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政变指的是清朝的一场怎样的政变

Posted 光绪

篇首语: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戊戌政变指的是清朝的一场怎样的政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戊戌政变指的是清朝的一场怎样的政变

2、2600年前齐国的一场宫廷政变,能给中华民族留下什么

戊戌政变指的是清朝的一场怎样的政变

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1898年6月11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新政。6月15日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9月初,荣禄调兵聚集天津、长辛店。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命其专办练兵事务,9月18日,谭嗣同夜访袁世凯,拟靠袁世凯助行新政。

袁世凯表面许诺杀荣禄,诛戮后党。但9月20日,袁世凯向荣禄告密,荣禄当即赴京部署。夜半,慈禧囚禁光绪帝,矫旨称皇帝"再三恳请训政"。从21日起坐殿办事,重掌政权。同时,关闭北京各城门,封锁交通,出动3000军誓在全城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清政府随即罢免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失败。荣禄(1836-1903),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1902年封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600年前齐国的一场宫廷政变,能给中华民族留下什么

齐襄公死了,死在门板之后。

这件事发生于公元前686年,在同一年,远在万里之外的犹大国(今耶路撒冷一带)国王希西家也去世了,不过与希西家的寿终正寝不同,齐襄公却是死于乱臣贼子之手。

齐国都城模型

某种程度而言,齐襄公的死,是咎由自取,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政变之始

公元684年,也就是四年前,齐襄公先后杀害两个国君——鲁国的桓公与郑国的公子亹,前者是因为撞见了自己妻子(文姜,齐襄公的妹妹)与齐襄公的私情而被杀,后者是因为年少时与齐襄公结怨而被杀。

对外,齐襄公蛮横无礼,对内,他言而无信。

他为何会死于门板之后呢?

因为这是一场宫廷叛乱,叛乱的导火索,就是齐襄公的言而无信

《左传·庄公八年》把这场叛乱的前因后果描述得清清楚楚:

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期戍,公问不至。请代,弗许。故谋作乱。

连称管至父是齐国的两位士大夫,他们被齐襄公派到一个叫做葵丘的地方戍边。

齐国葵丘的大概位置

出发之前,齐襄公曾许诺:“明年瓜熟蒂落之时,我会把你们召回来,换其他人代替你们。

谁知道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眼看约定的时间就要过去了,仍不见齐襄公有任何动静,连称二人就主动请求齐君派人来换岗,谁曾想齐襄公竟然出尔反尔,拒绝了这一请求。

连称与管至父因此积怨于心,准备联合公孙无知谋反作乱。

公孙无知是谁?他又为何要谋反呢?

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秩如适。襄公绌之。二人因之以作乱。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无宠,使间公,曰:「捷,吾以女为夫人。」

原来他是齐庄公之孙,齐僖公的侄子,也就是齐襄公的堂弟。

僖公在位时,对他颇为宠爱,襄公即位后,他的待遇瞬间一落千丈,公孙无知对此早已暗恨在心,连称二人利用这一点,成功搭上了公孙无知这条线,再加上连称那位在襄公后宫不受宠的妹妹,几人里应外合,谋划了这一场叛变。

政变中的小人物

齐襄公对此一无所知,在公孙无知正式发动叛乱前一天,他还在姑棼(今山东博兴东南一带)打猎,并且还打得颇为“惊心动魄”:

先秦狩猎图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

一开始齐襄公玩得挺开心,谁知突然跑出一头奇怪的野猪来,野猪就野猪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坏就坏在齐襄公身旁有一位侍从说了一句:“这是死去的彭生啊!”

彭生是谁?他就是那位刺杀鲁桓公,尔后在鲁国人的强烈要求下,被齐襄公处死的齐国人。

说白了,彭生就是替齐襄公背锅的背锅侠

对于他的死,齐襄公肯定心虚啊,生怕这头野猪真的是彭生的化身,前来复仇的,于是,他不由分说地对着这头野猪就是一箭!

雄性野猪

射是射中了,但诡异的是,这头野猪竟后脚站立起来,发出像人一样的哭喊声,惊惧之下,齐襄公摔下了马车。

不仅脚受伤了,鞋子也弄丢了,如此狼狈,实在有损国君的颜面!

回到王宫,齐襄公越想越气!于是命令身边一位叫“”的侍从务必要把遗失的鞋找回来

费找了老半天,始终找不到这只鞋,齐襄公恼怒之下狠狠地对其鞭笞了一顿,把怒火全都发到费的身上,把费的背打得鲜血淋漓

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我以为齐襄公肯定又要逼反了一个部下了,搞不好,这个叫“费”的人会成为齐襄公之死的关键一棋。

谁知道,之后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小人物的选择

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曰:「我奚御哉!」袒而示之背,信之。

受完刑后,费起身准备回家,刚走出宫门,就遇到前来刺杀齐襄公的叛贼。

这些叛贼一看到费,就连忙上前把他抓住绑了起来。费见大事不好,灵机一动,哄骗这些贼人道:“你们为何绑我?我和你们一样痛恨襄公啊!”说着就把上衣脱下来,露出后背的伤痕,以表明自己的立场。

贼人看到这些血淋淋伤口,果然就信了。

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

接着,费又劝说这些反贼,说自己先行一步,进去帮他们探路,摸清楚齐襄公的具体位置后,再出来与他们会合。

谁曾想,进去后,不但没有透露半句襄公的行踪,还把襄公藏了起来,独自一人出来与贼人搏斗,最后死于宫门之内。

一个勇士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勇士站起来。

青铜武士像

当然,齐襄公的王宫里到底有没有成千上万个勇士我不知道,但舍生忘死,誓死保卫主公的忠臣绝对不止费一人。

石之纷如死于阶下。遂入,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见公之足于户下,遂弑之,而立无知。

费战死之后,贼人成功进入宫苑之内,这时,一位叫石之纷如的勇士站了出来,他在庭院之中与贼人相斗,最终不敌,被贼人杀于阶下。

贼人拾阶而上,进入宫室,发现齐襄公的床上躺了一个人,举剑就把此人杀了。

可实际上,被杀死的这个人并非齐襄公,而是自愿替齐襄公赴死的一名侍从,他叫孟阳

可惜,贼人是见过齐襄公的,没有被孟阳的“李代桃僵”之计骗到,于是继续搜寻齐襄公的踪影,最后,发现齐襄公的脚从门板之下漏了出来,遂杀死襄公于门后

公孙无知成功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国君。

公孙无知赢了吗?

并没有,他自立为君后不久就被杀了,一年后,齐桓公即位,正式开启齐国的霸主之路。

不过,在我看来,齐桓公也不是这次政变的真正胜利者,他只是受益人。

真正的胜利者,是那三位出身微末,却死得高贵的“小人物”。

因为,他们能无视一切诱惑与威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中的“道义”

春秋之“义”

当时的中国刚踏入春秋时代不足百年,孔子也还没有诞生。

圣人痛呼的“礼崩乐坏”并未完全到来。

不过,乱象已经开始了。

孔子见老子(上)、战争(下)-画像砖

兄弟萧蔷、母子反目、弑君杀父、以下犯上……春秋上层贵族之间,礼仪道德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战国时代的混乱已初见端倪。

但令人称奇的是,当上层社会已逐渐腐朽,当那些规则的制定者带头打破规则时,竟还有一批言轻力微的“小人物”固执地坚守着最后的底线。

被主公无端责难,却仍然舍命效忠的费;战死于阶下的石之纷如;甘愿替主公受死的孟阳……

在强大的现实力量无时无刻地破坏着原有的道德体系时,他们仍在坚持;在面临极端的考验、艰难的处境时,他们的内心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他们用一种舍身取义的刚烈,来奉行与实现心中的信念。

或许有人会评价他们的行为是“愚忠”,是毫无意义的牺牲。但在我看来,这种“忠”,并非简单地忠于某人,而是是“忠”于内心的信念与原则。

这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和伟大!

秦汉以降,西周封建伦理解体,君权凌驾于一切原则之上,这个诞生于春秋时代的特殊产物似乎也逐渐消失了。

但实际上,它并没有消失,而是融入到我们的骨血之中,每当国家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刻,它必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资料:

-左丘明(春秋),《春秋左氏传》

公孙(12)贼人(1)无知(1)

相关参考

2600年前齐国的一场宫廷政变,能给中华民族留下什么

齐襄公死了,死在门板之后。这件事发生于公元前686年,在同一年,远在万里之外的犹大国(今耶路撒冷一带)国王希西家也去世了,不过与希西家的寿终正寝不同,齐襄公却是死于乱臣贼子之手。齐国都城模型某种程度而

清朝后期的辛酉政变结果是什么

辛酉政变结果在中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说到过辛酉政变,辛酉政变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一次政治变革,那么辛酉政变的结果是什么呢?辛酉政变图片辛酉政治变革和其他非常多的政治变革一样,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夺

辛酉政变 慈禧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

辛酉之变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之后,开启了慈禧40多年的垂帘听政制度,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那么慈禧的这次政变是怎么成功的呢?辛酉政变是哪一年,顾名思义,是辛酉年即1861年咸丰病死的那一年。辛...

三国时期一场因“禁酒”引发的军事政变

 三国时期一场因“禁酒”引发的军事政变  古今中外的史料都显示,军人与酒,关系密切。常有出征酒、庆功酒的说法,大战胜利后,古代皇帝犒赏三军时,将士们可以大块吃肉,大碗

三国时期一场因“禁酒”引发的军事政变

 三国时期一场因“禁酒”引发的军事政变  古今中外的史料都显示,军人与酒,关系密切。常有出征酒、庆功酒的说法,大战胜利后,古代皇帝犒赏三军时,将士们可以大块吃肉,大碗

三国时期一场因禁酒引发的军事政变

  古今中外的史料都显示,军人与酒,关系密切。常有出征酒、庆功酒的说法,大战胜利后,古代皇帝犒赏三军时,将士们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古代军中因酒误事、贻误战机之事,亦不胜枚举。>  公元949年,后

揭秘朝鲜甲申政变是为了脱离中国独立自主吗

一场政变毫无疑问必然是流血的,1884年12月4日,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一场政变的发生必然与他的背景息息相关,今天探讨一下甲申政变背景。甲申政变背景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开化党和守旧派。何谓开化党:19世纪末,朝鲜王朝...

清朝晚期慈禧政变是如何发生的

慈禧政变慈禧在历史上发动过两场比较大的政变。第一次是在咸丰驾崩后,慈禧连同慈安、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政权,形成了“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第二次是慈禧遭到光绪的反击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慈

七一五政变前后的汪精卫对清党分共的态度为何截然不同

 汪精卫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这是因为他竟然能够在同一件事情上采取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这不得不让人惊讶。这件事情就是清党分共。我们知道,“七一五政变”是汪精卫发动的旨在清党分共的一场反革

那位在80岁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下台的宰相张柬之,最后怎样了

“汉阳王张公柬之,亦进士也,年八十为相。”张柬之年青年头时候博览全书,涉猎经籍史籍,只是并未年少盛名,60明年才中进士,任职清源县丞,然后80岁时当了宰相,又很快动员了神龙政变,强制武则天退位,最后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