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

Posted 小说

篇首语: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

2、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对张作霖

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

在《阅微草堂笔记》第十卷的《如是我闻》中,纪晓岚又以一篇很长的文章来讨论狐狸精的存在方式。他喋喋不休,如今人写论文一般,非搞清楚不可。当然,纪晓岚的议论总体上还是装在一个故事的瓶子里,从形式上看,依旧还是“小说”。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刘师退,有幸遇见一位男性老狐妖,然后刘师退发问,狐妖传道授业解惑。

老狐妖认为,狐类与人类一样,皆有善恶是非,男女老幼。作为一个特殊的“种族”,狐妖修成人形后,也要穿衣吃饭,结婚生子。其中极个别能攀云驾雾的“狐才”,则好比人类的达官显贵,只占总量的很小比例。这位老狐妖的意思很明白,诸如《西游记》上玉面狐狸以及《封神榜》上附于妲己身上的狐狸精,只不过是狐界中的极品而已。

与人类一样,大多数狐妖都是资质平平,早就泯于众狐矣。有的还在苦苦挣扎,正从最原始的动物属性向妖的属性进化过程中。有的甚至连这一步都没有走到,只能永远做一只纯粹的狐狸。

刘师退闻过,进一步发问,既然人有政府约束,那么狐界又归谁管理呢?狐妖答道,小案件由各首领自治,大案则各路神仙共管。既如此,那为何女狐妖总能肆无忌惮地魅惑勾引人间男子呢?老狐妖解释说,如人类一样,骗人者与受骗者往往都是你情我愿的,法律本就无法管控,只有受损的一方告发了,或者成了公诉案件,司法才能介入。

那为何只有女狐勾引男人,而一般没有女人与男狐结合的事件呢?原来,女狐需要从男人那里采补阳气,以便得道成仙;而男狐则没有这个必要。至于女狐到处勾搭男人,难道就没有礼义廉耻吗?解答更妙,说是狐界与人界一样,已婚的女狐也遵守起码的妇德,不在外面乱来,而未婚的少女们,则有权寻找自己的爱人。即便有些已婚的女狐偶有淫荡之举,也只不过与人类同理,总会有少数较“前卫”的女狐。

最后,老狐妖言而总之,得出结论,狐狸要苦修一两百年才能拥有人形,继续蹉跎更多年,才可能成仙,而人类本已有人形,成仙之路从一开始就比狐狸容易多了,可惜有些人却不自知,反而蝇营狗苟,浪费了这么优越的条件,如草木一般,顷刻间化为腐朽,白白死去。

纪晓岚的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就是故事性很淡,说理性很强。如果剔除“一问一答”的形式,那就是一篇可以发表在某种学术杂志上的好论文了,题目是《论狐界与人界的异同点以及人类自身的不足》。正如此,纪晓岚才对老前辈蒲松龄颇有微词。

纪大才子曾对自己的门人盛时彦说,“聊斋”太直白,反失其劝诫之本意。其实,蒲松龄与纪晓岚一样,是寄托着很大寓意的。只不过蒲松龄以写故事情节见长,大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味道,甚至把“聊斋”写成了“史记列传”,从故事中参透人生世事。

纪晓岚则喜欢发议论,以自己博大精深的学问,托之于狐狸鬼怪,写成“庄子”版的《聊斋》。老纪是乾隆朝的人,比蒲松龄晚近一个世纪,虽同为清代文言志怪小说的两座高峰,但两人的生活际遇相差万里。蒲松龄连个举人都考不上,在乡间做了一辈子家庭教师。他的后辈纪晓岚却极为风光,官至内阁学士,虽有官场起伏,但总是在权力核心与文化核心里混。

他俩文风不同,一点都不奇怪。纪晓岚还搞过大型文化工程,即领衔编撰《四库全书》。他这样的才子型高官,很难写出太好的小说,但文化类的小品杂文,却是其长项,蒲松龄等落魄文人往往达不到他那个高度。《阅微草堂笔记》与其说是志怪小说,毋宁说是乾隆时期的《文化苦旅》。

那么,纪与蒲,谁更胜一筹?没法比较,一个是写小说的,一个是写文化散文的,就好比梁实秋与沈从文谁更强,这就看个人口味了。一般做过大官,或者与权力中心靠得很近的人,是没法写出好小说的。而穷窘的文人,则偏于小说这一路。

中国古代那些小说大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吴敬梓、曹雪芹,个个都如蒲松龄一般,在仕途与生活中太过于蹉跎,才躲进陋室写小说。现代也一样,沈从文是湘西来的穷小子,写小说一流。而梁实秋与胡适一类的文化大家,都是海龟,乃主流文化圈子里的红人,更是“党国”的好榜样,他们就不怎么写小说,往往要发大的“议论”。

纪晓岚不服蒲松龄,写出迥异于“聊斋”的另一种风格的志怪小说,并非他故意要反其道而行之,而是他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阅微草堂”不会是“聊斋”第二。

纪晓岚觉得蒲松龄“太痴”,太直白,有失高雅,但纪大才子对“聊斋”并非“不解其中味”。否则,他也不会功成名就之后,还拾蒲松龄之牙慧,发奋写出鸿篇巨制的“阅微”。但是,他即便大解“聊斋”之味,也只会用偏于文艺散文的路数来加以继承。

郭松龄与张学良是什么关系 郭松龄为什么起兵反对张作霖

  女人之间的友谊,来得快去的也快,女人们常会因为喜欢同一个东西,或是厌恶同一个人,而将彼此认定为知音,觉得这就是好朋友。但是女人间的友谊很脆弱,经不起打磨。男人间的友情就很奇怪,容易起冲突、吵架甚至打架这些都不奇怪,打完骂完后感情一样笃厚。男人比女人要含蓄,在对待友情上,他们嘴上不会整天挂着闺蜜、亲爱的诸如此类的亲昵的称呼。好兄弟,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足以明白彼此的心意。

  时人评价说:”张学良对郭松龄推心置腹,而郭松龄对张学良也鞠躬尽瘁。一般人都认为郭松龄是张学良的灵魂“。可见他们二人的感情之深,张学良在郭松龄去世后很多年,一回想起他和郭松龄的峥嵘岁月,都会收获满满的感动和盈盈的热泪。那么问题来了,郭松龄既然和张学良的交情那么好,为什么后来起兵反对张作霖呢?

  郭松龄,字茂宸,比张学良大七岁,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是张学良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老师,他和张学良亦师亦友,像父亲像兄弟,会争吵得面红耳赤会一同并肩作战。晚年张学良形容自己与郭松龄关系的说法是:”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由此可知,郭松龄在张学良心里的地位。谈到与郭松龄的相识,就像是追忆一部已经年代久远的影片,字迹斑驳间依稀记得当年的光景。

  郭松龄,字茂宸,原籍山西汾阳,1883年生于沈阳东郊渔樵寨村,早年人私垫,后因家贫辍学,扛过活,种过地。出身不怎么好的郭松龄遇到了一对好父母,父亲虽然年轻的时候也心怀大志,终究不能实现,仅在小山村当个小小的私塾老师,即使这样父亲对郭松龄的影响还是极大的,因为他的思想在无形中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而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村妇,但是母亲勤劳善良,传统文化浸润下的郭松龄长大后自然也有父亲的宏图大志,不同的是,他比父亲走得远得多了。

  父亲后来总算在省城周到了一份像样的工作,郭松龄觉得自己终于能够有机会上学了,即使此时他已经十九岁了,辍学多年帮工的郭松龄或许已经跟学校的教育脱节了,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省城东南常王寨董汉儒先生开设的书院,是郭松龄远大志向起航的地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一腔热血,他积极投入到随后的学习中。

  在这里,郭松龄接触并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尤其是一些西学使他开阔了视野。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投身军旅,1906年入陆军速成学堂,后远走四川,当过营长并加人了同盟会,后又回沈阳任东三省讲武堂军事教官,与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风云人物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产生了特殊的关系。

  日俄战争爆发,郭松龄投笔从戎,他有预感一场浩大的战争即将到来。1907年,郭松龄以优等成绩毕业。投身革命的郭松龄希望能够有多作为,但是他的革命事业似乎进行得不太顺利,

  毕业见习期满后,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因为治军严谨很快得到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时隔两年,朱庆澜调入四川驻防,郭松龄随着朱庆澜入川,之后又加入了同盟会,在这里他又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思想,民主、自由这些词语不断涌入郭松龄的脑子里,他打心眼里佩服孙中山。此后,郭松龄在军营中虽也担任官职,但是也是在大军阀手下的一员不起眼的小兵。

  1912年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龄考入中国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北京讲武堂教官。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中山。孙中山的运动在1918年失败了,失败后的郭松龄又被转任回了奉天,这次回去的时候,还被张作霖冷嘲热讽了一番。

  虽然与张作霖上下级关系有点紧张,但是与张作霖的小子张学良关系一直都不赖。两人相识于讲武堂,护法运动之后的郭松龄成为了讲武堂的一名教官,张学良就在这讲武堂与郭松龄成为了挚友。因反满清和反军阀而横戈跃马、驰骋疆场的郭松龄,是早年的同盟会会员。相差七岁的两人结识以后,志同道合,相见恨晚,情同骨肉。

  张学良结交郭松龄之后,张学良觉得郭松龄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郭松龄一改之前对张学良纨绔子弟的印象,觉得张学良与别的官二代不一样,他充满正义感,做事有担当,很聪明一点就通,而且对军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学良对这个老师的印象也极好,郭老师是所有老师中最尽责的,他不仅教给学生枯燥的知识,重要的是他知道怎样把知识灌输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不仅仅只是成为了一名作战的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具充满爱国之情和丰富知识储备的热血之躯。在讲武堂的日子里,张学良与郭松龄经常会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也常常一同出入喝酒吃肉,更曾一同并肩作战挥斥方遒,他们之间的感情在峥嵘的岁月里变得更加深厚。

  因此,当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后担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时,便向张作霖推荐郭松龄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这是郭松龄受到张学良信任和垂青的开始,此时是1920年。之后,郭松龄担任卫队旅参谋长后,整治军纪,整个军队面貌焕然一新,军队作战能力也得以提升。同年7月,张学良和老师一同剿匪,成绩斐然,这两次军事上的行动都让张学良愈加信任和敬佩郭松龄,郭松龄在军队中的名气也大了,而少帅的父亲张作霖也逐渐把目光聚集到这个曾被自己讽刺过的军官身上。

  第一次直奉战争开展,郭松龄所率部队就能让张作霖全身而退回到奉天,让张作霖对郭松龄刮目相看,遂加以重视和重用。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奉军内部逐渐形成了”老派“、”新派“,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据何柱国回忆:张作霖原先预定由姜登选去接江苏,郭松龄去接安徽。不料杨宇霆也想要个地盘,结果杨去了江苏,把姜登选挤到了安徽,郭松龄则落了空。郭松龄在此次直奉战争中功高没封赏不说,还被韩麟春讽刺一番,于是心中极为不满。

  当晚,郭松龄就将此事告诉了少帅。此时,郭松龄已露出反奉的心思,但张学良没有在意,郭松龄起兵太突然,张学良还没反应过来,郭松龄和他的妻子被枪决,已经兵败身亡了。郭松龄被捕时,他想救郭松龄一命,送其出国留学。但电报未发出,即接到电话,告知已将郭处决。张学良得到郭松龄被处死的消息后,痛惜地说:”如郭不走,决不致死。“

  张学良对郭松龄夫妇的死很是惋惜,此后一遇到任何困难,张学良都会感叹到如果茂宸在的话就好了。这句话是张学良对郭松龄军事才能的一种充分肯定,也是对良师益友郭松龄的深切缅怀。

相关参考

案情直白的弑母案,为何生生被嘉靖皇帝炮制成了冤假错案

前言嘉靖帝朱厚熜是明代历史上,第二位由藩王小宗入继大统的皇帝,但相较于强势的祖宗永乐皇帝朱棣依靠真刀真枪夺来帝位,嘉靖的皇位就来的相当合乎法理。因为明武宗正德帝驾崩时无子,而孝宗帝系又绝嗣,明廷只能援

回来砍了你,瞎子:你回不来了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臣子们说话都要斟酌再三,忠言逆于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话太直白,或者说一些有诅咒意味的话,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也可能会丢掉性命,有时候皇帝是听不得真话的,尤其是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隋

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号什么 蒲松龄字什么

蒲松龄号什么蒲松龄是诞生于清朝的一位著名小说家和文学家,按照古代文人的称谓习惯,蒲松龄分别有字和号两种别称。那么蒲松龄号什么字什么呢?蒲松龄字留仙,另外还有一个字是剑臣,而他的号也叫做柳泉居士。蒲松龄

为什么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蒲松龄后人

蒲松龄后人是谁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蒲松龄后人一共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从现在发现和可以查证的资料来看,蒲松龄女儿的相关记载是很难找到的,而关于蒲松龄的四个儿子的资料则有一些记载。蒲松龄的四个儿子中长子...

为什么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蒲松龄后人

蒲松龄后人是谁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蒲松龄后人一共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而从现在发现和可以查证的资料来看,蒲松龄女儿的相关记载是很难找到的,而关于蒲松龄的四个儿子的资料则有一些记载。蒲松龄的四个儿子中长子...

清代蒲松龄简介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生平

蒲松龄简介: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6月5日)四月十六日。他生长在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里。远祖蒲鲁浑和蒲居仁,做过元代般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思想

蒲松龄思想蒲松龄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聊斋志异》现在还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对于蒲松龄先生的研究有很多,人们在对蒲松龄先生小说进行研究的同时,对蒲松龄的思想也进行了比

蒲松龄有着怎样的人生?蒲松龄又是怎么死的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此书以其毕生精力写完,从年轻时写到他的暮年,共有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故事多写各类鬼狐妖媚,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

蒲松龄有着怎样的人生?蒲松龄又是怎么死的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此书以其毕生精力写完,从年轻时写到他的暮年,共有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故事多写各类鬼狐妖媚,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居士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后世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