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翁同为什么会交恶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张之洞与翁同为什么会交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张之洞与翁同为什么会交恶

2、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比较 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如何?

张之洞与翁同为什么会交恶

张之洞与翁同酥

不少史书上都提到张之洞、翁同交恶,原因为何呢?起因是回扣。

原来张之洞在外省办事,用款较多,翁同在户部用事,对此素有烦言。当时户部有一条陋规:各省向户部报销款,户部要扣留4%,作为户部大小官吏的好处。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后,编练军队,兴办实业,开辟港口,开支费用激增,比别省多几十倍。他认为户部按4%提留,实在过多,便请求户部减扣,减成2%,即每100万两留2万两。

翁同执意不许。

张之洞认为这是有意卡他,便写信给他的族兄、军机大臣张之万。张之万在咸丰初年曾授过光绪两个叔叔钟郡王、孚郡王教读,光绪生父醇亲王也以师礼待之。醇亲王听到张之万的反映后,特谕翁同,并函军机处,准予两广报销降低回扣,由此张、翁结怨。

张之洞多年外放,很想调回京师,以实现他的抱负。经大学士徐桐、荣禄等奏准,张由两湖总督调京,便取道上海北上,途中奉旨仍回两湖原任。这是翁同的主意。翁以军机大臣兼任帝师,这时正在办理新政,怕张回京后获两宫信任,参与新政,取代自己的地位。恰巧这时宜昌教案发生,翁便借机向光绪帝奏称:宜昌教案关系重大,必须倚重张之洞在两湖的经验和声望,处理好这件事。若更换他人,将来处置失当,引起外交争执,恐于朝廷和地方均非所宜。因此光绪帝又下旨,令张勿来京。张知道原委后,与翁夙怨加深,至死不释。

此后,翁因戊戌变法失败之故奉旨回籍,受到革职处分,永不叙用,1904年病死原籍。宣统元年,张任体仁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时,主动为翁奏请谥号。他曾对人说过:叔平(翁同稣字叔平)无他,惟不晓事与执拗耳,赐谥之典宜从厚。这是宋朝司马光参与谥王安石说过的原话,张借用来讽刺翁的。

1909年,张之洞弥留之际,亲自圈定自己的诗集,他的门生建议删掉一首诗后注,免与翁家结怨于文字间,张执意不可,可见张临死对翁同稣仍然未能释怀。诗注原文为:叔平相国,一意倾陷,仅免于死,此种孽缘,不可解也。

张之洞与李鸿章的比较 张之洞的历史评价如何?


  张之洞,是清朝末年的汉族重臣,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他从小就极为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所以十六岁参加科举,中顺天府解元,二十八岁参加殿试,一鸣惊人,成为慈禧太后钦定的探花郎。此后一路为官,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位极人臣。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清流派官员中,少有的支持洋务革新,并将其付诸于实践的人。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诸多实业,如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张之洞为晚晴做出的贡献,尽管清朝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木业无法磨灭。就算到了今天,他的所作所为仍然在某些方面有着影响力。

  作为晚清重臣,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他们四位同样都是汉族人,在清朝为官时,为奄奄一息的清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清王朝之所以还能勉力支撑那么多年,离不开他们四人的尽心竭力。这四位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受人非议的地方。而在四人中,常常拿来与张之洞相比的,便是李鸿章。

  说到李鸿章,想来大家都不陌生,毕竟在高中历史中,考试必记的便是清朝末年与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在这些条约中,大部分都能看见李鸿章的身影。

  李鸿章晚清重臣,道光三年出生在安徽合肥肥东县东乡磨店村,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因为其官职,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李鸿章是晚清汉族著名臣子之一,原名李章桐,字渐甫,号少荃,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前创办的淮军,与曾国潘的湘军一道,成为清朝最坚实的军事力量。而他一手创建的北洋水师,更是中国近代第一支先进海军。

  李鸿章生前代表清王朝,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被后世许多人斥为卖国贼。但在当时统治阶级的人对其评价极高,慈禧太后称赞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生前风光,死后荣华,李鸿章去世后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还为他在京城建立祠堂,成为清朝汉族官员唯一一个在京师建立祠堂之人。

  这两个人都是清朝著名大臣,都在清王朝积弊之时,贡献自己的力量,企图力挽狂澜。但若真比较起这两人来,其实两人相差还是蛮大的。

  李鸿章少年科第,一生追求的是效仿自己的恩师曾国潘那样“经世致用”,也就是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实业救国。而张之洞,则更为具当官的典型。张之洞虽然同样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中了顺天府举人了,但是此后三届为避嫌都没有再次参加科举。直到他二十八岁的时候,才参加殿试,从而高中探花。李鸿章为官期间,看重的是实干,而不是名声。所以在后世留下了许多的骂名,张之洞则相反,极为重视自己的名声。因此早在翰林院当值期间,就与当时的宝廷、张佩纶齐名。再反观李鸿章,除了说一句抗击太平军,好像没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了。

  再说一个小故事,则更能看出这两人之间的显著差别。李鸿章代表清王朝签订了那么多的条约,名声并不好。在朝就有左宗棠、张之洞两人与之较劲。公元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王朝和洋人谈判,定下《辛丑条约》条例。张之洞每天都会给李鸿章发一大篇电报,每一篇至少几千字,强烈斥责他向洋人低头的行为。认为洋人也是有礼义廉耻的,应当据理力争,让洋人道歉。并且自告奋勇代替李鸿章去痛斥洋人。李回电:电报每字两角四分太贵,无事勿再多言!这就体现了张之洞的另一个特点了,那就是特别能说,特别敢说。时人皆说张之洞有学无术,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关参考

晚清重臣张之洞谈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野心勃勃不可重用

张之洞与李鸿章保持着长期的敌对关系,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交道如何?他们若即若离,非敌非友,该利用时彼此利用,该帮衬时互相帮衬,在官场,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两人也未能免俗。张

盛宣怀是如何被张之洞留在武昌的

美人计:盛宣怀是如何被张之洞留在武昌的晚清,按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与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盛宣怀自

盛宣怀是如何被张之洞留在武昌的

美人计:盛宣怀是如何被张之洞留在武昌的晚清,按所办洋务实业计,成就最大的无疑是张之洞与李鸿章,故有「”南张北李”之说。但「”南张北李”这两个洋务大臣的洋务实业,均离不开另一个关键人物:盛宣怀。盛宣怀自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晚清重臣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18...

湖广总督张之洞竟是最早预见清朝必然灭亡的人

《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说,张之洞与西太后关系甚深,极感知遇,折谓:殿试对策,指陈时政,蒙孝贞显皇后、孝钦显皇后拔置上第,遇合之隆,虽宋宣仁太后之于宋臣苏轼,无以过之。《金銮琐记》亦有诗云:湖园召见上帘钩

实至名归的“夜猫子”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提到中国晚清历史,必谈张之洞,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因为这事,还时常遭到别人的弹劾!张之洞(

张之洞领导了洋务运动,张之洞评价如何

张之洞洋务运动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

张之洞是何许人也?张之洞是清末重要的政治家,清流派中坚,洋务运动后殿,也是晚清推行新政的重要角色。本文为大家揭秘张之洞简介以及张之洞轶事。张之洞简介,图为张之洞生活照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

晚清大臣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有多少个儿子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是晚晴时期的人物,一生政绩颇丰,兴办新式教育,发展军工及重工业,为整个中国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如此,现在武大,华农等多所高校都是张之洞创办的学校的前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