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Posted 样式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2、历史百科 工艺世家

清朝皇家建筑师家族“样式雷” 两代掌门人安葬于南京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建造的雷氏世家的美称,熟悉中国古建筑史的人对“样式雷”这个名号并不陌生,但很多南京人并不知道的是,“样式雷”家族和南京有极为深厚的渊源。

最近,“样式雷”的后人从江西来到南京,寻找“样式雷”定居在南京的另一支后人。

“样式雷”有着怎样的传奇

据史料记载,清代初年,一个南京匠人雷发达应征去北京参加营造皇宫的建造工作。因为技术精湛高超,受到康熙皇帝赏识,很快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开始算起,接下来一共八代,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中央官署等都是由雷氏建筑师负责。雷家几代人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这个建筑师家族被民间形象地称为“样式雷”。

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的文史专家告诉记者,“样式雷”的祖籍是江西永修,但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却是从江宁(南京在清代被称为江宁)被征调到北京的。

到第八代雷献彩为止,“样式雷”一共涌现出雷发达、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思起、雷廷昌、雷献彩等著名建筑师,其参与建造或者重修的主要工程有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北海、天坛、清东陵、清西陵等,北京以外的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行宫也出自这个家族的手笔。有学者统计过,中国1/5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设计,与“样式雷”家族有关。

“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康熙皇帝在《畅春园记》里曾经提到他非常牵挂一位杰出的匠师,就是指雷金玉。

明代末年搬到南京居住

近日,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接待了五位来自江西永修县的雷氏族人。据介绍,永修县正在组织专家收集完善“样式雷”家谱,发掘“样式雷”家族更多的历史。这五位雷氏族人受当地政府委派,前往南京、北京等地,寻找“样式雷”分布在外的后裔。

据初步了解,目前,居住在南京市的雷姓至少在5000人以上,因无法联系,尚无法确认这其中哪些人和“样式雷”有渊源。

雷氏后人向记者介绍,他们这个家族最早生活在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永修县。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江西到处是土匪和盗贼,国家的赋税一天比一天加重,民不聊生。雷氏家族中的雷振宙、雷振声兄弟放弃读书,外出经商,后来定居在“金陵之石城”(江西雷氏家谱中的记载),也就是南京。

此后,雷氏家族的很多成员陆续搬到南京居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雷发达和堂弟雷发宣应募来到北京,参加皇宫的修建工程,但这个家族的很多家眷依然生活在南京。

“样式雷”两代传人安葬在南京

雷氏家族不但可能还有后人生活在南京,“样式雷”的第一代、第二代杰出的建筑师雷发达、雷金玉死后也安葬于南京雨花台区境内。

据《雷氏族谱》记载:雷发达是雷振声的长子,是雷家搬到南京来的第二代。他生于1619年,卒于1693年。在北京被委以重任后,雷发达于70岁左右退休,回到南京居住。74岁时,雷发达去世,安葬在“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项宝石”。由于雷家当时已经在南京住了几十年,当地已经形成了一个雷家祖茔丛葬地。

雨花台区文史专家考证,雷发达埋葬的地点,就是现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村贾东一带。

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是“样式雷”第二代传人,生于1659年,卒于1729年,也是这个家族最为杰出的建筑师,曾经担任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都有他杰出的贡献。雷金玉71岁去世后,同样归葬原籍“江宁府江宁县安德门外”的家族墓地。

希望找到南京的雷氏后人

“可惜的是,这两代‘样式雷’掌门人的墓地目前也难以找到了!”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的文史专家介绍,他们也在寻找“样式雷”在南京的家族墓地,挖掘这个传奇皇家建筑师世家留在南京更多的历史。

历史百科 工艺世家

工艺世家

样式雷

样式雷指清代雷发达家族7代都是清代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因此被世人称为“样式雷”。

在清代200多年间,7代“样式雷”都为设计修建皇家建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们设计修建的建筑包括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北海、中海、南海以及京西的王府、御道、河堤等,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另外,像中南海中毛泽东主席住过的菊香书院、周恩来总理住过的西花厅等,也都是“样式雷”设计的。据2003年11月27日的《北京青年报》报道,世界有两成的世界文化遗产出自“样式雷”的手中。

清·避暑山庄金山亭

“样式雷”的第一代为雷发达。清初,他因建筑技艺高超应募到北京。后被康熙皇帝敕授公布营造所长班。在清代,建筑是个世袭职业,样式雷第二代雷金玉子承父业,在营造所供职。当时的康熙皇帝决定在明代清华园旧址上修建新的皇家园囿“畅春园”作为“宁神怡性之所”。雷金玉承领楠木作工程。在为畅春园正殿九经三事殿上梁的建筑施工中,因技术超群立下大功,被皇帝赏七品官衔。

样式雷的名声真正传播开来是到了第四代——雷家玺及其两个兄弟。他们所处的年代正值乾隆和嘉庆年间,工役繁兴之世。海淀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相继扩建,样式雷当然是最繁忙的人。被后世称为乾隆花园的宁寿宫,是雷家玺根据皇帝的旨意设计出来的。其堂阁错落有致,游廊曲折,山石逶迤,意境深远,深得乾隆皇帝喜爱。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雷家玺又承担了修筑扩建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和香山静宜园的工程。

样式雷第五代雷景修主持了圆明园修缮、九州清宴、上下天光等的修筑,其最大的成就是主持修建清定陵。样式雷第六代雷思起接续建造定陵,因建陵有功,被赏赐五品官职。清同治年间,清政府决定重修圆明园,雷思起画出了一幅幅建筑图样。后来圆明园重修工程半途而废,但样式雷制作的数千张画样和烫样却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研究圆明园和清代建筑工艺及造园艺术的宝贵资料。样式雷第七代为雷廷昌,他主要负责设计和修建皇帝后妃的陵寝,惠陵、崇陵等都耗费了他无数的心血。

样式雷为世人留下的最宝贵财产不仅有他们的建筑,还有稀世珍宝——图样。如今,仅在国家图书馆,就珍藏着样式雷的两万多张建筑图样。这些图样对研究清朝历史、建筑文化发展脉络有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巨大成就。样式雷画出的图纸类型齐全,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等。最难得的是陵墓的宝顶,它呈不规则的空间形体。样式雷画出等高线图,在当时是非常高水平的。在样式雷留下的图样中,有一部分是烫样,它是用纸张、秫秸和木头加工制作成的模型图。因为最后用特制的小型烙铁将模型熨烫而成,因此被称为“烫样”。烫样给后人了解当时的科学技术、工艺制作和文化艺术都提供了重要帮助。

山子张

山子张是中国清代园林建筑世家,始祖张然,字铨侯,号陶庵,为松江造园林建筑艺术家张涟次子。张涟曾开创了一个园林流派,人称“不问而知张氏之山”。据《清史稿·张涟传》载,大学士冯铨聘赴京师,张涟以年老辞官,“遗其仲子行”,仲子即张然。《清史稿·张涟传》又载:“后京师亦传其法,有称山石张者,世业百余年未替。”张然先已在江南久负盛名,应召入京供奉内廷30余年,南海瀛台、畅春园和玉泉山静明园都是他所造。王熙怡园、冯溥万柳堂、广泉寺禅房叠石等也都出自于他手。死后由他的儿子张淑继续供奉内廷(一说张淑字元玮,一说张然又别有一子元玮,也曾供奉内廷)。

张然父子都善诗画,并非一般匠师,所以当时的名流都乐意与他们相交。张淑、张元玮以后的山子张谱系虽已不明,但世代相袭,直到近代还有传人。山子张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面人汤

面人汤是中国现代面塑艺术世家,具有享誉海内外的汤氏面塑艺术。

面人系用精制面粉、江米(即糯米)粉、防腐剂等,用开水调合成面团,在锅内加温后,根据创作需要分别放入各种颜料,所捏塑的各种人物形象。面人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唐以来,一直以民间玩具的形式流传。它多取材佛道故事、戏曲及历史人物。捏塑手法简练,所塑人物形象,虽大如手掌,小如果核,却面部五官备赅,形象鲜明生动。面人艺术是一种小型的民俗雕塑艺术。

虎子面塑

作为中国现代面塑艺术世家的面人汤,第一代汤子博(艺名“面人汤”),为发展民族工艺美术事业勤奋创作,默默奉献了毕生精力。他的作品多被选为国家礼品并常参加国内外展览,曾获“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奖章。面人汤第二代传人汤夙国,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他自幼工诗文,善绘画,得家父真传,对面塑艺术承上启下,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总结、创新、发展,使面塑艺术更具时代性和民族特点。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汤夙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泥人张

泥人张是中国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并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自清代道光年间由天津民间艺人张明山始创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泥人张彩塑系用细泥,通过捏塑而成,作品一般高不过尺,多取材民间传说、神话人物及中国古典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其形象塑造,常采用写实手法,造型准确,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不仅面目径寸形神毕肖,而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色彩讲究旧、雅,自然谐调,深受人们的喜爱。

(蔡旭)

相关参考

论清朝 ”样式雷”烫样与中国古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史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这里提到的「”雷”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神秘家族。从康熙到光绪,前后历经八代二百多年,这个家族一直通过「”样式雷烫样”为清朝主持建筑营造事物,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九处皇家陵寝 分布在陕西、河南、南京、河北

陵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无论任何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的、庞大的古代

清朝皇帝不爱住紫禁城的原因是什么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古代高大上建筑中的杰出代表。然而,大清帝国的皇帝们却似乎并不喜欢这里,他们花了大量的金钱,在紫禁城外建造皇家园林居住。如此喜新厌旧真的是有钱任性吗?康熙、雍正、乾隆这爷仨都不

皇家建筑藏有哪两大寓意极深的数字

故宫是清朝灭亡后的称谓,明清时称为「”紫禁城”。故宫中主要的建筑为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很多中国人都知道「”九五之尊”代指帝王之位或皇帝本身。根据中国的阴阳学说,古代的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阳数

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清西陵永福寺

清西陵很多人都知道清西陵埋葬着清朝的四位皇帝,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清西陵的「”永福寺”。永福寺,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东部,梁各庄行宫西侧,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春,完工于五十三年冬天。建筑格局

皇家陵寝御用寺庙的孤品——清西陵永福寺

清西陵很多人都知道清西陵埋葬着清朝的四位皇帝,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清西陵的「”永福寺”。永福寺,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东部,梁各庄行宫西侧,始建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春,完工于五十三年冬天。建筑格局

故宫中最奢华的宫殿——这里让乾隆无心朝政,慈禧不想出门

样式雷家族(九)大家好,古建传奇栏目今天又跟大家见面啦!故宫之中,有一所神秘的宫殿,叫宁寿宫,是专门为已经退位的乾隆皇帝修建的。无论是从整体的布局结构,还是细节的雕刻都可以称得上是美轮美奂、巧夺天工。

从防火设置看明清两代故宫如何防火

北京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虽然故宫名声在外,但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其本身就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木结构建筑,本身易燃性就强,另外据有关专家考察,

外公留给他一件清朝皇家冰箱,建国后他无偿上交,获得锦旗一枚

我们常说,古人的智慧难以想象,曾经出现过很多让我们赞叹的事情。在设备落后的当时,像长城、金字塔这种大型建筑的完工,需要付出多少工匠的心血吧,就连在日常生活的小细节方面,古人也时时透露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孔子家族后人,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

孔子现在的后代有多少现在的掌门人是:孔德成(1920—)是孔子的第77代嫡传孙。孔子第80代嫡长孙2006年元旦在台湾出生,“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前“考试院长”孔德成经过一个半月的考虑,为曾孙命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