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是什么回事
Posted 戴名世
篇首语: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是什么回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2、清朝一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成了一品大员
清朝戴名世的南山集案是什么回事
戴名世的南山集案
戴名世是一代文学大家,其散文成就尤其突出,戴名世的文章著称于世的就是《南山集》,戴名世的《南山集》中记述了大量的抗清义士,也写出了清军在攻克扬州之后屠城的残暴行径,戴名世在自己的著作之中完全不避讳自己的反清倾向,所以戴名世因《南山集》获罪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戴名世南山集案
首先向皇帝控告戴名世的是赵申乔,而赵申乔是与戴名世被点中一甲第二名的时候的状元赵熊诏之子,当年赵熊诏是状元,戴名世是榜眼,但是很多人都在议论其实赵熊诏是通过贿赂才得到了状元的,状元本来应该是戴名世的,很多人认为戴名世的南山集案的根源是从此而来。但是这只是传言,没有任何的证据。
戴名世南山集案可以说牵连非常的广,不仅仅戴名世被判凌迟,其亲人也被充作大户的奴仆,虽然后来康熙帝进行了恩免,将戴名世斩首,家人也被豁免,但是牵连到戴名世南山集案中的人竟然达到三百人之多。虽然后来清政府为了笼络人心法外开恩,将原本下令处斩的一百多人改为流放宁古塔,但是还是有大量的文人被处死,其中特别著名的文人有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都被判处了绞刑,即使是已经死去的方孝标也被开棺戮尸。
戴名世南山集案是清政府初年最著名的文字狱,其实历代统治者都会有对文人的思想进行钳制,清朝也不例外,戴名世一开始的时候采取的是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但是后来已经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但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了南山集案,实在是不幸。
戴名世与桐城派
戴名世生活在顺治与康熙年间,是当时的文学大家,著有《南山集》等,戴名世的散文成就非常的高,戴名世是安徽桐城人,所以后来与同是安徽桐城人的方苞、刘大、姚鼐三人一起被称为桐城派“四祖”,桐城派在清朝时期的文学成就是非常高的,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的巨大,桐城派可以说领导了清朝期间二百年的文学潮流。
戴名世塑像
戴名世是桐城派的奠基人,堪称是桐城派的鼻祖。后来师事、私淑或膺服桐城派的作家,遍及全国19个省市总共计1211人,流传下来的桐城派作品达到了2000余种,纵横清代文坛200余年,延及近代。
戴名世的作品之中充满了对丑恶社会现实的厌恶,同时也积极的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人性和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这一点实在是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是戴名世生活在对言论自由钳制比较厉害的封建王朝,他有悖于王朝的“大逆”,只能是招来杀身之祸,这是戴名世的悲哀之处。从戴名世流传下来的282篇作品来看,戴名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属于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佳作,其作品正气凛然.让人读来酣畅淋漓.可以让人在深受激励、教益的同时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戴名世在创作的时候主张“言有物”,讲究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要做到“道、法、辞三者兼备”,戴名世这些主张对后来的桐城派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统领作用。戴名世可以说是桐城派之中最早最出名的作家,但是也是由于毫无顾忌的直抒胸臆而获罪的唯一的桐城派作家。
戴名世与桐城派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可以说没有戴名世桐城派的历史就要向后延展很多年,戴名世是桐城派的奠基人,人们一般认为戴名世是开创了桐城派文学的鼻祖。
戴名世 鸟说
戴名世,生于1653年,卒于1671年,字田有,又字褐夫,号称南山,早年的时候戴名世家里非常的清贫,这也养成了戴名世独特的性格特点,戴名世从二十岁开始当老师教授学生,二十八岁考中了秀才。戴名世是安徽桐城派的奠基人,是清朝的一代文学大家,其散文尤其出众,下面我们欣赏一下戴名世的散文《鸟说》。
戴名世画像
戴名世《鸟说》的意思是说,戴名世读书的地方有一棵桂树,树上有一天传来关关的鸟叫之声,原来是两只小鸟在树上做了一个窝,这个鸟窝离地面只有五六尺的距离,人一伸手就可以碰到这个鸟窝,鸟窝的形状像是一个杯子,做的非常的精密,采用细草编结而成,两只鸟是一对,大小只有一捧,羽毛洁净明亮,非常的可爱,两只鸟生了蛋,雏鸟就要出壳了,于是雌鸟用自己的翅膀遮盖住自己的宝宝,雄鸟就去外面捕食,每次捕食归来就在屋上栖息,房屋的主人就用手去触碰鸟巢,这两只鸟就向下看着鸣叫,如果摇动的轻,就轻声叫,如果摇动的厉害,就叫的非常大声,如果将手拿下来,就停止了叫声,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见到鸟巢掉在地上,两只鸟和雌鸟都不见了踪影,于是去询问两只鸟的去向,有人说这两只尿被屋主人的童仆抓走了。这两只尿羽毛如此好看又有好听的叫声,为什么不到深山之内居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呢?将自己的身体托付到不合适的地方,使得自己被童仆折辱而死,这种情况与人生之路是相同的啊,人生的道路很宽,一定要投身到合适的地方才好。
戴名世这篇《鸟说》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作品,通过一则小故事讲明了人生的大道理,没有任何的说教,结尾之处轻轻点题,人生道理的出现可谓是水到渠成,不愧是大家之作。
穷鬼传戴名世
戴名世生于1653年,卒于1713年,戴名世的《穷鬼传》写于1679年,这个时候戴名世26岁,正在乡间依靠教授学生挣取一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这个时候的戴名世无疑是穷困潦倒的,于是戴名世做了这一篇《穷鬼传》抒发自己的胸怀,《穷鬼传》是一篇很不错的杂文,通过对话的形式抒发了作者不愿意向那个黑暗的世道妥协的精神。
戴名世画像
《穷鬼传》中戴名世是这样说的,穷鬼曾经在唐代依附在韩愈身上,所以韩愈穷困潦倒,被世人所诟病,后来韩愈去世了,穷鬼到处寻找新的主人一直没有找到,最后穷鬼找到了戴名世,想要依附在戴名世的身上,戴名世非常的不愿意,对穷鬼进行驱赶,于是穷鬼说了自己的一番能够成就戴名世的理论,比如穷鬼说“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住独来而游于无穷。”,也就是说穷鬼是有很多的好处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戴名世才与穷鬼一同生活了,数十年间戴名世穷困潦倒,但是也颇得到穷鬼的好处,后来穷鬼对戴名世说,我的作用已经完成了,先生再也用不到我了,所以我应该走了,于是穷鬼自己离开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戴名世《穷鬼传》采用了人鬼对话的方式揭示了自己的穷困潦倒皆是因为穷鬼附身的原因,但是戴名世虽然贫穷,但是却内心富足,不愿意与这个黑暗的世道同流合污,所以坚持了自己的品格,等到戴名世的这种优秀的品格形成之后,穷鬼功成身退,以戴名世看来自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戴名世,生于1653年,卒于1713年,字田有,号南山,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1709年会试第一名,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1653年戴名世北上京城,于是将在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文章,称为《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在这篇旅行日记样的文章中戴名世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详略得当,非常有可读性。
戴名世画像
在戴名世的这篇文章中最为出名的是戴名世对民间生活的一段描写,在这段描写中戴名世写出了民间生活的怡然自得,与《桃花源记》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戴名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于没有剥削,没有忧愁的生活的渴望之情跃然纸上。
戴名世不仅仅写了乡间桃花源一样的悠闲自得的生活图景,还写了奸民对其的勒索,也写了京城天子脚下小官吏盘剥过往行人的现实情况,说明了当时民风不古,官吏贪污腐化的嘴脸。作者觉得虽然这些小官小吏苛索一些小钱是小事,但是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官府的整体形象,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同时戴名世还写了两个村民喝醉了酒大打出手的事件,说明了市井人民之间的矛盾,让人觉得其旅途盎然有趣。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虽然是信手拈来的一些旅途杂记,但是在这篇日记之中却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图景,具有很高的社会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清朝一穷书生,帮屠户写春联,被王爷看到,十年后成了一品大员
导读:公元1711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五十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文字狱案件--《南山集》案,此案爆发的缘由,是因为翰林学士戴名世的作品《南山集》“语多狂悖”,充满了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结果被左都御史赵申乔上奏章弹劾揭发,结果是戴名世被处死,此外另一个叫做方孝标的文人也受到了牵连。
方孝标是个大才子,他在明朝末年就已经成年,后来清朝建立,他背叛明朝投降清朝,被顺治皇帝任命为侍读学士,后来犯错被流放充军。到了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方孝标又投靠了吴三桂,在吴三桂手下做了学士,这成了他一生的污点。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方孝标再次投靠了清朝,因此被免去了死罪。
方孝标这个人非常矛盾,他本是明朝遗民,却投靠清朝,又投靠吴三桂,他内心鄙视清朝的统治,又贪慕清朝给的荣华富贵,因此被清朝视为反复无常,的小人,至死也没有得到重用。方孝标在生前写了一本书叫做《滇黔纪闻》,记载的都是他在云南吴三桂手下做事的见闻,里面对清朝也是有很多不敬的词语,在当时来说是大逆不道的反书。
戴名世在《南山集》中大量引用了方孝标的著作《滇黔纪闻》里面的内容,因此当戴名世被诛杀之后,方孝标自然也逃不过这道坎。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清廷依然将他“掘墓毁尸”,而方孝标的亲戚子弟也被流放充军,以儆效尤。其中方孝标的儿子方登峄,孙子方式济都被发配到了黑龙江。方孝标的重孙子叫做方观承,由于当时年纪还小,所以幸运地逃过了被流放的命运,而是沦落在南京的一座佛寺中艰难度日。
根据史料记载,方家本是安徽桐城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但是经过此次劫难,变得衰落不堪,还好方观承虽然蒙受了巨大的家庭变故,在寺庙中寄人篱下,但是他丝毫不气馁,每年在勤奋读书学习之余,不远千里地跑到黑龙江看望祖父和父亲,可说是一个大孝子。后来方观承的爷爷和父亲病死,当时已经是雍正年间,方家的案子算是告一段落,方观承为了改变自己的悲催境遇,来到了京城谋生。
方观承只是一个文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也不会其他的谋生手段,为了糊口,他就在大街上摆摊以测字为生,挣的钱勉强可以维持生活。一次方观承在街上帮人测字,碰见了一个算命先生,两人也算是同行。算命先生盯着方观承看了很久,说:“朋友,我看你面相饱满,是个富贵之相,日后会做大官。”方观承一听就笑了:“我就是个测字的穷书生,再说我不是来找你看相的,阁下你何必拿我取笑呢?”算命先生说:“信不信由不得你,日后你就会知道。”
方观承自尊心非常强,他觉得算命先生在嘲笑自己,于是就不再干测字的生意,而是找了一个新工作,帮一个开肉铺的屠户记账。一次过年,屠户让方观承写春联,方观承的书法很好,就帮着写好了春联,张贴在了屠户家的大门上。说来也巧,这时候平郡王福彭正好路过,他看见方观承写的对联龙飞凤舞,苍劲有力,又见方观承一表人才,文质彬彬,就把方观承召进王府做了幕僚,负责帮自己处理公文奏章。
后来雍正去世,乾隆继位,一次乾隆去平郡王福彭家做客,发现了方观承的书法,大为欣赏,让方观承入宫做了内阁中书,方观承由此飞黄腾达,历任军机章京,吏部郎中,浙江巡抚,不到十年就成了署理陕甘总督,最后做了二十年的直隶总督(从一品),成了乾隆朝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方观承官位做得很高,但是有件事很不顺心,他在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儿子,为此他非常着急。
当时他已经是浙江巡抚,江南自古多美女,于是他花费重金,在南京买了一个美女做小妾,打算为方家立后。方观承的手下将美女送到了杭州方观承的府邸上,方观承见了美女很满意,打算选一个黄道吉日纳妾。不过后来方观承在美女的房间里面发现了一本诗集,诗集是方观承年轻时的同学所做,方观承一问美女,才知道,美女是方观承同学的亲孙女,她带着爷爷的诗集是为了留念。
方观承得知自己的小妾是同学的孙女之后,马上打消了纳妾的念头,他对人说:“吾少年与此君联诗社,安得纳其孙女乎?”说完派人将美女送回了家,然后给了美女一笔银子做嫁妆,让美女嫁给了别人。十一年之后,方观承和老婆吴夫人终于有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方维甸,后来也做了直隶总督,父子两人都是直隶总督,这在清朝也是独一份儿。
相关参考
导读:公元1711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五十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文字狱案件--《南山集》案,此案爆发的缘由,是因为翰林学士戴名世的作品《南山集》“语多狂悖”,充满了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结果被左都御史赵申乔
导读:公元1711年,也就是清朝康熙五十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文字狱案件--《南山集》案,此案爆发的缘由,是因为翰林学士戴名世的作品《南山集》“语多狂悖”,充满了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结果被左都御史赵申乔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张佰行、名人志士方苞等许多无辜人员受到株连。康熙看
都说“柔柔弱弱”是书生,读书人历来给人的感觉都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眼里,这群柔弱的书生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每当社会黑暗的时候,往往是他们奋起抗争,每当民族危亡的关头,也往往是他奋
戴名世,清朝江南桐城人,出身于贫寒之家,但他却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为座右铭,读书非常用功,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虽然戴名世才华横溢,但科举制路却极为坎坷,多次参加乡试均已落榜而告终,51岁的时
钱名世的生平简介雍正为何派385个文人写诗骂他?清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一共出了十个皇帝,在这十个皇帝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康熙和乾隆。 然而,一提到这两位皇帝,有一个人却不得不说,他就是雍正,康熙的儿子
清朝是中国文字狱最泛滥的一个朝代。产生文字狱的根源是因为一个不具备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着据有文化优势的民族,统治者面对被统治者的蔑视而作出的反抗与镇压。 作为一个异族统治者入主中华,文化上的冲突和
张宗昌与友人1932年9月3日下午6点多钟的济南火车站,一列开往北平的快车正升火待发,还有三分钟就要离站了。这时,头等客车的门口出现了一个高大健壮的汉子。他向前来送行的人们拱手告别。这汉子就是昔日山东
明司礼监太监陈矩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矩的“妖书”一案是怎么回事
太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男子经过特殊的处理,失去生育能力,随后经过挑选,成为贵人奴仆,服侍皇族宗室。 太监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在今天的名声偶读不好听,一说到太监,大家多是以鄙夷的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延安大学历史系本科生闫红,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桐城文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樾、姚鼐等,因为这些人都是清代安徽桐城人,故而得名桐城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