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朝珠
Posted 朝珠
篇首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代朝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代朝珠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它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之一,平民百姓在任何时候都不许佩挂。
朝珠通常由身子、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六部分组成, 是从佛教的“念珠”衍化而来。每串朝珠的珠数都严格规定为108颗,据称佛教将108作为佛的象征。朝珠每隔27颗珠子夹入一颗“佛头”加以间隔,使其在色泽上与朝珠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佛头”共有4颗,色泽和大小一致,直径比朝珠大一倍左右,将108颗朝珠四分,也称之为“分珠”,据说是寓意四季。朝珠顶部的那颗佛头上,连缀一塔形“佛头塔”,其穿孔的方式为倒置的“T”字形,即把朝珠的两头各从对穿的孔的一头穿进,然后都从中间上部的孔中穿出,合二为一。佛头塔的顶端用阔丝带系缀有一块宝石大坠子,大坠上端还垂有一块宝石,称之为“背云”。 葫芦状佛头塔的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每串10粒,珠串的末端各有用银丝珐琅裹着宝石的小坠角,称为“纪念”。
清代皇后穿朝服时,要身挂三盘朝珠,中挂东珠朝珠,两侧为珊瑚朝珠;穿吉服时则挂一盘,珠宝杂饰随意。而皇贵妃、贵妃、妃等人身穿朝服时,中间佩戴一盘蜜蜡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挂两盘红珊瑚朝珠;嫔以下乃至贝勒夫人、辅国公夫人、乡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间佩戴一盘珊瑚朝珠,另两盘为蜜蜡或琥珀朝珠;民公夫人、五品命妇身穿朝服时所挂的三盘朝珠,则在青金石、绿松石、蜜蜡、琥珀、珊瑚中随心选用,无严格定制。
清代的朝珠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沉香、青金石、玉、绿松石、宝石、碧玺、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间珍物琢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珠的材质珍稀高贵,一般都以光素的形态出现,着意表现它的材质,以显其气质非凡。清代朝珠的绦用丝线编织,颜色等级分明: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全绿和金黄色绦是王爷所用;武四品、文五品及县、郡官为石青色。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这可以说是皇上对不同官职的不同恩赐。
妇女悬挂的朝珠,与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看朝珠上的“纪念”,两串在左者为男,两串在右者为女,两者不能颠倒。此外,还有一些规定:如命妇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等古礼,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等时,则要佩挂三盘朝珠,同时还必须穿着朝服。三盘朝珠的具体佩挂是正面一盘佩于颈间,另外两盘由肩至肋交叉于胸前。至于男子,在任何场合都只悬挂一盘朝珠。
翰林夫人用胸为尚书干爹焐朝珠 清代官场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6年09月14日第B04版,作者:刘永加,原题:清代官员误骂同僚祖母惹祸端
据梁溪坐观老人所著《清代野记》载:光绪年间,泰州王生,是同治甲子举人,在军机处谋了个章京的差事,也就是协助主官处理文书等事的文职官员。一天,王生要入值夜班,走到半路,突然一摸脖子忘了挂朝珠,在车中也没有找到。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共108颗珠子,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那时规定上朝或者入值必须戴朝珠,否则可是大罪。
这时王生已到了正阳门,无法再回家取,因为夜半开城,只许进不许出的。无奈之下,王生想起来附近住着同僚好友浙江人汪生,便欲到他那里暂借朝珠一用。于是,驱车前往,敲门求援。此时,汪生早已入睡,听到同僚王生来了,赶忙起床给王生开门。王生把半夜敲门的原因告知。汪生倒是很爽快,立即入内室取来朝珠,给王生挂上,说道:“我个子比你高许多,体形也比你肥大,我的朝珠恐怕你戴不合适,不如将我夫人的朝珠借给你暂用,或许可以蒙混过关。”
王生很是感激,但是好戏谑的他,面对此情此景,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曾经流传的一个女辈为尚书干爹焐热朝珠的故事,于是一时兴起,吟道:“百八牟尼珠一串,归来犹带乳花香。”谁知汪生闻听此言,脸色大变,转身入内;王生说完,也不等其送客,匆匆而出,赶去值夜班。
王生刚上车,只见汪生气汹汹地持刀追来,大骂道:“我好心帮你,你却如此污蔑我,我誓与你不共戴天!”王生不明白就里,急忙驱车而去。汪生追上去,一刀砍了车尾才回去。第二天早上,还没等王生前去归还朝珠,汪生早就握刀来到王生住的巷口等他了,吓得王生不敢出门,连续好几天的班都耽误了。王生很纳闷,后来询问了别人,才知道,他所吟诵的诗句正是讽刺汪生祖母的诗。这个汪生从此再也不放过王生,天天来找他要报仇,结果王生无法在京工作了,只得称病返乡。
说起来焐朝珠的典故,还真有记载,清人陈康祺的《郎潜纪闻》载:乾隆朝,有一位姓汪的翰林,喜好逢迎权贵,借以谋私,妻子曹氏更是会助纣为虐。当时,于敏中是朝中的重臣,军机大臣就干了近二十年,为了巴结他,汪翰林让妻子曹氏拜其母为干娘。后来,于敏中收受官员贿赂的事情败露,被撤职查办。为了继续求得官星高照,汪翰林又让妻子曹氏拜户部尚书梁国治为干爹,两家人交往频繁,关系非常密切。
一天,正是隆冬严寒,梁国治要上早朝,曹氏事先把朝珠放在胸前用自己的肉给焐热,然后亲手帮干爹戴到脖子上,以免朝珠冰着干爹。有人看到这种奴才相十足、谄媚阿谀的丑态,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昔年于府拜干娘,今日干爷又姓梁。赫奕门庭新吏部,凄清池馆旧中堂。郎如得志休忘妾,妾岂无颜只为郎。百八牟尼珠一串,归来犹带乳花香。”这首极尽揶揄讽刺的打油诗一经传开,更是羞得汪翰林一家无地自容。
而今的汪生正是彼时汪翰林的孙子。王生无意中揭了汪生祖母的短,自己尚且不知;而汪生颜面无存,恼怒至极,不找王生寻仇才怪!
相关参考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范畴,比朝服、衮服等礼服略次一等,平时较多穿着。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
清代皇后服饰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
可能很多看电视剧的朋友都发现了,在清朝的时候,很多官员他们的脖子上都有一串「”项链”。甚至连皇帝和后宫嫔妃他们都也会带着一个「”项链”。其实他们这个不是「”项链”,而叫朝珠。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
在各种清朝影视剧中,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清朝官员或者后妃脖子里悬挂的朝珠。根据现有的清朝画像来看,在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时期,清朝还没有开始使用朝珠。但是从康熙皇帝开始,清朝的中高级官员和命妇们,以及王
首饰的设计与制作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美的一项重大实践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当中,不仅习惯以首饰作为情感寄托,而且以其因有的物质价值和优美属性来评估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深度
康有为在青岛的意外死亡,留下了很多疑点与未解之谜。青岛是一个没有古代史的地方,自1897年胶州湾事件之后,被德国人占领的青岛才成为一个近代史意味很浓的地点,更因康有为的到来身价倍增。原来,自1898年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式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
清代女贵族穿着的礼服较为繁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又胸前所垂彩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
清德宗光绪帝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
清德宗光绪帝像清代皇帝大婚比历代皇帝奢华更甚,是极尽奢侈铺张的。清德宗光绪帝是清代正常举办大婚的最后一个皇帝,目前所存资料比较齐全,可以作一些透视与分析。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正月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