营长等职,退伍后流浪到上海,失业。审讯时,武士英将杀人动机和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应桂馨,又名应夔丞,浙江人,有资料显示他曾是同盟会员,跟随陈其美参加革命,担任过孙中山的总统府庶务科长,刺宋案发时为江苏巡查总长。
洪述祖,江苏常州人,原为直隶候补道,后得到袁世凯赏识,其时为内务部秘书。
随后,检察厅公布了查抄的电函。这些洪述祖和应桂馨的来往电文均使用了大量暗语。如3月14日,应桂馨致电洪述祖,梁山匪魁四处扰乱,危险实甚。已发出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外界猜测,这可能指的是宋教仁在各地进行演说,批评政府,应该派人刺杀;3月21日,应桂馨又致电洪述祖称:梁山匪魁,已被剿灭,我军无一伤亡。——应该是指刺杀宋教仁成功。
4月24日,武士英突然在狱中死了,而且死因不明。舆论一时大哗,认为这是袁世凯和赵秉钧杀人灭口。
当时应桂馨在狱中过着非常舒服的生活,据当时报纸披露,应桂馨开始还用手帕涂抹吗啡浆过瘾,随后公然抽鸦片烟。为了防止应桂馨也突然死亡,法院下令,禁止其再抽鸦片。
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案发后逃到了青岛德国租界。袁世凯派内务部次长言敦源到青岛交涉,但德国方面拒绝引渡洪述祖。
由于洪述祖无法到庭,赵秉钧又对宋案有重大嫌疑(当时赵秉钧为内阁总理兼内务部总长,洪述祖为内务部秘书),5月8日,上海地方检察厅发出传票,要求赵秉钧到案就质。
但赵秉钧拒不到庭,而是躲进了一家法国医院。
接替陆徵祥担任内阁总理后,赵秉钧对袁世凯一直是绝对服从,甚至在国会通过自己的总理任命后,干脆将国务会议移到总统府,这样,国务院形式上虽有会议,但实权已完全操于总统府。赵秉钧对所有院(国务院)中纸片公文,概不披阅,一切文件直接总统办理。即使偶尔提笔,也仅仅信手署名,以总统阅过盖印,必不错误。内阁总理完全成了大总统的办事员。
宋教仁遇刺后,赵秉钧刚刚替袁世凯完成了善后大借款,举国愤然,将两件事的矛头直接指向赵秉钧。
袁世凯为了平息众怒,接受了赵秉钧的辞职,转而指定段祺瑞代理内阁总理。
由于洪、赵二人拒不到庭,宋案的司法程序很难再走下去。而在南方的孙中山先生一开始对司法程序解决宋案持反对态度,在宋案司法程序开始之际,他就四处联络,准备搞二次革命,武力讨袁。袁世凯也不是省油的灯,一面通过善后大借款搞来的钱扩充军备,一面拉拢各派势力。
很快,二次革命爆发,孙中山的军队不堪一击,孙黄流亡海外。袁世凯派人查了查孙中山任职的铁道公司,发现一寸铁路未建,而浪费公帑百十万两,随即以这个名义通缉孙中山。
这之后,孙中山忙着在海外重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打指模、发毒誓效忠领袖。袁世凯则在北京忙着解散国民党、瘫痪国会,进而走向洪宪皇帝的宝座。
而喋血上海车站、以生命I卫共和体制的宋教仁,很快被人所遗忘。曾经轰动一时的宋案,也没有了说法。
历史人物 赵秉钧简介_赵秉钧生平_赵秉钧是怎么死的
中文名:赵秉钧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汝州
出生日期:1859年
逝世日期:1914年2月26日
职 业: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主要成就:创办中国近代警察制度
赵秉钧——中华民国国务总理
赵秉钧(1859—1914),河南汝州人,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代枭雄;在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期间,被提拔重用为第三任国务总理。曾拟订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是中国近现代警察制度创始人。
人物生平
赵秉钧是个孤儿,早年丧父,不久母亲又病故,家境极其贫穷,小时连名字也没有,说起他的姓,赵是百家姓之第一姓为姓,名乃天子脚下第一人(秉国之钧),生日是他自定的正月初一,其真实性究竟如何已无从可考。赵秉钧膝下无子女,他先是收养了一个义子,后来另择堂兄的次子立嗣,以续后统。
迫于家境贫穷的压力,赵秉钧幼年寄居于舅父家。曾在家乡一个仕宦人家做书童,他生性慧黠,强悍而有胆识,颇得主人欢心,因此获得自修学习机会,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加上自幼聪明能干,学啥通啥,在家乡店铺当伙计时,帮助路过此地的官员修好了一台座钟,从那时起,赵秉钧得到这个官员的赏识和器重,于是就把赵秉钧也带了出去。从此,赵秉钧离开家乡,开始闯荡人生。
1878年,赵秉钧考秀才未中,遂投入左宗棠楚军效力,赴新疆平定阿古柏之乱,隶张曜所部随军出嘉峪关,进驻新疆,东征西讨,作战勇敢,以马术建长,屡建奇功,因早年作战在戈壁滩曾被风雪掩埋三天,幸得不死,但身体受重伤,落下残疾,据说后果还很严重。收复伊犁时,赵秉钧又参加了中俄边界的勘察谈判。鉴于在新疆平乱的出色表现,赵秉钧被任命为新乐县典史。此间,他以“长于缉捕”而闻名官场。
赵秉钧介入军政门槛,也与袁世凯有一定的渊源。赵秉钧专攻侦探警察两门,机智殊众。袁世凯小站练兵,慧眼识英雄,将赵拔于草莽,颇受重用,从此赵一直是袁世凯身边的智囊式人物,深受袁的信任。
1900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赵秉钧因缉捕义和团有功,颇为袁世凯所赏识,奏保以知州留直隶补用。
袁世凯继任李鸿章直隶总督位后,奏保赵秉钧为保定巡警局总督,以知府后补,加盐运使衔。赵秉钧任职期间购阅上海书局翻译的外国警察制度书籍,见识渐增。赵秉钧与袁世凯的日籍警察顾问三浦喜传一起,参照东西方国家现成的法律典范,拟定了警务章程,创设警务学堂,选募巡警500人,分布保定城内外,维持治安,成绩昭著。
八国联军撤退以后,袁世凯任命赵秉钧为天津南段巡警局总办,日本人伊藤次郎为帮办,原田俊三为顾问。赵在天津筹建了中国最早现代警务系统,创办天津侦探队及天津警察学堂。不久将天津、保定两所巡警学校合并,改称北洋巡警学堂,并在各县设立巡警传习所。
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后,赵秉钧在北京创设巡警部,升任右侍郎官职,后清政府改革官制,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将工部、礼部、太常寺、鸿胪寺等归并在内。
袁世凯要逼迫清廷退位,但又不愿承担骂名,就暗中唆使赵秉钧等人出面。赵秉钧知道这是讨袁欢心的天赐良机,于是格外起劲,逼迫孤儿寡母隆裕太后和溥仪下诏退位,向来无主见的隆裕太后只有拖延哭泣。御前会议上,赵秉钧公然提出,南北两政府同时退位,另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王公大臣默不作声,满洲少年亲贵则誓死反对,赵秉钧厉声喝道:“今天开会,明天也开会,议来议去至今都议不出所以然来,内阁只得引咎辞职!”说罢扬长而去,满洲王公贵戚吓得面如土色。事后,赵秉钧干脆直接摊牌,威胁隆裕太后说,如能主动退位,将保证优待皇室,否者革命党催命,“将有不可测之事”。 此时清廷实权和军队都牢牢控制在袁世凯手中,无可奈何的隆裕太后只好从命。
是赵出于对袁的忠心,也是由于职权所任,赵秉钧在劝清廷退位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把政府第一任内务总长的职位交给了赵秉钧。
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赵秉钧,赵在唐绍仪总理内阁中出任内务部总长。不久,唐绍仪被逼辞职,继任的陆征祥又遭到议院弹劾。赵秉钧于1912年8月当上了袁世凯时期的第3任国务总理。在赵秉钧出任国务总理期间,袁世凯一边组织北洋军阀政府,实行独裁专制,一边指使特亲信暗杀革命党人。这时的赵秉钧,自然成了袁世凯的御用工具。
办警务办得很像样的赵秉钧,为什么忽然有一天做了中国的内阁总理?这是因为第1任总理唐绍仪,虽然也是袁世凯的亲信,但不幸的是留学过美国,受美国民主思想的影响,因此跟总统袁世凯怎么也弄不到一起,只好自己开溜。遗下的位置,袁世凯交给谁都不放心,最后把赵秉钧弄成了总理。
相关参考
当时,各大报纸的报道是,赵秉钧在天津直隶总督署突然中毒,腹泻头晕,厥逆扑地,七窍流血而死亡。更有报纸写的生龙活现,称赵秉钧之死是1913年受袁世凯指使,布置特务暗杀宋教仁。袁世凯为灭口,次年把他毒死。
1914年2月27日,直隶都督兼民政长,号称是职业杀手、天才特务的赵秉钧在天津都暑中毒身亡啦,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时任中国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那可是悲痛万分啊!他马上派二儿子袁克文前去治丧,并特发一万元的
盘点史上遇刺美国总统(下)——里根遇刺后,国务卿差点按下核按钮?
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是美国第38任总统。1973年10月,原副总统因贪污丑闻下台后,福特任副总统。1974年8月,尼克松总统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后,副总统福特出任总统。福特被评价
【作者:叶公子】第265篇期待每一位读者的关注和点赞,感恩。01洪金宝的曾祖父民国初年,国字头创始人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引起全国哗然。此案在历史上被称为“宋案”,是老孙和老袁真正反目成仇的起点
宋教仁自取笔名 ”渔夫”,袁世凯看到后很生气,称宋教仁野心太大
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朝廷传旨大搞庆祝活动。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时任华兴会副会长的宋教仁负责湘西一路的起义事宜。起义前夕,由于内部出了叛徒,清廷查抄了华兴
「”宋教仁被杀”也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离奇案件了,但是如果直接将此案件单独拿出来公示于众的话,那倒不算是疑点重重、难以破解的案件了,有的人就会直接将刺杀宋教仁之幕后真凶指定为袁世凯。但是之所以「”
百年辛亥,有两位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革命前驱――宋教仁和吴禄贞。他们,一个被尊为“民国宪政之父”,一个被追授为“民国大将军”;两人都在中国历史车轮前进的十字路口遭人暗杀,遇害时都是英年31岁。201
宋教仁(资料图)本文摘自《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胡绳武金冲及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国民党正式举行成立大会,选出理事9人,宋教仁得票仅次于孙中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孙中山的政敌。因此在中国国民党的正统史论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论中都将他们打入了另类。一、宋教仁宋教仁,字钝初,号渔父,1882年4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原同盟会中华兴会的创始人
历史罕见照片,图二宋教仁在医院的遗容,图六李小龙最后一个生日
历史老照片,装着袁世凯灵柩的车厢。1916年6月6日,57岁的袁世凯因为尿毒症病逝。其葬礼也是盛况空前,花费50万银元,民国政府下半旗致哀,规模超过了皇帝。不过袁世凯的灵柩并没有葬在原籍项城,而是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