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为什么铩羽而归

Posted 清廷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为什么铩羽而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为什么铩羽而归

2、历史人物 因崇尚西学被免职

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为什么铩羽而归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是晚清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中国近代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

饱读诗书,关注洋务

郭嵩焘从小就受到了标准的中国传统教育。1835年,郭嵩焘考中秀才,后进入湘学重镇岳麓书院读书。在这里,郭嵩焘深受岳麓书院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影响,结识了同在这里读书的曾国藩、刘蓉等名士,并与他们结为挚友。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郭嵩焘第五次参加会试,终于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此后不久,由于双亲相继去世,郭嵩焘只得依定制回乡居丧。乡居期间,正值太平天国进军湖南。在他的积极劝导之下,隐居乡间的左宗棠、曾国藩等人纷纷出山,组建湘勇镇压太平军。此后的几年,郭嵩焘一直随曾国藩参赞军务,并在官场中建立了一定的关系。1856年末,郭嵩焘到京城出任翰林院编修,咸丰帝对他的学识非常赞赏,让他入值皇帝的私人咨询机关南书房。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咸丰帝派郭嵩焘到天津前线随僧格林沁帮办防务,随后又命其前往烟台等处海口稽查隐匿侵吞贸易税收的情况。郭嵩焘是文人,本来就与当时污秽不堪的官场习气格格不入。在任上,他采取种种有力措施整顿税务,查办贪官污吏,大大增加了清政府的收入。但其随员和地方官员因他破坏了官场长期以来的规矩,联合起来贿赂京城官员,在背后告了郭嵩焘的黑状。正当郭嵩焘自以为有功于朝廷的时候,却突然被调离查办。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亲眼见识了英国先进的军力,使得郭嵩焘比同时代的其他人更为迫切地关注西方。1859年2月,他给皇帝上疏,要求清廷培养专门的外交人才。在中国最早的三所外国语学校中,他协办、主办了上海广方言馆和广州同文馆。

1861年,有感于近20年来夷务(外事)工作一再出现的怪现象,郭嵩焘沉痛地说,其实中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与外国人划定章程,与他们平等相处,不应该怕他们。但如果不了解外国的情况,一味用蛮力,反而会使夷乱加剧。

赴英赔罪,出任公使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清政府内部一些人逐步意识到不能再固守闭关锁国、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老路,希望通过向外派遣使节,与西方进行平等接触。

1875年,英国驻华使馆官员马嘉理率人到云南探险,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被杀,是为马嘉理事件。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借机滋事,迫使清廷与之签订了《烟台条约》。随后,英国政府又强迫清廷派大员亲赴英伦道歉。这个赔礼又丢人的差使落到了郭嵩焘肩上。后来,清廷索性又追加了一项命令,告诉郭嵩焘赔礼后不必回国,直接出任驻英国公使。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就在这样的无奈与尴尬中产生了。

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消息传出时,清廷内部有不少王公大臣与名士还恪守着天朝上国的狭隘观念,把郭嵩焘的出使行动看成是毁掉一世清名的差使。在当时人的眼中,郭嵩焘的洋务主张就已经标新立异,令人侧目了,而这次,他竟自弃父母之邦,远赴夷人之国,简直是匪夷所思。他的一些湖南同乡更为他此行感到羞耻,甚至企图毁掉他的老宅。当时,有人竟然编写了这样一副极为尖刻的对联来羞辱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见容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作为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没有也不可能接受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等基本知识的系统训练。他是靠着为数不多的材料和虚心考求去认识外部世界的。今天看来,他的认识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都高出一筹。

悉心考察西洋政教

郭嵩焘出使英国,本来事情不多,便利用公务闲暇,悉心考察英国政治。通过对英国资本主义政治运作的实地考察,郭嵩焘逐渐摆脱了君权至上的思想束缚。在英国,他不仅敢于考究西方的民主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他说:西洋的国政一概公开,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国政,却正好与此相反。郭嵩焘列席旁听了英国下议院的辩论,也曾认真研究英国议会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认识到,议会和政府两者互相牵制是英国立国千余年不败的原因。

1877年(光绪三年)5月,刘步蟾、方伯谦、严复等人作为海军留学生,在监督李凤苞的带领下到达英国。抵英次日,郭嵩焘便在公使馆中设宴,为李凤苞等洗尘。在郭嵩焘的安排下,这些留学生一部分被分派至英国舰队中,另一部分则考入了皇家海军学院,此后成了公使馆的常客。在郭嵩焘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们之间的多次谈话。郭嵩焘经常阅读留学生们的日记,留学生们在留学心得中讲,英国人的微积分学、新学、力学等,都是以前没有读过的,现在学了这些,不啻事半功倍。郭嵩焘感慨地说:就凭这个也能证明出洋留学的好处实在不少啊!

年逾花甲、读了大半辈子儒家经典、头脑里塞满了陈腐观念的郭嵩焘,现在却敢于承认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而且承认得这样彻底,这在当时需要惊人的勇气。

任期未满,黯然还乡

郭嵩焘曾把使英途中见闻逐日详记辑为《使西纪程》一书,内容有称赞西洋政教修明、中国应采用其治国之道等话语。他将书寄回中国后,呈总理衙门刊刻,一时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要求将其撤职查办。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结果此书被清廷申斥毁版,严禁流行。在当时的条件下,就郭嵩焘所属的那个社会阶层而言,他已经走得太远。这使他难安其位,不断受到攻击,而最为恶毒的攻击便来自他的副手刘锡鸿。

在刘锡鸿的笔下,郭嵩焘的最大罪状有三:披外国人的衣物、向其他国君主起立致敬、听音乐会时效仿洋人索取节目单。由此足见当时国人愚昧之深。刘还秘密弹劾郭嵩焘十款罪状,极尽罗织诬陷之能事。刘锡鸿指责郭嵩焘的罪状,其实都合乎国际礼仪,这反而印证了英国人称郭嵩焘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的赞誉。由于清朝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从朝廷到京师大夫对郭嵩焘一片唾骂指责之声,他只得在任期未满(仅仅一年零七个月)之时,奏请因病销差,清廷立即同意并派曾纪泽接任。

郭嵩焘于1879年5月5日乘船到达长沙。当时湘阴正好发生守旧排外风潮,形势颇为紧张,连用西洋小火轮拖带的木船都受到长沙、善化两县国人的阻拦,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满了大街。

出使之日,郭嵩焘曾经壮志满怀,期望以此行引进西方治国之道,使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无奈铩羽而归。郭嵩焘在唾骂声中出使,又在唾骂声中回国。他已失去继续奋斗的信心,回国后便归隐乡里。尽管郭嵩焘钦差使臣的官衔暂时尚未解除,但自巡抚以下的地方官员都对他傲慢异常。郭嵩焘死后,虽有官员请旨按惯例赐谥立传,也都被清廷否决。直到他死后9年,义和团运动高涨之际,还有京官上奏要求开棺鞭戮郭嵩焘的尸身,以谢天下。

晚年时,郭嵩焘曾三次申请开办轮船公司,但终归化为泡影。他自信: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

历史人物 因崇尚西学被免职

1876年,因滇案签定的中英《烟台条约》,其中一条是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派驻驻外大使,今人看来是最正常、平常的一件事,可能认为与《烟台条约》中赔款、通商等项相比,此条不值一提。然而,当年这可是有「天翻地覆」之感的大事。>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互派大使,这是近代国际交往的惯例和常礼,但 从来以「天朝上国」自居,从无派大使到「属藩」之说。而近代以来却又屡遭西方列强侵略,一方面感到与「蛮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屈从列强的压力和横蛮要求。这种对「洋人」既鄙视又恐惧的心理与坚持传统「礼仪」、中外从不互派大使的观念紧紧纠结一起,更不愿派驻驻外大使。互派大使,意味着承认「天朝上国」的崩溃。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争论最大、咸丰皇帝和王公大臣最为痛心疾首的一条即外国公使驻京。1858年中英天津谈判时,中方代表曾表示皇帝宁可一战也绝不让步。但在英国代表与其将来北京挤满了外国军队、不如现在就痛快答应的武力威胁下,咸丰皇帝最终勉强同意此点,批准了《天津条约》。同意外国公使驻京的消息传来,清廷大员一片怒斥,认为撼动国体,「从来外夷臣服 」,来华朝贡均不许久留,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是「不修臣节」。咸丰皇帝则又强调外国公使驻京是只准暂住,而且「一切跪拜礼节,悉遵 制度,不得携带眷属」;如果英、法两国以条约为依据一定坚持其公使常驻北京,则他们「必须更易中国衣冠」。同时又要中方谈判代表改订部分条款。英、法侵略者拒绝改订条约之议,决心以武力将其公使「送入」北京。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烧圆明园,咸丰皇帝仓皇出逃,不得不接受侵略者的全部要求,外国公使「史无前例」地开始常驻北京。但是,以后的十几年中,中国仍一直没有外派驻外大臣。对此,西方列强一直不满,认为这表明清政府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所以在中英因「马嘉理案」谈判时,英方一直坚持中国要派钦差大臣到英国「道歉」,并任驻英公使。>《烟台条约》规定中国必须派高官出使英国,但派谁出去却是清政府的一大难题。因为当时人们不仅将出洋视为畏途,更将离开「礼仪之邦」到「蛮夷之邦」视为一件奇耻大辱,出洋者将名声扫地,很难找到愿意出洋的高官。同时,出使者又必须懂「洋务」,在清政府的高官中懂洋务者实在太少。>选来选去,清廷决定派在政坛几起几落的湖南人郭嵩焘(字筠仙)担此重任,因其向以懂洋务著称。早在1856年春,他随曾国藩帮办军务时到过上海,对西方的种种器物和某些制度有了感性的了解,并认真研读了使他惊讶不已的《日不动而地动》等自然科学图书,倾心西学,后来一直参与洋务。他曾大胆提出由商人办理近代企业,在当时被人视为惊世骇俗之论;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中,他以自己的学识不遗余力为洋务派辩护,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一员。1875年初,辞官在家闲居八年的郭嵩焘在李鸿章的推荐下,又作为懂洋务的人才奉诏来到北京,并被慈安、慈禧两太后召见,不久被授福建按察使。而「马嘉理案」几乎同时发生,最终中国同意向英国派驻公使。>中国对外派驻常驻公使,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当然,是在屈辱中被迫走向世界。>郭嵩焘被任命为出使大臣的消息传来,他的亲朋好友都认为此行凶多吉少,为他担忧,更为他出洋「有辱名节」深感惋惜。认为中国派使出去「徒重辱国而已,虽有智者无所施为」,郭「以生平之学行,为江海之乘雁,又可惜矣」。「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使,真为可惜。」更多的人甚至认为出洋即是「事鬼」,与汉奸一般,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有人编出一副对联骂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当时守旧氛围极浓的湖南士绅更是群情激愤,认为此行大丢湖南人的脸面,要开除他的省籍,甚至扬言要砸郭宅,而李鸿章却对他出洋表示鼓励、支持。为了表示「平衡」,清廷任命了坚决反对洋务运动的顽固派刘锡鸿(字云山)担任副使。>在强大压力下,郭嵩焘几次以告病推脱,但都未获准,终在1876年12月从上海登船赴英。行前,朝廷应总理衙门之奏请,诏命郭嵩焘将沿途所记日记等咨送总署。此正合郭氏之意,他早就想将自己所了解的西方富强之道介绍给国人,使国人从「天朝上国」、视异域文明为异端的迷梦中惊醒。经过几十天的海上航行,他于1877年1月下旬到达伦敦,立即将这几十天极为详细的日记题名为《使西纪行》寄回总署。在日记中,他不仅客观记述了所见所闻,而且对这些见闻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如见到一些港口每天上百艘轮船进进出出却秩序井然,他不禁叹道:「条理之繁密乃至如此」。盛赞伦敦「街市灯如明星万点,车马滔滔,气成烟雾……宫室之美,无以复加」。从途经十数国的地理位置,风土民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到土耳其开始设立议会、制定宪法的改革,苏伊士运河巨大的挖河机器,「重商」对西方富强的作用……全都作了介绍,尽可能让国人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摆脱夜郎自大的状态。但总理衙门刚将此书刊行,立即引来朝野顽固守旧者一浪高过一浪的口诛笔伐,一时间群情汹汹,有人痛斥他对外国「极意夸饰,大率谓其法度严明,仁义兼至,富强未艾,寰海归心……凡有血气者,无不切齿」。「诚不知是何肺肝,而为之刻者又何心也。」「殆已中洋毒,无可采者。」有人以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为理由提出弹劾他,有人上奏,认为应将郭嵩焘撤职调回:「今民间阅《使西纪行》者既无不以为悖,而郭嵩焘犹俨然持节于外」,「愚民不测机权,将谓如郭嵩焘者将蒙大用,则人心之患直恐有无从维持者。」由于找不到合适人选,清廷未能将他召回,但下令将此书毁版,禁其流传。>但在朝野的一片反对声中,李鸿章却对郭嵩焘的《使西纪行》表示支持。郭嵩焘出洋后,李鸿章与他密切通信。在1877年5月9日给郭嵩焘的信中,李鸿章说从总理衙门得到他的「行海日记」后自己「循览再四」,赞扬其「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在1877年7月11日的信中,他更鼓励说:「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二十年来自己仍冲破重重阻力、克服种种困难兴办洋务,因此更感郭的「崇论闳议,洵足启发愚蒙」。在给他人的信中,李鸿章为郭甚抱不平:「筠仙虽有呆气,而洋务确有见地,不谓丛谤如此之甚,若达官贵人皆引为鉴戒,中土必无振兴之期,日后更无自存之法,可为寒心。」>李鸿章的支持,对面临巨大压力的郭嵩焘当然是莫大的鼓励。但在驻英大使内,郭嵩焘还面临着与自己的副手刘锡鸿愈演愈烈的「窝里斗」。刘得到清政府中一些大员的支持,暗中监视郭的一举一动,从一开始就不断向清政府打郭嵩焘的「小报告」,列出种种「罪状」。清政府担心内斗会影响外事工作,于1877年4月改派刘锡鸿为驻德公使。刘与郭同为公使,使刘气焰更高,对郭的攻击更加猛烈,甚至达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程度。如有次参观炮台中天气骤变,陪同的一位英国人将自己的大衣披在郭嵩焘身上。刘锡鸿认为「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当巴西国王访英时郭嵩焘应邀参加巴西使馆举行的茶会,当巴西国王入场时,郭嵩焘随大家一同起立。这本是最起码的礼节礼貌,但刘锡鸿却将其说成是大失国体之举,因为「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国主致敬」!中国使馆人员参加英国女王在白金汉宫举行的音乐会时,郭嵩焘曾翻阅音乐单,刘也认为这是效仿洋人所为,大不应该。认为这都是「汉奸」行为。更严重的罪状是说郭嵩焘向英国人诋毁朝政,向英国人妥协等等。由于朝中有人支持,刘更是接连上奏朝廷,发函总署及南北洋大臣,诬陷郭嵩焘。对刘的陷害,郭嵩焘当然备感愤怒,竭力为自己辩诬,退意渐浓,多次上奏要求调回国内。>对郭刘之争,李鸿章当然支持郭嵩焘。1877年11月初,李鸿章致书郭嵩焘,密告朝廷将以李凤苞取代刘锡鸿出任驻德公使,要郭不要称病乞退,同时劝郭千万不要公开与刘决裂,让外人见笑。由于清政府外派大臣事宜渐次开展,一时人才奇缺,于1878年2月底任命郭嵩焘兼任出使法国钦差大臣。然而,刘锡鸿等人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于5月6日列举郭嵩焘十大罪状,洋洋数千言,大到造谣说郭嵩焘总「向英人诋毁时政,谓中国将作印度,或被吞并于英俄」,小到郭嵩焘不用茶水而改用银盘盛糖酪款洋人、想学外语等等全都是罪过。其用心之刻毒、言辞之激烈严峻,超过以往。>这些「罪状」,总理衙门无法核查,不能全信,又不敢不信,左右为难;同时,面对驻外使臣间势同水火的矛盾,总理衙门也感到难以调和处理,几次征求李鸿章的意见。李鸿章当然是为郭嵩焘辩护,1878年6月20日他给总理衙门的信中,十分巧妙地为郭辩解。由于他与郭的关系、对郭的支持尽人皆知,所以他首先不直接为郭辩护,而是借到德国了解中国在德学习军事的「武弁」情况的船政留学生监督李凤苞之口来指责刘锡鸿。当然,他先要强调李凤苞人品可靠:「监督李凤苞素最谨饬」、往回禀报时从来是只报告留学生学习情况而「不及其他」,但有一次来函却报告说德国的报纸对刘锡鸿一直「颇有微词」,而刘也经常「托病不出」。他强调「语多含蓄,然亦略见一斑」。然后他再谈自己对郭、刘二人的看法:「平心而论,筠仙品学素优,而识议不免执滞,又多猜疑。云生志气非不要好,而性情暴戾,客气用事,历练太浅。其短长互见,谅在烛照之中。」但他提醒总理衙门:「惟目前筠仙兼英、法二使,责任较重」,而且「英人尚无间言」。德国报界对刘「颇有微词」与英国人对郭「尚无间言」形成鲜明对照。最后,他婉转但又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由于郭刚从伦敦到巴黎,所以总理衙门应致函慰问,「以安其意」,等到找到合适人选再准郭离职。相反,刘锡鸿在德国若如「李监督等所云,于大局既无裨益,且与筠仙积怨成衅,咫尺相望而声息不通,徒为外人所窃笑,似属非宜,想高明必有以处之」。虽未明言,但留郭免刘之意却又极为明确。稍后,李鸿章专门致函反郭较力、素与自己作对的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沈桂芬,他在信中解释说之所以如此主张,「盖深知筠仙心肠尚是忠爱一路,惟素性褊急,自出洋以来为刘云生所窘苦,势难并立」,所以自己才「进此调停之说」,但自己并不知道郭刘互相参奏孰是孰非、朝廷谕旨如何处置、总理衙门又如何调停。由于郭嵩焘「退志既决」,英国报纸也报道说他将因病告退,所以还请总理衙门慎重处理此事,他认为此事重大,总理衙门应与恭亲王奕䜣相商再作决定。>但是,朝廷内外反郭力量甚强,纵然李鸿章权倾一时,他的免刘保郭之论根本不可能为清政府接受,只能暂时维持郭、刘现状。但结果仍然是驻英与驻德大臣二人的关系势同水火,满城风雨,无法调和。在郭、刘二人「内耗」日甚一日、反郭拥刘者众的情况下,清政府决定将郭免职调回,不少人还想将郭嵩焘查办治罪。李鸿章知道事情已无可转回后,又专门在7月10日致信总理衙门再「论郭刘二使」,强调「惟英使一席,关系綦重,名位既须相称,才望亦要兼优。筠仙尚为英人所推许,颇难为继」,所以挑选继任者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方面是为总理衙门选人建言,另一方面也是为郭嵩焘美言,间接反对将其治罪。同时,他在这封信中还借一位德国人之口说刘锡鸿「职任名望俱卑」,并指刘在德「不甚见礼于当路」,因此他能否胜任外交工作大可怀疑。最后他明确说出自己对刘的处理意见:现在可「暂留」,但「将来似宜撤换」。>1878年8月25日,清政府下令将驻英公使郭嵩焘、驻德公使刘锡鸿同时召回,由曾纪泽、李凤苞分别继任。在这一纸「公平」对待郭刘二人的命令下,潜藏着两大政治力量的激烈较量,是经过了一番角力后才达到这种「平衡」。>在处理郭刘矛盾中,反郭力量在总理衙门中占优势,所以原本决定只召回郭嵩焘,而刘锡鸿仍任驻德公使,另派船政留学生监督李凤苞任驻德使馆参赞。李凤苞曾先后在江南制造局、吴淞炮台工程局、福州船政局任职,1876年由李鸿章推荐任船政留学生监督,是李鸿章一手培植的亲信。作为洋务派的一员,他自然与郭嵩焘关系融洽,与刘锡鸿不和,而到德国了解留学生情况时则与刘锡鸿龃龉不断。李凤苞听说自己被任命为要在刘锡鸿手下工作的驻德使馆参赞时大不乐意,于是分别给李鸿章和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字春帆)写信,表示不愿从命,请代为婉辞。老于权谋的李鸿章立即意识到此事可用,于是在1878年7月18日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信。此信虽短,但对清政府下令同时撤回刘锡鸿、较量双方「打个平手」起了重要作用。他在信中提醒总理衙门选派公使、参赞只有「各得其宜」才能「各尽其用」。李凤苞到德国本是为了监管留学生并兼查在德学习的军官,工作本就繁重,如果与公使关系融洽、配合默契「针芥素投」,则「尚可分身,乐为效命」,但由于刘锡鸿「性情诡变,难与共事」,所以无法就任参赞。李凤苞在给福建船政大臣吴赞诚(字春帆)的两封信中详述了刘的种种不是,故李鸿章将两信附上,强调「设身处地,似系实情,碍难相强」。但李凤苞派充参赞本是刘锡鸿奏请,所以李鸿章说自己开始并不知道此事,不便由自己「越俎」代为奏请撤销,究竟如何为好,请总理衙门「卓裁核办示覆为幸」,以此将了总理衙门一军。原来在德使馆的几个人现在都已离开,而李凤苞又坚决请辞,刘锡鸿「可谓独立无助」,而紧接的一句则十分有力:「其人之德器名望概可知矣」。最后他不无要挟地写道,如果你们要暂留刘锡鸿或又不便撤销李凤苞的任命,「鸿章等势不能强迫李监督驻德,致误学生功课」,万一刘锡鸿以李凤苞不赴参赞任职奏请惩罚,还希望总理衙门「大力保全之,以彰公道而惜人才」。>这封信的立论是不能强迫李凤苞赴德任参赞,但真正意图是要求总理衙门在撤换郭嵩焘的同时也要撤换刘锡鸿,否则有失公道。几天后,李鸿章又给总理衙门大臣周家楣写信,坚决反对对郭查办治罪,同时再次要求撤换刘锡鸿。他认为对郭嵩焘最多不过是免去他的官职「而不应更加余罪也」,而刘锡鸿「横戾巧诈,日记虽可动听」,但名声实在不好,德国驻华公使回德后对其「益加轻侮,于大局毫无裨益,亦须妥筹撤换耳」。对李鸿章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同时撤刘、反对将郭治罪的意见,清政府不能不认真对待;同时,也不能不认真考虑刘锡鸿是否胜任。而即将接替郭嵩焘赴英上任的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也上奏反对将郭治罪,并在临行前慈禧太后召见时当面为郭嵩焘申辩。经过紧张、激烈斗争,终使清廷改变初衷,同意不将郭嵩焘查办治罪,并且同时撤回刘锡鸿。>1879年1月末,郭嵩焘离开伦敦,启程回国。到达上海后,他心力交瘁,请假归乡。5月回到故乡长沙时,等待他的却是全城遍贴揭贴,指责他「勾通洋人」。不久,朝廷便诏允其休。就这样,他在一片辱骂声中离开了政治舞台。以后他仍时时深忧国事,常向友人倾谈自己对社会、政治的种种看法,一些开明之士对其学识也盛赞不已,对其不为朝廷所用深为惋惜,但终不再被朝廷起用。

相关参考

清朝首任驻外大使郭嵩焘鲜为人知的荣辱一生

中国的外交部最近很火,让各国都看到了中国在外交上面的硬气与大国风范。然而,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并没有对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直到鸦片战争西方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此时的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观念中苏醒

生活不得温饱,驻外好比充军

  即使在今天看来,旧中国的外交官绝对是令人艳羡的肥缺,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日,笔者翻阅民国著名外交家蒋作宾的日记,方知那时外交官的“寒酸”。  讨薪讨到蒋介石头上  蒋作宾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

二战后百万日侨被弃东北之谜

关东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中美苏等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做出遣返安排。然而日本政府却向驻外国公使馆发出训示,提出日本侨民“现地定着”

50万蒙古大军铩羽而归,窝阔台南下梦碎,曹友闻一夫当关保巴蜀

金国灭亡了,积弱已久的南宋朝廷原本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就在南宋君臣弹冠相庆之时却没有想到他们已经树立了一个比金国女真人更加凶残、强悍的敌人,一个让所有宋人陷入无尽噩梦的敌人……南宋端平二年,蒙

美国驻华公使说,美国人华尔在中国应该拥有更多权力,控制中国

我们知道,美国人华尔领导的洋枪队自重新组建后,实现了第二次崛起,也到到了清廷的重视,洋枪队被赐名为「”常胜军”。华尔也接受清廷的授衔,赠予荣誉和犒赏,进入清廷的管理体制,成为大清的一名高官。洋枪队重新

为什么中国古代多次出兵越南都失败而归

越南这个国家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民族渊源上都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越南也以“小中华”自居,视东南亚其他民族为蛮夷,更认为自身血脉源于炎帝一系,是华夏正统。“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是清朝嘉庆皇帝册封

清代首任驻美公使是谁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中国古代并没有现代外交观念,只有所谓“宗藩体系”、“朝贡体系”的类国际关系。直至今日近代,传统

清末西方国家是如何取得公使驻京权利的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施祺公使驻京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外交问题,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时期。1793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就曾提出过这一要求,结果遭到了乾隆皇帝

看看清朝人是如何学英语的

题图曾纪泽英语学习笔记袭侯的英文程度曾纪泽(1839-90)不是清代第一位外交官,也不是第一个向外国人祝贺西历新年的中国人,不过,他是第一位在西历元旦这天对各国驻京公使说出“HappyNewYear”

蒋介石培养孙子接班为何受挫

蒋介石与孙子们玩游戏(资料图)蒋孝勇是蒋经国的第三个儿子。1948年10月,蒋孝勇生于动荡不安的上海。那时的蒋家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国共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其父蒋经国在上海“打虎”铩羽而归,在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