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

Posted 太夫人

篇首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

2、古代赈灾,为什么都是设置粥棚熬粥呢

清朝知府之母开仓赈灾 救活十万灾民受乾隆嘉奖

她姓何,因为儿子做了官,人们都尊称她“太夫人”。

何太夫人是广东连平州人,儿子颜希深被任命为山东平度州知州时,太夫人就跟随儿子到了山东任所。没过多久,颜希深被请到省城济南协助办理某件案子,不巧的是,突然天降大雨,一直下了七天七夜,于是引起山洪暴发,平度顿时成为一片泽国。城中居民纷纷涌上城头,“哭声殷天”(清・张培仁《妙香室丛话》卷十三)。

太夫人立即命令打开粮仓赈济饥民。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吏役、职员们都纷纷劝谏道:“万万不可!这是大事,必须立即详细奏明皇上,待皇上批准后才能办理。否则擅自开仓放粮,可是个重大的罪名,必将受到严厉惩处呢!希望太夫人三思。”太夫人却坚定地说:“这是什么时候,怎能再拘泥于法令条文?平度距省城五六百里,距离京城则更远。等到申文请示并得到批准,数十万灾民早已全都变成饿殍了!你们大家不必害怕,赶快打开粮仓,解救老百姓的倒悬之苦。至于我儿子的功名富贵则根本不用考虑,有什么罪责,全都由我与我儿子承当。即使奉旨抄家,用我们家的全部资产抵偿,也差不了多少,绝不会连累诸位的。”说完,把自己的发簪、耳环等全部摘下来,换成钱买了米,连同官库中的粮食,都运到城头,当场发放。

有不少灾民攀在大树上、屋顶上,根本就没法生火做饭。太夫人又命人做了不少糕饼,放在竹筏上,撑往灾民的栖止处发放。就这样,水灾虽然相当严重,平度州却没有饿死一人。

水灾过后,山东巡抚果然上疏弹劾颜希深擅自开仓赈灾。只不过,何氏夫人救活平度数十万灾民的信息早已传至北京城。乾隆帝看了奏章后说:“有如此贤明的母亲,有如此实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官员,不保举不推荐,却反而弹劾,如何劝勉各级官员?如何抑恶扬善?”立即提拔颜希深为山东泰安知府,何氏夫人则赏赐三品封衔。颜希深即将离开平度了,平度百姓闻讯,纷纷凑钱买米买麦,以弥补国库中因赈灾而用掉的粮食,一天之中,竟然就把所有的亏空给补足了。

何太夫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秉性慈惠,知书达理,嫁与颜氏后因家庭困难,常以种桑织麻供儿子读书。颜希深聪明好学,自幼受何氏教育,德才兼备。泰安知府任满,他又先后在福建、江西、河南等地任职,都颇有政绩。颜希深晚年担任湖南巡抚、贵州巡抚,成为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

古代赈灾,为什么都是设置粥棚熬粥呢

古代赈灾的目的在于让受灾的百姓度过困难时期,而不是让他们吃饱喝足。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严重,产量低,而且灾害频发。所以每年朝廷要救济的灾民其实主要是饥民很多,但是赈灾用的粮食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开粥厂,熬粥救济饥民,这样同样多的粮食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此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饥民很多人都是忍饥挨饿从很远的地方出来逃荒的,有可能已经好几天没吃过一顿饭了,整个人都饿透了,如果赈济灾民的不是粥而是干饭,这些饥民可能因为过于饥饿而一次吃得太多撑死。这是很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般来说对那些忍饥挨饿好几天的人,一般都是先给喝些粥,而不是给他们吃干饭,否则很容易出事。这也是古代赈济灾民只熬粥不做干饭的原因。

诗圣杜甫的死因历来争议颇多,其中一个说法就是诗圣杜甫在避乱之际乘船到衡州,途经耒阳,遇到大洪水,船泊在方田驿,十天没有吃上饭,耒阳县令派人送来牛肉和白酒,杜甫很饥饿,一下吃了很多,当晚就死了。

这样撑死从医学上解释就是,很久没吃东西,胃肠已经极其脆弱,一次暴饮暴食导致急性胃扩张而死。诗圣杜甫就这样悲惨的死去了。为了防止更多的饥民被撑死,只能熬粥让大家喝。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涉及到大的层面的原因了。古代的饥民为了生存而逃荒,国家为了救济他们就开粥厂让饥民解决吃饭问题,避免饿死人。如果都是做干饭,会引来很多没有受灾但是生活也很一般的社会底层人来骗吃骗喝。

古代的户籍管理比较粗疏,对饥民的管理更是一笔糊涂账,谁是饥民谁不是饥民很难分辨,所以就在赈济灾民的粮食上做文章,不但不做干饭而且还要在粥里面掺沙子。以防止不法之徒冒充灾民到粥场骗吃骗喝。

古代社会有很多市井刁徒,他们游手好闲,有便宜就占,但是从来不吃亏。发生灾荒时,如果赈济灾民的都是香甜可口的大米饭,那这些市井刁徒会放过这样的便宜不占吗?不可能。

所以为了防止市井刁徒骗吃骗喝,于是就开粥厂,粥里面还要有沙子,这样一来这些市井刁徒就没有了可乘之机,有限的赈灾粮也就可以供灾民食用了。

堵住了小贼的可乘之机,堵不住一些人的贪墨之道。古代的赈灾都是各级官员上下其手,大肆贪污侵吞赈灾款物的良机。所以,国家的赈灾款物再多也不够救济灾民的根源就在于此。

相关参考

古代赈灾,为什么都是设置粥棚熬粥呢

古代赈灾的目的在于让受灾的百姓度过困难时期,而不是让他们吃饱喝足。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严重,产量低,而且灾害频发。所以每年朝廷要救济的灾民其实主要是饥民很多,但是赈灾用的粮食是有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清朝官员收入是多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官场中人多半斯文,吃什么东西都是少而精,别的朝代官员吃东西是否斯文我不知道,但清代一些官员吃东西与斯文半点也搭不上边。纪晓岚这个名字,国人不会陌生,有关他的电视剧数量多多,此君做过礼

清朝一知府被杀,强盗冒充为何无人察觉

清朝的杂史《清稗类钞》的盗贼卷,记载了这件奇案,1664年,康熙三年,在京候缺的郭世纯终于等到了一个外放做官的机会。而且还是安徽池州知府。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得到肥差的郭世纯,马上就收拾好自

闲看门中月,纪晓岚的下联,简直是耍尽机巧

乾隆三十六年,中秋前,朝廷接到山东呈报,说是有七八个县遭受了大灾,乾隆下了几道赈灾谕旨,然后就把灾情丢在脑后了,他更为关注中秋庆典的举办。一些正直的官员,内心极为不满,那么多的百姓沦为灾民,而大清国的

赈灾粮食不够分,和随手抓沙子放入其中,这就是他的智慧

大清朝第一富豪当属这和|看了,他的财富在其时已经是远远跨越了国库,而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贪婪,子喜爱者可以的乾隆皇帝年间,这位大贪官倒是获得了皇帝十足的信任,乾隆有了和|和纪晓岚如许的两位才子,让整个的

赈灾粮食不够分,和随手抓沙子放入其中,这就是他的智慧

大清朝第一富豪当属这和|看了,他的财富在其时已经是远远跨越了国库,而人们对他的印象就是贪婪,子喜爱者可以的乾隆皇帝年间,这位大贪官倒是获得了皇帝十足的信任,乾隆有了和|和纪晓岚如许的两位才子,让整个的

受皇家官方嘉奖22次的关羽,神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其中的历史故事不断被丰富,历史人物性格特点不断被黑白分明化,脸谱化,使众多人物行为方式都有着强烈的内外一致性。像诸葛亮的多智,曹操的奸诈,以及关于的义薄云天。当然小

清朝地方官的收入真能达上万两

众所周知,清朝官场是很腐败的。江湖古老相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上三年知府,能贪十万银子。江湖古老又相传:“不贪不滥,一年三万。”即使是下手不那么狠的地方官,一年也有三万两银子的进项。清朝地

清朝从哪个皇帝开始没落,清朝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腐败了

清朝是从哪个皇帝开始腐败了乾隆后期开始,尤其是和珅,和珅贪污的不只是银子,还将整个社会风气,彻底的变坏了,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那个时候真实的写照。在官场上,有很多潜规则,而和珅,就是很多腐败的

仅灰色收入就达上万两

众所周知,清朝官场是很腐败的。江湖古老相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上三年知府,能贪十万银子。江湖古老又相传:“不贪不滥,一年三万。”即使是下手不那么狠的地方官,一年也有三万两银子的进项。清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