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了提前退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了提前退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了提前退位

2、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选择在执政六十年时禅让皇位

乾隆皇帝为什么选择了提前退位

乾隆为何选择提前退位

?乾隆六十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乾隆皇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

乾隆为什么要选择在他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做出如此举动?在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否有一种压力笼罩着乾隆帝呢?在这千古罕见的权力交接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波折?

永琰终于通过了父皇乾隆帝长达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在这漫长、苛刻的皇储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现的呢?面对禅让皇位的父皇乾隆,嘉庆帝该如何对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无闻地退出政治舞台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顶翎辉煌,乐曲悠扬。八十五岁的乾隆老皇帝设家宴招待前来拜年的家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由于钦天监预报正月初一恰逢日食,于是,推迟到了今天举行。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年。看着子孙满堂的盛况,遥想临御天下六十年的历程,乾隆皇帝感慨万千。

太监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给子孙发红包。领到红包的人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还没领到的人两眼直勾勾地期待着。然而,红包发完,唯独一个人没给,这个人是谁?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为什么不给我,本来应该人人有份,为什么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质问,但一脸错愕,楞在那里。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是故意不给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给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乾隆皇帝不紧不慢地轻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

“你要银子何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人有钱无处花?

短暂的沉寂,现场立即迸发出一片轻声的惊叹,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给永琰的“红包”最大,堪称是“超值大礼包”--未来大清朝的锦绣江山!

几十年的秘密揭晓了,尽管现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秘密都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们更是说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永琰本人更是尴尬。

元年盟誓,帝王心结

我感觉,乾隆帝此时此地透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很可能跟这次日食有关。

最近几年来,乾隆皇帝一直处在一个无法启齿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压力源于六十年前的一个誓言。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祷,祷告什么呢?他说:“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也就是说,希望能长寿,即使长寿也不敢打破爷爷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干六十年,到时候不死也退位。

今天看来,像康熙大帝那样能治理国家六十一年,堪称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乾隆跟爷爷康熙大帝关系十分亲近,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岁的弘历--对不起,在这里不能叫乾隆帝,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花红柳绿的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爷爷康熙大帝。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立即留在身边,亲自教养,教他读书,教他使用火器,弘历都是一学就会。一次,在避暑山庄,康熙的御舟靠岸,爷爷看见孙子,挥手相招;孙子看见爷爷,从山坡上连蹦带跳飞奔而下。爷爷急得直跺脚,连呼“慢着!慢着!别摔着!”当然,弘历与爷爷相处时间不长,多半年后,爷爷去世了,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但一闭上眼睛,就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弘历后来被立为太子,也与爷爷的爱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雄才大略,功绩卓着,孙子更是羡慕不已,他也希望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君主,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敢超越爷爷。

不过,乾隆皇帝虽然表达了这个愿望,但对此并没有多少信心。爷爷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干六十一年,还不到七十岁;自己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干六十年,就八十五岁了。要知道,当皇帝与今天装空调的工人一样,都属于高危职业(如果皇帝也算是个职业的话),他倒不必担心失足坠楼,而是时刻提防别人谋害。吃饭得有人尝过才敢动筷,出行要带庞大的警卫队,这个且抛开不谈,当时医疗水平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低,清代人均寿命三十五岁左右。当然,有人说皇帝在营养和医疗方面条件稍好,寿命肯定长,谁说的?当时没有营养学知识,皇帝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鸡鸭猪羊肉。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朝鲜进贡海参二百斤,全是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皇帝不识货,赏给了太监,加上运动又少,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至于医疗条件,倒是有个皇家御用的太医院,但太医院治不了病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大家知道,给皇帝看病的风险很大,差不多是个玩儿命的活儿,中药材都有副作用,太医们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就得降低药材的副作用,副作用没有了,“正作用”也没有了,怎么治病?所以,清朝人一形容“有名无实”,往往不说“有名无实”,而是用“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八大胡同的婆娘”这一套嗑来代替。所以,乾隆帝的这个愿望实现的难度太大,当然,年轻人,理想远大些总不是坏事。

不过,从乾隆五十年以来,他越来越感到了压力。为什么呢?他已经接近八十岁了,身体还行。直觉告诉他,十来年内恐怕死不了。坏了!爷爷的记录很可能被打破。

维护爷爷的记录,践行诺言把皇位传给太子,将意味着放弃皇权。一想到这一点,恐惧顿时袭上心头。权力代表着荣誉、成功、财富和安全感,没有权力,这一切也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帝王都实行终身制,没有自愿交出政权,心甘情愿退位的。

按说,打破爷爷的记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爷爷的在天之灵肯定不会怪罪他,哪有爷爷不希望孙子好的,古语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键是向上天发过誓,古人把发誓看得很重,违背誓言就会遭天谴。

本来,这事儿只有天知己知,谁料想后来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乾隆四十三年的事,这年皇帝到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祭祖,回来的途中,收到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的一个请愿书,金从善请求他立太子、立皇后,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什么叫“以不正之运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准确点儿说,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合法政府。这话说得太重了,而且,潜台词等于说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万代?你不立皇后,养着几十个“情人”,就是嫔妃,想得到万民的敬仰?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还不解气,又诏告天下,说谁说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谁说我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至于不立皇后,我都六十多岁了还立什么皇后,不怕天下人笑话?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无私。当然,这时离乾隆六十年还有十七年之久,所以,只图一时痛快,张嘴就说,真没想到,六十年转眼就到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会怎样议论这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呢?

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经过几年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践行诺言,按时传位。这不,时间的年轮刚刚过了乾隆五十九年,六十年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日食,这不是上天的提醒或警告吗?太可怕了,所以,皇帝决定透露一点儿,给上天一个交代。于是,在新年给小辈发红包时漏掉了永琰,而且说了句“你要银子何用?”的双关语,是啊,当了皇帝还要银子干什么,你到哪里去花?

历史人物 乾隆为何选择在执政六十年时禅让皇位

     六十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 皇帝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乾隆为什么要选择在他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做出如此举动?在这一举动的背后是否有一种压力笼罩着乾隆帝呢?在这千古罕见的权力交接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波折?>  永琰终于通过了父皇乾隆帝长达二十二年的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实有他的过人之处。那么,在这漫长、苛刻的皇储考察中,永琰是如何表现的呢?面对禅让皇位的父皇乾隆,嘉庆帝该如何对待呢?而乾隆帝是否能默默无闻地退出政治舞台呢?>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公历是1795年1月22日,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顶翎辉煌,乐曲悠扬。八十五岁的乾隆老皇帝设家宴招待前来拜年的家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由于钦天监预报正月初一恰逢日食,于是,推迟到了今天举行。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年。看着子孙满堂的盛况,遥想临御天下六十年的历程,乾隆皇帝感慨万千。>  太监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给子孙发红包。领到红包的人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还没领到的人两眼直勾勾地期待着。然而,红包发完,唯独一个人没给,这个人是谁?您猜,他就是皇十五子永琰!>  为什么不给我,本来应该人人有份,为什么偏偏落下了自己?永琰不敢质问,但一脸错愕,楞在那里。大家也百思不得其解。看来是故意不给十五阿哥的,不像是忘给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乾隆皇帝不紧不慢地轻声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你要银子何用?」>  「你要银子何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人有钱无处花?>  短暂的沉寂,现场立即迸发出一片轻声的惊叹,大家明白了,皇帝留给永琰的「红包」最大,堪称是「超值大礼包」--未来大 的锦绣江山!>  几十年的秘密揭晓了,尽管现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秘密都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们更是说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永琰本人更是尴尬。>  元年盟誓,帝王心结>  据考证,乾隆帝此时此地透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很可能跟这次日食有关。>  最近几年来,乾隆皇帝一直处在一个无法启齿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压力源于六十年前的一个誓言。>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祷,祷告什么呢?他说:「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也就是说,希望能长寿,即使长寿也不敢打破爷爷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干六十年,到时候不死也退位。>  今天看来,像康熙大帝那样能治理国家六十一年,堪称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乾隆跟爷爷康熙大帝关系十分亲近,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岁的弘历--对不起,在这里不能叫乾隆帝,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花红柳绿的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爷爷康熙大帝。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立即留在身边,亲自教养,教他读书,教他使用火器,弘历都是一学就会。一次,在避暑山庄,康熙的御舟靠岸,爷爷看见孙子,挥手相招;孙子看见爷爷,从山坡上连蹦带跳飞奔而下。爷爷急得直跺脚,连呼「慢著!慢著!别摔著!」当然,弘历与爷爷相处时间不长,多半年后,爷爷去世了,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但一闭上眼睛,就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弘历后来被立为太子,也与爷爷的爱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雄才大略,功绩卓著,孙子更是羨慕不已,他也希望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君主,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敢超越爷爷。>  不过,乾隆皇帝虽然表达了这个愿望,但对此并没有多少信心。爷爷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干六十一年,还不到七十岁;自己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干六十年,就八十五岁了。要知道,当皇帝与今天装空调的工人一样,都属于高危职业(如果皇帝也算是个职业的话),他倒不必担心失足坠楼,而是时刻提防别人谋害。吃饭得有人尝过才敢动筷,出行要带庞大的警卫队,这个且抛开不谈,当时医疗水平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低,清代人均寿命三十五岁左右。当然,有人说皇帝在营养和医疗方面条件稍好,寿命肯定长,谁说的?当时没有营养学知识,皇帝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鸡鸭猪羊肉。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朝鲜进贡海参二百斤,全是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皇帝不识货,赏给了太监,加上运动又少,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至于医疗条件,倒是有个皇家御用的太医院,但太医院治不了病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大家知道,给皇帝看病的风险很大,差不多是个玩儿命的活儿,中药材都有副作用,太医们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就得降低药材的副作用,副作用没有了,「正作用」也没有了,怎么治病?所以,清朝人一形容「有名无实」,往往不说「有名无实」,而是用「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八大胡同的婆娘」这一套嗑来代替。所以,乾隆帝的这个愿望实现的难度太大,当然,年轻人,理想远大些总不是坏事。>  不过,从乾隆五十年以来,他越来越感到了压力。为什么呢?他已经接近八十岁了,身体还行。直觉告诉他,十来年内恐怕死不了。坏了!爷爷的记录很可能被打破。>  维护爷爷的记录,践行诺言把皇位传给太子,将意味着放弃皇权。一想到这一点,恐惧顿时袭上心头。权力代表着荣誉、成功、财富和安全感,没有权力,这一切也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帝王都实行终身制,没有自愿交出政权,心甘情愿退位的。>  按说,打破爷爷的记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爷爷的在天之灵肯定不会怪罪他,哪有爷爷不希望孙子好的,古语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键是向上天发过誓,古人把发誓看得很重,违背誓言就会遭天谴。>  本来,这事儿只有天知己知,谁料想后来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乾隆四十三年的事,这年皇帝到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祭祖,回来的途中,收到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的一个请愿书,金从善请求他立太子、立皇后,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什么叫「以不正之运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准确点儿说,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合法政府。这话说得太重了,而且,潜台词等于说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万代?你不立皇后,养著几十个「情人」,就是嫔妃,想得到万民的敬仰?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还不解气,又诏告天下,说谁说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谁说我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至于不立皇后,我都六十多岁了还立什么皇后,不怕天下人笑话?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无私。当然,这时离乾隆六十年还有十七年之久,所以,只图一时痛快,张嘴就说,真没想到,六十年转眼就到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会怎样议论这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呢?>  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经过几年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践行诺言,按时传位。这不,时间的年轮刚刚过了乾隆五十九年,六十年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日食,这不是上天的提醒或警告吗?太可怕了,所以,皇帝决定透露一点儿,给上天一个交代。于是,在新年给小辈发红包时漏掉了永琰,而且说了句「你要银子何用?」的双关语,是啊,当了皇帝还要银子干什么,你到哪里去花?>  韬光养晦,取信父皇>  前面说乾隆皇帝本来对永琰并不十分满意,认为他较为平庸,其实,永琰能通过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长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大家知道,乾隆帝实行的是秘密立储,那么,永琰应该不会知道他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是,他能猜呀,毕竟就这几个人选吗。当时,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结果是乾隆帝如果传儿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传孙子,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的可能性最大。>  绵恩是「长房长子次孙」,但乾隆实际上是把他当长孙看的。既然乾隆帝对长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孙子补报,将孙子封为亲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绵恩亲王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全部封王,而且,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长期担任京师禁卫军的领导,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乾隆帝那些皇子凭著父亲的提拔,在中央各部任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班儿都懒得上,这样一比较,可见绵恩确实是个人才。当时,朝鲜国经常来京进贡,带些半岛的土特产,顺便打探些宗主国的情报,回国后加以分析。他们曾认为,未来的主子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绵恩的可能性更大。顺便说一句,绵恩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还大十四岁呢。>  但是,北京的王公还是更倾向于把宝押在永琰身上,他们不大相信皇帝能绕过儿子,传位孙子,这不仅不近人情,而且,乾隆帝以前谈经论史,曾批评过明太祖朱元璋。批评朱元璋什么?批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埋下了后来骨肉相残的祸根儿。就此来看,永琰胜算更大。对此,永琰应该认识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热门的未来皇帝候选人之一,这样一来,怎样通过父亲苛刻、漫长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智囊--师傅朱珪。>  这个朱珪,是个品行端正,心眼也不少的人。关于师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以后细讲。朱珪肯定给永琰出了不少主意,师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为太子,他们必将处在乾隆帝的严密监视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谨慎,为人做事也很低调,连话都很少说。>  当然,能通过考察的关键是获得乾隆帝的喜欢。永琰个性循规蹈矩,沉默持重。这是个缺点,也可以说是个优点。您发现没有,在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英明统治者的继承人,往往相对平庸一些,可见英明的君主并不欢迎同样的英明的继承人,这样的例子很多。>  几十年的秘密揭晓了,尽管现场的所有人对这个秘密都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大家还是心潮澎湃,尤其是皇子们更是说不清酸甜苦辣;另外,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皇帝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大家都不知如何表态,永琰本人更是尴尬。>  元年盟誓,帝王心结>  据考证,乾隆帝此时此地透露这个天大的秘密,很可能跟这次日食有关。>  最近几年来,乾隆皇帝一直处在一个无法启齿的巨大的压力之下,这个压力源于六十年前的一个誓言。>  乾隆元年,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祷,祷告什么呢?他说:「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也就是说,希望能长寿,即使长寿也不敢打破爷爷康熙帝统治六十一年的记录,就干六十年,到时候不死也退位。>  今天看来,像康熙大帝那样能治理国家六十一年,堪称奇迹,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乾隆跟爷爷康熙大帝关系十分亲近,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岁的弘历--对不起,在这里不能叫乾隆帝,拉着爸爸的手,走进了花红柳绿的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爷爷康熙大帝。爷爷非常喜欢这个孙子,立即留在身边,亲自教养,教他读书,教他使用火器,弘历都是一学就会。一次,在避暑山庄,康熙的御舟靠岸,爷爷看见孙子,挥手相招;孙子看见爷爷,从山坡上连蹦带跳飞奔而下。爷爷急得直跺脚,连呼「慢著!慢著!别摔著!」当然,弘历与爷爷相处时间不长,多半年后,爷爷去世了,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了,但一闭上眼睛,就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弘历后来被立为太子,也与爷爷的爱怜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雄才大略,功绩卓著,孙子更是羨慕不已,他也希望做一个像爷爷那样的君主,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敢超越爷爷。>  不过,乾隆皇帝虽然表达了这个愿望,但对此并没有多少信心。爷爷登基的时候才八岁,干六十一年,还不到七十岁;自己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干六十年,就八十五岁了。要知道,当皇帝与今天装空调的工人一样,都属于高危职业(如果皇帝也算是个职业的话),他倒不必担心失足坠楼,而是时刻提防别人谋害。吃饭得有人尝过才敢动筷,出行要带庞大的警卫队,这个且抛开不谈,当时医疗水平低,人们的平均寿命低,清代人均寿命三十五岁左右。当然,有人说皇帝在营养和医疗方面条件稍好,寿命肯定长,谁说的?当时没有营养学知识,皇帝吃的都是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鸡鸭猪羊肉。乾隆四十三年八月,朝鲜进贡海参二百斤,全是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皇帝不识货,赏给了太监,加上运动又少,很容易得心脑血管病。至于医疗条件,倒是有个皇家御用的太医院,但太医院治不了病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大家知道,给皇帝看病的风险很大,差不多是个玩儿命的活儿, 材都有副作用,太医们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就得降低药材的副作用,副作用没有了,「正作用」也没有了,怎么治病?所以, 人一形容「有名无实」,往往不说「有名无实」,而是用「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八大胡同的婆娘」这一套嗑来代替。所以,乾隆帝的这个愿望实现的难度太大,当然,年轻人,理想远大些总不是坏事。>  不过,从乾隆五十年以来,他越来越感到了压力。为什么呢?他已经接近八十岁了,身体还行。直觉告诉他,十来年内恐怕死不了。坏了!爷爷的记录很可能被打破。>  维护爷爷的记录,践行诺言把皇位传给太子,将意味着放弃皇权。一想到这一点,恐惧顿时袭上心头。权力代表着荣誉、成功、财富和安全感,没有权力,这一切也就没有了,所以,中国帝王都实行终身制,没有自愿交出政权,心甘情愿退位的。>  按说,打破爷爷的记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爷爷的在天之灵肯定不会怪罪他,哪有爷爷不希望孙子好的,古语说得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关键是向上天发过誓,古人把发誓看得很重,违背誓言就会遭天谴。>  本来,这事儿只有天知己知,谁料想后来弄得天下皆知,那是乾隆四十三年的事,这年皇帝到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市祭祖,回来的途中,收到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的一个请愿书,金从善请求他立太子、立皇后,居然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什么叫「以不正之运自待」,就是自己不拿自己当人,准确点儿说,自己不把自己看成一个合法政府。这话说得太重了,而且,潜台词等于说你不立太子,你想千秋万代?你不立皇后,养著几十个「情人」,就是嫔妃,想得到万民的敬仰?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还不解气,又诏告天下,说谁说我不立太子,早在三十八年就立太子了;谁说我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至于不立皇后,我都六十多岁了还立什么皇后,不怕天下人笑话?这一下,普天之下都知道皇帝大公无私。当然,这时离乾隆六十年还有十七年之久,所以,只图一时痛快,张嘴就说,真没想到,六十年转眼就到了,一旦自食其言,上天不容,百姓又会怎样议论这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呢?>  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经过几年的思想斗争,他决定践行诺言,按时传位。这不,时间的年轮刚刚过了乾隆五十九年,六十年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日食,这不是上天的提醒或警告吗?太可怕了,所以,皇帝决定透露一点儿,给上天一个交代。于是,在新年给小辈发红包时漏掉了永琰,而且说了句「你要银子何用?」的双关语,是啊,当了皇帝还要银子干什么,你到哪里去花?>  韬光养晦,取信父皇>  前面说乾隆皇帝本来对永琰并不十分满意,认为他较为平庸,其实,永琰能通过乾隆帝二十二年的漫长考察,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大家知道,乾隆帝实行的是秘密立储,那么,永琰应该不会知道他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但是,他能猜呀,毕竟就这几个人选吗。当时,大家私底下都在猜,猜的结果是乾隆帝如果传儿子,基本上就是永琰;如果要是传孙子,当年冤死的皇长子的第二个儿子绵恩的可能性最大。>  绵恩是「长房长子次孙」,但乾隆实际上是把他当长孙看的。既然乾隆帝对长子有一份歉疚,只好拿孙子补报,将孙子封为亲王。要知道,乾隆帝封绵恩亲王的时候,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全部封王,而且,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长期担任京师禁卫军的领导,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乾隆帝那些皇子凭著父亲的提拔,在中央各部任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连班儿都懒得上,这样一比较,可见绵恩确实是个人才。当时,朝鲜国经常来京进贡,带些半岛的土特产,顺便打探些宗主国的情报,回国后加以分析。他们曾认为,未来的主子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绵恩的可能性更大。顺便说一句,绵恩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比他的叔叔永琰还大十四岁呢。>  但是,北京的王公还是更倾向于把宝押在永琰身上,他们不大相信皇帝能绕过儿子,传位孙子,这不仅不近人情,而且,乾隆帝以前谈经论史,曾批评过明太祖朱元璋。批评朱元璋什么?批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埋下了后来骨肉相残的祸根儿。就此来看,永琰胜算更大。对此,永琰应该认识得到,他肯定知道他是热门的未来皇帝候选人之一,这样一来,怎样通过父亲苛刻、漫长的考察,他一定下了一番苦心,更何况他身边还有一个智囊--师傅朱珪。>  这个朱珪,是个品行端正,心眼也不少的人。关于师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在以后细讲。朱珪肯定给永琰出了不少主意,师徒二人都知道,一旦永琰被秘密立为太子,他们必将处在乾隆帝的严密监视之中,所以,都很小心谨慎,为人做事也很低调,连话都很少说。>  当然,能通过考察的关键是获得乾隆帝的喜欢。永琰个性循规蹈矩,沉默持重。这是个缺点,也可以说是个优点。您发现没有,在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英明统治者的继承人,往往相对平庸一些,可见英明的君主并不欢迎同样的英明的继承人,这样的例子很多。>  为什么英明的君主不愿意选择同样英明的继承人呢?我想,英明的君主一生都留下了很多业绩,他需要下一代继承这些业绩,而不希望下一代君主上台后今天拨乱反正,明天平反冤假错案,像自己那样,一点儿不给祖宗留面子。相反,选择一个忠厚老实的继承人,也许能力差点儿,但肯定会按自己确定的既定方针办,凡是老皇帝说过的,凡是先皇做过的,一概奉行不移。当然,乾隆帝儿子中也没有什么英才,但小聪明还有几个,乾隆帝一概不选,就选择忠厚的永琰,不能说没有深刻的考虑。>  当然,仅仅忠厚也不行,还得显示出一些其他方面的特长。怎么显示呢?父皇又没给自己什么差事,无法干出一番业绩。乾隆五十四年,永琰被晋升为亲王,名为嘉亲王,依然是光杆儿亲王一个,什么权力也没有。于是,永琰在另一方面下功夫,什么功夫,就是一个「勤」字。没有工作你勤什么勤?永琰只好勤奋学习。他起早贪黑,刻苦攻读。大家知道,现在的教育体制都有个学习周期,学到一定程度就毕业了,永琰什么时候毕业?乾隆帝什么时候让他当太子,他就什么时候毕业;乾隆帝什么时候让他当太子?天知道,都七老八十了还没病没灾,翘辫子遥遥无期,自己都三十多岁了每天还跟那些牙牙学语的皇曾孙、皇玄孙混在一起,连老师都懒得提问他,您说无聊不无聊。>  不过,乾隆帝看到他学习兴趣浓厚,派给他个差事,就是让他协助老师照看皇孙、皇曾孙、皇玄孙的学习,拿今天话说,相当于班级里面的学习委员或班长一类的班干部,不算正式的国家干部,但永琰干得勤勤恳恳。我看《清高宗实录》,发现这个「班干部」有时还向乾隆帝打老师的小报告,以示自己履行班干部职责的认真。比如昨天下雨,十个师傅来了七个,谁谁没来;又比如哪几位师傅要求不严格等。要是赶上乾隆不高兴,这位师傅就倒霉了,轻者罚俸,重者降级;当然,要是赶上乾隆心情不错,乾隆帝就让永琰自己去规劝师傅。毕竟永琰的儿子也在上书房读书,永琰也算个家长,老师有要求不严的地方,可以直接规劝。>  此外,永琰还不失时机地讨皇帝的欢心。怎么讨皇帝的欢心?机会不多。大家知道,乾隆帝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处巡游,要是南巡、东巡,皇子们都打心眼里愿意去,但是,要是到东北祭祖,谁都找机会推辞,那地方人烟稀少,走上一天也看不到一个村庄,荒凉得很。此时在皇子心目中,「关东家」的概念已经淡薄,一次一个皇子向皇帝汇报本衙门官员的人选时,说某某是关东人,不开窍,不能用。乾隆帝大怒,说你以为你是北京人,你就是关东人,太祖、太宗都是关东人,你居然看不起关东人,简直就是忘本!>  永琰随父皇到东北祭祖,时时表现出虔诚的态度。在昭陵(今沈阳北陵),乾隆帝跪在皇太极的坟前,朗读祭文,泪随声涌,永琰也是热泪夺眶而出,不禁失声痛哭。到了抚顺,永琰还做了首诗,献给父皇:>  守成继圣王,功德瞻巍峨。>  永怀肇造艰,克勤戒弛惰。>  诗的意思是不忘祖宗创业的艰难,勤奋工作,守住祖宗的江山。从技巧和格律上看,写得未必十分高明,但乾隆帝看后赞赏不已,说立意高远,格调健康,不忘祖宗,是太祖高皇帝的好子孙。又把其他皇子骂了一顿,说他们居然写诗抱怨长途跋涉,即使到了祖宗陵寝前依然无动于衷,把上坟当成了游山玩水,简直毫无心肝,等回到北京看怎么收拾他们。>  这样一来,永琰通过了乾隆帝的考察,太子地位稳固不摇。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在家宴上透露了一点信息,这不是正式发布,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公开议论而已。>   权臣泄密,欲立首功>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二日黄昏,永琰居住的跟冷宫差不多的撷芳殿的大门被拍打得山响,几个侍卫怒气冲冲开门一看,顿时矮了半截,有的弯腰请安,有的飞奔上房,向永琰通报,您能猜到来人是谁吗?>  来人是乾隆皇帝的大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而且,和珅的儿子是自己的妹夫,说起来也是亲戚,所以,永琰赶紧将和珅迎入客厅,请教此时来访,有何贵干?和珅笑而不答,扑到在地,连连叩头,口称主子大喜,又从怀中取出一柄玉如意,按宫廷礼节呈给永琰。永琰心里全明白了,大事已定,即将公布;和珅抢在公布之前报喜,欲立拥戴之功。和珅哪里知道,三年后,这成了杀他的一条罪名,什么罪名,拿今天的话说,叫泄露国家机密。确实,和珅这一举动有欠考虑,他提前一夜向永琰透露秘密,对永琰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永琰产生疑问:你是向我卖好,还是向我示威?你无外乎就是在显示你的地位的优越吗!你敢小瞧我,莫道幼主可欺!可见,和珅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和珅刚走,宫中太监便来通知:明天在圆明园勤政殿,皇帝召见。永琰哪里还有睡意,过了午夜,立即套车启程,前往圆明园候见。此时夜深人静,但出了城就发现在前往圆明园的御道上,铃声喧腾,鞭声震野,一群群马队簇拥著一辆辆马车,向西北奔驰,灯笼火把照耀得一路通明。原来皇子、皇孙以及在京的王公大臣接到通知,都在往圆明园赶。看来,要改朝换代了。>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公历是1795年的10月15日,在圆明园勤政殿,乾隆帝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取出发黄的上谕,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颙琰叩头谢恩,表示谨遵圣谕,修身历练,以期不负重托。>  紧接着,乾隆帝又宣布了更为惊人的决定:>  以明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至于皇帝和太上皇的分工,乾隆帝也作了安排,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还有一个职责,就是每天要对皇帝进行「训谕」。>  截止此时,乾隆帝统治中国六十年,除了乾隆帝以外,在场的人打记事起就使用乾隆年号,漫长的时光使人们习惯于乾隆皇帝的永存,现在,亲耳听到乾隆帝宣布他的时代即将结束,这个震撼力跟晴天霹雳差不多。>  不过冷静一想,立即发现乾隆帝退位退得并不彻底,实际上大权未交,就连紫禁城里边的天子寝宫--养心殿,乾隆帝也不打算腾出来,因为他说他住了六十年,一直很顺当,不想搬家;而且,他说怕换个地方睡不着(乾隆有失眠的毛病)。那么,新皇帝住在哪儿?乾隆说还住在毓庆宫,可以把毓庆宫改个名,不叫毓庆宫。至于叫什么,现在没想好,以后再说吧。>  看来,颙琰这个「儿皇帝」不好干。>  颙琰不能不出面表态了,他说他接受太子的地位,但不接受明年改元归政的安排,因为自己一方面年纪还轻(三十六岁还年轻!古人三十而立,不像现在,三十岁还叫男孩儿、女孩儿);另一方面,虽然他这些年一直刻苦用功,但感觉还是学识有限,阅历更少,所以,他愿意「谨当备位储宫,朝夕侍膳问安之暇,得以禀受至教,勉自策励」。总之,请父亲把皇帝当到底,如果一定要归政,也应该等到寿登期颐,什么是「期颐」?期颐就是一百岁,那个时候再传位给他,他肯定不会推辞。总之,现在父皇才八十五岁,年纪不算太大,离一百岁还远着呢,所以,绝对不能接受父亲的禅让 。>  对于乾隆帝的退位,中央官员中除了和珅集团以外,普遍发自内心地赞同。大家都感到乾隆帝执政六十年,难免日久懈怠,目前国家积重难返,问题成山,换个统治者可能会有一番新气象;而且,乾隆帝已经八十五岁了,相比之下,国家部院大臣、封疆大吏差不多都是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的人。大家知道,老人跟老人谈得来,年轻人跟年轻人谈得来,总之,人和人的交往多局限在同一年龄段内,现在君臣之间年龄相差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根本无法沟通,平时全靠和珅上传下达,经过他这一「传达」,实际上皇帝不了解下情,臣子也难以领会皇上的旨意,结果就是和珅一手遮天,这已经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  但是,按照中国传统,不管是虚情还是假意,你不能不客气一番。于是,群臣言不由衷地纷纷上书皇帝,有的大臣劝乾隆帝顺应「亿兆人之心,久履天位」,有的大臣顺着颙琰的话说如果非传位太子不可,也应该「俟寿跻期颐」再举行归政典礼。前边说了,期颐就是一百岁的代名词,乾隆能活到一百岁?你还别说,乾隆对此也有点儿信心。同时,蒙古王公、满洲王公也上折恳请,一时声势浩大。>  面对朝野反对他退位的呼声,乾隆皇帝是什么态度呢?>  乾隆皇帝对太子和满朝王公大臣的表态十分满意,因为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心中的荣誉感,还可借此再向普天下表示一次自己的高风亮节。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他说:「若因群情依恋,勉遂所请,则朕初心焚香告天之语转为不诚,是实难以听许,毋庸再行渎请。」 更重要的是趁机宣布:「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总之,乾隆表示你们放心吧,我当了太上皇一样管事,我把太子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完了,经过这一番折腾,颙琰又降格为「实习皇帝」了。>  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公历是1796年2月9日,清朝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太上皇不靠搀扶,迈著稳重的步伐登上太和殿的宝座的台阶,就皇帝位。宝座前地上放著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著《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三十七岁的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暹罗、安南、朝鲜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壮观而又庄严。>  坐在太和殿皇帝宝座上,看着眼前的皇帝玉玺,乾隆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这一切就不属于他了,六十年的时光如过眼云烟,他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吗?>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部书记载,此时的乾隆发了一场小孩儿脾气,临时决定不把玉玺授给颙琰,说什么大事还是我办,还是放在我这儿方便,给他他也用不着,一会儿把《传位诏书》念一遍就得了。这可急坏了几位大学士,因为这样一来,典礼就不圆满了,传播天下,臣民怎么看乾隆?于是连哄带劝,直到乾隆答应交出玉玺为止。>  午门上钟鼓齐鸣,丹陛大乐奏响,颂歌在齐唱:>  御宇六旬,>  九有浃深仁。>  勋华一家褆福臻,>  岁万又万颂大椿。>  文武圣神,>  帝夏皇春 !>  颂歌唱毕,万万岁!万岁!如山呼海啸般地响起。>  乾隆接过大学士奉上的皇帝玉玺,拿在手中,这是一方沉甸甸的盘龙青玉大印,上刻满文,翻译成汉语是「皇帝之宝」四字,玉质并非十分出色,雕工更是一般,但是,这是太宗文皇帝--也就是皇太极命人雕刻的,那时的大清还仅是东北地方政权,这方玉玺既是大清开国遗物,也是迄今为止五代皇帝一百六十多年权力的象征,堪称是大清皇室的传家宝。>  乾隆久久端详著这枚由他使用了六十年的玉玺,然后毅然俯身授向跪在脚下的皇太子颙琰,颙琰赶紧双手高举过头,虔诚地接过玉玺……>  礼成,太上皇还宫,嘉庆帝在太和殿即位,接受群臣的朝贺。与历朝历代的登基大典比起来,这个典礼就寒酸得多了,不管怎样,他坐上了皇帝宝座。>

相关参考

辛亥革命时,满清皇室为什么不像元朝一样逃回北方,而是选择退位

众所周知,元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完全占据中国的非汉族政权。但是这两个政权在灭亡时,统治者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元顺帝在明军即将攻到大都时选择了逃跑,回到了祖先生活的草原;而清宣统皇帝溥仪则是宣布

无解,弱势皇帝高纬面临难题;两难,控制宫廷势力还是屈从于豪门

​公元565年,武成帝高湛退位为太上皇,太子高纬提前继位。高湛此举就是希望年幼的太子可以提前获得权力,不至于在自己去世之后被欺负。可就在公元569年,高湛刚去世没多久,高纬的权威立刻受到了挑战:豪门士

乾隆皇帝为何选择嘉庆做为自己的接班人

乾隆皇帝为何选择嘉庆做为自己的接班人  若要认中国历代皇帝中的人气指数,清朝的干隆皇帝应该是名列前茅的。干隆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皇帝,他还创造了皇帝的退休制度。  干隆皇帝二十五岁继位,在皇帝宝座上端坐

刘邦的神奇之处,凭直觉躲过杀身之祸,提前预料侄子谋反

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古代史上,刘邦的名字都是大名鼎鼎的,从古至今,人们对刘邦是非常敬佩的。秦末时期,刘邦选择了起义,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刘邦斩白蛇起义,其次到了楚汉之争的时候,刘邦的能力仍然是非常

清朝末年东北还有三十万的八旗,为何清廷选择了退位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末年的30万八旗为什么不支持清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廷入关靠的是什么军队?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八旗。八旗就是清廷所仰仗的最大支柱,其中八旗军队分为满汉蒙三种八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李世民为什么逼李渊退位﹖

李世民为什么逼李渊退位﹖除掉太子李建成后,就面临着要受到李渊处罚的问题。要想不受李渊的处罚,唯有让李渊提前退位当太上皇,自己当皇帝。这样一来,天下都由自己说了算,也不可能承担啥责任。本来李世民就是图谋

乾隆出于什么原因而选择了嘉庆

乾隆皇帝一生共生有皇子17位、公主10位,可谓子嗣旺盛!然而在晚年却将皇位传给了普普通通的皇十五子--颙琰,让后者成为了评价不高的嘉庆帝。在世界大势风云变幻之际,嘉庆帝虽然打出「”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

乾隆选择平庸嘉庆继位背后的皇家悲剧

 乾隆选择平庸嘉庆继位背后的皇家悲剧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永琰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此前,清朝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干隆

傳位大典上,他抱著玉璽不肯撒手,乾隆的皇帝癮怎麼那麼大

歷史上很少有皇帝自願退位,一般都是在老皇帝死後太子繼任新皇。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李世民逼宮李淵。可是乾隆皇帝並沒有這樣強勢的兒子,為什麼他要選擇退位給嘉慶呢?在傳位大典上,卻又抱著玉璽遲遲不肯撒手,他

乾隆是个怎样的皇帝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于雍亲王府。雍正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