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收复新疆比拿破仑伟大

Posted 拿破仑

篇首语: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乾隆皇帝收复新疆比拿破仑伟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乾隆皇帝收复新疆比拿破仑伟大

2、左宗棠收复新疆,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誓师地,镌刻四个大字今仍在

乾隆皇帝收复新疆比拿破仑伟大

其次以远征为例,本书则比较乾隆皇帝远征准噶尔与法王拿破仑远征俄国,并认为前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跨度更大,并且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近三十年来,有关乾隆皇帝的中文研究汗牛充栋,其相关传记约出版有十本以上,而专题研究更是多如牛毛。近年来相关的电视剧(如《乾隆王朝》与《戏说乾隆》)以及二月河以乾隆皇帝为主题所写的历史小说等,都受到广大观众与读者的喜爱。然而在欧美,乾隆皇帝的知名度与其历史地位相比,实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本书作者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欧立德(Mark C. Elliott)写了这本西方首部乾隆皇帝的传记,让西方读者能够认识这位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君主。

除了序言与结论两章外,全书共分为九章。在序言说明了乾隆皇帝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及本书写作的出发点;第一章登基叙述了乾隆皇帝登基以前的成长教育与入继大统的过程;第二章当政概括了乾隆皇帝登基之初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并如何取得初步成功;第三章家庭,仪式和王朝统治描述乾隆皇帝的家庭生活,及其扮演孝子、好丈夫与严父等角色的努力;第四章满洲成功之困境则从满洲人如何以少数统治占多数的汉人角度出发,讨论乾隆皇帝如何应对满洲入关后所面临的汉化危机;第五章巡游之治关注的是乾隆皇帝透过北游盛京、南巡、五台山礼佛与山东祭孔等巡游,向其统治的各民族展现了不同的面貌;第六章帝国的扩大提到乾隆皇帝征服准噶尔与回部的经过并且绘图纂书以纪功,一方面能宣扬其成就,另一方面又证明了清朝统治的合法性;第七章文化巨人则描绘乾隆皇帝崇文兴学的一面,乾隆皇帝可能希望藉此向人们展示在文殊菩萨和尚武之王以外,他作为儒家圣王的典范;第八章清代的中国与世界论及了朝贡体制下的清朝对外关系,并且重新评价了英王马戛尔尼使团访问清朝一事,试图为传统上认为乾隆皇帝对外界事物一无所知的自大形象进行辩解;第九章晚期的国家秩序与衰败指出了在乾隆朝末叶老臣凋零,使得乾隆皇帝日益孤立而专信和|,致使皇权旁落。其后官僚腐败与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导致民变蜂起。在此背景下,乾隆皇帝让位于其子嘉庆皇帝,自居太上皇。而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其埋葬的地宫墙上没有任何满文与汉文,仅刻着精美的佛教梵文咒语,这也许也反映了他个人的心灵归宿。最后在结论中,作者归纳出乾隆皇帝在十八世纪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这些问题也存在于当代中国,因此作者认为某种程度上可以把乾隆皇帝视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个统治者。附录包括了乾隆生平大事年表与书目介绍。后者是一份中西学界有关乾隆皇帝与清史研究的简要书单,对于想要了解西方清史研究的读者而言相当有用。

由于本书定位是写给欧美读者的入门书,因此为了帮助读者进入历史情境,作者也将乾隆皇帝与西方读者熟悉的历史人物做模拟。例如作者在英文版序中提出了设想约翰·肯尼迪总统若从1960年统治到2024年,美国将会是何种局面的问题,试图让欧美读者了解乾隆皇帝统治的时间之久与其影响力。并且将乾隆皇帝与欧洲史上长保国力鼎盛的两位君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四十五年)与法王路易十四(在位七十二年)相提并论(第vi页)。虽说这些是为了便利欧美读者的做法,但是也同时有助于中文读者理解乾隆皇帝在西方学界中的印象与评价。

本书作者欧立德是近年来在中国史学界引起热烈讨论的美国新清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因此本书在写作取向上也受到此一学派的影响。去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定宜庄教授与本书作者共同发表的《21世纪如何书写中国历史:新清史研究的影响与响应》一文中,对新清史的三个特点进行了评述:一为强调全球化的视角;二是强调满洲因素的重要性;三是强调使用满语与其他非汉族群语文档案的重要性。从上述三种角度来看乾隆皇帝的生平,与传统欧美与中文学界的研究又有什么样的差异?也许通过比较本书与同类英文、中文作品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由于本书是西方第一本关于乾隆皇帝的传记,与本书主题相同的英文作品因此付之阙如。但是早在1974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就已经写了康熙皇帝的传记,中译本为《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通过比较这两本书,可以略观四十年来美国清史学界对清朝皇帝的研究经历了什么样的转变。史景迁在描写康熙皇帝时主要仰赖清代实录与方略等汉文材料,以及耶稣会士的记述,这主要也与当时清代满、汉文档案的整理出版尚不发达有关。不过他注意到清朝皇帝的满洲身份及其政治影响。因此满汉关系、准噶尔战争,以及中西关系(主要是康熙皇帝与教廷间的关系)都是讨论的重点。这些部分其实也都是欧立德写乾隆皇帝传关注之处(不过中西关系主要则聚焦于马戛尔尼使团上)。然而史景迁主要还是以康熙皇帝的视角来写作,因此并未如本书一般针对康熙皇帝身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太多描述,遑论比较清朝与同时期的欧亚帝国。这一方面是写作策略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西方清史学界主要还处在奠基阶段的情况,并且这种将清朝放在世界史来观察的视角尚未风行。

至于本书同类的中文著作,从本书的架构与内容来看,最接近的中文研究要数戴逸的《乾隆帝及其时代》。戴逸教授为中国清史学界耆宿,并出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虽然这本书初版于1992年,距今已有二十二年之久,但他的研究仍反映了中国学界对乾隆皇帝的研究基调。如果我们比较戴书与本书的内容,会发现两者确实有明显不同。譬如在比较乾隆皇帝治下的中国与其他国家时,两本书同样都以欧美各国为比较对象,但是比较的方式不同。戴书注意到的是当时发生在欧美却没有发生在中国的类似事件,例如产业革命、科学发展、启蒙运动与美国独立等,并以当时乾隆皇帝未能像略早的沙俄彼得大帝引进西方事物来反衬当时中国的锁国与落后。然而反观本书,则是去比较当时同样发生在中国与欧美的同类事物。首先以巡游为例,本书不仅比较了乾隆皇帝与同时期英、法两国国王的巡游,而且也和毛泽东与邓小平等现代中国领导人巡视各地之举做了比较(122页)。其次以远征为例,本书则比较乾隆皇帝远征准噶尔与法王拿破仑远征俄国,并认为前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跨度更大,并且取得了更大的成功(124-126页)。此外,本书作者还将比较的对象扩及其他欧亚帝国,例如在谈到满洲人以少数民族之姿统治众多汉人时,就将俄罗斯帝国、莫卧儿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又称鄂图曼帝国)等纳入比较,认为和莫卧儿帝国从未改宗印度教相比,清朝接受了较多的汉人习俗(22-24页)。

左宗棠收复新疆,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誓师地,镌刻四个大字今仍在

这四个字,就是左宗棠的人生梦想。 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湘军将士 新疆乌什县,位于天山南部,北部毗连中亚。汉代时,被称之为温宿,唐代时设置温宿州,乾隆皇帝确定了县名。整个县域,接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是群山与荒漠。然而,乌什却是沙棘的故乡,这种耐旱抗风沙的植被,红彤彤铺满大地。 乌什是沙棘的故乡 两千年前,西汉名将陈汤来到乌什。汉元帝建昭三年,匈奴郅支单于杀死汉朝使节谷吉。西域副校尉陈汤,私下圣旨,愤而发兵,在乌什组织各族联军四万人,北行远征,武装讨伐,一举诛灭了郅支单于。陈汤带着单于首级,在回长安的路上,给皇帝的上书中,用满腔热血写就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将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今天,在乌什县燕子山的最高处,矗立着一尊古老的烽火台。烽火台,是燕子山的制高点,也是戍边精神的高度。人们为纪念忠诚戍边的陈汤将军,给这尊烽火台取名陈汤烽火台。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与乌什又联系到一起。 左宗棠 1879年10月,左宗棠湘军收复阿克苏城。当月25日,黄万鹏、董福祥两员将领,出阿克苏,挺进荒漠戈壁,向着乌什方向追剿阿古柏的同党。一昼夜,官兵奔驰两百里,26日收复乌什城。黄、董两将军收复乌什后,继续穷追。而此时,贼酋一脚越出了国境线。两位将军,「 ”弥望戈壁,杳无贼踪”。时至深秋,气温骤降,黄、董二人,带着部队驻扎城外,爬冰卧雪。只打贼,不扰民。 影视剧里,陈汤将军的部队 1878年1月,左宗棠收复新疆。很快,在新疆南部地区布置了一条长达5000里的军事防线。这条蜿蜒连绵的军事防线,起自吐鲁番,经库尔勒、喀什,最末端抵达和田,总共设置67座站台,100多处卡伦。卡伦,也称之为哨所,起到防御和管理功能。 晚清新疆的一处兵营 虽说左宗棠在1878年,已经肃清了新疆的阿古柏势力,宣布收复了新疆。可是,阿古柏残余势力,在境外不断重又侵犯南疆的边境地区,杀人越货,抢夺财产。收复新疆后的两年之内,左宗棠大军在南疆漫长的边境线上,与侵犯之敌,打了很多场大大小小的边境反击战。因而,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的誓师之地——边境乌什,左宗棠也设立了很多处的站台。 左宗棠大军守卫过的地方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关内关外颂声一片。杨昌浚写下了《恭诵左公西行甘棠》,即:「 ”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驻守乌什边防的官兵,则在城外燕子山最高处的大石上,镌刻了四个字——远迈汉唐。 石刻上的「 ”远迈汉唐”四字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汉唐时代也可说是古代国人的骄傲。国家的统一,文化的昌明,造就了欣欣向荣的汉唐盛世,构成了两个时期的共通点。而这四个字,则是晚年左宗棠的人生理想。 左宗棠试图为探索出一条道路 披肝沥胆,浴血边关,将士们做到了,晚年左宗棠做到了。可是,一个腐朽的清王朝,却不能救中国。(文/樊前锋)

相关参考

左宗棠收复新疆,在陈汤讨伐郅支单于誓师地,镌刻四个大字今仍在

这四个字,就是左宗棠的人生梦想。追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湘军将士新疆乌什县,位于天山南部,北部毗连中亚。汉代时,被称之为温宿,唐代时设置温宿州,乾隆皇帝确定了县名。整个县域,接近百分之九十的面积,是群山与

精神比领土更耀眼

作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左宗棠从来都是一个如雷贯耳、举重若轻的存在。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左宗棠本人千古流芳,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受益无穷!那么,作为左宗棠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收复新疆

精神比领土更耀眼

作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左宗棠从来都是一个如雷贯耳、举重若轻的存在。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不仅左宗棠本人千古流芳,中华民族也因此而受益无穷!那么,作为左宗棠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收复新疆

现实第一,爱情其次

"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拿破仑更伟大。"--温斯顿.丘吉尔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病逝于孤悬海中的圣赫勒拿岛。关于拿破仑的故事至今传颂,也留下诸多话题无法定论,他的临终遗言就是一件悬

新疆有多大

新疆古称西域,西域一词特指新疆地域范围从古代一直延续至清朝中期乾隆帝统治时期。新疆这个名称,有另外一层意思。继公元1878年左宗棠自阿古柏手中收复了新疆之后,1882年沙俄侵略者也被迫归还了伊犁地区。

后勤官员成收复失地最多将领,功劳比左宗棠还大却惨遭世人遗忘

自唐朝「”安史之乱”后,中原王朝苦等上千年仍无法收复西域。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趁准噶尔蒙古内讧之机,一举收复天山南北。此后西域虽叛乱不断,但始终没有脱离清王朝的统治。这一切要感谢三个人:第一个是帮助乾隆

左宗棠收复新疆带了多少兵

事件发生在1867年,阿古柏军队在沙俄的支持下趁虚而入盘踞新疆,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朝堂上群臣争论,在主张收复的左宗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下,统治阶层最终决定任命左宗棠率师收复新疆。虽然左宗棠收复新疆战争持

晚清重臣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

  在早些年以前,对于左宗棠与新疆,给的判定是新疆人民起义,因此学术界并没有肯定左宗棠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才终于认可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为现在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

清朝后期为什么要坚持收复新疆

新疆在古代被称为西域,从汉朝时期就已经纳入中国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后来随着战乱和朝代变迁,西域数次被分割出去,之后又数次被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原王朝所收复,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近两千年。17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十九世纪后期喀什

原标题:老照片: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十九世纪后期喀什  19世纪中叶,英、俄两国在中亚争夺殖民地,并觊觎中国新疆。同治四年(1865),中亚浩罕汗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军事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