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人头就要落地之时,张之洞说了一句什么话
Posted 光绪
篇首语:常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见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世凯人头就要落地之时,张之洞说了一句什么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袁世凯人头就要落地之时,张之洞说了一句什么话
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离世后,光绪之弟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载沣则被推上了摄政王和监国的位置。曾有人说,光绪在临终之前,载沣去见过他最后一面。在这次会见中,光绪嘱托载沣一定要诛杀袁世凯,为自己报仇雪恨。还有人说,光绪被囚期间,每天在纸上画大头长身的各式鬼形,写上袁世凯三字,然后撕成碎片;又常画一乌龟,龟背写有袁世凯三个字。
然后,又贴在墙上用小竹弓射击,射烂之后还不解气,还要再取下来剪碎,令片片作蝴蝶飞。更玄乎的是,还有人说光绪临死一言不发,唯用手在空中写了斩袁两字。这些传闻流传颇广,听起来也颇象那么回事。毕竟,袁世凯在戊戌变法中干下了出卖友人以图自保的勾当,光绪也因此被囚禁瀛台,十年困辱,均由袁世凯致之。
慈禧太后死后,就连乱党康有为和梁启超都致书载沣,说两宫祸变,袁世凯实为罪魁,乞诛贼臣。看来,慈禧太后死后,袁世凯的日子是不好过了。不管有没有这场杀袁的兄弟会,反正载沣上台之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袁世凯。在庚子年后,袁世凯在慈禧太后的庇护之下风光得很,也办了不少实事。
但问题是,他的势力扩展太厉害了,军队、官制改革、立宪,他样样都来,而且朝中有人,门生故旧遍天下,特别是北洋新军里的那些将领,哪个不是惟他袁世凯的马首是瞻?皇族亲贵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清朝本是马上取天下,但两百多年的养尊处优后,满人竟已不能打仗,绿营也是遇战即溃。
太平之乱后,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势力兴起,地方督抚也多为汉人掌握,清廷政权也开始软化。庚子年中,南方的汉人督抚们拒不执行朝廷命令并宣布东南互保,清廷隐然已经是失去了半壁江山。越是失去的,就越想夺回来。从官制改革到预备立宪,皇族亲贵看着汉人的势力在不但壮大,特别是袁世凯,党羽甚众又年富力强,他们怎能不忧心忡忡。
果不其然,载沣刚刚上台主政,肃亲王善耆和镇国公载泽便密告载沣:内外军政,都是袁世凯的党羽。从前袁世凯所畏惧的是慈禧太后,如今太后一死,在袁心目中已经无人可以钳制他。他们建议载沣对袁世凯速作处置;不然袁世凯的势力养成,届时非但不能削除,反有祸在旦夕之虞。
载沣何尝不担心袁世凯。两年前,尽管慈禧太后已做先手,将袁世凯所辖的北洋新军六镇中的四镇收归陆军部,去年又将他与张之洞一起上调为军机大臣。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轻易动摇袁世凯的势力?更何况,处置一个位极人品的军机重臣,必须要经过军机大臣们的同意,其所颁上谕也须有军机大臣的副署才能生效,满族亲贵要诛杀袁世凯,谈何容易。
正因为如此,载沣才不敢贸然而行。在再三的思虑之后,载沣和隆裕太后把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请来商议,不料奕听后立刻伏在地上,一言不发。在隆裕太后的厉声质问下,奕才嗫嗫嚅嚅的说,这事得和张之洞商量下。载沣没办法,只好又召见张之洞。张之洞听后,不免长叹一声。张之洞是汉人大臣,而且已是暮年,他在听说要诛杀袁世凯后,未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在沉吟半响后,张之洞说:国家新遭大丧,主上又年幼,当前为此稳定的大局最为重要,此时诛杀大臣,先例一开,恐怕后患无穷。见载沣仍迟疑不定,张之洞又敦敦而说:王道坦坦,王道平平,愿摄政王熟思之,开缺回籍可也!应该说,张之洞和袁世凯的关系并不算好,他的话也是宽仁厚道的长者之语。不管他是为了大局着想或是其它,却在无意中保护了袁世凯。事实上,除了奕和张之洞反对诛杀袁世凯外,其它几个军机大臣也表示反对,比如那桐和世续,他们都是袁世凯的私党,世续还暗地为袁通风报信。
而在地方督抚中,两江总督端方是袁世凯的姻亲,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更是袁世凯多年的把兄弟。另外,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也曾为袁世凯出面说情,这些人都构成了阻止杀袁的重要力量。
不过,话说回来,袁世凯是不好对付,但在皇权体制下,袁世凯何尝不慌张?当他从庆王府听到将对袁不利的消息后,也是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无计可施。1909年1月2日,在严办袁世凯的流言声中,袁世凯象往常一样,迎着冰冷彻骨的寒风前往内廷(载沣主政后,每日都要召集军机大臣商议朝政)。当袁世凯走到殿廷时,早被买通的当值太监将他拦住,偷偷的对他说:
袁大军机可不必入内,今日摄政王怒形于色!听说严惩谕旨即下,恐怕对袁大军机不利,宜早筹自全之策。谕旨如何严峻,则非我辈所能得知。袁世凯听后,犹如被打了一闷棍,在脑海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失魂落魄的走回了自己家中。待到稍微清醒,袁世凯急忙把自己的幕僚和亲信召来商议对策。亲信张怀芝说,情势危急,不如立刻前往火车站乘三等车前往天津,毕竟直隶总督杨士骧是自己人。袁世凯听后立刻收拾行装,在张怀芝的保护下前往天津。为防不测,袁世凯不敢到天津本站下车,而是提前一站让张怀芝给杨士骧打电话,让他派人来接。
杨士骧倒还算镇定,他让袁世凯万可来督署,万不可让人看见,他随后就派人处理这事。袁世凯正在生闷气之时,杨士骧的亲信来了。他带来了北京的消息,说袁世凯罪只及开缺,无性命之虞。袁世凯听后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立刻回京,预备明晨入朝谢恩,不然会引起更大的麻烦。
当时北京的袁府更是陷入了慌乱当中,袁世凯失踪的消息在城中不胫而走,一时间谣言纷纷,有人说袁世凯被秘密处死的,也有人说袁世凯畏罪自尽的,一时纷纷扰扰、鸡犬不宁。直到后来,主持军机大政的张之洞听说袁世凯已经回来的确切消息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事后,老张忍不住对左右调侃道:人家都说我是有学无术,袁世凯是不学无术,我看哪,他不但有术,而且是多术,你看他这次仓皇出走,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谁能知道他躲在哪里?我现在算是知道什么叫‘术’了。
慈禧第一次看到电灯,说了一句什么话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慈禧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清朝闭关锁国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各国眼中的东方大国,这里有着高度发展的文明,有着富饶的物产,有着几亿人口,是充满先进和智慧的代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富强的国家,自从闭关锁国以后,便大变了样。
1723年,因为和罗马教廷之间有着中国礼仪之争,两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于是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以及其他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外来的贸易,从此,“锁国”开始。然而到了1757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从此以后除广州一地外,其他存在西洋贸易的港口一律被关闭。
与外界失去联系之后,清朝统治者以为中国就能因此平安无事。其实,岁月静好的背后,是西方大国开始工业革命,文明进步,而自己国家却因为封闭眼界逐渐缩小,变得落后腐败愚昧无知。直到1840年英国用清朝人见都没见过的轮船大炮搬到中国“家门口”,这才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自从鸦片战争之后,一些有着高度思想觉悟的人,例如魏源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然而这一想法还是遭到没有眼界的清朝统治者的反对,而慈禧太后就是其中的代表。眼看着西方的大炮即将打到自己眼皮底下,慈禧太后还是固执地认为“大清”仍是世界的霸主。
直到一次又一次地割地赔款,才让慈禧知道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然而想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却很难。尽管1861年之后洋务运动逐渐兴起,清朝不断引起西方先进技术到宫廷内,但是慈禧在面对这些“新事物”时说出的经典句子,还是引来了众人暗地里的嘲笑。
当时电灯是外国家家户户都有的家具,市场已经十分饱和。外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的庞大市场,便有意向慈禧展示电灯,以方便电灯走进中国市场。于是外国商人便用重金贿赂了当时慈禧身边的红人李莲英。
这一天,趁着慈禧外出,李莲英便安排人在慈禧生活的殿内装了很多电灯。待慈禧回到宫殿的时候,李莲英便派人把门关上打开电灯,顿时殿内便十分亮堂。慈禧看到之后高兴不已,便来了一句经典话语:这些个茄子怎么还会发光啊?
听了她这句话,在场的人都在憋笑,而李莲英更是强忍住笑意向慈禧介绍了这些个“茄子”是什么来历。慈禧的这句话后来流传至今,用来形容一些人没见过世面。所以说,眼界对于一个人来说已经如此重要,更不用说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了。只有面对世界保持开放,互相学习的态度,才不至于落后,才能做到领先于别国。
相关参考
作为明朝晚年非常著名的守边大臣,熊廷弼的大名是永远都绕不过去的。那个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主要原因就是太乱了。首先就是辽东这边出现的异常情况,满族的努尔哈赤逐渐在这跟时候崛起,他一方面向明朝朝廷称臣
晚清名臣张之洞一生仕途通畅,尤其是在晚年时慈禧太后将他调任军机大臣,希望他能全心全意地辅佐摄政王载沣。但上任后,就因不满意载沣在军政方面尽用一些亲贵人物的做法,且在湖广铁路建设借款问题上遭到后辈人物唐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官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张
谭嗣同的父亲是封疆大吏,在他被处死之时,为其求情的却是张之洞
在清朝末期,戊戌六君子积极主张变法图强,却因为触犯顽固派的利益而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杀害,戊戌六君子虽然都有很厉害的家世,但最终却也难逃一死。而这谭嗣同的父亲,在当时更是一位封疆大吏,是湖北的巡抚。但是在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但在之前,他的作息却是另外一种怪现象:每天下午两点入睡,晚上十点起床办公。幕僚或下属有事,一般都在半夜前来谒见,否则就要等到第二天早上。 张之洞为什么如此作息呢?因为他是个十足的夜猫子,在夜深人
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二人都是洋务运动领袖,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大自身,使得清朝国力有所回升都做出重大的贡献。 往日在认识二人之时,除了政治上的关系,没有人将他们想
...回原籍参加高考而愤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个名叫张之洞的少年也遇到过同样情形,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做知府,给他谋个学籍该是没问题,但父亲说了,我是当官的,不能开后门。于是乎,张之洞小朋友只好千里迢迢赶...
...回原籍参加高考而愤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个名叫张之洞的少年也遇到过同样情形,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做知府,给他谋个学籍该是没问题,但父亲说了,我是当官的,不能开后门。于是乎,张之洞小朋友只好千里迢迢赶...
现在的年轻学子常常为需要回原籍参加高考而愤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个名叫张之洞的少年也遇到过同样情形,其父张瑛在贵州兴义做知府,给他谋个学籍该是没问题,但父亲说了,我是当官的,不能开后门。于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