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上吊后的南明如何抵抗清朝

Posted 东林党

篇首语: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上吊后的南明如何抵抗清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崇祯上吊后的南明如何抵抗清朝

2、同样是南渡政权,为何南明比南宋、东晋的国祚短

崇祯上吊后的南明如何抵抗清朝

东林党自打自脸

崇祯殉难,清军入关,天下危在旦夕的时候,与清王朝隔江而对的南明弘光政权,成了再造大明王朝的新希望,但这政权一建立就不给力,国家大事没怎么处理,先闹出了一桩南明版的“争国本案”。

南明王朝建立后,围绕着谁当皇帝的问题,江南的东林党和权臣马士英一派各执一词。“争国本”时代坚守“立长”法统的东林党,在这场争斗中反而又搬出了“立贤”的论调,即藩王里谁有能力,就立谁当皇帝。当时的三大热门候选人,分别是马士英推举的福王,东林党推举的路王,以及远在广西的桂王。

两派人争争吵吵,没想到福王朱由菘自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写信给南明手握重兵的江北三镇,即高杰,黄泽清,刘德功三位总兵,取得他们支持后,随即带兵进了南京,然后就顺利登上了皇位。这种登基方式,也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关系南明国土安全的江北三镇,从此以开国功臣自居,南明政权对他们再难节制。

公务员泛滥成灾

南明弘光政权中把持大权的马士英,在崇祯时代曾多有建树,也出了名的仗义。曾经慷慨解囊,为大文学家张溥料理后事。但南明时代,他却被骂做奸臣。

真正找骂的,主要是这几件事:一是在朱由菘登基后,他启用好友,当年曾迫害东林党的“阉党”阮大铖出山,使他与东林党关系激化。而后阮大铖大肆报复排挤东林党,更闹得政权乌烟瘴气。

二是福王即位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卖了东林党重量级人物,后来死守扬州的民族英雄史可法。当年讨论南明皇帝人选时,史可法有著名的“七不可”论,即七条反对朱由菘即位的理由。而这一切,马士英早就给朱由菘汇报了。结果,招来朱由菘记恨的史可法,不得不以外出“督师”的名义避祸。

第三,则是他在南明担任内阁首辅期间的经济改革,主要是提高南明的盐税和酒税,以充实国库,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他更大肆卖官鬻爵,各级官职都明码标价,当时南明就有民谣称“都督多如狗,职方满街走”,南明的官,已经多到泛滥了。

(江苏扬州史可法纪念馆)

不靠谱的将军们

南明立国早期,在国防上的最重要屏障,就是设立在江淮一带的“江北四镇”。这是南明对抗北方清王朝的最大资本。然而这四镇的负责人,即黄得功,高杰,刘泽清,刘良佐四位总兵,从一开始就是非常不靠谱的。

早在清军南下之前,官封东平伯的刘泽清就嘱咐部下:敌人来了别玩命,能跑咱就抛,跑不了咱们就投降。高杰虽然在史可法的感召下,决心誓死抗敌,但他有勇无谋,部下又纪律极差,并非大将之才。

后来清军南下时,这四个人里,刘良佐和刘泽清都是主动叛变,决心抗敌的高杰,却在部下哗变中被杀。唯独坚持抗战的黄得功,最终战死沙场。而且在清军南下前,这四个人除了黄得功外,全是飞扬跋扈之徒,各个拥兵自保,明王朝根本难以控制。

弘光政权的迅速衰亡,除了腐败党争等问题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执政团队,从来没有拿出可行的办法,来整合这个政权可以利用的军事力量。

囚徒翻身做皇帝

弘光政权败亡后,继续扛起“大明”旗帜的,是由东南海商枭雄郑芝龙扶植,成立于南京的南明隆武政权。这个政权的皇帝,就是隆武帝朱聿键。

他登基的时候四十四岁,但之前蹲监牢,就蹲了二十八年,先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为祖父喜爱,结果和父亲一起被祖父关监牢关了十六年,差点饿死在里面。到了崇祯即位的时候才放出来,却很快因为得罪了崇祯,又被关在监牢里过了十二年,直到南明弘光帝政权建立后才被释放,之后就是弘光政权完蛋,逃难,再被郑芝龙拥立当傀儡。纵观他的一生,算是从一个监狱到另一个监狱。

但在做皇帝的表现上,这位“囚徒”却是绝对的高分:生活很简点,后宫只有曾氏一个皇后,连个妃子都没有,在行政用人上提出“用舍公明”,即消除门户之见,改变晚明以来因党争而造成的政治危害,金声,杨廷林,何腾蛟等后来的抗清名将,也都是在此时由他开始启用。

尤其重要的是,他最先提出联合各地农民军抗清的主张,这一点对整个南明的抗清决策影响深远,即使在他败亡之后,也被之后的永历等南明小朝廷坚持下去。他的政权虽然短命,但他的行为,却颇多中兴英主的气象。

扁担军悲壮北伐

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十五日隆武皇帝朱聿键即位,一直到次年他失败。期间他依然完成了一次悲壮的北伐――黄道周北伐。身兼兵部,吏部两部尚书的黄道周,自请募兵北伐,但郑芝龙恨他多事,处处掣肘,一番忙活,才招募了三千多人,大多是没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平民百姓,许多人连武器都没有,只能拿扁担凑数,绰号 “扁担军”。

这种北伐的结果,没开打就可想而知。七月出兵,十月到了江西,十二月五日,全军覆没的黄道周在江西婺源被俘,次年三月初五被清王朝杀害于南京,临死的时候,黄道周慨然朝南明政权的方向拜三拜。终于尽忠到家。

但事实上,这场以卵击石的出征,本来并非毫无机会。当初黄道周募兵的时候,迫于舆论压力,郑芝龙还是象征性的给他派了一队兵马增援。但因为是郑芝龙的兵,黄道周也不待见,可这支军队是正规军,更隐藏着一位后来震动台湾海峡的人物。

当时他只是这支军队的一个营级干部,人微言轻,却给黄道周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先不要急于和清军决战,而是以大学士的身份进入江西赣州城,然后用朝廷名义诏令各路义军集结,待到实力强大后,再与敌人决战。

遗憾的是,以儒学正宗自居的黄道周,怎么看得起这个大头兵,摆摆手拒绝了这个建议。然后就是全军覆没,被俘,遇害。这个大头兵也逃了出来,回到福建,他当时的名字叫施郎,后来多了一个绰号叫“海霹雳”,三十八年后他率领大军横渡台湾海峡时,已经改名叫施琅。

同样是南渡政权,为何南明比南宋、东晋的国祚短

历史上一般公认明朝的灭亡时间是在1644年,这一年李自成大军攻陷北京崇祯皇帝在绝望之中上吊自杀而死。后来山海关将领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而死,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帝国。不过这个时候的清朝并没有全部占领明朝的领土。在南方明朝建立起来了流亡政府,史称「 ”南明”。 在历史上和南明政权极为相似的有两个王朝,这两个王朝分别是:东晋和南宋。不过相对于东晋、南宋来说,南明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南明政权的存在,这里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南明存在的时间短,立国不大约40年(南宋152年,东晋103年)。第二,南明政权并没有得到清王朝的承认。 那么南明为何存在时间如此之短呢?事实上清王朝在入关之初面对庞大的明帝国时也曾一度觉得束手无策。明帝国地大物博以满清的实力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无法短时间消化掉这突如其来的江山。如果南明政权能在清军入关之初组织有效地反抗,那么就算是不能收复北方也能保住南方半壁江山。但能可惜的是南明政权的内部斗争从政权建立开始到覆灭都没有间断,汉奸辈出、党同伐异则是南明国祚不长久的主要原因。 东晋和南宋在建立之初也有不同的党派,为什么他们没有演变成像南明这样的下场呢?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东晋和南宋的开国皇帝和后来南明的皇帝不同。无论是晋元帝司马睿还是宋高宗赵构,他们都是受国内不同党派人拥护的。以南宋为例,尽管主战派(以岳飞为代表)和主和派(以秦桧为代表)势不两立,但他们对于宋高宗的忠臣却是毋庸置疑的。而南明的君主缺少的正是着这种拥护力。 崇祯皇帝的突然自杀,导致了后来关于南明皇位继承人的不明确性。《江阴城守纪》:南都既破,天下旧臣、遗老志不忘明者,皆辅明之余孽,以冀中兴。于是,赵王起于太湖,义阳王起于崇明,桂王起于广西(号兴隆),潞王起于杭州,靖江王称监国,保宁王起于河南,罗川王、永宁王起于湖东,益王集二千人起兵,惠王、瑞王、安仁王、永明王、德化王、安东王、晋平王纷纷不靖。崇祯皇帝死后,那些仍然效忠明朝的明朝大臣纷纷拥立宗室称王起兵。当时各地起兵的明朝王爷有十多个,这些人理论上讲都有皇位的继承权。所以南明国内的凝聚力是远不如东晋、南宋的,南明的皇位之争就是党争的体现。这在南明立国之初就体现了出来,以张国维、陈函辉为首的大臣支持鲁王,而以黄道周、张肯堂为首的大臣则支持唐王,著名抗清将领史可法则主张拥立桂王。后来尽管福王朱由崧胜出在南京继位称帝,但实际上他所统领的南明江山不过是一盘散沙,以他的影响力很难将整个国家给凝聚起来。不过明朝的党争有着长久的历史传统,这个倒不能怪朱由崧。 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弘光皇帝,他在位不过一年就成了清军的俘虏。后来的南明皇帝和朱由崧都差不多,他们都没能解决南明内部的政治斗争问题。南明内部党争不断、将领拥兵自重,南明皇帝所面临的情况事实上比崇祯在位时更为糟糕,一盘散沙的政权自然是存在时间不长的。 不过尽管南明政权是一盘散沙,清王朝按道理说依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灭掉的。南明的灭亡其实就亡在了明朝人的手中,这些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汉奸。《江南闻见录》记载:满清亡明而统一华夏,南征西伐,实得力于「汉奸」。而这些「汉奸」,如洪承畴、吴三桂、李成栋辈,谓其存心「卖国」、毫无民族观念,恐亦未必尽然;但有一点,凡读南明史者,富有同感。洪承畴、吴三桂、李成栋(降清后又归顺南明)无疑是明朝末年颇有争论的人物,他们是帮助清朝彻底消灭明朝政权的大功臣。以吴三桂为例,他当初大开山海关引亲兵入关,打着为明朝皇帝复仇的口号驱逐了李自成。后来吴三桂彻底成为了清朝的马前卒,他不遗余力地镇压南明政权后来甚至亲自动手杀了永历帝。 《江阴城守后纪》记载:江阴野史曰: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由此可见在清朝入关之后,倒戈相向的明朝旧臣并不仅仅只有洪承畴、吴三桂之辈。尽管在抗清的战争之中涌现除了如史可法、李定国这样的南明忠将,但这样的忠臣名将太少了他们无法完成挽救明朝的历史使命。因此史可法、李定国这样的人也就成了悲剧英雄。

相关参考

崇祯上吊自杀后 明朝的皇族都去哪了

  崇祯上吊自杀后明朝的皇族都去哪了小师妹第一次在课本上接触到“老子”的时候,是在是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老子”叫这个名字感觉就像占人便宜一样!而小师妹觉得最心疼的就是“孙子”,感觉这个名字称来就让人

大明京師被攻破一次就亡國,為何清朝都城被洋人數次淪陷卻沒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宣告明朝滅亡……雖然後來還有南明在堅持抵抗,一方面並沒有堅持多久,另一方面在歷史上也不怎么被認可。在官方看來,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

大明京師被攻破一次就亡國,為何清朝都城被洋人數次淪陷卻沒事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宣告明朝滅亡……雖然後來還有南明在堅持抵抗,一方面並沒有堅持多久,另一方面在歷史上也不怎么被認可。在官方看來,1644年明朝就滅亡了!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前,为何狠心砍掉爱女长平公主的手臂

金庸师长在封笔之作《鹿鼎记》里塑造了一个判然不同的主角,一个没没无闻,没有任何出身配景和才调的韦小宝,竟然开挂般地成为斩杀鳌拜,为康熙立下无数汗马劳绩的大功臣。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技艺最差的男主,但这并不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前,为何狠心砍掉爱女长平公主的手臂

金庸师长在封笔之作《鹿鼎记》里塑造了一个判然不同的主角,一个没没无闻,没有任何出身配景和才调的韦小宝,竟然开挂般地成为斩杀鳌拜,为康熙立下无数汗马劳绩的大功臣。韦小宝是金庸笔下技艺最差的男主,但这并不

桃花扇的创作背景

当时正处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下北京,中国北方大乱。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时清兵不过有十多万,如果励精图治,完全

崇祯上吊之前3个月让你穿越过去取代他,你会如何拯救大明王朝

这穿越历史题有点意思,既然是胡说,那笔者也来上一段与各位参与参与,就当一乐了。如果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入北京之前的三个月,我穿越到了北京紫禁城成为了崇祯皇帝的辅佐者,那么ok,第一件事儿,也是最重要的事

宋朝皇室的尊严败给 ”牵羊礼”,崇祯皇帝为此赐死妻女,自己上吊

在我国历史上被外族俘虏的皇帝并不多,而小编认为最为耻辱的便是「”靖康之耻”里被俘的宋徽宗和宋钦宗。当年金军南下,惧怕金军的宋徽宗出逃,让位给儿子宋钦宗。出逃的理由很有趣,说是到外地上香。大臣李纲接手城

崇祯为什么不跑而选择了上吊 李自成打进北京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崇祯为什么不跑而选择了上吊 李自成打进北京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