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Posted 天理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2、历史军事 癸酉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癸酉之变”与嘉庆帝的反思

一想起1813年秋天那件事,嘉庆皇帝就感到窝囊:他差一点儿就当了大清的末代君主,并且,各级官员早就知道要出事,却都像请客一样,把问题迎进了紫禁城。

1812年一个宁静的仲夏夜,台湾知府汪楠,被淡水同知查廷华扰了美梦。

原来,查廷华他们抓了一个传教的人,此人不吃打,供出了一个惊人情报:明年中秋节,天理教徒要攻打紫禁城,目标是干掉嘉庆皇帝,建立新王朝。头子叫林清,突击队长名叫祝现……

汪楠稍作思考说:“犯人为了保命,什么胡话都会说。你知道谎报的后果吗?快把那家伙宰了,免得出去瞎说,给我们惹事。”

1813年初夏的一天,豫亲王裕丰的管家祝现有事请假,祝现的堂弟祝富庆偷偷来访,一是举报自己的堂兄谋反,二是举报林清在宣武门租房子卖鹌鹑,其实是在打造枪械。

毕竟是皇室宗亲,豫亲王一听就跳了起来:“有这事?我这就进宫禀报!”

仆人备好了轿子,豫亲王却摆了摆手,沉吟半晌,低声劝导举报人:“做事要动脑子啊!谋反是灭九族的大罪,你想害整个祝氏家族吗?此事到此为止,千万别再提了。”

8月以来,京城卫戍司令吉伦将军连续接报,说天理教徒很快就要攻打皇宫。吉伦十分淡定:“紫禁城内又不归我管,我操这个闲心干啥?我九门提督的职责范围是九个城门,加强巡逻就是了。”

9月底,嘉庆帝结束休假,离开木兰围场回京,下一站行在是蓟县的白涧。为大老板服务的机会来了,吉伦立即率大队人马前往迎驾。

刚上路,一个参谋骑快马狂追上来,气喘吁吁地报告:不好了,不好了,天理教徒混进城了,请大人即刻处理!

吉伦火了:“你们有完没完?想立功受奖想疯了?滚开滚开!”

参谋不依不饶,一把拽住吉伦的马缰绳,苦苦哀求:“大人……大人!您真的不能走啊,要出大事啊!”

吉伦大为恼火:“我大清正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天下归心,你竟敢造谣惑众,等我办完大事再来收拾你!”说罢,一脚踢翻可怜的参谋,拨马呼啸而去。

10月7日中午,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刘I之,正与客人觥筹交错。宛平县令和卢沟桥巡检破门而入,附耳低语:昨夜、今晨,家住宋家庄的林清等人,骗过岗哨,经卢沟桥进了城,明天午后攻打皇宫,情况十万火急!

刘I之早已进入酒酣耳热状态,哈哈大笑起来:“幼稚、幼稚!你以为吉伦大人的部队是聋子的耳朵?皇帝老子家是大栅栏,谁想进就能进?别没事找事了,陪我喝酒。”

第二天,1813年10月8日下午3时整,天理教徒200余人装扮成卖柿子的、送货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东华门、西华门攻入皇宫。

两天一夜之间,皇帝家中刀光剑影,箭矢乱飞。警卫部队惊慌失措,死伤过百,假如外援及时跟进,林清他们肯定会把大清皇宫连锅端!

凑巧,嘉庆帝的二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平时最爱摆弄冷兵器时代最吓人的玩意儿――火枪,这次派上了用场。几声枪响,竟然稳住了军心,逆转了形势。在禁军的围剿下,天理教徒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而远在河南滑县的另一支天理教队伍,稍早前已经起义,剑指北京。清政府用尽九牛二虎之力,耗时三个月,才勉强平息事态。

这件事发生于夏历癸酉年,史称“癸酉之变”,是清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大清重复历史周期律的不祥之兆。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嘉庆皇帝如此表达了他的震惊和愤懑。他发明了“因循疲玩”这个新词,指责汪楠等人不负责任,言下之意,如果他们干活稍微认真点儿,灾祸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至少不会闹这么大。

嘉庆皇帝想错了。触发癸酉之变的,不单是个别人的工作作风问题,而是整个官场出了问题。

清朝的吏治腐败很有特点:官员们除了“贪”,还特别“懒”,没人想做事,讨厌担责任,整天无精打采,敷衍了事。从乾隆中期开始,官场就如一潭死水,不作为是主旋律,国家统治机器锈蚀得无法运转,社会治理问题按下葫芦起来瓢。

人人麻木不仁,个个“炸雷都打不醒”,根子在于官员追求狭隘的人生目标:升官发财!目标明确了,办法就有了。

一是不犯错误才能升官。“多磕头,少说话!”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名言,诠释了官场成功秘诀:做事越多,错误越多,不干活最保险。所以大家遇到事情习惯绕道走,踢皮球,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别人。汪楠杀人灭口,无非是怕给自己惹麻烦。

白莲教起义失败后,林清等人利用大饥荒,在华北农村轰轰烈烈地传播天理教。早在起事八年前,他就制定了先占皇宫、再取全国的奇特战略。

“要想白面贱,除非林清坐大殿”,如此直白的民谣家喻户晓,而在中国历史上,民谣一贯具有政治风向标的意义。林清完全没有保密意识,他们的一举一动在社会上是尽人皆知。对此,官员们个个睁一眼闭一眼,假装不知道。

历史军事 癸酉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癸酉之变是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的一起起义,据水,在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以及下层百姓和贵族之间的,就这样,癸西之变发生了,这是一起天理教军队进攻北京紫禁城的事件。那么,知道癸西之变的起义过程是怎么演变吗?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呢?带上问题以下揭晓。

  癸酉之变过程

嘉庆年间,9月14日这天,天理教首领林清派约200名教徒,乔装打扮成小商小贩的模样混进北京城。到了15日中午,这些起义军在太监刘得财、刘金、张泰、高广幅等人的接应下,由东华门及西华门两个方向攻入紫禁城。

事发突然,打的城内皇子、宫女、太监一干人等措手不及,个个目瞪口呆。起义军顺势在一片乱哄哄的环境中,直直地进入养心殿,也就是皇帝呆的地方,但是皇帝那天在河北打猎,并没有在宫中,起义军的计划已经开始失败了,癸酉之变过程中,皇室的转折得多亏了当时的钮钴禄氏皇后。

当时的混乱之中,把守紫禁城的将领纷纷抱头鼠窜,长时间的养尊处优让他们除了耀武扬威、摆摆架子之外一无是处,养心殿距离后宫嫔妃的居住地很近,在守将们吓跑之后,皇后赶紧找来了还在读书的皇子皇孙,后来的道光帝便是在这时急中生智,用火枪击中起义军,起义军的装备没有这么先进,有人死了之后他们便不再敢进攻,后被镇压,癸酉之变过程就此完结。

天理教攻打皇宫的消息很快就被皇帝知道了,除了震惊与后怕,他更是为自己儿子的英勇骄傲,回去免不了为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帝加封进爵,这也就促进了道光帝之后的即位。癸酉之变过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林清造反的事情其实早就已经泄露,甚至亲王之中都已近盛传,但是竟然没有人管,清王朝的衰颓,怕是停不住了。

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经过浴血奋战,最后因力量悬殊而失败。十七日林清被捕,清廷对大兴、通县一带的天理会教众大肆搜捕,短短4天内将700余人屠杀。为响应林清的京城起义,直、鲁、豫三省的天理会教徒在华北十几个州县相继起事,声势浩大,震惊朝野。但是因双方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在半年内便宣告失败,起义首领们相继被处死。因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为癸酉年,故史称“癸酉之变”。“癸酉之变”这场由天理教引发的较大型的农民暴动震撼了整个华北大地。

相关参考

历史给了清朝机会 但它却一再错过

历史并不是没有给清王朝机会,清王朝统治者也不是没有试图做过种种努力。一切伟大的变革都起源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接替乾隆帝的嘉庆固然有革新的企图,但其思维还是历代王朝“中兴”的套路,与近代化的模式大相径

嘉庆皇帝的妃子 揭秘清朝嘉庆帝的皇后妃子介绍

嘉庆皇帝的妃子:嘉庆帝,作为大清王朝历史中最悲剧的皇帝,他的情感史也是最让人们所关注的,那么这位最悲剧的大清朝皇帝的后宫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介绍嘉庆皇帝的妃子们。嘉庆皇后妃子表中记载,嘉庆皇帝后

嘉庆皇帝简介,嘉庆皇帝是乾隆帝的第几个儿子

乾隆之后的皇帝便是嘉庆皇帝,他是中国清朝第五位皇帝,是乾隆的儿子。那么嘉庆皇帝是乾隆的第几个儿子呢?他在位期间的有哪些历史功绩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嘉庆皇帝的简介来了解一下。嘉庆皇帝简介嘉庆皇帝名叫爱新

嘉庆帝的生母是谁

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乾隆四年入宫,乾隆十年晋封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七年十月丁丑,仁宗生。乾隆三十年,进令皇贵妃。

嘉庆帝的子女有哪些

嘉庆皇帝的子女有哪些?皇子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时为藩邸福晋。未命名,嘉庆二十五年八月追封皇二子爱新觉罗·F宁,道光帝,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敦恪亲王,母孝和睿皇后钮祜

揭秘嘉庆帝的五个儿子,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道光。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嘉庆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61岁。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

如果没有嘉庆帝的"小成绩",近代中国必然更惨

如果没有嘉庆帝的"小成绩",近代中国必然更惨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果要评选清代一位「

揭秘嘉庆帝的“纳谏”骗局真相是什么样的

嘉庆登基,正处于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启承转接时期。前朝留下的权臣当道、言路堵塞、内创累累的颓败局面,给他的施政带来很大阻力。在此情况下,他便想到开门纳谏,“诏求直言,广开言路”。然而有“太上皇”乾隆当道,...

只因嘉庆帝的能力太过平凡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

如果没有嘉庆帝的这件 ”小成绩”,近代中国必然更惨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如果要评选清代一位「”办不成事”的悲催皇帝,嘉庆皇帝永琰,确是其中一位。这位经过乾隆皇帝晚年千挑万选选出的继承者,自从亲政之后,就卷起袖子要办大事。先打掉了巨贪和珅,又全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