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什么要避战求和

Posted 光绪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什么要避战求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什么要避战求和

2、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

甲午战争前李鸿章为什么要避战求和

临战之际和战争之中,李鸿章和光绪皇帝是两个关联密切并可资比较的重要人物。李鸿章是清方参与决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军队的实力派要员;而光绪皇帝,正在亲政期间,是有一定实权的时候,在指挥战争、掌控全局方面也试图有所作为。

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夕,面对日方咄咄逼人、战事似已不可避免的形势,光绪皇帝的主战态度是比较坚决的,屡催身膺重寄、统帅淮军和北洋军队的李鸿章积极筹划,应对战事。7月16日,又通过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这样一道谕旨:

现在倭韩情事已将决裂,如势不可免,朝廷一意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凛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若顾虑不前,徒事延宕,驯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从这道谕旨的口气,就可以品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的督责之切和对他战备不力、徒事延宕的不满。的确,李鸿章是实在不希望打起仗来。要说,在战前可能的条件下,就清朝方面而言,尽量争取化解矛盾、避免战争是应该的。为此,李鸿章主张中日双方同时从日本撤军,这自然是合理的。这一点若能落实,自是息事的可取措施。但日本方面并不答应。随后,李鸿章又倾向于清朝单方面从朝鲜撤军,但光绪皇帝明确否定,在给李鸿章的谕旨中说:彼顿兵不动,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属殊非计。② 既然光绪皇帝有此指令,清朝单方面撤军的设想也就不能落实。问题是若实行清朝单方面撤军是否可取。有资深的研究者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如果中国在双方撤军谈判失败的情况下,宣布根据朝鲜政府的要求(当时朝鲜有这种要求——引者)而单方面撤军,未始不是切实可行的措施。因为日本当时已经在外交上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中国军队一旦撤离朝境,那末,它不仅在外交上更加孤立,而且想把清军拖住的阴谋必然破产……所以,在此阶段中,李鸿章保全和局的想法不见得全错,是无可厚非的。当然,同时也指出了他认识上的缺陷:问题是他未能洞察奸谋,及早采取相应的策略。果真如此的话,日本尽管还会玩弄各种花招,但要想急于挑起衅端则势所难能了。应该说这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以牙还牙地抗御日本方面来说,光绪皇帝的态度似乎比李鸿章要坚决和持正。并且,日本方面是蓄意借机激化矛盾制造衅端者,公理和正义绝对是在中国方面。这一点,连有的外国人士也不否认,但是又认为仅仅靠此不行。像英国人赫德就这样指出:

日本是根本没有正义可言的,除非借口代别人打抱不平而自己捡便宜也可以算作正义。正义完全在中国方面。我不信单靠正义可以成事,正像我单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饭那样,我们必须要有第二根筷子——实力。但是,中国人却以为自己有充分的正义,并且希望能够以它来制服日本的铁拳,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

实际上,不光是老道的李鸿章,即使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决不是这般天真之辈。他也不是要不顾一切、不知深浅地非打不可,并不放弃通融和了的努力。且看他给李鸿章的这一谕旨:倭人以重兵突至朝鲜,肆其挟制;现复愿与中国商议,以共保朝鲜为词,似尚有所顾忌。如果无碍中朝体制,无损朝鲜权力,原不妨量予通融,以全大局。然倭情叵测,议之成否,尚难逆料。若待事之决裂而后议战议守,势已无及,不可不先事筹备。著李鸿章预为筹划,水陆各军如何分进,粮饷军火如何转运,沿海要口如何防守,一切事宜,熟筹调度,谋定后动,方可迅赴戎机。① 看,这不是在形势发展难以预料的情况下,要做战、和两手准备的筹策吗?倒是李鸿章在战的一手上的准备明显疲软。光绪皇帝也不可能不掂量自己国家的实力,特别是军队和武备情况。在战争爆发前的7月初,他就急切追问李鸿章所统海陆军的详细情况:究竟海军新练之兵共有若干?此外北洋分扎沿海防军若干?及直隶绿营兵丁可备战守者若干?李鸿章在复奏中报告:

北洋现有镇远、定远铁甲两艘,济远、致远、靖远、轻远、来远快船五艘,均系购自外洋;平远快船一艘,造自闽厂。前奏所云战舰,即指此八艘而言。此外超勇、扬威两船,均系旧式;四镇蚊炮船,仅系守口;威远、康济、敏捷三船,专备教练学生;利运一船专备转运粮械。如战舰所配员弁,机轮、枪炮各有专司。历考西洋海军规制,但以船之新旧、炮之大小迟速分强弱,不以人数多寡为较量。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动,战舰过少。

沿海陆军,除胶州台工经始未成外,山东威海卫则绥巩军八营、护军两营,奉天大连湾则铭军十营,旅顺口则四川提镇宋庆毅军八营、又亲庆军六营,山东烟台则嵩武军四营,直隶北塘口仁字两营,大沽口炮队六百七十名:臣前折所谓分布直东奉三省海口把守炮台合计两万人者指此。其分驻天津青县之盛军马步十六营,军粮城之铭军马队两营,皆填扎后路,以备畿辅游击策应之师。至于绿营兵丁,疲弱已久,自前督臣曾国藩及臣创办练军,渐收实用。无如直隶地面辽阔,与东、奉、晋、豫接壤,北界多伦、围场,皆盗贼出没之区,经年扼要巡防,备多力分,断难抽调远役。

这是李鸿章就自己所辖北洋区域内的武力家底,开列给皇帝的一份详明菜单。我们原原本本地把它录在这里,对甲午战争中清朝作为主力投入的北洋部队,也就亮出了一个大致的底数。再就是,从李鸿章的奏陈中也能体察出,他申说以北洋武力应战捉襟见肘的意思。这也是他从一开始就以避战求和为主导倾向的重要根源所在。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

导读: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李鸿章被洋人捧为领航员,他自己则自嘲为裱糊匠。在绵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仿效西方,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却又一败涂地。

回望甲午,我们很容易指出李鸿章的种种失误,但是,在一个满洲人统治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的帝国里,李鸿章被日本人打败,似乎是一种对他个人较好结局。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这个位子得之不易

在剿灭发捻之后,曾国藩权倾一时,他身边不少人劝其自立,但他选择了退隐江湖。继承曾国藩政治军事遗产的是他的战友左宗棠和弟子李鸿章。尽管左宗棠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这个大方针上并无分歧,但谁也不服谁。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争取清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换言之,左宗棠多吃一口,李鸿章就得少吃一口。

同治一朝,平回乱、收新疆,左宗棠占了上风。他以西征为由,向朝廷申报一千万两的军费。朝廷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胡雪岩就帮着借洋债,洋债以海关税抵押,这下就把清政府最大的一笔流动资金弄走了。左宗棠借此还在兰州建立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修造枪炮。李鸿章这下着急了,有限的资源被左宗棠弄走,自己就啥要搞不了了!因此,他抛出了海防与塞防之争。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主张放弃塞防,将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

1874年,李鸿章提出日本这个大威胁: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倭国则近在户闼,视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他提出组建北洋水师,并明确其战略对手就是日本:今日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御倭国起见。但是,李鸿章挡不住左宗棠的西征,况且左宗棠的楚军很争气,真的收复了新疆。最终,中俄双方签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沙俄归还伊犁。同年,左宗棠应诏至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在总理衙门行走,管理兵部事务。

左宗棠和李鸿章争夺资源十几年,互有得失。直到中法战争之后,左宗棠病逝。李鸿章才逐渐崛起。他在北洋创立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他的淮军几乎就是国防军主力。因此,李鸿章被梁启超称为庸众中的杰士,于近代中国关系极大,关联极广。但李鸿章自成体系,为朝廷所忌惮。慈禧太后为防淮系独大,有意扶持了张之洞,以南洋制北洋。李鸿章登上这个位置不容易,保住这个位置同样不容易。李鸿章自然明白得很!

相关参考

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

导读: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为什么避战求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李鸿章被洋人捧为领航员,他自己则自嘲为裱糊匠。在绵延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仿效西方,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却又一败涂地。回望甲午,我们很容易

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 黄海海战疑问

...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无能说”、“李鸿章避战求和说”、“战略战术落后说”、“日本间谍猖獗说”等。其中流传很广的是北洋海军腐朽不堪,军纪败坏,训练废弛,不堪一击,是导致甲午海战最终失败的...

北洋海军失败因为腐朽? 黄海海战疑问

...分析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无能说”、“李鸿章避战求和说”、“战略战术落后说”、“日本间谍猖獗说”等。其中流传很广的是北洋海军腐朽不堪,军纪败坏,训练废弛,不堪一击,是导致甲午海战最终失败的...

怎么评价公车上书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 “避战自保”,为了私人目的而丧失了北洋舰队作战的良机,断送了北洋水师,而且使日本侵入了威海港口。>>  腐败的朝廷派自私自利的卖国贼李鸿章和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甲午战争前哪位中国人被评为当世五大伟人第三

又逢甲午年,自然而然我想起了李鸿章,这位100多年前的悲剧主角。洋人称赞他为“领航员”,他却自承是“裱糊匠”。甲午年后,那座风雨飘摇的“纸房子”(清王朝)已经千疮百孔,李鸿章纵有回天之心,也无回天之力

海防惨案

1946年11月23日,法国海军炮击海防越南居民区,造成6000平民死亡,史称海防惨案或海防事件。之前虽然有西贡之乱,但双方都在求和避战,海防惨案造成越盟与法国关系急剧恶化,越南和平独立几无可能。而紧

李鸿章临终前不肯闭眼直到仆人说了一句话才含泪气绝

清末名臣李鸿章,,是历史课本里常出现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历经讨伐太平军、洋务运动、中法以及甲午战争等等,还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他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30多个条约,其中「马关条约」与「辛丑

被忽视的二战强国,其中一国若不消极避战,历史恐怕要改写

虽说二战时的两大阵营在立场上有正恶之分,但这场灾难仍然脱不掉列强重新洗牌、瓜分世界的本质。世界大战是大国间较量的舞台,这场战争固然残酷,却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为特殊且浓墨重彩的一笔。实际上,当我们为

怕死后翻旧案,慈禧临终前令亲信毒害光绪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如何应付这场战争,清政府内部存在两派。一派以慈禧太后为首,史称后党,主张求和;另一派以光绪皇帝为首,史称帝党,主张力战。光绪虽已亲政,但重大事务决策权仍在慈禧

甲午前清廷国防的战略陷入两难

李鸿章与左宗棠两派争论的焦点,被称为“海防与塞防之争”。1870年代的清政府在战略目标的设定和战略过程的缔造上完全失能,最终弄出一个不伦不类的“海陆并举”。1874年春,日本以琉球船民被害为借口发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