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的朝鲜类似清朝 锁国内斗严重

Posted 大院

篇首语: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甲午战争前的朝鲜类似清朝 锁国内斗严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甲午战争前的朝鲜类似清朝 锁国内斗严重

2、大革命前的国内国际状况

甲午战争前的朝鲜类似清朝 锁国内斗严重

搜狐读书频道《书见风云》第88期:

“隐藏的王国”引来群狼 大院君锁国攘夷顽固坚强

同属远东的朝鲜国,像楔子一样夹在中国、俄国、日本国之间,是列强踏入远东的最后一块神秘封地,因此有“隐藏的王国”之称。朝鲜独特的自然地貌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她的东海岸是一道连绵不断的峭壁,西海岸是一汪著名的远浅滩,港湾仁川可以与海路相连,却不是一个优良港口,湾内海潮变化频繁,涨潮和退潮时间相隔短暂。涨潮时舰船可以顺海流进入港岸,退潮时强大的回吸力能将舰船引向礁岩,退避不及的舰船会搁浅在淤泥中。朝鲜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意义,成为近代列强争夺、占领、蹂躏的受害国。

1863年朝鲜国王哲宗驾崩,先王无后嗣,奉翼宗神贞王后赵氏之命,由兴宣大院君嫡第二子李熙(1852―1919)即位,庙号高宗。高宗未成年,生父大院君作为摄政王代理执掌政务。

朝鲜的吏制推行儒学、朱子学教育,模仿邻国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出世的学者在朝廷日益形成维护贵族利益的“两班”势力,拥有像中国的士大夫、日本武士那样的特权。

当外国势力欲打开朝鲜国门时,他们首先担心外来文化会动摇本身物质利益、思想倾向、国内的权贵体制。清国鸦片战争失败后,西洋文化强行流入清国也渗入了朝鲜。大院君的锁国政策开始在两班势力中出现争议,朝鲜开化派的萌芽诞生。国内广大农民不满君主专制下的不法课税、土地兼并、过酷徭役,反抗朝廷的声势逐渐壮大。

1866年在朝鲜传教的法国神父卡特利库,遭到朝鲜宫廷的迫害、追杀而逃亡清国。应神父的请求,常驻清国的法国舰队七艘战舰开往朝鲜,占领了江华岛,向朝鲜施加军事压力,引发“丙寅洋扰”事件。大院君政权推行强硬的攘夷政策,不屈膝于法国强敌,迫使舰队撤离。

1871年美国驻华公使借口数年前,朝鲜烧毁擅自进入朝鲜的美国商船为由,要求朝鲜宫廷开国通商,遭到拒绝。美国六艘军舰侵入朝鲜,实施了登陆作战,引发“辛未洋扰”事件。最终两国交涉没有取得任何结果,美国只好退出朝鲜,返回清国。

朝鲜长期以来的对外政策和天然的地理屏障,成功阻挡了欧美诸国用炮舰外交敲开国门的企图,成为远东最后一个顽固锁国的王朝。

政权移交加剧内斗引发兵变 清日对峙势在难免各自亮剑

1873年大院君辞去摄政,将政权移交给他年满21岁的儿子李熙。高宗接替大院君政权亲理国事,王妃闵氏一族趁机篡取了国王的权力。此后,宫廷大院君派和王妃闵氏派两大势力的内斗加剧,在国政和对外政策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而国政腐败,贪官污吏横行,民众苦不堪言,脆弱的朝廷危机四伏,不堪一击。

朝鲜的锁国政策引起邻国日本的强烈不满,日本国内“征韩论”的呼声日益高涨。欧美列强频繁撞击朝鲜国门的情势警觉了日本,一旦朝鲜被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日本将永远失去朝鲜,日本必须在列强之前取得对朝鲜的控制权。

1875年5月,日本“云扬”号等三艘军舰,侵入釜山港,开炮演习示威。9月,“云扬”号再度独自进入江华岛测量海图,遭到江华岛守军开炮攻击,“云扬”号立即还击摧毁了江华炮台。12月,日本全权大使率军舰六艘前往朝鲜,就江华岛开炮事件向朝鲜提出抗议,要求两国缔结通商条约。

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国政府不愿看到朝日间对抗,引来欧美列强的干涉,劝告闵氏一族对日开港。

1876年,朝鲜与日本签订了《日鲜修好条规》,史称《江华条约》。日本从朝鲜获得开港通商和免税特权,在朝鲜拥有了领事权和裁判权。日本对朝鲜的强权渗透引起西方列强的关注,1882年美国效仿日本与朝鲜签订《朝美修好条约》,英、法、德、俄、意、奥、比、荷、丹等国也在美国之后,与朝鲜签订了类似条约。

在江华岛不平等条约的框架下,日本商品享有免税特权,严重冲击了朝鲜的国有产业。闵妃亲日派一族主导的朝鲜政府军,开始招募日本军事顾问改造军队,编制训练新军。军制的改革触动了朝鲜旧军人的利益,招致旧势力的猛烈反击。

1882年,大院君在京城煽动军队叛乱,冲入王宫,挑起“壬午兵变”。乱兵焚毁日本公使馆,杀死七名日本军事顾问,公使官员被迫趁夜潜逃回国。应朝鲜国王请求,清国驻朝鲜军队迅速镇压了兵变。

兵变事件发生后,日本派遣陆海军两个大队开赴朝鲜,抗议朝鲜的无礼行为,朝鲜国王派遣全权特使金玉均一行前往日本谢罪。清国政府为了平息日本和朝鲜间的紧张局势,将大院君押送清国软禁。日本政府则迫使朝鲜政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要求朝鲜向日本赔偿55万日圆损害金,允许日本派1000名警卫驻扎朝鲜,保护日本侨民和公使馆。

事件虽然就此平息,但是清国警觉日本驻军朝鲜的目的,急速从本土增调3000人的兵力开进朝鲜,向日本施加压力,两国军队因此形成了对峙的强弩之势。

摩拳擦掌各自增兵 军事对峙日占绝对优势

“壬午兵变”导致朝鲜宫廷完全倒向清国,日本在朝鲜处于被冷淡的境地。1884年,从日本归来的朝鲜政治家金玉均等人,在日本军方支持下秘密组建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党――“开化党”。12月4日,开化党策动了挟持国王,企图推翻皇室政权的政变,史称“甲申政变。”政变一时取得成功,开化党宣布朝鲜脱离与清国的宗属国关系,建立独立国家。紧急之中,闵妃请求清国驻朝特使袁世凯救援,清军迅速出兵镇压了政变。金玉均等人的政权仅三日,便告流产,主谋数人被迫逃往日本国避难。

政变平息过程中,清军和日本公使馆警卫队之间发生冲突,日方民众和军人均有伤亡。事件惊动了清日两国政府,为了解决围绕在朝鲜问题上的纠纷,两国分别委派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天津会谈,双方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之一项规定,“今后朝鲜国若有重大变乱事件,清日两国如要派兵,须事先相互行文知照。”此一条款为十年后清日两国军队合理出兵朝鲜埋下伏笔。

1890年,针对朝鲜半岛的紧迫情势,清国以日本为假想敌在旅顺扩建要塞,兴建大型船坞和机械工厂,在周围高地构筑永久炮台。来自北方俄国人的威胁更是咄咄逼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日本陆军长老山县有朋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军备意见书,指出日本必须抢在俄国人之前在政治和军事上确保对朝鲜的控制权。为达到这个目标,日本有必要在清国领地内设立据点,日本需要合适的理由在军事上打击清国的军事力量。

1894年2月,全罗道古阜农民不满郡守赵秉甲的酷政,发动农民暴动,民乱从局部地域扩大到整个朝鲜南部,数月间发展到数万人之众。5月31日,朝廷接到全州城陷落急报,朝堂大臣皆大惊失色,一致同意向清国借兵镇压乱党。

6月2日,日本驻朝鲜临时代理公使衫村给外务省发出“朝鲜政府有请求清国派遣军队之意向”的急电。当日,日本政府即召开临时内阁会议商讨朝鲜局势,会议一致通过保护驻朝公使馆和在朝国人安全出兵朝鲜的议案,决定抢先完成在朝鲜的军事部署。

6月5日,日本战时大本营在参谋本部内设立,下达向朝鲜增派混成旅团的动员令。伊藤首相考虑到日清两国外交上的均衡,不赞成派遣大规模军队赴朝。但军方强硬派主张必须打败清国在朝鲜的军事力量,雪“甲申事变”日本败北之耻,把清国势力赶出朝鲜。伊藤没有别的选择只能顺应军方的要求,采取承诺对应的立场。

6月12日至18日,混成旅团第一批先发部队完成了仁川登陆的军事行动。23日混成旅团主力包围京城,28日混成旅团全部登陆完毕,兵员增至8000名,超过牙山清军2000名的兵力数量。在清日两国朝鲜出兵问题上,日本的情报准确、对应迅速、兵力占明显优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清军驻防牙山偏僻之地,孤兵独处,前后无援。日军驻防京城,兵临城下控制京畿,朝鲜近海日舰巡航警戒,两国第一轮军事对峙日本占据了绝对优势。

日军攻占朝鲜王宫 清国无奈面对日朝两国与己对决

日本派大军入朝震惊了清国朝廷,命令袁世凯尽快通过外交途径寻找退兵方案。袁世凯惊恐之极,生怕自己的过失给清国酿出被动战事,也想极力挽回不利局面。6月15日,袁世凯和大鸟会谈,双方达成“即时同时撤兵”的约定。

6月15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伊藤首相提出了解决朝鲜问题的新议案,第一,日清两国共同参与镇压东学党起义军;第二,乱党平息后两国各派代表若干名参与朝鲜的内政改革,如果清国不接受此议案,日军就不撤出朝鲜。

正如所预料的那样,清国政府拒绝了此议案,谴责日本干涉朝鲜内政的行为。此时已经进入朝鲜的日本军,强硬要求政府应该与清国一战,没有理由错失良机无功而返。况且清军大部队驻扎在牙山僻壤,孤兵势薄没有优势,日本应当寻找合适的理由与清国开战。

7月3日,大鸟公使按照陆奥外相的训令,要求朝鲜政府参与内政改革,答复时间限定在8日中午。朝鲜政府被迫与日本共同商谈改革事宜。10日,大鸟公使提出五条二十七项内政改革案纲目,要求三日内决议、十日内实施。

限定日期的大鸟改革案,公然干涉朝鲜内政,在朝堂上引起强烈反对,可是政府又没有进行改革的意愿,虽然对于日本的高压十分愤怒,但政府又无力拒绝日本提出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唯一的期待就是宗主国大清帝国能有所作为。

朝鲜同时受到两个国家军队介入的压力,政府请求各国政府敦促日清两军尽快撤兵。清国也迫切希望缓解紧张局势,积极展开外交运作,请求西方列强从中周旋化解战争危机。然而,日本继续以所谓改革案拖延时间,无视列强的警告,加速向朝鲜增兵。

清国和日本两国终于走向武力对抗的边缘,日本政府无视清国政府提出的,7月20日为止,再提出改革新案的警告;清国政府也无视日本政府提出的,7月25日为止,停止向朝鲜运兵的通牒,清国皇帝决心与日本一战。日本政府以朝鲜改革案为借口和清国周旋,赢得了调遣军队的时间,而李鸿章对西方列强的调停寄予厚望,错过了向朝鲜调兵的时机,使清国在朝鲜的作战力量处于劣势。

7月23日凌晨3时,大鸟命令部署在王宫附近的混成旅团向王宫发起攻击,朝鲜王宫卫队奋力抵抗日军的进攻,日朝战争开始。保卫王宫的卫队很快便被从各城门进攻的日军打垮,6时20分,双方结束了仅仅一日的战争,日军占领了朝鲜王宫。战斗结果,朝鲜卫队战死40余人,余者降伏。日军缴获大炮30门、枪械2000挺,日军战死1人,负伤1人。

日本向朝鲜开战,大鸟公使虽然履行了外交交涉、最后通牒、宣战照会的战争程序,可是日本对国际社会仍然缺少必须开战的交代,政府唯恐陷入国际谴责的危机。为此,大鸟采用了让大院君出山与闵妃势力对抗的计谋,建立临时亲日傀儡政权,消除国际舆论的非难。大院君同意了日方的要求,但必须由李熙国王下诏,恭请大院君回宫。11时,大院君收到国王委任全权处理国政的诏书,在日军护卫下进入景福宫。一贯奉行锁国逐倭政策的大院君,摇身变成了日本的代言人。

7月25日,大院君以朝鲜政府的名义,通告清国领事馆唐绍仪代办,即刻废弃朝鲜和清国的诸项条约,朝鲜委托日本军驱逐驻留牙山的清国驻军。当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海域和清国舰队遭遇,发生战斗,日本驻留朝鲜的混成旅团也开始向牙山进攻,清日两国不宣而战。

8月1日,清日两国发布宣战文告,大鸟向金宏集为领议政的朝鲜临时政府递交两国关系新条约提案。

8月15日,朝鲜国王裁可国家新体制。8月26日,朝鲜新成立的亲日政府和日本缔结《大日本大朝鲜同盟条约》,确立了日朝两国由敌对国转向同盟国的战略友好关系,共同驱逐清国在朝势力。清日战争进入了日本和朝鲜两国对决清国的历史阶段。

本策划内容宗泽亚著《清日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大革命前的国内国际状况

中国大革命史 第一章大革命的酝酿 第一节大革命前的国内国际状况 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重新加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转入萧条,农村经济破产 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由繁荣转入萧条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采取了一些便利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于战争的影响,他们甚至还要向中国进口大量面粉和一些民用工业品。1915年中国人民为反对日本强迫中国签订出卖国家主权的《二十一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更把抵制日货的斗争推上了最高峰。这几年时间,成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重点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虽然也有一些发展,但远不如轻工业,而且绝大部分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 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他们在“回到市场”的口号下大幅度地增加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919年以后,中国进口贸易总值激增,加以1913年为100,则1919年为113.6,1920年为133.7,1921年为158.9,1922年为165.8,1923年为162,1924年增至178.6。为了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把战前已在中国设立的许多垄断公司扩充,增设分公司,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1921年以后,英、美、日三国在中国展开了剧烈的投资竞争,他们通过增设工厂、开办银行及“中外合办”企业等形式加强控制中国的产业资本和金融事业,使中国的金融和产业变成其附属品。 在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猛烈冲击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转入萧条。 首先是一些商品失去了国际上的市场。例如上海福新面粉厂的产品1915~1921年间远销西欧,1921年英国经济恢复后即借口福新面粉掺有杂质禁止输入。1922年以后欧美列强各国的面粉大量输入中国,国产面粉由出超转为入超。 其次是民族工业在国内同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竞争中亦处于劣势,因而利润缩减甚至亏本,一些工厂被迫停工减产以至倒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建厂高潮至此转为低潮。1920年新建工厂还有70个,1922年降为46个,1923年猛降为14个,1924年只有11个。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便转入萧条。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扩大了,经济力量也增长了。而战后帝国主义的重新加紧经济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这就促使力量增长了的民族资产阶级增强了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积极性。 与此同时,中国工人阶级更迅速的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中国产业工人已有261万人。其中半数集中在工厂、矿山,而且在地域上大多数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因此,他们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易于形成强大的战斗力。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掀起了罢工运动的高潮。

相关参考

万历朝鲜战争中阵亡的将领 万历朝鲜战争日本有赔款吗

  万历明朝方面虽胜,但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削弱了边镇的军事实力。已陷入全面政治经济危机之中的明王朝,在战后不到50年终告灭亡。  万历朝鲜战争中阵亡的将领  中国阵亡的将领有李宁,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杀

刘墉纪晓岚斗和珅

清朝历代高官,论谁给野史贡献猛料最多?必须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这位中国古代史上贪污腐败创新纪录的极品大贪,野史里不但也熟脸,而且还不停被恶治。类似纪晓岚刘墉斗和珅的精彩故事,相声戏曲评书里全有一堆,

关于朝鲜燕山君的电视剧,求几部关于朝鲜古代历史的电视剧 类似明成

求几部关于朝鲜古代历史的电视剧类似明成皇后的类似明成皇后1.《名家》2010年1月2日车仁表韩高恩金成泽:讲述的是韩国的“代表名家”庆州崔氏实践“地位高则责任重”思想的历史故事2.《巨商金万德》201

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怎么样子的

  康乾盛极之时,已潜伏着末世的危机。康乾之后,清朝便开始衰败。、年间,吏治日趋腐败,币滞粟贱,士民饥困。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府的经济状况已陷入窘境,当时内有人民的反抗,外有殖民者的入侵,社会危

日本两次侵略朝鲜,套路相同,明清为何会有不同结果

对比明朝的万历朝鲜战争和清朝的甲午战争我们会惊奇的发现,这两次日本对朝鲜和中国的入侵都是如出一辙,有相当多的共同点,但为何最终明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是清朝武器装备落后吗?并不是!清朝当时有着号称亚洲

丰臣秀吉南洋扩张军事侵略计划 露梁海战的背景

...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

清朝中国周边附属国一览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提到在中法战争爆发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先是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随后又派兵入朝对日作战。有些人感到很奇怪,清朝

清朝中国周边附属国都有哪些

新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提到在中法战争爆发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清政府先是应朝鲜国王的请求派兵帮助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随后又派兵入朝对日作战。有些人感到很奇怪,清朝在两

县令出上联: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所谓“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在古代,金榜题名是所有学子的梦想,更是贫寒学子的唯一出路。但是科举考试并没那么简单,有的人虽有才学,但是穷极一生也就考上个秀才。清朝清朝乾隆年间就有这么一位姓梁

甲午战争为何被称为国耻

这次战争的起因不过是一个外交事件,战争的本质是就是中国和日本为了争夺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朝鲜是清朝的属国,日本想要争夺它就是为了扩张原材料产地、掠夺资源,用来供应国家工业化的需求。中国是陆地大国,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