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2、历史人物 刘裕篡位后,是出于什么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爱新觉罗家族下台后为何没被赶尽杀绝

对于清王朝来说,袁世凯的存在一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袁世凯手握重权,掌管新军,在朝中结交庆亲王奕勖,又有一些列强作他的强硬后台。事实证明,对于清朝的灭亡,袁世凯的逼宫是致命的一击。载沣察觉袁世凯的野心时,袁世凯已经羽翼丰满,载沣对此十分忧虑,他执政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相传,载沣胞兄光绪帝留有“杀袁除恨”遗旨,隆裕曾面谕载沣杀袁为先帝报仇。载沣手中握有谕旨,又有王公相助,急欲除袁。载沣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密商此事,但张之洞力劝载沣说:“现今刚遭国丧,不宜杀戮旧臣。”张之洞提醒载沣,袁世凯旧部遍布于各镇新军之中,轻言杀袁,会引起军队混乱。

出于维稳的考虑,载沣放弃了杀袁的念头,以“现患足疾,步行维艰”为由,将袁世凯“着即开缺,回籍养疴”。但此时的袁世凯已有渐移国祚之虞,罢免他对形势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反而是放虎归山,留下后患。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很快就占领了武昌。第二天,起义军建立了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并宣告湖北省独立。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响应。当时,全国共有18个省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面对这一严峻的局势,清廷满朝文武中竟找不出一位能领兵打仗的。北洋新军虽军力强大,却是袁世凯一手创建起来的,完全不听载沣这个摄政王的调令。庆亲王奕等人趁机向载沣保举袁世凯,而袁世凯此时正在河南老家,归隐养病。

为形势所逼,载沣只好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请他出来收拾残局。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并不为之所动,反而向清廷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陷入政治困境中的载沣只得接受袁世凯的筹码,解散皇族内阁,辞去“监国摄政王”职务,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让给了袁世凯。至此,载沣彻底交出了自己的权力,“退归藩邸”,结束了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他回到王府时,面对全家人的哭泣,神情淡然地告诉嫡福晋瓜尔佳氏说:“从此就好了,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自幼身披光环的皇族子弟载沣,彻底退出了历史政治舞台。此后,他每日与书为伴,舞文弄墨,绝口不谈政治。

出身皇族的载沣被推着登上摄政王的权位,为此背负了很多骂名。但是,鲜有人知道,这位被斥为窝囊废、书呆子的庸碌王爷,却赢得过孙中山的肯定。1912年9月,孙中山曾经拜访载沣,慰勉他和平交权。孙中山深知,载沣在戊戌政变中就看透了袁世凯,心中早已有除掉袁贼的念头,只是因局势演变复杂,掣肘限制太多,力难从心。次日,载沣回访孙中山,获赠题字照片,并表示:“我拥护民国,大势所趋,感谢民国政府对我们的照顾。”载沣的话并非客套,而是他真真正正地放下了权势,心安理得地过起安逸平和的生活。

事实证明,载沣并非庸碌之辈,他的政治眼光具有超人的判断力。1915年,袁世凯复辟,载沣说了两字评语“胡闹”。83天后,袁世凯一命呜呼。当天,载沣洒酒祭奠二哥光绪皇帝,说:“天地公道,人心公道,袁贼逆天,已遭报应。”1917年,“张勋复辟”,载沣表现得极不热诚,很多人登门拜访,劝说他复出重掌大权,但他从头至尾都未参与,又是两字评语“胡闹”。果不其然,复辟丑剧只维持了12天。后来,溥仪在日本人的哄骗下潜往东北,载沣认为“凶多吉少”,持反对态度。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后,溥仪曾多次请载沣带全家搬去,均被载沣拒绝。日方人也屡次来游说载沣迁往长春,妄图借他的威望加强日本统治东北的合法性。深明大义的载沣不为所动,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径,在日寇强大的压力下照旧过着朴素的归隐生活。此事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以及具有的政治胆识和魄力。

可以说,载沣的一生,所追求的是一世无忧、恬静安逸的普通人生活。他没有强烈的权力欲与支配欲,相比之下,他更注重生活。他很推崇白居易的一篇诗句:“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随喜,不开口笑是痴人。”放下权势和负担之后,载沣真正实现了自己的追求,后半生无病无痛。1951年,他安详地病逝于北京魏家胡同29号。

1960年1月26日,在全国政协接见特赦回来的溥仪及其家族成员时,周恩来在谈话中提到载沣,说:“载沣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主动辞去监国摄政王的职位。他后来也没有主张对革命进行武力反抗,也没有站出来反对宣统皇帝‘逊位’。这些表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有利于革命。到了民国以后,贵族和遗老中有人不遗余力地进行复辟大清王朝的活动,但载沣却始终没有积极参与。这一点也是难得的。”

从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清王朝一共经历了296年,其间,数位儿皇帝登基,但摄政王只出现过两位,一位是开国时期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逊帝溥仪的摄政王,同时也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冥冥之中似有定数,这两位恰好是清朝的一始一终。尽管扮演着丢失政权的不光彩的历史角色,载沣,这位统治中国三年的摄政王,还是坦然走下帝国权力的巅峰,“回家抱孩子”,过起了平常生活。此后,他还坚决抵御了多次复出掌权的诱惑,甘心过普通百姓的日子。

曾为统治者的爱新觉罗家族,最后平安地实现“软着陆”,在下台后没有被赶尽杀绝,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绝对是个奇迹。究其原因,这应当得益于载沣在掌权期间形成的宽容的政治气氛。反之,如果当年清王朝不顺应潮流,坚持暴力血腥镇压民众的正义诉求,那么,等待这类统治者的必然是悲惨的下场。回想当年,26岁的汪精卫刺杀26岁的摄政王载沣失败被俘后,世人都以为汪精卫必死,载沣却出人意料地予以释放,此时的他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表现出了难得的自我控制和宽容。

历史人物 刘裕篡位后,是出于什么将司马家族斩尽杀绝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经常被人提起,主要的原因是身处东晋末年和南北朝交替时期,此时中原文明一片混乱,相对应的这段期间的风云人物也鲜为人知,但了解刘裕的生平经历,不得不佩服此人是当时豪杰、乱世英雄。>刘裕最为著名的举动是篡夺晋朝司马氏政权,自立为皇帝,而且将司马氏一门诛杀殆尽,创下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杀戮的记录。刘裕之所以有如此举动,不外乎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汉室宗亲,仇恨司马氏>刘裕老家是彭城人,祖上是是汉高祖的亲弟弟刘交的后代。刘交当年有幸躲过吕雉诛杀刘氏宗亲的屠刀,一直低调做人才得以存活。刘交这一支在刘氏子孙中排行最小,家族皇权斗争与自己没半点关系,所以刘交一家小心做人、潜心治家。即不招惹人,也不被人招惹,最后成为刘氏一门最为庞大兴旺的一家。>刘裕作为刘交一支二十多代传人,等到他发迹的时候,早已经是晋朝司马氏的天下,但是刘裕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祖上曾经是天下之主,自己更是大汉刘氏子孙的血脉。打小就志气高昂,决心做一番事业,不想屈居人下。>往前推算司马氏政权的来路就不正,是司马氏兄弟依靠掌握朝政大权,窃取而来,一定程度上来说,晋朝等于是窃取刘氏的大汉政权,发迹后的刘裕身为大汉刘氏后人必然不能容忍司马氏犯下的家仇国恨,所以篡权登基以后的刘裕对晋朝司马氏家族毫不手软,干脆屠戮殆尽。> >其二刘裕出身低微,缺少安全感>刘裕的出身比他的祖先刘交和太祖刘邦要低微太多,像太祖刘邦至少还是个亭长,刘裕家贫寒的程度实在难以想象,每天只能依靠帮人上山砍柴、种地捕鱼,顺带手编编草鞋为生,这一点确实像极了刘氏家人,历史记载刘备也具备这门手艺。>由于家境实在太过于艰苦,刘裕从小就不受人待见,经常遭人嘲讽歧视,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虽然丝毫没有动摇刘裕内心中的坚定信念,但不可避免地使得他内心对世界有一种仇恨情绪,缺乏外在的安全感。对待人情世故看得也比较淡薄,特别是后来登基以后专政跋扈,国家大事皆由己出,对大地主阶级下手绝不手软,这更反映出刘裕仇富的一面。>站在心理平衡缺失的角度来看,刘裕杀尽司马氏一族完全是出于斩草除根的目的,因为在他眼里只要司马氏还有人活着,极有可能回死灰复燃向自己反扑,所以一不做二不休,把司马氏一锅烩了。>刘裕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枭雄,此人一生精明干练,一度成为晋朝司马氏家族的干将,无论是对外攻伐外交,还是对内变革平乱都立下赫赫功劳。人们常说凡是有因果,当年司马氏窃取别人家的政权,没想到司马氏的后人也同样被人取代而且结局惨过百倍不止,刘裕意图诛尽司马氏一门,也万万没想到自己子孙也难逃被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全部杀光的厄运。

相关参考

司马炎篡位时给曹奂优待,为何刘裕造反时,要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

造反,应该是众多行业中代价最大的一个了,因为它最后的结果无非是两个极端,要么笑到最后,成为一朝人王帝主,要么兵败被俘,跌入万丈深渊,有可能连自己家人也要赔上。在这个行业之中也是人才辈出,在中华几千年的

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下场如何

可能很多人都会以为,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这种妄图颠覆朝纲的家族,岂不立刻要被赶尽杀绝?然而,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莫测。事实上,在李唐复位后,武氏家族依然过了一段风风光光的日子,比李家很多人都要风光!要说

明朝的明来自明教么,朱元璋为何在靠其夺得天下后对教众赶尽杀绝

“明教”人人应该都不生疏,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它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但同时它亦是整个谜团的地点。好比说杨逍曾对张无忌口述说,“明教是以抗元为己任的”,然而在六大门派眼中它倒是不折不扣的魔

明朝的明来自明教么,朱元璋为何在靠其夺得天下后对教众赶尽杀绝

“明教”人人应该都不生疏,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它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但同时它亦是整个谜团的地点。好比说杨逍曾对张无忌口述说,“明教是以抗元为己任的”,然而在六大门派眼中它倒是不折不扣的魔

揭秘秦始皇嬴政为什么那么信任蒙恬将军?

...蒙恬?因为除了蒙恬还有其他人可信任么?对比一下王翦家族。人家可是祖上三代为将,蒙骜—蒙武—蒙恬。大秦根深蒂固的贵族,赫赫战功唯有王翦一脉可与之相提并论,因为平定六国,最

溥仪是下台皇帝,早就没权力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想嫁女给他

1922年,溥仪到了大婚年纪,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张罗着为他选后(选妃)。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不但满清贵族们积极踊跃地把自己女儿的照片送进宫中,让溥仪挑选,连其他汉人中的政治强

揭秘汉武帝之孙刘贺称帝27天为何匆匆下台?

刘贺西汉王朝第九位君王,在位一共历时27天,是在位时间非常短的帝王。要说到刘贺为何在位如此之短呢,那完全是其自己作的,套用现代的话来说不作就不会死啊,你想想,一个仅仅在位27天确做下1127件荒唐事,这是何等的...

甲午战争时清军逃兵,为何没被斩,反而在狱中过快活日子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追究责任时,方伯谦是第一个因逃兵被斩首的将领,其实在甲午之战中,逃跑的官员很多,有些甚至连责任都未追究,依旧活得潇洒快活。有一个逃官甚至被判死刑也没死,而且活得很滋润。逃官是谁?甲午

甲午战争时清军逃兵,为何没被斩,反而在狱中过快活日子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追究责任时,方伯谦是第一个因逃兵被斩首的将领,其实在甲午之战中,逃跑的官员很多,有些甚至连责任都未追究,依旧活得潇洒快活。有一个逃官甚至被判死刑也没死,而且活得很滋润。逃官是谁?甲午

唐朝才女徐惠为何没被逼迫出家为尼?

唐太宗病逝后后宫有子女的嫔妃继续留在公里,而没有生育的女人却被迫出家为尼。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美才女徐惠。徐惠生于贞观元年(627年),浙江长兴人,自幼聪慧可人,遍涉经史,文学素养极高,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