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真的搜刮海军经费了吗

Posted 北洋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禧真的搜刮海军经费了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慈禧真的搜刮海军经费了吗

2、总经费超过日本 北洋海军经费短缺论不成立

慈禧真的搜刮海军经费了吗

甲午战争在爆发前夕就已是举国舆论关注的重心,历经百余年直到今天依然如此。与此同时,它也是争议乃至谣言的重灾区,各种传说在层累的演绎中变得戏剧性十足。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的今天,我们整理了10个有代表性的争议,以飨读者。

争议一 慈禧真的搜刮北洋海军的经费了么?

不少人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失败归咎于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三海、颐和园。真的是这样吗?这搜刮、挪用的海军经费,源自何处?

作家叶曙明撰文以为,海军经费不等于海军军费,海军经费相当于海军衙门的办公费用。李鸿章买军舰的钱本来就不是从户部划拨给海军衙门的海军经费中出。其次,修园所费260万两也并非户部每年划拨的固定经费,实则为经过李鸿章动员,由两江、两广、湖广、四川省的四位总督和湖北、江西两省巡抚共同报销的。虽然海军衙门说,用这经费修园子是要恭备皇太后阅看水操(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两个水师学堂),但封疆大吏也是心知肚明。当然,这笔钱若是不修园林,也能多买两艘军舰,但若不是给皇太后修园林,封疆大吏们是不是还会积极筹款呢?

这笔钱在很大程度上是各省以海军军费为名义筹集,而实质上就是给慈禧办寿的。

参考:叶曙明,《慈禧:从女人家到政治家》,《文史博览》,2014.5

争议二 甲午战争是在海上战败的?

提起甲午战争,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北洋水师,似乎这场战争就是败在海上的。事实上,清朝和日本在海上只发生过两次海战和一次舰队保卫战:丰岛海战是一次规模不大的遭遇战,黄海海战是一次惨烈的交锋,而其胜负学术界今日仍有争议,第三次则是北洋水师被围困在威海军港逐渐被消耗最终全军覆灭的过程。甲午战争中的陆战则有成欢之战、平壤之战、鸭绿江防之战、五次海城之战、盖平之战、牛庄之战、田庄台之战等多次重要战役。在战役次数、投入兵力和直接影响等方面,陆战都超过海战。

参考: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5

李少林,《甲午之败——被忽略的陆战战场》,新华网,2014.7

争议三 北洋舰队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强大近代化舰队吗?

它曾经是,在1888年以前。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此时它有25艘舰艇,旅顺、威海、大沽三处主要基地,军队训练水平不亚于西方的远东海上劲旅,其中定远、镇远2艘一等铁甲舰称雄亚洲。然而清政府不懂得海军是一个需要连续投入、不断更新的军种,此后就紧缩开支,甚至严令禁止再添购新的舰、炮、军火,最终北洋海军的主力只剩下8艘军舰。

反观日本,其近代海军几乎和清朝从同一道起跑线上出发,始终呈现着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的形势,而到了战前日本性能优异的战舰吨位已经超越清朝。日本海军为了与清国海军作战,对舰队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合并,组成临时联合舰队。此时日本海军共拥有可出海作战的主力军舰31艘,其中包括专门为克制中国的定远、镇远铁甲舰而设计建造的3艘松岛级军舰,还有同时代全世界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和北洋海军军舰动辄5年以上的舰龄相比,日本海军1891年后服役的全新军舰多达9艘,其中有2艘甚至是1894年刚刚服役的军舰。

宗泽亚在其著作《清日战争》中说,清日两国海军都是倾两国财力武装的高科技兵种,清朝的外国战舰在吨位上名列亚洲海军第一;但是综合比较清日两国舰队各项指标,日本联合舰队优于清朝北洋水师。马幼垣的说法更加明确:(甲午)未开战时战果已经写就草稿,战前中日海军在硬件设备和软件条件均相去颇远。并且,战事刚过就有西方海军界人士和在华记者发表看法认为北洋海军在黄海之役还未致一仗而全军覆没可算是奇迹。

参考:陈悦,《沉没的甲午》,凤凰出版社,2010.1

宗泽亚,《清日战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4

黄晓峰,《马幼垣谈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东方早报,2013.5.26

争议四 黄海海战时北洋舰队真的缺炮弹么?

这一说法最流行的来源应该是老电影《甲午风云》,里面充斥了北洋舰队因为缺炮弹(经费被贪污了)而功败垂成的暗示。不过,从历史考证上来说,这一说法的最初起源应该是来自1929年英人泰莱回忆录,由张荫麟译为《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书中说定远、镇远两舰加起来只有三颗大弹。泰莱,原为中国海关英籍税务雇员,甲午战争爆发后,曾被派为定远舰副管驾李鼎新的助手。

就常识而论,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定、镇两艘主力舰仅靠三颗实战用大弹与敌人奋战,这说得通吗?既说北洋海军炮弹奇绌,又称吾等之子弹尚足一小时之用,泰莱一说未免自相矛盾。

事实上,甲午战后,英国海军研究机构曾对黄海之战中国海军所射炮弹数量进行统计:定、镇两舰8门主炮一共射出197发炮弹,平均每门约25发。另据日方记载,击中日舰并使之严重受损的305毫米口径大弹有若干枚。1894年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奉旨赴威海查勘北洋海军,其查勘报告称:当时海军各舰所存炮弹共计5084颗,其中定、镇两舰305毫米口径主炮所用炮弹为537颗,还不包括岸上库存之数。徐建寅是兵器专家,其报告仅在内部使用,具有相当的可信度。

因此,泰莱之说,实不足为信。

参考:潘向明,《甲午黄海之役北洋海军缺乏炮弹说质疑——兼论其失利原因问题》,《清史研究》,2009年01期

争议五 北洋海军在主炮上晾衣服?

关于北洋舰队有著名的主炮晾衣的故事,称北洋舰队在访日期间被日方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看到在主炮上晾晒了衣物,由此论证军律涣散,注定打不赢战斗。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有一节叫《炮上晒裤,太监阅军》,说中国水兵在炮上晒裤子,其藐视武装若此,东乡看到以后谓中国海军不堪一击。而能把个无知腐烂的太监(李莲英)放在海军检阅台上作检阅官,那么在主力舰大炮上晾几条裤子也就微不足道了。根据海军史学者陈悦的考证,最早记载这件事的是日本人小笠原长生。小笠原长生曾在甲午战争中参加过黄海大东沟海战,退休后开始文学创作,因视东乡平八郎为偶像而被称为东乡的跟班。他在歌颂东乡平八郎的代表作《圣将东乡全传》中记载,1891年北洋舰队访日期间,东乡平八郎说他看到平远舰上晒着衣物,很不整洁。然而考诸丁汝昌、李鸿章的相关史料,可知当时平远舰根本没有去日本,更不可能被看到在炮管上晒衣服。小笠原在该书的英译版中删去了这一则晒衣服的故事。

然而在中国,田汉、罗尔纲、唐德刚均在各自的文章著述中绘声绘色地讲了主炮晾衣的故事,原型基本都是小笠原长生经不起推敲的创作。在田汉的叙述中,晒衣服的成了济远舰,而事实上济远舰也没有去日本,更不会被看到晒着水兵的短裤。唐德刚的版本中,晒衣服的是定远舰,然而它的主炮炮管长不到2米、离地3米、直径接近0.5米,晒衣服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从高处摔落。此外唐文提及东乡平八郎时对其职务、经历的叙述均有错误。然而以《晚清七十年》之著名和流传广泛,唐著的记载成为主炮晾衣的故事流传最广泛的一个版本。

参考:唐德刚,《晚清七十年》,远流出版社,1998.6.1

陈悦,《沉没的甲午》,凤凰出版社,2010.1

争议六 刘步蟾是爱国将领还是投降派?

刘步蟾是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定远管带,在1895年2月定远舰中敌船鱼雷时自杀。在国人池仲撰《刘军门子香事略》中,刘步蟾是一位爱国海军将领,而在英国人泰莱的在华回忆录中,刘步蟾是不折不扣的懦夫,在海战中擅变队形,将自己的座舰定远聚众以求自保。1938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1947年范文澜著《中国近代史》均援引沿用泰莱的叙述和评价。1962年电影《甲午风云》将刘步蟾塑造为反面典型,其恶名由此更加广为人知。

文革结束以后,甲午战争研究专家戚其章正式提出重评刘步蟾,他指出泰莱对刘有很深的成见和愤恨,回忆录中擅改阵型的记载是编造的。史学界对此进行了长达数年的讨论,最后基本达成共识,不应采信泰莱的不实之词,刘步蟾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战斗、战功卓越,应当评价为爱国将领。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重创日本舰松岛号,是当时一大奇功,历史学家张荫麟、罗尔纲都曾指刘步蟾曾冒领战功,将镇远舰的功劳揽在自己主事的定远舰身上。戚其章则发表研究认为,重创松岛号确为定远战功,冒功说不可信。

参考:戚其章,重评刘步蟾引起的风波,《百年潮》,2006.3

戚其章,刘步蟾冒功说质疑,《探索与争鸣》,2005.1

总经费超过日本 北洋海军经费短缺论不成立

甲午战争是日本由弱变强的转折点

金一南教授表示,甲午战争成为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由弱国变成强国的重大转折点。

有句话叫“战争决定秩序”,其实“战争决定命运”。

美国从事国际战略研究的专家曾经说过,“国家制造战争,战争制造国家”,中日甲午战争非常典型地印证了这句话。

国家制造战争,甲午战争从策划、发动到全面展开,日本都是主动的,大清王朝都是被动的。虽然大清王朝在1894年8月1日正式对日本宣战,但是在前面的作战中已经吃了很多亏,日本已经挑起战争了。甲午战争是一场典型的由国家制造的战争。

反过来看——战争制造国家,甲午战争使日本第一次成为近代的强权。日本在以前看中国是顶礼膜拜,甚至趴在地上看,是仰视的。甲午战争后,日本看中国变成俯视,它觉得中国被它打败了,北洋水师被它彻底地击毁了。

日本用甲午战争的战争赔款两亿多两白银,完成了向整个工业化转型的一系列的转折,完成了从政界到军界到国民心理的奠基,觉得日本是个强国了,把这么大的中国都打败了。

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国民有没有一种强悍的精神气质,这个精神气质来自于哪里?得获得胜利!甲午战争成为近代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由弱国变成强国的重大转折点。

三大事件推动北洋海军成军

金一南教授表示,北洋海军成军主要受到三个事件的推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74年的日本入侵台湾,1884年的中法战争。

大清王朝感到,当时中国主要的危险和入侵是从海上来的,当时清朝的大臣描述“东洋一小国,仅购铁甲船2只,竟敢借端发难”。就是说,日本有了两条铁甲船,就敢对大清王朝发难。1884年中法战争,当时的光绪皇帝就称“法国恃其船坚炮利、横行无忌”。

这三大事件,无不和海上力量的有无和强弱密切相关。就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王朝终于下决心必须建立一支近代化海军,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不这样不行了,不这样做不足以维护王朝的安全,不足以保住这个政权,这个国家要被别人一块一块地吃掉。因此,这三大事件就成为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的最大推动力。

腐朽的官僚机构制约了北洋海军建设

既然清政府把北洋海军作为维护自身统治的重要工具,下了巨大的血本来经营,为何自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以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却停止不前了?

金一南教授分析,当时有这样几个倾向:一是认为北洋海军已经可以了,已经差不多了,船都买来了,能力都有了,包括北洋海军的系列演习给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清朝大臣造成一种假相,感觉北洋海军的建设已经基本可以了,就是要统治海上可能难,但是作为防御可是有富裕了。

第二,当时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情况。慈禧处在行将半退不退的状态,光绪皇帝即将亲政,慈禧当时有个心思就想修颐和园,给自已修一个最好的去处去住。

奕譞是光绪皇帝的生父,主持海军衙门,相当于今天的海军部长。他当时的心机是,既然慈禧想修颐和园,那就给慈禧修吧,慈禧尽快休息,这样就能把权利交给他的儿子光绪皇帝。

于是,作为海军部长的奕譞,本应该操持军费支持海军发展,结果却变成了一个积极挪用海军经费帮助慈禧修颐和园的人物。这里面有着复杂的官僚算计加进到了海军建设中去,最终受损失的必然是海军。

而奕譞本来是强烈反对慈禧修建颐和园的,当慈禧在同治年间还没有把他的儿子立为光绪皇帝的时候,他认为修园把国家的财政耗光了,是不值当的,因而坚决反对。

最后当自己的儿子被选成了皇帝,奕譞的态度整个就变了,由过去的反对修园派变成了最后的修园派,自己作为总理海军事物大臣,挪用了海军经费帮助慈禧修建颐和园。

这是清朝官僚体制的一个缩影。清朝就到了后期,这种官僚机构的无能低效腐败可见一斑。

大量的是个人算计,都在算计“我”怎么样、“我这个家族”怎么样、“我这个王朝”怎么样?很少考虑“我们”、“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没有“我们”,算计都是“我”。

“经费不足失败论”难以成立

在学术界有一种比较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北洋海军惨败的主要原因是海军的经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金一南教授分析认为,这种“经费不足失败论”很难成立。

不管怎么说,1888年北洋海军已经建成了一支完整的海军。当然,后来没有“添船购炮”,导致北洋水师的一度被日本追赶上来。不能说超过,只能说是被追赶上来。

但是,从1888到1894仅有6年时间,而当年一艘舰艇的寿命都在20年到30年以上。并不是说1888年建成海军、后来没有补充经费,然后到了1894年就不能一战了,无论如何也是可以一战的。

更不能说因为没有补充经费,就导致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以如此悬殊的比分惨败。

北洋海军可是全军覆没,一条舰都没有留下来,日本联合舰队一艘舰船未沉,这个结局是无法向国人向大清王朝向中国历史交待的。

这么大的投入来建设一支海军,最后竟然在甲午战争中敌人一艘舰船未沉、我方全军覆没——不是被击沉、就是自沉、或被日本拖走作为俘虏——这仅仅从经费短缺方面来开脱是开脱不了的,必须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

虽然北洋海军成军后的维修费用短缺,但果真到了不堪一战的地步吗?

总体来看,大清王朝对海军的投入是高于日本的。尽管1888年成军之后经费的供应停止了,但主要是添购新船新炮的停止了,并不是说海军的维修经费也停了,维修经费仍然有。因此,以经费不足来开脱,在历史上是无法成立的。

相关参考

慈禧太后的尸体被人,慈禧太后死后真的被辱尸了吗

慈禧太后死后真的被辱尸了吗据说是,可信度不高(埋了几十年的尸体能激起人生理欲望,我是不信)孙殿英盗墓是确有其事的孙殿英之前,着手盗掘清东陵的是马福田和王绍义。马福田原为土匪,纠集一帮人靠绑票过日子;1

慈禧夜明珠丢失之谜 可保人尸体不腐

慈禧太后的贪婪和暴虐世人皆知,她在死前聚敛了大量财富,甲午战争时尚且把海军经费挪供自己使用。慈禧太后死后更是把大量财富放入陵寝,欲在地下保自己永久富贵。尤其以其口中所含夜明珠名贵,据说夜间百步之内,足

鸟医

清光绪二十年,尽管大清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可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诞却一点也马虎不得。动用海军军费修万寿山不说,当朝及各省极品大员借此搜刮民脂民膏、请功邀宠,纷纷投主子所好。就连金发碧眼的各国驻外使节也都伸

大清皇帝得到的军情太虚假

甲午战争永远是咱们这个民族内心的一种隐痛,如今的钓鱼岛问题就是当年战争失败的后遗症之一。对清国战败的原因,知识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是由于慈禧挪用海军建设经费,导致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舰被日本人买走;有人

慈禧墓被盗尸体照片,慈禧太后的遗体被污辱了吗,慈禧墓被盗文

慈禧太后的遗体被污辱了吗,慈禧墓被盗文据悉,三电影,孙殿英在清东陵以军事演习为由,盗挖清代皇陵,据说打开慈溪棺木时,发现慈禧的棺木里面有很多的金银首饰。而且慈禧的遗体像刚入葬的一样,当兵的很少能去女人

慈禧太后遗体被侮辱,慈禧太后的遗体被污辱了吗

慈禧太后的遗体被污辱了吗据悉,三电影,孙殿英在清东陵以军事演习为由,盗挖清代皇陵,据说打开慈溪棺木时,发现慈禧的棺木里面有很多的金银首饰。而且慈禧的遗体像刚入葬的一样,当兵的很少能去女人堆里混,于是就

卖新疆、西藏来筹措经费,让日本人当中国总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1898年9月21日,戊戌变法在慈禧等守旧势力的绞杀下结束了,谭嗣同在做完这两句诗之后,上了刑场,结束了自己的年轻生命。时至今日,戊戌变法的失败里仍然令人扼腕叹息,而戊

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

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竹年纪年证实他篡位了伊尹和商汤一起灭了夏,建立了商朝,是商汤最信任的大臣,商汤死后,他辅佐了三代君主之后并篡位了,从曾经的小奴隶成为权力至上的君主。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

清朝慈禧太后为自己修花园为何要借用海军名义

导读: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程”(北海、中海、南海),是晚清政局腐朽透顶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统治岌岌可危可说已到朝不保夕的险境之中,她竟能动用

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国吗?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故事”,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