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爱国将领刘步蟾简介资料
Posted 北洋
篇首语: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爱国将领刘步蟾简介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清朝爱国将领刘步蟾简介资料
刘步蟾简介
刘步蟾简介中提到他是清末北洋海军著名爱国将领,曾经参加过甲午海战。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立。刘步蟾参与起草了《北洋海军章程》,在同一年他成为北洋海军总兵。
刘步蟾旧照
日本长期觊觎中国,不停的扩充海军力量。刘步蟾忧心忡忡,多次向李鸿章力谏按年添购铁甲舰以防不虞,这引起李鸿章重视。1892年北洋海军应邀到日本进行访问,刘步蟾在对日本海军舰船仔细考察调研后认为日军的实力明显超过中国,回国后报告请求立刻添购船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8月18日中日两国主力在黄海海面相遇,展开激战。战斗过程中刘步蟾指挥“定远”号始终在战场作战,没有退让一步,并重创日本旗舰“松岛”号。
海战结束以后刘步蟾升为提督。1895年1月11日,威海卫保卫战爆发,“定远”被偷袭的日本鱼雷艇击伤,被迫在刘公岛东部搁浅,因进水过于严重,局面十分不利,清军于1月16日将“定远”号炸沉。当夜刘步蟾自杀殉国,实现了生前自己"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年仅43岁,这是刘步蟾简介中突出强调的一点。
李鸿章得知刘步蟾自杀感到痛心,并盛赞他当年的直谏是真心。皇帝谕令:将刘步蟾按照提督优赐恤,世袭骑都尉加一等云骑尉。刘步蟾简介到这里就结束了,名将与他钟爱的战舰一起消失在保家卫国的疆场之上。
刘步蟾有子女吗
刘步蟾是清末著名水师将领、民族英雄。近年来人们对他的个人研究也有所增多,其中一个问题颇为引人关注,那就是刘步蟾有子女吗?
刘步蟾剧照
关于刘步蟾有子女吗这个问题,根据查阅文献和历史调研可知,刘步蟾的长子刘长彬、次子刘镜瀛、三子刘镇藩。 孙辈有刘炳炎、刘炳芬、刘守竞、刘履祥。他牺牲时时年44岁,也是有家业的年龄,史学家们推测他是有子女的,虽然不好实际考证,但是却能回答刘步蟾有子女吗这个问题。
由于早年多次去欧洲留学,使他广泛吸纳了西方的新思想、新事物,受到熏陶逐渐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对于中国的那些沿袭千年的封建习俗十分反感,这和欧洲的文明和民主对比鲜明。他在西方学习体会了男女平等的思想,不管对于女儿的孩子还是儿子的孩子都一视同仁称为孙子或孙女。称呼自己父母的父母为祖父或祖母,不再使用传统的外祖父或外祖母称呼,这些理念他先在自己的家中进行实践。他在西方看到那里的妇女大都有文化而且没有缠足等陋习,就让自己的女儿进行效仿,首先拒绝缠足。由于当时的风气和走私的猖獗,社会上很多人吸食鸦片,刘步蟾对于这种祸国害民的东西深恶痛绝,他严诫自己的家人和孩子:永世不得沾染鸦片,家里的哪一个有吸食鸦片,就不能做我的儿孙。对于子女的要求也是他对自己的提醒,时刻不要忘记精忠报国,寻求富强。
刘步蟾墓
河南省焦作市府城村有一处刘步蟾墓,墓冢前有中华民国时期所立石碑。石碑高170厘米、宽59厘米、厚28厘米,上刻着“清例授文林郎刘公讳步蟾字分香行二”等字样。
刘步蟾旧照
刘步蟾墓里面埋葬的不仅刘步蟾是这个人,还埋藏着那一段深刻的历史,里面不仅有气壮山河的故事,还有刻骨铭心的教训。跟随史学家的脚步,人们仿佛回到150多年前的历史,甲午海战不仅埋葬了北洋海军,还埋葬了大半个大清帝国。刘步蟾在1894年9月,随丁汝昌统领舰队护送运兵船去朝鲜,返回时遭日舰袭击,激烈的战斗中丁汝昌受伤,刘步蟾暂代为督战,应付变故。1895年1月,日军进攻威海卫,刘步蟾指挥残余舰只抵抗,旗舰“定远”中弹受伤,在不利的情况下北洋海军之中,英籍顾问浩威等人勾结部分士兵哄闹乞降。刘步蟾见形势不可逆转,最终沉舰自杀,时年43岁。
在黄海海战中,刘步蟾担任“右翼总兵兼管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负伤后群舰无首各自混战,刘步蟾主动承担起指挥任务,接受了重重考验,重创日本舰队,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在威海卫保卫战中,他力拒舰队英国顾问和部分士兵的乞降,最终沉舰,壮烈牺牲。刘步蟾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而英勇捐躯的,刘步蟾墓和其他先烈墓一样值得后人缅怀、景仰。
刘步蟾是民族英雄吗
刘步蟾是清末北洋海军的著名将领,曾经参加过黄海海战、威海卫保卫战,最终在刘公岛兵败自杀。在战争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他的结局看也是死的忠烈。但是一些学者通过研究那段历史,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文艺影视作品更是把刘步蟾作为反面人物描写,如《甲午风云》把他定为保守怯敌的投降派。这是否符合史实呢?刘步蟾是民族英雄吗?
刘步蟾旧照
其实刘步蟾是民族英雄吗这个问题难住了很多人,但通过查询史料后,人们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毋庸置疑的。在甲午海战刚开始,丁汝昌就意外负伤。提督负伤、群舰无首只能各自为战,这时刘步蟾临危受命担负起指挥全局的任务,重创敌舰队,北洋海军避免受到更大的损失,其实在整体层面上讲,他发挥的作用比邓世昌大得多,只是没有邓世昌直接冲撞敌舰的壮烈。在威海卫保卫战中,他力拒舰队中英国顾问和部分士兵的乞降,最终战败沉舰捐躯,这种作为同样壮烈。
有些学者编辑的文献记录他罪名是擅自更改阵型,将舰队编组由纵队改为横队,把旗舰“定远”居中以求自保。在学者范文澜编著的《中国近代史》中,指出了他也是“企图居中躲避炮火”,“擅自改阵”。但是分析一个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作为清朝的官员,具有先天的保守性,这些行为并不能抹杀他的功绩,在抗击外敌这方面他算得上民族英雄。这便是刘步蟾是民族英雄吗这一问题的相关信息了。
东乡平八郎和刘步蟾
东乡平八郎和刘步蟾分别是甲午海战中日本和中国海军指挥官,从他们个人的经历和结局可以映射出中日两国当时的情况,从而了解历史的真相。
刘步蟾旧照
在甲午战争时期,从萨摩鹿儿岛县出生的东乡平八郎还没有成为海军的重要将领,但他参加了甲午战争全部海战。东乡平八军事生涯顶峰期是在10年后的日俄对马海战,他指挥的联合舰队几乎全歼了俄国海军,他的崇拜者包括后来的美国上将尼米兹。相对于东乡平八郎在日本的英武形象,北洋海军的副帅刘步蟾在中国的形象一直很不清晰。他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和自己的旗舰一起覆灭,算得上忠烈之士。但从刘步蟾成为被寄予厚望的北洋海军副帅的过程,可以看出清末洋务运动诸多弊端。他个人也是一个北洋海军和朝廷官员的代表而已,无法逃脱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东乡平八郎和刘步蟾都曾经留学英国,东乡平八郎在1871年来到英国,刘步蟾是在1877年3月启程去英国。刘步蟾到英国的时候,东乡平八郎已经在英国监察日本定制的铁甲舰“扶桑”号上。他们去英国的时间前后差了许多年,而且都没有在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学习过。东乡平八郎仅在教授商船驾驶的航海训练学院学习过。东乡平八郎和刘步蟾都背负着各自国家的历史命运,那就是在列强交织的世界里寻求国家的独立、发展。
历史人物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爱国将领 民族英雄萨布素简介
萨布素(1629年—1701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爱国将领,抗俄名将,民族英雄,首任黑龙江将军。 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1664,为宁古塔骁骑校时,曾带兵抗击沙俄入侵者。后来累迁至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当地少数民族的配合下,基本上肃清了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军。>1685年,奉命率兵围攻雅克萨城,俄军首领托尔布津投降,被遣返俄国。1686年,托尔布津又率兵至雅克萨筑城盘踞,萨布素遂引兵抵雅克萨城下,大败俄军,使其龟缩城中。沙皇政府闻讯急忙派遣使臣来华,要求停战,并声明已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同中国谈判。萨布素奉命撤围。>1689年,清廷使团赴尼布楚与俄方代表戈洛文谈判,萨布素为使团成员之一,率水师溯流至尼布楚,以保证清朝使团的安全。康熙二十八年,双方在平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萨布素历任数十年“忠直无隐”、“家无余财”。降职后仍率卜奎(齐齐哈尔)民众治理水患。1701年,萨布素因积郁成疾,卒于黑龙江将军衙门。>人物生平>武将世家>萨布素出生于军人世家,由四世祖充顺巴本开始,世代为岳克通鄂城长。充顺巴本有一名叫哈木都的后代率部归附努尔哈赤,被派往屯驻吉林,在那里定居下来。>萨布素最初任职骁骑校,后迁协领。>康熙十年(1671年)冬,康熙帝亲自到东北阅边,检查防务。令宁古塔将军善布教化、招抚沿边各族内迁吉林。萨布素等积极推行康熙的移民政策,使很多人免遭沙俄蹂躏,宁古塔地区抗俄士气愈加高涨。>康熙十二年(1673年),萨布素任宁古塔镶红旗驻防协领。>>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帝派觉罗武默讷率领大臣瞻领长白山,萨布素奉宁古塔将军巴海之命支援他们。任务完成后,次年萨布素被晋封为宁古塔副都统。>抗击沙俄>康熙二十年(1681年),沙俄侵占额尔古纳河地区,强行在中国境内抢劫牲畜、毛皮,掠夺银矿,修筑城堡等。>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沙俄又出兵侵犯黑龙江下游地区,大肆烧杀抢掠。康熙帝命令萨布素与郎坦等将领共同率兵侦察雅克萨及附近地区情况。巴海与萨布素引一千五百人在黑龙江边建造两座木城,分别名为黑龙江及呼玛尔。>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萨布素向朝廷上疏,申请在战船建好后立即攻打雅克萨。在北京的官员同意申请,但康熙帝没有批准。不久康熙帝颁令巴海回守吉林,萨布素跟另一名宁古塔副都统瓦礼祜被改派往额苏哩驻守。萨布素调动兵力往额苏哩耕种,又向朝廷申请以宁古塔的军队轮更驻守。康熙帝不希望士兵过于劳苦,于是命令在黑龙江建城,新设黑龙江将军、副都统等职位。>康熙钦定任命“为人甚优”的萨布素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自此开创了东北划分为盛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行政区的格局。 萨布素肩负重任,戍守黑龙江流域,整饬边防,筹画屯田,造船备炮,构筑土墙,挖掘深壕,加固旧瑷珲城作将军官署,使之成为具抗御能力的城堡。他指挥清军,配合黑龙江两岸各族人民,扫荡雅克萨周围各个据点的俄军,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俄军节节败退,清军士气大振。>雅克萨之战>康熙二十四年(1685)四月,彭春、萨布素率领清军自瑷珲出发,携战舰、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 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托尔布津恃巢穴坚固,有兵450人,炮3门,鸟枪300支,拒不从命。清军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军发炮轰击,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清军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沙俄侵略军被迫撤离雅克萨后,贼心不死,继续拼凑兵力,图谋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当获知清军撤走时,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军再次窜到雅克萨。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年初,康熙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俄军投降。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中弹身亡,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俄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侵略军, 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答应所请,准许侵略军残部撤往尼布楚。>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夏,萨布素奉命率1500名清军,驾船驶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边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萨布素向清使团提供了黑龙江流域各种自然和历史的准确情况,以及沙俄入侵的罪恶行径,争取了主动。最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迫使沙俄暂时停止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条约签订后,萨布素曾建议驻兵屯田,开发和保卫边疆。>累有功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萨布素往北京述职,得到康熙帝的优待:他获得优厚的赏赐,并获准与内大臣同坐。随后萨布素获委任总管索伦等部的贡物,他上疏陈述各部日常生活、风俗、游牧狩猎等情况,并制订相关规例。所有建议都获康熙批准施行。>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奏建齐齐哈尔及白都讷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奏请于墨尔根(今嫩江县)两翼各立一学,设助教官,选新满洲及锡伯、索伦、达斡尔每佐领下幼童一名,教习书艺,设立满洲学房——龙城书院。为黑龙江建学之始。>>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春,萨布素随从康熙帝征葛尔丹,奉命为东路总指挥,统领东三省八旗兵及科尔沁蒙古兵,自索岳尔齐山进剿,拦截准噶尔军,锐不可当,再立战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召萨布素还京。>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任一等轻车都尉、赐御袍及缨纬。>由于官场上明争暗斗,萨布素晚年被人弹劾诬陷降职。>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萨布素因积郁成疾,在黑龙江将军衙门去世。相关参考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北洋水师时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心心中永远的历史伤痛。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等著名的北洋水师将领均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
关天培简介:关天培(1781―1841年),字仲因,号滋圃,谥忠节、封振威将军。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淮安区)人,清著名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鸦片战争中的大清名将。关天培于1781年(乾隆四十六
黄海大战中,北洋大水师将领的素质得到了最好的发挥(有人认为当时海战丁汝昌指挥阵形失误,这并不正确,留待后述)。 海战伊始,旗舰“定远”被击中。刘步蟾立即“代为督战”,首先发炮击伤“吉野”。随即令舰队
史可法墓 明末爱国将领史可法在扬州城壮烈殉国后,史可法的尸体消失在废墟之中。依据他的遗嘱,史可法的衣物帽子被安葬在梅花岭下。那么,史可法纪念馆在何处呢? 史可法墓 史可法墓曾经在文革期间遭到
乔致庸简介说道乔致庸简介,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乔家大院里面的人物了吧。乔致庸是乔家第四代的当家人,是山西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商的家族里。《乔家大院》乔致庸剧照在乔致庸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早早
桓玄_桓玄简介桓玄资料 人物简介: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
裴仁基简介裴仁基的女儿资料 裴仁基(?-619年),字德本,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北周汾州刺史裴伯凤之孙,上仪同裴定之子[1],隋朝末年将领。开皇初年,担任隋文帝的侍卫,后来从军参加灭陈朝和攻打吐
...家卫国,驰骋疆场,所向披靡,是后梁王朝中鲜有的忠贞爱国的将领。大梁王彦章的一生叱咤沙场,为后梁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贡献,但是最终后梁还是灭亡了,后梁灭亡之后,大梁王彦章依旧不肯归顺于后唐。因此后唐李存勖大...
【李克用与十三太保】李克用资料简介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
历史上刺杀希特勒时间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叶,事发当日为1944年7月20日。当时由德国军界和政界人士秘密组织。史称720事件。政变的主谋之一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其他参与政变的人包括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