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个真学霸 但太爱学习耽误了清朝发展

Posted 康熙

篇首语: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康熙是个真学霸 但太爱学习耽误了清朝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康熙是个真学霸 但太爱学习耽误了清朝发展

2、历史人物 浅说历史,隋炀帝杨广其实是个真爷们

康熙是个真学霸 但太爱学习耽误了清朝发展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到康熙在位时,中国已经有意大利、比利时等多国传教士。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教!外国人也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于是先从康熙下手。

为了讨好康熙,传教士一边将从欧洲带来的各种新鲜玩具―科学仪器送给康熙,一边给康熙不断“戴高帽”,说他是“千古一帝”“万古明君”。康熙一边陶醉于传教士的赞美,一边痴迷于西洋的科学工具

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自然科学都有什么呢?有数学、物理学、医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康熙学得很刻苦,政务不繁忙时,每天要学习七八个小时,即使再忙也要学上两三个小时。养心殿、寝宫,甚至连御膳处都留下了康熙学习的背影。传教士们往往都是天刚亮就要进宫,下午三四点钟才出宫。

康熙最喜欢数学,包括几何、代数,尤其喜欢摆弄各种数学测量工具,包括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盘式手摇计算机等。各种定理、公式口诀,他都烂熟于胸,对数学仪器的应用也熟练自如,还坚持学习几何绘图。

除了数学,康熙对天文学与测量学也非常痴迷。为此他收藏了很多测量仪器,不仅有传教士进贡的纯西方仪器,还有造办处制造的中西合璧的测量仪器。

坐在院子里观测日月星辰也是康熙的一项日常工作。对太阳与物体影子的变化,月亮的圆缺变化,甚至包括罕见的日食、月食等,康熙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亲自试验,还经常向大臣们炫耀,如计算出正午的日影后,让大臣们等候验证。大臣的欢呼赞美让康熙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康熙不满足于坐在宫里学习科学,还经常出外做实地考察。太监们可就受罪了―各种笨重的测量仪器经常需要车拉人扛。康熙巡视江南,遇到河湖,就会兴起,用水平仪测试一下水位;遇到山川,就要测量山地距离。

康熙是个好学生,汲取西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但他逐渐变成了一个吃独食的皇帝,学到手的西方科学只是装在自己的脑子里,或者顶多在皇族内部的朋友圈分享一下,并没有群发给皇权专制下的子民。西方科学俨然成为康熙在广大臣民面前瑟的一个手段。

我是不是很牛掰……

学霸康熙没有推动大清成为学习大国,一方面是维护并巩固爱新觉罗家的统治的需要。西方科学知识的普及是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不利于皇权专制统治,所以传教士在康熙年间的传教并不是很顺利。

另一方面,康熙认为百姓素质低,暂时无法全面适应西方工业文明。有传教士欲出版人体解剖学方面的书籍,康熙下令阻止:“不可任一般不学无术之辈滥读此书。”

最后,则是康熙的自大无知、天朝上国的心理优越感在作祟。康熙虽然尊崇西方自然科学,但仍认为那只是“奇技淫巧”而已。如此一来,众乐乐还不如独乐乐:什么推广不推广的,我自己乐乐得了。

尽管康熙是一位用功的皇帝,但他禁止子民进行科学探索,牺牲学习大国以成全专制大国,最终使中国丧失了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人物 浅说历史,隋炀帝杨广其实是个真爷们

浅说历史,隋炀帝杨广其实是个真爷们

(作者:睡清风)

在笔者的印象里,在历史书的描述中,隋炀帝算得上是一个暴君,史书中的杨广更是残暴荒淫。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也是沉浸在这种思维里,包括对在煤山自缢的崇祯皇帝也是如此的印像。(如果大家有七零后、八零的文秘或其他文字工作者,我相信大家从历史书上看到的知识与我学到的大体相当!)当然,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了解到了明朝朱由检“君主死社稷”的悲壮。而隋帝杨广则是文治武功可比汉武帝,建立五百年未有之盛世,最终却国破身死的饱受争议之君。

隋炀帝杨广个人简历

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即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就可知道杨广对当时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1.他始典定科举制度,建进士科,恢复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削夺高门士族权势,提拔平民人才;又营造东都洛阳,让政治重心脱离关陇集团控制;

2.他修建京杭大运河,西巡张掖,开拓丝绸之路,使全国物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南北东西各方文化经济交流得以通畅;

3.作为军事战略家,杨广遣将出兵,陆续攻灭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诸国,更亲自率军远涉海拔数千米的高原,攻灭吐谷浑,征服了半个西域和整个青海,亦是华夏王朝首次将青海高原划入版图。

4.杨广即位仅仅五年,隋朝国势达到华夏史上空前未有的鼎盛时期,户口数直到数百年后的唐玄宗天宝年间方始超过。而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皆不能及,其各项政治经济举措功在后世,利在千秋。

京杭大运河

对未来历史有着重大和积极影响这些大事,对于当时根基未稳的他来说,却也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1.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大兴土木,修建京杭运河和东都洛阳等系列破费人力的工程,使国家农业体系造成很大破坏,民心尽失;

2.加上其想形成中央集权,而进行针对关陇集权的政治改革和三征高丽(有四征之说),对隋朝的统治阶级进行打击,导致统治危机,这是隋朝后来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就社会成就而言,他的成就完全可与唐玄宗、汉武帝媲美,然成者王侯败者寇,他的丰功伟绩也随着他的败亡而烟消云散。

隋炀帝死后最为可怜,棺材是由萧皇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还是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墓穴不足半亩。这也属正常,隋朝是在他手里灭亡的,成王败寇,何谈厚葬呢。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