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

Posted 事件

篇首语:农村四月闲人少,勤学苦攻把名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

2、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封疆大吏曾泄露皇帝秘旨

导读:

古话说,机不密祸先发。要件泄密,历来都备受关注。晚清曾频发泄密事件。

刘坤一

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

同治九年(1870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竟然泄露了皇帝的秘密谕旨,问题很严重,处理结果是“褫职留任”,此事被白纸黑字地记录在《清史稿》中。

《大清穆宗实录》也记录了这起事件:同治九年,“吏部奏,江西巡抚刘坤一漏泄密寄,遵旨严议。刘坤一应比照例案,于降一级留任例上从严加等。议以革职留任。从之”。

有意思的是,刘坤一在泄密受到处分后,仕途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官运亨通。1875年,刘坤一署任两江总督,翌年晋为两广总督。1880年起,担任了两年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与张之洞一起成为后期洋务运动的主导者,并在晚清诸多历史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香港和上海报纸泄露军事机密

同治十三年(1874年)2月,日本政府派兵三千进攻台湾。3月23日,日军在琅乔强行登陆,遭到高山族人民的英勇反击。

3月29日,清廷发出密旨:“日本使臣上年在京换约时并未议及派员前赴台湾生番地方之事,今忽兴兵到闽,声称借地操兵,心怀叵测……生番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日本窥伺!该处情形如何?必须详细查看,妥筹布置,以期有备无患……着派沈葆桢带领轮船兵弁,以巡阅为名,前往台湾生番一带察看,不动声色,相机筹办。应如何调拨兵弁之处?着会商文煜、李鹤年及提督罗大春等酌量调拨……并着李鸿章、李宗羲随时咨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办。”

这份密谕显然属于国家军事机密。但5月12日香港《华字日报》即将全文刊载。此后,“林华书院新报、上海汇报,一系五月二十三日刊发,一系五月二十八日刊发”。而且还刊发了沈葆桢4月19日的奏折。

上海属于两江总督管辖地。6月20日和7月25日,清政府连发两道谕旨,令两江总督李宗羲严查,并严格规定了文件管理办法:“嗣后遇有中外交涉事件,务当益加慎重,不得稍涉疏虞,致干咎戾。并着照该大臣所请,嗣后奉到谕旨及陈奏折片,除抄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应行函寄各处外,其余均不必抄咨,以昭严密。”而李宗羲把“皮球”踢到了福州,泄密事件并非起源于上海,两江衙门没有责任。

晚清社会对泄密案件的态度

晚清的著名报人汪康年在笔记中说:“以己国消息输于外人,从前未有发之者,近乃纠惩一二。意从前吾国之事,坏于此辈者不知凡几,真狗彘不若矣。”可见,他对于泄露国家机密与外国人之举,深恶痛绝。并且,他的笔记中还记载了两件事:

一是“相传从前有密约适在某枢相手中,枢相性谨密,置靴掖中,不外露。某习于其家,则赂相之孙,乘相睡时窃取捷抄去,得巨金”。二是“又前年梓宫奉移时,某署人均出,惟留二三供事,则有以重赂入,发其机要之柜锁,抄取密要文件以去”。最后,他又指出了机要密件泄露“为之者固不胜诛,然藏之者亦尚嫌疏漏”。

无论是刘坤一泄密事件的处理,还是《华字日报》泄密案,或者是汪康年所列举的泄密事,都暴露出晚清在国家机密管理上的严重问题,而且,政府对于泄密案的处理敷衍潦草,几乎都不了了之,也属于晚清怪事。

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在中国古代,有些人为了做官,通过各种关系花钱买官。在做官之后,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削、压榨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甚至是遗臭万年。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富二代”,花钱买了一个小官,因政绩较为突出,最终成为封疆大吏。更难得的是,不仅皇帝对他宠信有加,也得了百姓的爱戴。

李卫,字又玠,出身于江南富豪之家,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因为从小不喜欢读书,大字不识几个,勉强会写自己的姓名,基本上算是个文盲。李卫乐善好施,为人相当仗义,经常接济那些落魄的朋友及穷人。长大后,李卫不想继承父亲的家业,更不愿意成为别人眼中屡屡无为的富二代。

三十岁的时候,李卫花钱买了一个小官,不久后就成为兵部员外郎。李卫为官清廉,办事能力极强,逐渐受到了雍正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直隶驿传道,后改为云南盐驿道。一年后,李卫政绩显著,升迁为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这是很多官员梦寐以求的职位。

之后,李卫的仕途如同坐火箭般上升,先是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后兼任两浙盐政使,最终官至总督,成为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的速度,令同僚望尘莫及,也成为当时的传奇人物。公元1738年,51岁的李卫因病去世,很多百姓痛哭不已,乾隆皇帝予以厚葬。

曾经的文盲“富二代”,李卫为何能够从一个五品小官,在几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皇帝宠信的封疆大吏,且受到百姓的爱戴呢?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为官清廉,不畏权贵

作为富二代出身的李卫,自然不缺钱话,对那些鱼肉百姓,贪污受贿的官员深恶痛绝。更难得的是,他不畏权贵,哪怕是皇亲国戚,只要被他抓住了把柄,肯定追查到底。雍正年间,朝廷重臣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因营私扰民、鱼肉百姓,被李卫果断干掉,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二、工作非常认真,办事能力极强

当时贩卖私盐情况严重,别的官员无可奈何。而李卫上任后,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缉捕私盐贩卖者,很快就解决了此事,雍正帝对他赞不绝口。

另外,李卫在任职浙江巡抚之时,支持修筑了海塘事宜,打击祸害百姓的盗贼,查办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的人员。所以,尽管李卫是通过花钱买的官位,却丝毫不影响他的仕途,获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得到了百姓的爱戴。

相关参考

古代一“富二代”,花钱买官终成封疆大吏,皇帝宠信百姓爱戴

在中国古代,有些人为了做官,通过各种关系花钱买官。在做官之后,就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剥削、压榨百姓,搞得是天怒人怨,甚至是遗臭万年。而在清朝时期,有一个“富二代”,花钱买了一个小官,因政绩较为突出,最

晚清最后一位封疆大吏,大清已灭亡他仍在率兵作战,还差点成功了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皇帝的名义宣读了《清帝退位诏书》,两百多年的清朝寿终正寝,封建制度的终结。大清的灭亡,并不影响顽固派对他的愚忠。晚清有这样一位封疆大吏,清朝都灭亡了,他还依旧率部向革命

死于太平军之手的清朝封疆大吏有哪些

都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哪又有何表现呢?看看清朝都有哪些封疆大吏死于太平军之手吧。首先,得明确清朝何种官职可称为之「”封疆大吏”?答案是总督、巡抚等省一级的最高文职官员,其权力大,地位显

这些晚清封疆大吏,谁最霸气

晚清留下影像的官员很多,他们有身份有地位,也有钱拍照,还有些参与洋务运动的官员,很喜欢拍照。本文选取的10名高官中,你看谁最威风霸气? 汉口道台何维健。1874年,汉口道台何维健戴着眼镜,身

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简介:李鸿章(1823——1901)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李鸿章简介知多少?我们一起来

识字不多的李卫是怎样当上封疆大吏的

原标题:识字不多的李卫是怎样当上封疆大吏的?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前些年,电视剧《李卫当官》可谓红极一时,知名演员徐峥扮演的那个李卫诙谐幽默,

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这个就涉及到清朝的官制了,很多人看《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时候,如果不太了解里面人物的官名,那么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那这里就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清朝的官制。  清朝设行省、府、县三个级别,对应

清朝封疆大吏岑春煊转向革命 原为慈禧依仗

1911年10月9日,“开缺两广总督”岑春煊夜宿武昌。是夜,武昌城中枪声大作,岑春煊“安卧如故”。次日晨,岑春煊遣人买舟渡江,再乘轮返回沪上,“沿途阅报,知民军已举黎元洪出任都督,革命由此告成矣”。岑

三国时期著名封疆大吏,钟繇是个怎样的人

还不知道钟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1年,曹操借口发兵讨伐汉中张鲁,准备略取关中。割据关中的西凉群雄深感不安,唯恐这是曹操施展的“假道伐虢”之计。于是,马超、韩遂、

巡抚刘坤一泄密受处分后反而官运亨通

时任江西巡抚刘坤一泄密事件同治九年“庚申,刘坤一以漏泄密谕,褫职留任”。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作为封疆大吏,竟然泄露了皇帝的秘密谕旨,问题很严重,处理结果是“褫职留任”,此事被白纸黑字地记录在《清史稿》