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故事:揭秘清朝大臣曾国藩的人生

Posted 大臣

篇首语: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的故事:揭秘清朝大臣曾国藩的人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曾国藩的故事:揭秘清朝大臣曾国藩的人生

2、历史人物 军机大臣在清朝是多大的官?曾国藩为什么不愿出任军机大臣的职位

曾国藩的故事:揭秘清朝大臣曾国藩的人生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的故事》用比较轻松的叙述方式介绍了曾国藩的一生,介绍了曾国藩是如何让从一个农村出生的傻小子,到考中进士,如何十年七迁,仕途坦荡,如何成为军队统帅,最后又怎么会被称作卖国贼,郁郁而终的。

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祖上没有人当官的,自己的祖父小时候也是好吃懒做,好在后来反省后擅长学习,喜欢和有学问的人打交道,这一点深深影响了曾国藩,他毅然决定进京赶考,实现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这个从农村出生,毫无背景的人,在官场生涯上却平步青云,连连升官,从翰林院到七品,四年间又从七品升到二品,五年内连升十级,堪称官场一绝。曾国藩虽然仕途坦荡,但是他在军事生涯上却没有那么舒坦,曾国藩在长沙练兵的时候,受到绿营兵的追杀,又吃了好几场败仗,甚至连自杀这种念头也不止一次浮现在曾国藩脑中。

曾国藩在驻守江西的时候,由于四面楚歌,面临绝望,曾国藩更是连怎样的死法都计划好了。在经历了这些挑战,可以说九死一生,也可以说天降大任,曾国藩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两江总督,并且手握大权,和自己创办的湘军一同歼灭了太平天国,可以说为皇帝去了心头大恨,自然得到尊敬和重用。这个阶段有两件事决定了曾国藩日后的走向,一是湘军在南京城惨无人道的杀戮,还有一件是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破天荒的站在了英法一方,不仅处决了几个闹事的,还把当时的大臣发配到边疆去了,这引起了当时民众极大的不满,当权者也觉得这事没处理好。曾国藩就又被派到他最辉煌的两江总督上了,之后他的学生李鸿章一展宏图,曾国藩作为清朝大臣,为大清国卖力的生涯也到此结束。

无论怎样,曾国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总是后人对他的意见褒贬不一,但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被舆论左右自己的思维。

曾国藩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之于曾国藩,就如同母亲孕育的孩子一般,曾国藩作为早期想要向外国学习的知识分子,倡导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学军备学工业,主张派留学生前往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

李鸿章在上海买下了美国人的一座铁厂,曾国藩就全力支持,在两人共同的管理下,该厂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曾国藩具有常人没有的大局观,他见识到洋人的机器都是靠推算得来,就想要阅读洋人的书籍,如果要阅读洋人的书籍,那么首先就是要学习外语。他设立“翻译管”,并且聘请外国人主笔翻译任务,这段时期产生的外国著作基本来自翻译官,而且此类书籍都是近代洋务运动急需的精神食粮。这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向西方学习,培养优秀的洋务人才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从一方面看,洋务运动里提倡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也将它发挥到了极致,他开办了中国近代第一家军工厂,扩张军备,制造了第一艘轮船,让我国交通和海洋军事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他送出去的留学生都在学习到西方先进科学后,回国效力。

从另一方面看,曾国藩提倡的自强,也只是清政府的强弩之末,我们知道,只有学习先进的思想,才能救国,光从军备上学习是不够的,资本主义救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绝处逢生,大清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旧中国的被否定也只是时间问题。新的力量正在崛起,正在为改变中国命运而冉冉升起。

曾国藩为官之道

曾国藩认为,当官的首先要耐得住烦恼,身在官场,难免遇到各种麻烦的事情,不仅要遇到,还得要自己一件一件去处理,有的人擅长处理一件事但是事情多了,就容易心浮气躁,常常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策,事后还要自己背锅,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

曾国藩为官之道

所以做官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养成遇事冷静,沉着的性格,只有保持头脑的冷静,才能稳住部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如果急躁不安,只会事半功倍,让事情的发展变得更加混乱,在部下面前树立不了唯信。

曾国藩曾经引用过庄子的话,认为名声是要靠长时间积累的,一个人的声望的高低是要时间的沉淀的,要是突然名噪一时的那种,如果他不比常人付出更多来维护这份荣耀,那么下场一定不如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这和现在的暴发户应该是一个道理。

曾国藩在教育人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人要保持踏实肯干的心态,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艰难还是容易,都必须埋头苦干,半途而废是最没用的表现,首先对不起先前的努力,其次不能达到成功。曾国藩曾说,当官的最忌讳增强好胜,曾国藩在这点上学习儒家思想,不嫉妒,不急功近利,在处理上级分配的任务时,讲求完整性,考虑到别人没考虑到的就是自己的优势,往往那些想要及早完成,获得嘉奖的最后会被查出各种问题。现在的豆腐渣工程就是急功近利,最终危害的可是普通老板姓。

曾国藩用严谨的态度去处理各种政务,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周围人极大的鼓励,他曾说当钱财充足的时候一定要出手大方;当自己穷困潦倒时,也要慷概解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历史人物 军机大臣在清朝是多大的官?曾国藩为什么不愿出任军机大臣的职位

军机大臣在清朝是多大的官?曾国藩为什么不愿出任军机大臣的职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清军入关之后,延续了明朝的政治构架,没有设置“宰相”的职务,将原本宰相的职务改成了由军机大臣以及殿阁大学士来承担了宰相的部分职能。所以也说军机大臣与殿阁大学士是“宰辅之臣”。其中,殿阁大学士有“宰相”之名,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那么这个军机大臣在清朝是个多大官呢?> >晚清中兴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既当过东阁大学士,又当过军机大臣,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了。>清末洋务派代表之一的张之洞,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并在年近70高龄任职军机大臣,也算是过了一把“宰相”的瘾。>不过,出人意料的是,从资历、名声两方面都高于左宗棠和张之洞的曾国藩,竟然从没当过军机大臣。这就意味着,曾国藩哪怕当过武英殿大学士,封爵一等毅勇侯,但依然只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别人尊称一声“中堂大人”,曾国藩是会心虚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方面,朝廷不愿意。>1853年,曾国藩奉命组建了湘军。1860年,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不久实授。1868年,曾国藩改任直隶总督。1870年,因两江总督马新贻离奇遇刺,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1872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从1860年至1872年,曾国藩前后任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长达12年。>在这12年时间里,曾国藩广泛地培育自己的势力,将各种人才笼络于门下。曾国荃、李鸿章、彭玉麟、刘长佑、刘蓉、刘坤一等人,无一不是督抚级别的封疆大吏,以至于有“天下督抚,半出曾门”的说法。就连被视为曾国藩政敌的左宗棠,都依然明里暗里与湘军将领保持良好的关系。> >同时,在进剿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统领的湘军人数急剧增加,最多时足有10多万人;光是曾国荃直接统领的“吉字营”,人数就多达5万多人。当太平天国覆灭后,湘军就成了清廷的心腹之患。>为了防止曾国藩一支独大,清廷一面对左宗棠、沈葆桢等人进行扶持,并打压曾国荃等湘军将领;一面严令曾国藩裁撤湘军,避免尾大不掉。>在这种情况下,清廷当然不愿意让曾国藩进一步担任军机大臣。否则的话,清廷能够控制曾国藩的手段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曾国藩也不愿意。>左宗棠、张之洞,之所以能够担任军机大臣,前提是离任总督职位。对于清廷来说,地方督抚势力再大,只要来到京城,对于清廷统治的威胁就少了许多,给他们一个军机大臣的职务,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曾国藩压根儿不愿意离任总督职位。对于他来说,两江总督才是根本所在。他在江宁(今南京市)苦心经营了10年之久。这里是他干事创业的地方,是他挥洒热血的地方,也是他扩充势力的地方。没有两江之地,曾国藩什么都不是;离开了两江之地,曾国藩什么都不是。与两江总督比起来,军机大臣算什么呢?> >至于左宗棠和张之洞,心里没有曾国藩这么多“小九九”。左宗棠连一手带大的“楚军”,都可以轻易放弃,张之洞更不用说了。所以,他们会轻轻松松地离任总督职位,进入京城任职军机大臣,曾国藩就不行了。>最终,曾国藩老死于两江总督任上,为自己的人生,划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相关参考

揭秘官员张廷玉做到清朝最高官位的秘诀

...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汉人,应属张廷玉。张廷玉辅佐了清朝的三代君王。在雍正年...

揭秘清朝大将曾国荃是谁?他的兄长是曾国藩

提到曾国荃,可定有人对他并不熟,但提到他的兄长曾国藩,一定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荃是曾国潘的九弟,相比于其他人而言,曾国荃在历史上所留名声最大,对其兄长曾国潘的帮助也最大。同样的,我们也需认识到,曾国荃对...

揭秘清朝大将曾国荃是谁?他的兄长是曾国藩

提到曾国荃,可定有人对他并不熟,但提到他的兄长曾国藩,一定很多人都知道。曾国荃是曾国潘的九弟,相比于其他人而言,曾国荃在历史上所留名声最大,对其兄长曾国潘的帮助也最大。同样的,我们也需认识到,曾国荃对...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

曾国藩简介: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

曾国藩人生中第一个贵人 临死前送他一幅字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之首,是清朝立国以来第一个凭借战功封侯的文人。他能做到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的大力提携。这个人叫穆彰阿。穆彰阿是怎么提携曾国藩的呢?1838年,曾国藩第二次进京,参加第三次会试。幸运

为清朝累死累活,还给曾国藩做嫁衣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躲在背后的永远都是人生赢家,而率先冒头的一般都会被打死。就拿被成功学家吹捧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来说吧。笔者并不否认曾文正在消灭太平天国,为大清续命50年,所立下之功劳,是曾国藩

清朝一牛人,人称“活阎王”,手腕很强硬,曾国藩、李鸿章惹不起

清朝晚期,朝廷腐败不堪,大臣们都想着如何中饱私囊,清正廉洁的官员可谓是凤毛麟角。但有一位大臣,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嫉恶如仇,特别是对于那些仗势欺人的官员,丝毫不会手软,被称为“活阎王”。更令人佩服的

天京保卫战,揭秘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

揭秘天京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根据后来历史学家的粗略估计,当时曾国藩刚刚从湖南赶到天京的时候,他手下的兵力至少有15万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而后来清朝的政府又给曾国藩派了五万人马去攻

揭秘清朝著名的天津教案真相

天津教案真相天津教案是同治九年发生在天津的一起当地民众和教会之间的冲突。在冲突中死去的十几个天主教徒使事态进一步恶化,法国决定对中国诉诸于武力。为了息事宁人,曾国藩对挑起事端的天津民众给予了严重处罚,

清朝张廷玉凭什么做到了军机大臣位置

重满轻汉,一直是清朝惯用的统治策略。但即便如此,在汉人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权高位重的佼佼者,比如,周培公、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人都曾在清朝官居高位,要说在清朝做官最大的,却另有其人。在清朝,官位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