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灭太平天国后独吞宝藏 靠18具棺材隐瞒
Posted 龙山
篇首语:知识分子优于文盲,如同活人优于死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荃灭太平天国后独吞宝藏 靠18具棺材隐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曾国荃灭太平天国后独吞宝藏 靠18具棺材隐瞒
导语:
历史上,湖南不乏家财万贯的朝廷重臣和大财主,这些“土豪”为保护身家,把大量金银珠宝藏在了湘西、湘南的崇山峻岭中。这些财宝究竟在哪?我们来找一找。民国“湘南恶霸”胡凤璋敛财20余年传说藏宝地:汝城县上古寨(A)
郴州市汝城县境内多古堡,其中位于马桥乡石泉村的上古寨据说是土匪头子胡凤璋开凿地洞藏金的所在地。
上古寨寨堡占地6600多平方米,曾筑有9座碉楼。据当地《胡氏族谱》记载,此寨始建于明代,清咸丰年间扩建,本是当地百姓避难之地。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任汝城县保安团长的胡凤璋将其据为“老巢”,在此秘密开凿藏金地洞,以储藏其酷征强收的大量财宝,参与建筑藏金洞的工匠,在完工后均被灭口。据此寨堡,胡称霸一方敛财达2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盗墓者试图在此搜宝,却均无所获。
另有传说称,胡凤璋当年曾雇人挑了9担光洋进入白芒山厚坊岩洞堡,此后光洋和挑光洋的人都杳无音讯。
清朝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公开葬母防盗墓传说藏宝地:湘西龙山(B)
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流传着“石达开藏宝八面山”的传说。《龙山县志》记载:清咸丰十一年八月(公元1861年)至同治元年二月(公元1862年),石达开部在龙山县内转战约5个月,1861年12月1日攻占里耶,12月15日离开。
据说,石达开到达里耶后,其母病危不治。石为避免母亲下葬后遭人盗墓,请来乡绅名士参加葬礼,并开启棺木,请众人验证没有随葬金银后,将其母葬于今里耶中学围墙处。然而宝藏传言却并未中断。1997年,有外地人执意上八面山燕子洞掘地三尺挖宝,却无功而返。看来,藏宝传说或许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清朝湘军首领曾国荃埋太平军财宝传说藏宝地:荷叶镇富厚堂(C)
曾国藩出生地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在荷叶乡以前有一条石板路直通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相传那是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为了秘密运输宝藏而修的,现在这里老房子猪圈的地基上还有当年修路所用的石头。老人们说,当时几千士兵在石板路上连推了三天三夜的车子。巨额的财宝从何而来?
1864年夏天,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攻下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圣库,曾国藩奏报同治帝称:“伪宫全无财货”。偌大的宝库凭空消失,在朝中引起许多非议,考虑到此,曾国藩动员曾国荃以养病之名回家休养。曾国荃正是借此“金蝉脱壳”,将财宝从水路花了3个月时间运回双峰老家。用这笔钱,曾国荃置办了无数田产。
然而,更多的宝物被曾国荃埋到了荷叶的地下,有如下传闻:1。曾国荃死后有18具棺材同时抬出,目的就是不让人知道宝藏真正的埋葬地点。有人推测,宝藏深埋在富厚堂后山中。2。还有种说法,说是财宝被散埋于双峰与衡阳交界的高嵋山下天子坪中。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运走宫廷不少珠宝传说藏宝地:宜章县莽山(D)、城门寨(E)
史料记载,李自成败退北京后,运走了明朝宫廷中不少珠宝,珠宝的下落有两种传闻。
1。李自成北京兵败后向南方撤退,经湖南澧州、凤凰,落脚到宜章(今郴州市宜章县)莽山。据传,李自成将九驴十八担财宝埋在莽山地下。数百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句破解藏宝地的口诀:石岩冲,三座桥;慢行百步走,三窑金。从清朝至今,无数人前来寻宝,却所获甚微。
2。李自成被清兵追杀至湖南安福县(今临澧)蒋家坪,为了轻装上阵,他下令把携带的财宝分多处埋藏,将小儿子托付给一户蒋姓人家,并将藏宝图交给蒋家。此后蒋家一夜暴富。至清道光年间,蒋家后裔蒋光业(一说为李自成后代,改姓蒋)成为湖南首富。后来,蒋光业将财宝转移至五雷山中的城门寨。传说,蒋光业曾在寨旁的搁升岩与仙人对弈,一次登岩时他不慎滑倒,醒来后身上的藏宝图不翼而飞。1958年,大炼钢铁,大伐树木,在一次伐木中,有人在五雷山山路捡到珠宝,不知这是否与蒋家珠宝有关。
太平天国的宝藏下落何方?宝藏真的存在吗?
太平天国宝藏下落何方?宝藏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有一处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遗址,这就是太平天国天王府旧址。虽然这里的大部分建筑都遭到了破坏,但每天仍有许多人前来参观。100多年前的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虽然早已过去,留给人们的思考却还没有结束。
让许多学者特别关心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太平天国的窖藏财宝埋于何处?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在此建都,并改南京为天京。当时盛传洪秀全和天国的新贵在这里聚敛了大量财宝。
1864年7月天京陷落,湘军从天京的各个城门蜂拥而入,对整座天京城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搜查,洗劫王府和民宅。但他们认为,一定还有更多的财宝被藏在某个未知的地方。
据说曾国荃抓到李秀成后,一直遇问他天京窖藏财宝的下落。没过多久曾国藩也从安庆赶到南京。两兄弟软硬兼施。希望能从李秀成处获知宝藏的所在,可惜并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消息。
然而太平天国在天京藏有窖金却确有其事。元朝有书中说:“城中四伪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净尽。”这指的可能是零星金银,而大宗窖金的下落却没有记载,给后人留一个个疑团。
20世纪初,关于这件事情的传闻很多,而且各执一词,这事也就成为一个疑案。民国初年一些南京士绅报告说洪秀全在某个地方埋藏宝藏。于是很多人就雇人掘宝,结果却一无所获。
那么太平天国窖藏的宝藏到底在哪?一种可能如曾国藩向皇帝所奏报的,确实没有窖金。另一种可能是确有窖金,但被湘军掠夺光了。对此曾有报道,说曾中堂(曾国藩)从金陵回老家时,护送船只有200多,窖金或许就包括在这些搜刮之物中。
如果天京窖金的数量真像传闻所说那么多,它是不可能被湘军全部挖走的。因此,极有可能还有更多的窖金因埋藏巧妙,至今没有被人发现,关于太平天国宝藏之谜有待人们进一步寻找。
相关参考
俗话说:乱世出枭雄,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混乱时期,自然也出现过不少枭雄,其中翼王石达开就是当时的枭雄。翼王石达开(1831-1863年),可谓是太平天国将领中一位英武天纵的优秀将领,他的诗歌及文采也颇受称道...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相,也是个官精。他步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跳十级,37岁就当上了二品京官,可谓一帆风顺。但是,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常常言行不一,口是心非,戴着两副面具。天京攻破后,御史贾铎在京城发难,
此人是曾国藩的谋士,预言清朝五十年内必亡,去世18年后预言应验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堪称朝廷的顶梁柱,如果不是他指挥湘军死磕洪秀全的太平军,清朝十有八九会提前灭亡,其功劳非其他大臣所能媲美。作为湘军的统帅,曾国藩个人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之所以能打败太
文/赵心放消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为啥不推翻满清自行称帝?是不少文史研究爱好者的一个感兴趣话题,见仁见智,历来看法纷纭。笔者在此聊聊一己管见,相信能引起读者们的兴趣。(一)不少人认为曾国藩有推翻满清的军
曾国藩(1811年-1872年),我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个书生进京赶考,在28岁时即进士及第,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中国农民运动的高潮,伴随着太平天国产生的还有曾国藩的湘军。曾国藩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之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清王朝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而此时清政府的八旗军战斗力早已薄弱不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像和珅一样的大贪官,但也有很多清官,如包拯、海瑞等人。客观来说,只要能成为朝廷重臣,仅靠俸禄就能生活的不错,至少比普通百姓要好的多。然而,却有这么一位清官,曾经是封疆大吏,但他
打败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进入天京的藏宝室一看,随即大喊我命危矣
清朝末年朝廷比较的腐败,以至于国家各地到处都是起义的灾民,而在诸多的起义队伍中数洪秀全的最大。原本慈禧以为派遣清廷一位武将就可以将叛军平定,然而叛军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发展的越来越大,到最后甚至在天京
那么天京城被攻克后,两人就洪秀全的继承者幼主洪天贵福是否已死的问题,向朝廷打起的笔墨官司,就是二人从此产生了天大矛盾的根源。天京攻陷后,曾国藩听信众将所言,认定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已死于乱军之中,江南匪
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其结果国人皆知,太平天国被曾国藩镇压围剿。钱穆先生说:太平天国的失败究其根本,还是没文化。其实太平天国中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才的,尤其是武将。下面,小编就个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