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

Posted 清廷

篇首语: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

2、历史人物 孙可望的十八先生之狱是怎么回事儿

南明权臣孙可望在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变化是怎样的

孙可望投降满清后的待遇可以说是先非常优越,后来南明大势已去之后,尤其是李定国死后,孙可望的待遇可谓急剧下降。可以说孙可望投降初期受到满清特殊的恩遇,靠的是出卖云贵川抗清事业。他刚刚逃到湖南宝庆就给清廷递上了“愿取三省上献,以大一统之盛事”的奏疏,疏中避而不提张献忠开创的大西军事业,把自己打扮成逐鹿中原的英雄,恬不知耻地把同系张献忠义子和大将的李定国、刘文秀说成是自己“恩拔”起来的,把李定国等人反对他专横跋扈、帝制自为的措施说成“以奴叛主”。后来满清乘着那么李定国等人平定孙可望叛乱后要进行重新洗牌时期,三路进攻云南,尽管出于种种考虑没有让孙可望亲赴前线,却充分利用了他过去在大西军和永历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加强了政治攻势,使得不少原大西军系统中忠于孙可望的将领倒戈投降。

投降初期的孙可望对满清确实作用大,故而满清对于孙可望的来归也极为重视。1657年12月,特旨封孙可望为义王。还派派内翰林弘文院学士麻勒吉为正使,礼部尚书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胡兆龙、礼部右侍郎祁彻白为副使赍册、印,专程前往正在湖南的孙可望行册封礼。1658年2月在长沙举行典礼。同年5月初2,孙可望在麻勒吉等伴送下到达北京,清廷命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公、侯、伯、梅勒章京、侍郎等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次日,顺治皇帝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多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此外赐府第、赐蟒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上红极一时的人物。

然而,孙可望本人的地位却随着永历朝廷的衰微逐渐走向没落,曾经红极一时的“义王”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日子不大好过了,通过一些似微实显的迹象可以看出来。1658年,孙可望意外地同自幼失散的弟弟孙可升相会了,孙可升从驻地松江府上海县来到北京,兄弟久别重逢自是惊喜交集,孙可望向朝廷奏报了“聚合之奇缘”,奉旨同住。可是,孙可升的家属奴婢十余口还在上海,搬来北京筹措路费不易。于是,孙可望请求福临“敕部给予勘合”――利用满清的驿传实现全家团聚,在孙可望看来这不过小事一桩(孙可望自以为自己对满清灭掉南明贡献那么大,而且满清皇帝在其投降初期大肆嘉奖,给他的感觉是满清皇帝和厚恩),所以在疏中写道“想此项恩膏朝廷亦所不靳”。结果满清皇帝福临指使左都御史魏裔介抨击孙可望,最后孙可望惊恐不已,在“伏罪陈情仰吁天鉴”疏中说:“昨闻宪臣有特纠陈请之非,祈正悖谬之罪一疏,本藩汗流浃背,寝食不安,方知前事之非,宪臣之言不谬矣。”

1659年3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福临虽然明知这种事情在满八旗中本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却不愿放过这个机会

进一步贬损孙可望的政治地位。他派内阁学士马迩吉来到孙可望的住宅宣读谕旨,先训斥一番,然后宣布宽假其罪。孙可望于惊惧之余,连忙上奏本解释自己放债的经过,接着向福临摇尾乞怜,陈述自己“郁积之苦衷并所以招尤招谤之原”。

此后,孙可望的处境益发难堪了,正如古语所说“神龙失势,与蚯蚓同”。1660年6月,他被迫上疏请求辞去义王封爵和册印。这时,南明永历皇帝虽然已经逃入缅甸,西南大势已定,但以李定国为首的明军残部仍在边境地区坚持斗争。满清福临觉得不合适,就没有应允(可见满清对李定国有多恐惧)。

1660年11月20日,孙可望死了。满清官方的说法是病死,但真相如何颇有疑义。清初史家就说孙可望是“随出猎被射死”;或者说“封为义王,寻被G”(《行在阳秋》卷下。王源鲁《小腆纪叙》卷下《孙李构难》)。

孙可望死后,清廷赐谥恪顺,“祭葬加隆”;同时命其子孙征淇袭封义王。几个月后孙征淇病死,弟征淳承袭。1661年,吴三桂等领兵进入缅甸,永历帝被俘回昆明缢杀。1662年玄烨即位,李定国也病殁于边境。此时满清觉得的孙可望家族已经没有多大利用价值了,“恩典”也就逐步降格。1666年满清下令将义王孙征淳的年俸由五千两减为三千两。1670年,孙征淳病死,其弟征灏请求袭封;御史孟熊飞上疏反对,请将孙可望王爵停其袭替或减等降封;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降封为慕义公;孙征灏死后,其子宏相再降袭一等轻车都尉。

从孙可望投降满清后待遇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孙可望的行动愚蠢,当年他开创了如此好的局面,而且自己基本上是只差一个名义了,做到了位极人臣地位,可以说永历在他那里不过是木偶而已,如果孙可望心胸稍微宽一点,那么完全可以打仗依靠李定国和刘文秀等人,从而至少可以与满清形成对峙局面,那样的话孙可望更多的被后来文人称赞了。结果孙可望自己的私心膨胀过大导致了内讧,而投降到了满清那边后有积极帮助满清出谋划策,过早灭了南明使得自己失去了利用价值,结果不仅待遇不断下降后来甚至连命都丢失。另一方面,也可说明满清的所谓后恩不过是看着你有用而利用而已,一旦你的利用价值没了,那么就可以当做厕所纸一样随时丢了。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孙可望的十八先生之狱是怎么回事儿

  孙可望是明末清初时期的将领,早些年跟随张献忠起义,带领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张献忠去世之后,又与李定国一起联合南明,成为永历帝时期权臣。后来在与李定国争锋之时失败,投降清朝,被清朝封为“义王”。

  十八先生之狱,是发生在孙可望为永历帝时期权臣之时。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孙可望迅速增长的野心。

  联明抗清的政策,最开始是李定国提出来的。虽然孙可望后来同意了这个政策,但是却是迫于无奈。当时起义军中的诸位将领,大多数都赞同李定国的想法,而孙可望寡不敌众,最终只能同意。

  孙可望在张献忠死了之后,想的是偏安一隅,守住自己本来的领土。所以尽管后来只能接受联明抗清的策略,却并不安于现状。他在过了很久之后才派人与南明朝廷谈判,而在接受南明册封之后,想的却是如何篡权夺位。

  孙可望后来接受幕僚的建议,准备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他派人将永历帝朱由榔迎接入贵州安隆所,改名安龙府,作为南明的行在。后来他还下令在贵阳设立了内阁六部,建立太庙和社稷,制订朝仪。

  这一切都不是为了建立南明永历朝的秩序,而是为将来能顺利篡位做准备。永历帝不傻,很快就明白了孙可望的野心和企图。他召来臣子,商量办法。最后在大学士吴贞毓等人的 支持下,给李定国写信,请求李定国护驾。

  这封求助信,被宦官马吉祥报告给了孙可望。孙可望十分生气,于是下令将诸大臣逮捕,并严刑拷打。后来更是直接威迫永历帝下诏处死吴贞毓等十八位大臣。这整件事情,就是当时著名的十八先生之狱。从这件事情的发生可以看出,孙可望作为流寇,驱逐利益,残忍狠辣的本性。

  孙可望后来投降清王朝,接受清王朝册封,成为清王朝的“义王”。他出卖西南军情消息,最终使得永历帝和李定国走向了彻底的毁灭。许多人想不通,为什么孙可望会投降清朝?因为他最后的结局实在不好,是“狡兔死走狗烹”的典范。

  首先孙可望当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并不知道自己日后的结局。

  其次,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还是在于与李定国争权夺势上面的失败。孙可望作为张献忠四养子的长子,早些年的威望高于李定国,手下的兵权也更多。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李定国以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忠君爱国的品质,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同,而这些都让孙可望十分嫉妒。

  当初联明抗清政策,大多数将领都支持李定国,就可以看出在起义军中,当时李定国的威望已经超过孙可望了。

  后来与南明联盟,为南明效力,共同抗击清军的时候。孙可望一心争权夺利,而李定国则率兵奋力击杀外敌,收复失地,建立了很多的功勋。这使得李定国的军功和在百姓间的声望,都远超孙可望,孙可望心中越发不满。

  后来孙可望直接与李定国对上,想将李定国杀害,自己成为最超然的那个。但是在与李定国交锋之时,却屡屡失败。到了后来,与李定国双方交战,己方的将领却带领自己的士兵,直接投靠李定国,这让孙可望对李定国越发仇恨。

  在发生部下反叛的事情之后,就当即投效清朝,希望借兵击败李定国。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孙可望对权势和名利的渴望。不管是投靠永历帝还是投靠清王朝,孙可望想的都是能得到更大的权利,更多的钱财。

 

相关参考

浑身清凉,太爽了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为了惩戒贪官,肃清腐败,对腐败之人大开杀戒,不少人惨遭剥皮之刑,而到了南明时期,权臣孙可望为了巩固地位,树立威信,不惜大肆虐杀南明大臣,甚至活剥,所以鲁迅先生才会在《且介亭杂文·病

抗清将领孙可望使用剥皮的酷刑是真的吗

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是明朝后期抗击清朝军队的将领,但是两个人的气节和结局都是不一样的。孙可望被批抗击清军,一心想自己称帝,最终在内斗中失败,投降清军后被杀。而李定国则坚持反清复明,最后兵败病死。孙可望和李

孙可望是何许人

玷污陈圆圆的其实是孙可望,而不是刘宗敏。但是估计对孙可望有所了解的人还不多吧,那么这孙可望到底是个什么人呢?明末农民军起义,以李自成与张献忠两支义军势力最大,而李自成自称闯王,张自称八大王(一说是八达

孙可望是何许人

玷污陈圆圆的其实是孙可望,而不是刘宗敏。但是估计对孙可望有所了解的人还不多吧,那么这孙可望到底是个什么人呢?明末农民军起义,以李自成与张献忠两支义军势力最大,而李自成自称闯王,张自称八大王(一说是八达

死因究竟是什么? 孙可望之死为何颇受争议

孙可望传在明朝末期,在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政治举措下,各种矛盾日益如初,在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人民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宣战,一时之间,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

死因究竟是什么? 孙可望之死为何颇受争议

孙可望传在明朝末期,在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政治举措下,各种矛盾日益如初,在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人民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宣战,一时之间,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

死因究竟是什么? 孙可望之死为何颇受争议

孙可望传在明朝末期,在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政治举措下,各种矛盾日益如初,在加上天灾的影响,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人民纷纷举起反抗的大旗,向腐朽没落的明王朝宣战,一时之间,各地先后爆发了农民

二战后各国战俘回国后会怎样,东西方的天壤之别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沙场对垒,一决雌雄,成王败寇,自古如此。战争一个永远的话题,有赢就有输,无论输赢总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投降,成为了俘虏。今天小编和大家聊一聊各国俘虏归国后的待遇,看看有何不同。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

南明败的原因在于汉奸多和满清上层合适的政治手段

明末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满清为何能以那么少的兵力那么顺利的统治中国?南宋和明一样都经历了外敌入侵,宋代的汉奸就少的多,可明末就不同,满清征服华夏,基本上靠大汉奸。宋在遭受蒙古入侵开始,到张世杰崖山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