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清朝有几亿银子可以去赔款,为何要与日本死扛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年清朝有几亿银子可以去赔款,为何要与日本死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甲午年清朝有几亿银子可以去赔款,为何要与日本死扛
旅顺和威海卫的相继失陷,标志着日军通往天津、北京的门户已经打开。军事上,清军已经证明了远不是日本的对手,西式武器装备的淮军每战必败,耗费巨资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谁都明白,北京是守不住的。
摆在清廷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迁都抗战或者忍辱求和。
放弃北京,迁都西安,坚持抗战,这个坚强不屈的建议是当时不少主战派官员提出的。代表人物京城有帝师、清流领袖翁同,地方大员有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张之洞等。
那么,迁都西安抗战有无胜算?
从战略上说,凭借国土的广阔战略纵深,用空间换时间,和敌人进行持久抗战,二战中中国、苏联都成功的证明了这一点的可行。
毛泽东在抗战期间,做了一次著名的论持久战讲演。但抗日持久战的观点,其实是甲午战争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的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
另一个封疆大吏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提出了迁都、勤王的主张: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应该说,这两位清末的顶梁柱级人物见识是很厉害的。
说白了,迁都抗战、死扛到底就是拼国力,日本毕竟是个小国,当时的国力比起二战时期远远不如,而二战时期中国持久作战都能坚守半壁江山,中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资源、兵力、潜力远在日本之上,如果全国咬紧牙关齐心抗战,加以西方列强绝不会坐视日本一家独大,国事尚有可为,不是没有获得最后胜利的可能。
有钱赔款,不如和丫死磕!
就连清朝前线将领,虽然屡战屡败,但也都是清一色的主战派。辽东前线的主将宋庆致电朝廷:愿与天下精兵舍身报国!
反观日本。
到1895年3月,侵华战争已经打了8个月,小小岛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已消耗殆尽,甚至连最强硬的主战派、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也不得不承认: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
中国战场上,侵华的两路日军,因为巨大的战争消耗都处于休整期。日军尽管在直接战场伤亡不大,但疫病、冻伤等非战斗减员很多,据统计,日军参战的7个师团,伤亡减员达3万多人,其中死亡和残疾就达1.7万多人。因此,日本巴不得早日议和成功,威逼清朝割地赔款。
决定权在两个人手上: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
年轻的光绪皇帝一向对外面的世界很感兴趣,他经常召见驻外公使询问国外风情典故。不知道他听说过这段故事没有——
1812年,如日中天的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俄军抵抗不住,死伤惨重,拿破仑一口气打到了莫斯科。但进了城后,拿破仑吃惊的发现:这里没有他期待中沙皇派来的求和使者,而是一场俄罗斯人自己点燃的漫天大火!
拿破仑惊叹道:这是我平生见到的最壮丽、最恐怖的景象!大火烧了整整一周,昔日美丽的城市成了废墟,法国士兵在这里找不到一块面包可以充饥。
拿破仑派出了议和使者,逃亡中的沙皇亚历山大回答:只要俄国疆土上还有一名法国士兵,就不议和!冰天雪地里,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军队一溃千里,最后只剩下1万多名士兵活着回到法国。
那么,光绪和慈禧有勇气火烧北京焦土抗战吗?有决心和侵略者抗争到最后一刻吗?
答案是明显的。迁都抗战并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在爱新觉罗氏眼里,维持满清的统治才是第一位。舍弃北京,不仅仅意味着舍弃历代皇帝的寝陵,舍弃奢侈腐化的生活,更会影响到全国的统治。比起割地赔款,清廷更加担心皇帝宝座的不稳,担心汉族人民的起义,太平天国和捻军的例子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而令人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担心并没有错。
全国人民对侵略者是痛恨的,自从日军踏上国土的一刻起,所到之处当地人民无不奋起反抗,但对于外无以御侮,内无以保民腐败到极点的的大清政府,老百姓实在鼓不起忠君爱国的念头。真要迁都抗战,天下大乱,势必出现第二个太平天国、第二个捻军,恐怕日本人未败,清政府先亡。
对于只求苟延残喘的清廷来说,只有一条路好走:求和。
一个寂静的清晨,留着花白辫发的大清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上路了。他所乘坐的德国商轮公义号,即将开往一个令他一生痛感耻辱的地方——日本马关。他带去的,是一个没落王朝的尊严,返航时,他将带回一个民族的巨大耻辱。
甲午赔款成就了日本现代化 拉大中日差距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 120多年来,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痛楚,它开启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发展道路。以往每逢抗战纪念日时,很多文章往往都会提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之际,中日力量对比悬殊。但如果沿着1937年向前回溯,人们会发现1895年时在经济、军事力量对比上,中国还强于日本。为何仅仅40多年两国的差距就飞速拉大? 原因极其简单,日本的迅速现代化和强大几乎完全建立在甲午赔款的基础上。人们在总结近代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时,通常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因为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方面深入学习了西方,所以很快就超过了当时的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明治维新只能提供发展的导向,不能提供发展需要的资金。而资金很难依靠日本国内的生产进行积累,快速获得大量资金的方式唯有对外战争。日本在获得甲午战争赔款之后,其工业化、现代化才真正开始起飞。 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国有学者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19世纪80年代中期至甲午战前,日本的经济增长较慢,甚至在1892年还出现负增长。”但甲午战争赔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全国四年的财政收入,使得日本1895年之后5年间的工业化成就,媲美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近30年的总和。 日本并非特例,英国也有过类似经验。近代工业革命之所以始自英国,并不仅仅是因为英国较早有了一些发明和创新,而是当时的英国在亚洲通过军事手段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1763年至1818年,英国从印度就搜刮了多达50亿英镑的财富。这些财富成为英国发动工业革命的资本。 纵观世界历史,国家发展的教训是深刻而又沉重的,但又有巨大意义。因此,我们更应明白中国依靠自身发展,不进行对外侵略,依靠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依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创造了划时代的辉煌是多么的不易!我们在122年前《马关条约》签订的日子重温这段历史,并不是要激起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梳理历史发展的逻辑,厘清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自信心,在大国的发展道路上,为全球树立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相关参考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120多年来,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痛楚,它开启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发展道路。以往每逢抗战纪
1888年,清朝建立北洋水师,每年都会给400万两的军费,其实力曾是亚洲第一。到1891慈禧为了筹办60大寿,停止了北洋水师军费开支,办寿提前了准备了3年时间,花费近3000万两白银。在这几年中,日本
1895年,清政府将甲午战争失败的替罪羊推了出来,李鸿章头绑绷带,颤颤巍巍的在《马关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日本代表对着马关条约笑得合不拢嘴,清政府赔给日本的两亿白银,足本挥霍几十年。日本将马关条约
中国缘何放弃抗日战争的索赔王先勇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以战败国的身份付给战胜国日本2.3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偿,这相当于当时清朝国库3年的财政收入。靠这笔钱日本大力发展了重工业、军火工业和教育事业。
17世纪(清初乱世)之后,中国进入“大和平”时期,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咸丰朝)才再度陷入战乱频仍而且战火延烧各地的局面。有些军事冲突是外患,其中最重要的包括英法联军之役(1856∼60年,即咸丰6~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康乾盛世,很多人对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不断歌颂,却不知道雍正皇帝才是最会赚钱的皇帝,也可以说他替清朝打下了经济基础。当年雍正登基后,国库中仅有800万两银子,但是雍正仅仅用了13年,就把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 起因:日本
1894一1895年由日本侵略者挑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通过条约日本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的赔款,总额达库平银二亿零一百五十万两。这不仅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一
清朝灭亡后,民国为何不赖掉5亿赔款?中国人真是太诚信了熟读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近代中国家门不幸,摊上了清朝这么一个败家玩意,从1840年到1911年,71年时间,居然签订了30多个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
1894到1895年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发动了中日之间的甲午战争。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日本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大清则承受割地赔款之辱,沦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