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炸弹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地点不在银锭桥

Posted 银锭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庚戌炸弹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地点不在银锭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庚戌炸弹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地点不在银锭桥

2、清末这位摄政王竟然比汪精卫还有节操! 载沣

庚戌炸弹案,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地点不在银锭桥

导读:

掌故学家津津乐道的银锭桥案,即指清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汪精卫、黄复生、喻纪云等革命党人潜入北京,谋炸监国摄政王载沣而被破获一事。张江裁邀齐白石、李雨林绘银锭桥话往图,遍征题咏,为北燕革命史留一故实,正是为他重编《汪精卫先生庚戌蒙难实录》做宣传。因此,要表彰作为政治史迹的银锭桥,须从庚戌炸弹案说起。

1942年《古今》月刊第五期上登出一则《银锭桥话往图记》,作者张江裁(字次溪)记述此事原委称:

旧京地安门外,夙多潭沼,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银锭桥尤为第一绝胜处。桥东西皆水,在三座桥北,以形得名。南眺宫阙,北望梵刹,西山千万峰,远体毕现。宋牧仲诗所谓不尽沧波连太液,依然晴翠送遥山者是也。

沿着后海北岸往东走,到水面最窄、像个葫芦腰的地方,便是银锭桥。说是桥,一不留心就走过去了。桥头往左拐,是烟袋斜街;往右拐,便上桥。桥不高,几乎和两头的街面平行;只有丈把宽,不过两丈长。银锭桥之绝胜处,并非桥本身,而在这一特殊位置提供的视野。站在桥头上往西北眺望,后海的水面越来越宽,也愈发苍茫,在天水极处,浮现着一痕西山的影子。刘同人《帝京景物略》云,过银锭桥之观音庵,立地一望而大惊,西接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

然而银锭桥之有名,如掌故学家徐一士所云,非徒尝以‘银锭观山’厕八景,足为雅流怀旧之资而已。其所以反复出现在清末民初直至1940年代的掌故文章中,非凭借波光山影,而是因为银锭桥作为政治史迹的重要性。

掌故学家津津乐道的银锭桥案,即指清宣统二年(1910年)庚戌,汪精卫、黄复生、喻纪云等革命党人潜入北京,谋炸监国摄政王载沣而被破获一事。张江裁邀齐白石、李雨林绘银锭桥话往图,遍征题咏,为北燕革命史留一故实,正是为他重编《汪精卫先生庚戌蒙难实录》做宣传。因此,要表彰作为政治史迹的银锭桥,须从庚戌炸弹案说起。

银锭桥

一、 庚戌炸弹案起因

庚戌(1910年)前后,革命前景不容乐观,丁未(1907年)党人败北于镇南关,戊申(1908年)河口之役又被挫。在武装起义频频失败的阴影下,孙中山一系遭到同属同盟会的光复会派,即章炳麟、陶成章等人之责难。汪精卫北上前,留书孙中山云:

此时团体溃裂已甚,维持之法,非口舌所以弥缝,非手段所以挽回,要在吾辈努力为事实之进行,则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

所谓事实之进行,除靠海外募捐支持的各地武装起义外,最易耸人听闻者莫过于直接激烈之暗杀行动。汪精卫执意投身暗杀行动,虽自称目的在于破敌,而非在于靖内变,然同盟会内部之溃裂,党人间的互相猜忌,无疑是促其决意北上行刺的原因之一。

除了党内分歧,党外如康梁一派以《新民丛报》为阵地,讥讽汪精卫等为远距离的革命家,谓革命党首领徒骗人于死,己则安享高楼华屋。1905年以后革命党人面临的更大危机,则是全国上下兴起的预备立宪运动。据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十九日汪精卫致胡汉民书,仅以广东而论,官界、绅界、商界、学界孜孜然以选举咨议局绅为唯一之大典,彼伪立宪之剧团,日演于舞台以炫人之观听,而革命行动寂然无闻,令国人愈信立宪以弭革命之风潮。

值此内外交困之际,汪精卫以为革命党人之活动范围不能限于海外,革命之手段亦不能囿于论战、演说、募捐等远距离的运动模式。其主张海外运动与深入内地直接激烈之行动相须而行,废一不可,纵有千百之革命党,运动于海外,而于内地全无声响,不见于直接激烈之行动,则人几忘中国之有革命党矣。

二、以身为薪之烈士情结

汪精卫临行前,啮指为血书致胡汉民曰:我今为薪,兄当为釜。薪、釜之喻,出自汪氏《革命之决心》一文:

譬之炊米为饭,盛之以釜,热之以薪。薪之始燃,其光熊熊,转瞬之间,即成煨烬,然体质虽灭,而热力涨发,成饭之要素也。釜之为用,水不能蚀,火不能F,水火交煎逼,曾不少变其质,以至于成饭,其煎熬之苦至矣,斯亦成饭之要素也。呜呼!革命党人,将以身为薪乎?抑以身为釜乎?亦各就其性之所近者,以各尽所能而已。

汪精卫以为,革命之决心,发端于孟子所谓的恻隐之心。扩充各自的恻隐之心,则能破除富贵、贫贱、威武乃至好名之诱惑。因此至激烈之手段,惟至和平之心事者能为之;至刚毅之节操,惟至宽裕之度量者能有之。

在汪精卫看来,由仁心而生的勇气,乃经深思熟虑的义理之勇,而非一时血气之勇。所谓义理之勇的两种表现,一曰不畏死,二曰不惮烦。以身为釜,即不惮烦之勇,德之贞者也;以身为薪,即不畏死之勇,德之烈者也。汪精卫以为革命之事,条理万端,人当各就其性之所近者,择其一而致力焉。革命党人中,以身为釜,有恒德之代表为孙中山;以身为薪,有烈德之代表,为惠州起义时因谋炸两广总督而牺牲之史坚如。

汪精卫投身暗杀行动,虽是着眼于革命效果之最大化,其论革命之决心,却是纯粹的动机论——用心(即动机)是否纯粹决定道德之高下——深受王阳明良知说的影响。汪氏文中三次援引王阳明之言,如其答聂文蔚书曰: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不信。此语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清季汪精卫不顾孙中山、胡汉民之阻,执意北上行刺一事,亦可从他抗战时期的选择及自我解释中窥见动机论的影子。庚戌炸弹案败露后,汪精卫被捕入狱,其携带的衣物书籍清单中竟有阳明学三本,可佐证王学对他的影响。《革命之决心》刊于1910年2月《民报》第26期,署名守约,据称汪精卫庚戌蒙难入狱时藏于衣襟中者,故此文可视作汪氏事先预备之自供状。

曾将薪釜喻初襟,举世凭谁证此心,叶嘉莹为《双照楼诗词稿》作序时称,汪精卫在诗词中所表现的,和在生活中所实践的,是他终生不得解脱的一种精卫情结。所谓精卫情结,如汪氏《被逮口占》所云:ナ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也就是《革命之决心》等自白书中反复提及的以身为薪之勇气。1944年胡适得知汪精卫死讯后,在日记中感叹:

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士出身,故终身不免有烈士的plex(情结)。他总觉得,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另外一件事。

三、银锭桥还是甘水桥?

庚戌炸弹案的发生地,向多传为银锭桥。张江裁辑《汪精卫先生庚戌蒙难实录》亦采此说,故邀人绘银锭桥话往图,欲纂《北京银锭桥史志》,意在表彰银锭桥作为政治史迹之重要性,藉此宣传时任伪国府主席之汪精卫的革命英雄形象。

然而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汪兆铭炸载沣一章,则谓黄复生、喻云纪二人安置炸药的地点:

初觅得鼓楼大街,因值修筑马路,不果。改觅烟袋斜街,以无铺保,亦不果。乃定于甘水桥。此地在什刹海之旁,三面环海,仅一面有居民数家,甚僻静,与鼓楼大街、烟袋斜街,均为载沣早朝必经之道也。

甘水桥之说,乃根据庚戌炸弹案当事人黄复生的自述。汪、黄等人先后潜入北京,经营的暗杀机关为守真照相馆。照相馆于庚戌元旦开张,选址在宣武门外琉璃厂东口火神庙西夹道。当时摄政王上朝途经鼓楼大街,鼓楼前有短墙,黄复生等计划伺其通过时,将贮有炸药之大铁罐由短墙投下。这一方案因鼓楼大街改筑马路而未能实现。随后得知载沣上朝路线必取道烟袋斜街,又以租屋不得作罢。黄复生自称,经多方调查,最后择定什刹海旁之一小桥,名甘水桥,距摄政王府最近,为其出入必由之地。甘水桥北有阴沟一道,可于桥下埋放炸弹,人则藏于阴沟内,用电气雷管引爆炸弹。

载沣剧照

庚戌炸弹案之导源地,究竟是银锭桥,还是甘水桥?张江裁曾当面询问汪精卫,然汪氏对此似乎并不在意,漫应曰,银锭桥而已。这并未打消张氏之疑虑,1943年3月2日他向老友刘振卿去信求助。刘氏平素究心北京风土,常在《实报》、《北平晨报》上发表掌故文章,考订清代遗闻轶事。张江裁信中称其虽久居北京,于北城地理不甚熟习,不知甘水桥在北城何处。与银锭桥相隔若干里。

刘振卿回信说,甘水桥在鼓楼西大街,而银锭桥在后海东部,一溜胡同西口外,官房口东口外。破此疑案之关键是摄政王入朝路线,因扈从隆盛,为警戒方便起见,乃出府东行,自鼓楼西大街东口向南,直入地安门。绝不可能出府沿后海北岸至银锭桥东,自一溜胡同出至大街,因一溜胡同宽不足四尺。又不可能过银锭桥西南行,自什刹海经皇城根入地安门。

刘振卿据摄政王上朝路线及什刹海周边地形推断,银锭桥未必与庚戌炸弹案有关。但令其不解的是,事实上北京人莫不知破案地点在银锭桥,晚清以降各家笔记、传说亦在银锭桥。另一种可能性是炸弹确实埋在银锭桥下,因当时汪精卫等人并未调查清楚摄政王上朝是否路经此桥。刘氏虽熟知京城风土及晚清掌故,但三十年来不曾撰文谈庚戌炸弹案,乃是觉得以银锭桥三字冠名此案不妥,因其离警戒路线太远。要探明此事,也很简单,刘振卿给张江裁支招说,只需请示当事人,当时之桥是大是小,是高是平?若大而平,便是甘水桥。若小而高,则为银锭桥。

四、以摄政王上朝路线为证

无奈汪精卫似乎对此记忆模糊,张江裁只能写信恳请刘振卿代询老北京人。对甘水桥之说,他的疑点是:一、甘水桥是否为摄政王入朝必经之路?二、有关甘水桥之历史。三、掩埋炸弹的地点,除银锭桥、甘水桥外,当日报纸上还有种说法是埋于内城鸦儿胡同小石桥下,此桥是否也在摄政王府左右?四、摄政王府究竟在银锭桥附近,还是在甘水桥旁?

对张氏上述疑点,刘振卿复信解释道:甘水桥为摄政王上下朝必经之路,此桥无历史可言,为后海行人小桥之一。据刘氏所述,甘水桥下之沟,为半明半暗。桥北端为暗沟,直通鼓楼西大街;桥南端为明沟,自此南行十几步,鸦儿胡同西口外有一无名小桥,俗称甘水桥小桥,桥下即为埋炸弹之所。摄政王府在甘水桥西,甘水桥在王府东墙外,小桥则在王府东南角。

在张江裁提议下,刘振卿撰文详述摄政王上下朝路线及警戒情形,刊于1943年3月18日《实报》畅观栏。据其考证,摄政王之白色双马四轮轿车,每日上下朝有一定的路线:出府门向东,自马圈栅门前,经小桥向北,过甘水桥至鼓楼西大街东行,经鼓楼前大街,向南直入地安门。下朝时,有时走捷径,进烟袋斜街,经鸦儿胡同,过甘水桥迤南之小桥回府。汪精卫谋炸摄政王,埋炸弹之处即在此无名小桥下。而银锭桥远在官房口及一溜河沿,与庚戌炸弹案无关。按刘氏考证,摄政王上下朝无论如何走法,均距银锭桥甚远。且就桥的外形来看,银锭桥窄而高,摄政王之双马四轮大轿车,怎能冒险走罗锅式之穹形桥?

刘振卿《甘水桥炸弹案》一文在《实报》上登出后,无人响应。其抱怨说,或许是因为新掌故家不屑为此陈谷烂芝麻费脑力,而当时之亲贵也无暇与穷酸文人打交道,故只有一个张次溪在南京瞎嚷,一个刘振卿在北京瞎喊而已。但张江裁以为庚戌一案,实关民国奠基,事隔三十年,已传闻异词,即今不考,后将何据。随即将其与刘振卿之来往书信编排汇印,题作庚戌桥下案质疑,刊发于汪伪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政治月刊》上,后收入该氏所编之中国史迹风土丛书,改名为《北京庚戌桥史考》。

五、混入史迹中的政治尘埃

为何晚清以降,庚戌炸弹案一直被冠以银锭桥之名,连当事人汪精卫也索性将错就错,不愿出面澄清这一美丽的误解?据张江裁分析,还是银锭观山的美誉暗中成就了其作为政治史迹的传闻:

银锭桥所以被人误认庚戌一案导源地,虽缘近人笔记、父老传说,有银锭桥之语为修史者所据,但桥素负清幽盛誉,清季骚人墨客,相率结游其地,更藉诗咏以彰其美,名遂冠环十刹海诸桥之上。庚戌炸弹案后,诸家新闻记此役事,又大抵着眼事因与经过情形,固不遑考其发生之地果为何桥,致令银锭桥饱掠时誉,亦因其往迹殊景为人所向往而不疑之故。

汪精卫题词的《古今》杂志

刘振卿做翻案文章,以摄政王上朝路线为证,指出银锭桥为什刹海后海之水流入前海之门户,然摄政王府在后海北沿,去此桥甚远,故银锭桥案应正名为甘水桥案。甘水桥之名不彰,因其无银锭桥有历史兼处地之佳。

刘振卿信中提议将汪精卫等人埋放炸弹之无名小桥,命名为精卫桥或庚戌桥、双照桥。张江裁于此处加按语称:已托周知堂先生代订并撰文镌石,以垂永久。周知堂即为《汪精卫先生庚戌蒙难实录》题字作序之周作人。然当《庚戌桥下案质疑》一文更名为《北京庚戌桥史考》,收入中国史迹风土丛书时,张氏按语易为:此无名小桥,改名曰庚戌桥。已请闽县李释堪先生撰文镌石,以垂永久。张江裁邀李释堪所撰之文,即1943年发表于《古今》上的《庚戌桥记》;又名《北京庚戌桥记》,同时刊载于汪精卫支持的词学杂志《同声》月刊上。

1943年4月4日张江裁上书伪北京市政府,请将甘水桥小石桥易名为庚戌桥。呈文曰:

监察院简任秘书张江裁呈为标定地名以存史迹而重名贤事。案北京地安门外清摄政王府附近小桥,名甘水桥小石桥者,实为今国府主席汪公精卫于宣统庚戌发难举义谋炸权要以告国人惊天破地之处。吾中国历史地理上,所当揭橥珍重之一大端也。豫让刺赵襄子伏于桥下,施全刺秦会之亦伏于桥下,彼二子往迹,皆以桥下著名。况此甘水一桥,有系于我民族史迹之重,迥非前二者之侔乎。今甘水桥小石桥应定名为庚戌桥,标定地名,以存史迹,使百世之下,闻风者得以兴起,实为公便。

张江裁试图借政府之力,将掌故学家的翻案文章铭刻为政治史迹以垂永久。由此呈文可见其考订庚戌桥案背后的政治企图。

从银锭桥话往图记到庚戌桥史考,张江裁与刘振卿合作之翻案文章,与其说是出于掌故学者的历史考据癖,不如说是为了迎合1940年代沦陷区的政治局势及他个人的出处选择,刻意凸显汪精卫作为革命志士、开国功臣的英雄形象,为汪伪政权寻求中国民国开国前革命史上的凭据。作为革命史迹的庚戌桥,说明掌故学家打捞的历史风土中难免混入政治的尘埃。

清末这位摄政王竟然比汪精卫还有节操! 载沣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汪兆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民国抗战时期的大汉奸汪精卫。

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当时勇敢刺杀清朝摄政王,为了革命不惜牺牲的“有志青年”却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而那个被他刺杀的清朝摄政王爱新觉罗·载沣却保住了节操,没有做华奸。

“相貌清秀,眼睛明亮,嘴唇坚毅,腰板笔挺,虽不及中等身材,但浑身透露着高贵”,这是一位美国医生对载沣相貌气质的记录,从他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出,这人是“福相”。

他确实也挺有福气的,一个庶出的宗室子弟,后来脱颖而出,成为了晚清最后的话事人,也是不容易。有人说他是运气,靠走裙带关系,因为自幼被嫡母叶赫那拉氏(即光绪生母、慈禧亲妹)所抚养,所以和慈禧关系亲近,还有就是他也听话,他的福晋就是听从慈禧的安排娶的瓜尔佳氏,她是慈禧最宠信的大臣荣禄之女。

史书对载沣的评价并不高,说他说话结巴,是一个“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类似于阿斗一样的人物,但也有很多史学家认为载沣能力很强,是一个如阿斗那般大智若愚的智者,是他保护好了满清皇室的安全。

而载沣实际上也是一位能力极强的人,他能从满清皇室众多宗室子弟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十八岁时的一次“出国道歉”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朝皇室被要求派人去德国赔礼道歉,这个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软不得,软了会被人骂“华奸(载沣是满人,所以不能叫汉奸)”,硬不得,因为当时的满清王朝哪里还硬的起来。

但是呢,作为满清第一个出使外国的亲王,载沣表现得很好,展现了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成熟,有理、有利、有节,令本想侮辱中国的德皇对他也称赞有加,德国人认为他“慎重外交,不辱君命”。他甚至还主动谢绝了国内各级官员及香港等地官方所预备的高规格迎送礼仪,其简朴作风赢得在华西方外交官和国际舆论的一片赞赏。

还有一个方面能证明载沣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是他保证了满清灭亡后,清朝皇室免受屠戮的命运。

要知道一个王朝灭亡后,皇室成员的命运是很悲催的,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新兴王朝对待前朝的遗老遗少那绝对是要斩草除根,即便是它大清朝,对待明朝皇室,那也是斩尽杀绝,虽然他们口口声声说,他们入关是来帮助“明朝打李闯”的。

而当时清朝皇室的命运是很危险的,革命党提出的革命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清朝皇室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是异族,是反动统治者,是丧权辱国的卖国政权,这样子的皇室就应该万劫不复。

即便是在外国,当共和要取代专制时,那也是伴随着流血事件,英国、法国的皇帝,都被革命者送上了断头台。

在溥仪登基后,作为摄政王的载沣是一位实际的王朝掌权者。他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超级政治家,但通过他的努力,让清王朝的皇室在清朝灭亡后,得到了平稳过度,创造了奇迹。

在清朝权贵欲杀袁世凯而后快的时候,载沣并未杀了袁世凯,而是选择了让袁世凯“称病去职”,留了袁世凯一命的同时,也为自己结下了善缘,可想而知当辛亥革命爆发后,如果没有袁世凯,清朝皇室肯定会被革命党人给送上断头台的,之后的北洋政府和清朝皇室的相处也还不错,一直到冯玉祥将他们赶出紫禁城,他们都依然得享荣华。

载沣还有一件事也提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宽容,那就是在他的默许下清王朝对汪精卫这个刺客,本应“诛九族”的逆贼高拿轻放,也让他和革命党结下了善缘。

清王朝灭亡后,孙中山先生还曾和载沣见面,此后他便将孙中山先生的题字奉若至宝,给人感觉是他对革命领袖的崇拜之情,可是实际上呢?他会感激崇拜这个“毁了”他祖宗江山的人吗?显然是他以此作为自己的“免死金牌”,让民国的当权者不能拿他怎么样,老子可是有你们国父“免死金牌”的。

最能提现出载沣智慧的是他的识时务、知进退、有自知之明和政治敏感度。

清朝灭亡后,他的福晋瓜尔佳氏都是欲复辟的积极者,失败后忧愤自杀,载沣则瞒着溥仪,说他母亲是死于脑溢血,其实就是告诉溥仪,别老想着复辟。

张勋搞复辟的时候,满清的遗老遗少绝大多数都是积极分子,但是载沣却觉得他们是在胡闹,没有参与。

特别是后来,日本人炸死了张作霖后,选择了溥仪作为他们在东北的利益代言人,九一八事变后通过威逼利诱将溥仪送去了东北“复辟”,弄了一个“伪满洲国”。

溥仪对能再做皇帝感到很高兴,他也很想一家人团聚,便写信给父亲载沣,让他去东北,说前途一片光明,他会再入主中原的。

载沣去了东北一个月,可是面对儿子和日本人说会给予他高官厚禄却不为所动,他认清了现实,所谓的“满洲国”就是“傀儡政权”,溥仪也就是个傀儡,他还痛骂儿子糊涂,说他是助纣为虐,他这么搞,是将中国卖给了日本人,然后又回了天津,在全面抗日战争期间,他也从未做过损害中国之事,安安心心的做他的富家翁。

纵观载沣在十八岁正式步入历史舞台,一直到他去世,我们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大智若愚,有底线,识时务的智者,绝不是一个“懦弱无能”之辈。

相关参考

汪精卫精心策划的刺杀摄政王计划因一泡屎毁了?

提到汪精卫,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大汉奸。但是年轻时的他,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便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大家都知道,当时的革命党最喜欢搞刺杀。例如光复会的徐锡麟就曾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然后...

汪精卫精心策划的刺杀摄政王计划因一泡屎毁了?

提到汪精卫,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大汉奸。但是年轻时的他,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便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大家都知道,当时的革命党最喜欢搞刺杀。例如光复会的徐锡麟就曾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然后...

汪精卫刺杀载沣为何失败

汪精卫(资料图)  辛亥前,西方媒体笔下的中国人,永远是表情麻木、眼神混浊的。《纽约时报》当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人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列强对本国的侵略与瓜分。  清末革命

汪精卫一个失了大义的人,空负了颜值、私德与才华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当你看到这两句诗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出处,不会想到是汪精卫写的。这是汪精卫年少时刺杀摄政王载沣被捕在狱中写的绝命诗。诗中以燕侠荆轲及楚囚钟仪自许预谋刺杀晚清摄

汪精卫精心策划的刺杀摄政王计划因一泡屎毁了

提到汪精卫,很多人立马就会想到DD大汉奸。但是年轻时的他,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汪精卫年轻的时候便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大家都知道,当时的革命党最喜欢搞刺杀。例如光复会的徐锡麟就曾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然后

大清朝廷为何没杀掉刺杀摄政王的汪精卫?

清廷的顽固使我由立宪派转为革命派辛亥革命前,我在北京顺天中学读书,后来顺天中学升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那一年,我正好在这个学校毕业。我在顺天中学读书时,有位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甄元熙,广东人,他是后...

大清朝廷为何没杀掉刺杀摄政王的汪精卫?

清廷的顽固使我由立宪派转为革命派辛亥革命前,我在北京顺天中学读书,后来顺天中学升为顺天高等学堂。辛亥革命那一年,我正好在这个学校毕业。我在顺天中学读书时,有位同班同学,他的名字叫甄元熙,广东人,他是后...

晚清刺客汪精卫

一、革命告急1908年冬,北京城接连举行了两次声势浩大的葬礼,一次是为光绪皇帝,一次是为慈禧太后。在一片动荡中,三岁的溥仪登上了皇帝宝座,其父载沣为摄政王。在改元宣统的同时,载沣颁布了立宪的旨令,一直

汪精卫的历史真相

1.谁知道汪精卫的真实历史背景汪精卫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

一次滑稽的暗杀

 1910年4月2日夜,北京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大案:汪精卫、黄复生刺杀摄政王未遂。尽管没得手,但汪精卫从此声名大噪,即使后来做了汉奸,人们也会感喟: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作为此案的副产品,汪精卫还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