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举还是夺立
Posted 贝勒
篇首语:人争气,火争焰,佛争一炷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推举还是夺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推举还是夺立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承汗位。关于皇太极怎样继承汗位的问题,长期以来有不同的说法。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骥的《东华录》顺治八年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努尔哈赤晚年并没有确立汗位的继承人。自天命七年三月努尔哈赤宣布将来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规定未来之汗由八旗旗主诸贝勒共同任免,直至其去世,努尔哈赤一直为这一制度的过渡而做着准备工作。这一时期,努尔哈赤还有意识地让诸贝勒共理国事,进行着八王共治的演习。天命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即努尔哈赤死前一个多月,他还强调了诸贝勒有德政者方可为君为王,否则君王何以称也?
因而,可以确定的是努尔哈赤生前不仅没有立某人为储的迹象,事实上是根本没有立储。从史料观察,他七月二十三日不豫,八月十一日死去,中间经历了近二十天的时间,显然不是暴亡,也就是说完全有可能在病重期间将属意的接班人公之于众贝勒。所谓坊间传说的有意立多尔衮,不过是朝鲜方面的猜测,后金政权的任何人,包括皇太极继位后所打击的诸大小贝勒,从来也没有说过努尔哈赤立过多尔衮。所以朝鲜方面的这种猜测传闻不足为据。
从当时多尔衮的状况来看,其被立为汗王的条件并不充分。多尔衮在努尔哈赤生前的身份地位并不高,他不过是兄长阿济格旗下的掌有半旗牛录的贝勒而已。而其同母三兄弟中,阿济格、多铎都被其父安排为旗主。而多尔衮成为旗主,是在皇太极继位后的天聪二年。而且当时多尔衮年仅15虚岁,可以想像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下,一个掌半旗的少年贝勒,是缺乏驾驭包括四大贝勒在内的八个旗主,从而顺利行使汗王的权力的。
至于多尔衮后来所说的皇太极即汗位原系夺立,这句话并没有说努尔哈赤曾立多尔衮或其他人为储,皇太极是从他或别人手中夺取储位而立的。夺,也可作抢夺、争夺解,本来努尔哈赤死后,八王争立为汗,每个人都可以说是争抢。
据推测,在努尔哈赤临终前,皇太极与岳托极有可能有过密谋,因为努尔哈赤八月初七日已病重,十一日下午未时去世,群臣将其灵柩抬至沈阳宫中已是夜初更。随后岳托联合萨哈廉连夜动员代善立皇太极,因而翌日清晨卯时,以代善为首包括皇太极在内的大贝勒便召集诸贝勒会议,由代善提议立皇太极为汗。以此可见,皇太极继位,确实是诸贝勒按照努尔哈赤的遗训,经过众人推举最后确立的。
究竟是争权篡位还是推举得汗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争权篡位,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争权篡位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喇氏死殉。而这只不过是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历史证据,皇太极继位之谜仍旧还是个迷
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当时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故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故皇太极继位争权篡位。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着,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像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皇太极继位之谜仍旧还是个迷。
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皇太极继位之谜仍旧还是个迷。其间,皇太极与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纳喇氏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相关参考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争权篡位,从其幼弟多尔
随着八国联军把事情闹的越发不可收拾,暗地里冒出个李鸿章大总统的策划方案。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方案是,一旦北京不保,太后与皇上死于非命,到时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人人都说李鸿章少文。
沛县起兵时,萧何、曹参官职更高,为何众人却推举刘邦当老大?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初在沛县作官吏的时候,萧何是主吏掾、曹参是狱吏、刘邦是亭长,官职是萧何>曹参>刘邦;明明刘邦
顺治皇帝福临临死时,可能确实想要报复自己的这位母后。因此,才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一再坚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某一个堂兄弟。这样,孝庄皇太后的地位,将会在新皇帝继位后立即被边缘化,为新皇帝的母亲所取而代之
李鸿章的这个痞子气让他受益无穷。后来,慈禧太后知道他有办法,就把一件烫山芋的事儿交他办。这又是一件痞子外交的范例。蚕池口教堂,俗称北堂。它位于北京皇城西安门内的蚕池口,靠近中南海。这座教堂高达八丈四尺
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应该轮流执政。但轮流执政的制度没有形成,最后登上皇位的是皇太极。皇太极是预定的接班人,还是众望所归被大家推举的,或像大家所说汗位是从兄弟手中抢来的?皇太极的继位真有许多疑点吗?清
...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的研究确...
...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的研究确...
帝位传承由哪个朝代开始的?有某种传承方式呢?如,让贤,传子,传给弟弟等等...夏朝以前所谓的禅让政治应该是原始部落推举共主的习俗夏朝由部落发展成国家禹传子“启”而不传给大家推举的“益”从此以后开始家天
...多人的称赞,曾经和萧望之、梁贺等人一起辩论,因此被推举为官。匡衡画像匡衡刚做官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文笔官员,但是也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甚至被人称为“才智有余,经学绝伦。”可见匡衡对于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